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怎么了?”一名下級醫生見方曉氣呼呼的掛斷電話,便問道。
“還不是放射科的那群沒用的東西開始鬧幺蛾子么。”方曉斥道。
周圍的醫生都豎起耳朵,仔細聽八卦。
“主任,是放射科今年不要人了么?我聽他們的人說了這事兒。”
方曉點點頭。
“怎么回事?”一人問道,“不要人?他們……”
那人說著,看了一眼“小孟”,明白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小孟”是人形機器人,平時負責病歷,這是“小孟”最基礎的工作。現在診斷之類的還只在普外科做,由方曉方主任看著。
但放射科與ct室那面初步診斷全由ai來完成。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跨越。
可放射科就不怕步子太大扯到蛋么?
“放射科本身就沒什么活,現在還有幾個患者做普放啊,報告也簡單,都讓ai出,有主治醫師以上級別的醫生負責審核就完事了。”
“所以今年普放那面一個人都不要,甚至沒有編制的人也都攆走了。”方曉對普放的做法嗤之以鼻。
這就是占自己的便宜。
“啊?那他們的績效獎得多高!”方曉手下的醫生驚訝。
分錢的人少了,活卻讓ai去做,績效能不高么。
再加上ai屬于國家級重點科研落地項目,成本都在羅教授的科研經費里出,這屬于明目張膽的薅社會主義羊毛。
“主任,他們找你干嘛?”
“被辭退的人說是ai讓他們失業的,最后想找個軟柿子捏,就來找我了唄。”方曉說著,嘴角一撇,不屑的神情溢于言表,“跟不上時代,就是這樣,一下子就被淘汰了,根本沒人跟他們打個招呼。”
“時代……”
看著“小孟”,時代的滾滾洪流仿佛被具象化了,就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
只是這個詞有些沉重,壓在心頭,沉甸甸的。
一想到“小孟”強悍的診斷能力以及自己被“小孟”訓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病歷書寫,普外科的醫生們都心有余悸。
他們私底下也沒少腹誹過——既然“小孟”那么能干,病歷直接讓“小孟”寫就是了唄。
可放射科的事情就這么水靈靈的出現,要是一切都讓“小孟”去做,下一個失業的可就是自己了。
“主任,那您看咱們呢”一人問道。
他只說了半句話,甚至還不到,可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羅教授說,現在ai機器人做出的任何診斷、處置都要有審核,而且羅教授還沒讓ai機器人做手術,所以呢你們不用擔心。”
方曉有些惱火。
要不是院長愿意顯擺,把“小孟”是ai機器人的事兒說了,大家不會矛頭所向都指著自己。
自己干什么了,不就是協助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落地么,跟自己有什么關系。
“主任,咱真的不會被ai機器人取代?”
“早著呢,咱們的工作是有技術性的,你別跟普放學。”方曉道,“介入科的活就是普放的,你看他們誰干?但凡是有人能干的話,也輪不到我去做介入手術。”
方曉也有無數的牢騷,他一邊低聲絮叨著,一邊看著“小孟”。
似乎說一說,這些責任就不在自己身上。
雖然方曉認為本身責任也不在自己身上,但有些麻煩總是會自己找上門。
不過這算是幸福的煩惱吧,方曉的心情有些古怪。現在掃黑除惡,他倒不擔心那些人會把自己怎樣。
手握利器,殺心自起。
以后看哪個科室不順眼,就讓ai替代主攻哪個科室……最起碼自己能在給羅教授的報告里多提幾句。
“主任,急診科急會診!”醫囑護士在護士站喊道。
“什么患者?”方曉問。
“好像不太重,說是腹部膨隆、疼痛。”
方曉知道急診科說話跟放屁似的,一句都不能信。腹部膨隆,上次他們說患者這種情況的時候,自己去了一看,患者是失血性休克,脾破裂,一肚子血。
那能不膨隆么?!
