京城中。最快最全盡在貓撲()
如今的京城,那可以說和平之極的。雖然新皇剛剛登基還并沒有多久的時間,按理來說,這種新皇剛剛登基,而朝中要改換勢力,并且很多人想要重新牢固自己的根基這種活動,還是要持續上好些年頭的功夫。不過如今卻是并沒有這種事情生。
當然,之所以會如此,并不是因為那些個達成突然開了竅,覺得這么做不僅僅有傷同僚之間的團結,更加會鬧出人命;亦或是這么一來,會弄得朝中大亂,而百姓們也會跟著受苦;也并不是什么這么做會傷到國之根本之類的道理。雖然說這些所說的全都正確,并且這些大臣們的心里面也是明白,但是他們還沒有達到這么高尚的程度。的確,有些人的確是會這么去想的,但是九成九的官員,絕對不會這么去干。
之所以這些人如今沒有鬧騰起來還不是因為在新皇剛剛登基的這么短的時間里面,朝政就已經被把持了!朱翊鈞登基不假,但是他登基之時只不過是十歲,自然不能親政。所以朝中大權是放在李太后手中的。而李太后又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雖然在后宮中爭權奪利是一把好手,但是說到治國卻是不行。再加之她想要將一個強盛的帝國交到自己兒子的手中。所以李太后并不濫權,也不想當呂后、武瞾那般,因此她任用了一批自己信得過的人來幫她治國。
雖然說李太后這用人,也是任人唯情,但是卻并不盲目。仔細想想看,無論是張凡、張居正、亦或是馮寶,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的私心和毛病,但是這些人用起來卻是放心,而且這些人的確是能夠將國家治理好。如今的大明,雖然還未敢成為中興,但是預兆已然顯出,是好事。
張凡倒是不必說,他雖然有私心,但是他的私心對于大明來說,卻也同時是一件好事,自然是不用去過問的。而張居正那邊,張居正的私心比較重,只不過張居正的私心,跟這個國家也是掛上了鉤,并且現階段來看,也是好事,所以也不用太過擔憂。倒是馮寶……
馮寶是李太后想要執掌朝政的一個重要工具,馮寶手中的權力極大,而他又聽李太后的話,所以馮寶可以說是李太后手中的一件用來威懾朝中眾臣的戰略性武器。只要有馮寶在,那些人就不敢不聽話。
但是所謂的武器,只有聽話的武器才是主人所需要的。而不聽話,甚至于自己的想法太多的武器,卻是會壞事的。更何況,若是下面的人群起而攻之,不論馮寶再怎么厲害,也是抵擋不住的。
而之前的馮寶,確實是有些過分了,自己的想法太多,太過暴露了。甚至于就連李太后對此也是表現的有些不快了。所以,李太后是教訓了馮寶一頓。
而馮寶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很聰明,要不然就不可能爬到如今的地位了。所以在經過了李太后的一番教訓之后,馮寶當真是乖乖的,不再惹事了。這也是讓很多人都覺得可惜,因為只要馮寶再弄出來一些事情,他們就有理由和機會,將馮寶弄下去了。而如今馮寶在這個關口停下了腳步,并且表現的是更加乖巧,這讓很多人都覺得惋惜。
不過不管如何,如今的馮寶那絕對是變成了一個好人了。雖然說他當真起狠來,整治什么人的話,也絕對不會有人覺得他是好人,但是最起碼的,如今的馮寶是不再干壞事,反倒是做了不少的好事。
而這一點,也是讓如今的朝廷能夠安定下來的緣故。沒有人敢鬧事了。張凡是聽皇家賣命的,自然不提。而張居正一心為了自己,想要弄新政,雖然麻煩,卻也無礙。就是馮寶,如今是一心盯著朝中的那些個人。雖然說如今的馮寶變了樣,只要不是做出來什么太過分,傷到國之根本的事情,馮寶也不會去理會,但是有些人還當真就是做了一些過分的事情。所以這些人如今也是夾起尾巴做人了。總而言之,如今的朝廷,那可是平和非常的。
但是,如今卻是恰恰就在這么個平和非常的時候,生了一些事情。在朱翊鈞剛剛登基沒多久,再加上顧命大臣高拱,又因為很多原因被黜,朝中變成了張居正和馮寶聯合起來,一家獨大的局面。
原本這并沒有什么,甚至于對于這個時候的朝廷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畢竟掌權的兩個人并非奸佞,反倒是對于朝廷還大有好處的。但是偏偏在這個時候,有人不甘寂寞,想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就比方說如今大明治下,最為有權勢的藩王,蜀王朱宣圻了。他居然聯名其他的藩王,想要攝政。
如今的大明,并沒有生什么變故,外敵雖有,但是也沒有危及到本身。所以朱宣圻的這種做法,無疑等同于觸動了李太后的逆鱗。對于朱宣圻極為不爽的李太后,想要懲治他。
當然,這個所謂的懲治,到底是打、是廢、還是殺,這個還有待商榷,但是最起碼的,想要這么做,必須要抓住朱宣圻的把柄才行。所以去年年底,接著清查僰人殲滅一事,李太后派了錦衣衛都指揮使張凡前往蜀地,為的就是要拿到朱宣圻的把柄。
在經過了幾個月的功夫,張凡果然是不負所望,完成了李太后所交付的任務,成功拿到了朱宣圻的把柄。這殺害親生兄弟,并且謀奪王位的罪名,完全就是可以讓李太后隨意處置朱宣圻了。因此當李太后得知了這個消息,并且知道無論是那本族譜,還是朱宣洛本人,這人證物證全都被張凡找到,并且已經送往京城的消息之后,李太后心中自然是極為滿意的。
而如今,這人證物證全都已經到了京城。
那本族譜是先到的,所以李太后是早就已經在翻看了。不僅僅只是那一本,就連在宮中的那本,李太后也是讓人拿來,兩本一同觀看,看看這當中有什么不同。
說起來,李太后原本是裕王妃,所以這兩本族譜的事情她自然是明白的。只不過裕王朱載垕開府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之后便是登基繼位了,所以這當中的不同,李太后那時候也是沒有瞧出來多少。
但是如今在她手中的這本蜀王府的族譜,當真是讓她大開眼界了。蜀王一脈,延續太久,開枝散葉之下,人實在是太多了。而跟宮中的一對比,這其中有出入的地方實在是太大了。并不是說宮中的那本記載的都是假消息,只不過有八成以上的人名都沒有記載下來罷了。
當然,李太后可不是要感嘆這些,她自然是要找關于朱宣圻的事情。而那本族譜上,白紙黑字明明白白地寫著,朱宣圻乃是蜀康王朱承爚的庶一子。當然,這并沒有問題,畢竟康王之下并無其他嫡子,王位由朱宣圻繼任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是問題是,那本族譜上也明明白白地寫著,康王的子嗣,在朱宣圻之上,雖然沒有朱宣圻年長,但是卻是嫡出的,確有一人,名叫朱宣洛。并且上面記載的是清清楚楚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所佩戴的飾物適合模樣,何時失蹤什么的。當然,自然是沒有寫上確定死亡的消息,也就是說只要是找到了朱宣洛本人,那么這件事情就能確定了。
這么一來的話,朱宣圻也就算是犯下了大罪了。若是將他移交給宗人府審理的話,到底該怎么判決,還不就是由李太后說了算了!
“那朱宣洛已經到了?”李太后和上已經看了好幾天的那本族譜,開口問道。
“回太后,他已經到了。”站在一旁的馮寶馬上開口回到,“如今正在偏殿等候,太后若是想要見他,奴婢隨時派人去宣。”
“你說說看……”李太后并沒有馬上召朱宣洛過來,而是繼續對馮寶問道,“這個朱宣洛,當真就是這本族譜上的這個朱宣洛嗎?不會是什么人假扮的。”顯然,李太后是在擔心這個問題。
“奴婢覺得應該是真的。”馮寶答道,“張大人在覺了此事之后,已經是多方查證過了,雖然并沒有什么直接的證據證明他就是朱宣洛,但是其他的消息匯聚起來,也足以證明了。不論是他的年紀,還是他所知道的一些蜀王府以前的事情,還有他所佩戴的那塊配飾,全都是真的。”
“這倒是不假,只不過萬一……”顯然,即便是如此了,李太后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太后,這件事情倒是不必如此多慮。”馮寶笑著說道,“就算是這個朱宣洛是什么人假扮的,卻也是無妨。只要他知道的事情,所帶著的東西都是真的就成了。到底是不是真的,就算是到時候朱宣圻不承認,但是咱們承認了,那朱宣圻那邊也就沒辦法辯駁了。這么一來,到時候太后想要怎么去懲治他,還不是隨了太后的心愿。”馮寶如此勸說。
之前馮寶也是同意了張凡的話,覺得朱宣圻不能廢,更不能殺。只不過現在,實在不是個向李太后說這些話的好時候。再加上馮寶在這件事情中的角色,還應當是由張凡來說比較好。
“那倒也是。”馮寶的話,李太后承認了,“既然如此,你去讓那朱宣洛過來,哀家要見一見他。”
“遵旨,奴婢這就去。”馮寶回了一聲,轉身去門外喚人。
而李太后,則是盯著窗外那紅黃色,雖顯華麗,但是卻單調無比的景色,不知道在思索著什么。
其他書友正在讀新書日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