急診科就是屬黃鼠狼的,不是不登門,只要打電話,肯定沒什么好事。
“行,我去看一眼。”方曉說完,招呼“小孟”一起去看患者。
自從知道“小孟”是ai機器人,有一手極強的診斷能力后,急診科總給方曉打電話,讓方曉頭疼不已。
但腹部膨隆屬于他們普外科的診療范圍,找方曉去會診算是應該的。
一邊琢磨著放射科的雞賊做法,一邊走去急診科,方曉也有點無奈。
放射科的確挺不地道的,人家羅教授準備循序漸進,他們可倒好,生怕自己掙得少,借著有ai診斷系統出報告,把沒有編制的醫生都裁撤掉。
讓那些人怎么辦。
方曉覺得自己想不懂這件事,就像是當年蒸汽機出現有人砸機器似的,這已經不是自己這個層次的人能想明白的。
來到急診科,方曉直接進了急診搶救室。
一個老年患者躺在平車上,肚子像是個大鼓。
“怎么回事?”方曉看了一圈,也沒找到一個像是患者家屬的人,就詢問急診內科醫生。
“方主任來了,患者男性,56歲,住在養老院。”
哦?鰥寡孤獨的那種?方曉覺得有點頭疼。
“養老院的人去繳費了,不在。”急診內科醫生解釋道,“主訴——排便困難10天,腹痛5天。”
“這大肚子。”方曉看著患者的肚子,“有檢查么?”
急診內科醫生把檢查報告遞給方曉。
血糖有點高,10mmol/l,其他都正常。
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p波增寬t波改變。腹部ct回報:盆腔積液,雙腎積水,脂肪肝。
沒有腫瘤,方曉第一時間認為應該是腫瘤來著。
“小孟,你去看一眼。”方曉也懶得診斷,把事情交給“小孟”去做。
“小孟”詢問病史,查體,一切流程都挑不出來任何問題。
方曉也沒看著,這么久了,“小孟”就沒做過任何一件錯事。
從容錯率的角度來看,ai機器人要比人類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可以說ai機器人身上都是好處,想吹毛求疵找個毛病出來都難。
手下醫生的擔憂其實方曉也有,但他認為只要自己抱著羅教授的大腿,能熬到退休是沒問題的。
“方主任,你真是清閑啊。”急診內科醫生笑道。
“要不我們走,你來?”
“別介,我就是感慨一下,沒什么惡意。”急診內科醫生連忙解釋,“真的,單純的羨慕嫉妒,我要是有一臺小孟一樣的ai機器人,值夜班的時候也能睡個囫圇覺。”
急診科忙,尤其是半夜,根本休息不好,所以沒人愿意留在這兒,方曉很清楚這事兒。
但內科醫生只能羨慕,做個白日夢而已。
“那可不行。”方曉笑道,“現在小孟干活還是要有人看著,不看著羅教授不讓。”
“嘖嘖。”急診內科醫生艷羨的看著“小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主任。”“小孟”問完病史又查體后回來。
“診斷什么,小孟。”
“……”“小孟”有史以來第一次沉默了下去,它沒說話,只是看著方曉,把方曉看的直接愣住。
這是幾個意思?
“小孟,是要做檢查么?”
“主任,我建議給羅教授打電話。”“小孟”的聲音有些縹緲。
方曉怔住。
一個腹腔積液的患者就要給羅教授打電話,而且“小孟”看起來份外的古怪,不像平時,哪怕“小孟”不說話也透著一股子機靈勁兒。
今天的“小孟”看起來有點傻,沒了前幾天的機靈勁兒。
這是系統更新,“小孟”還沒完全讀取呢么?亦或是其他情況?
心里有無數的念頭,但方曉并沒有遲疑,“小孟”建議自己打電話搖羅教授,肯定有它的道理,自己就別跟著摻和了。
拿起手機,方曉一個電話打過去。
“方主任,你那面的患者資料我正在看。”羅浩的聲音傳來,開門見山,根本不用方曉說什么。
“羅教授,您怎么知道的。”
“小孟報警了,我就看一眼。”
“報警?!”方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Ai機器人報警,這種事兒發生過,只是當時方曉也有意識到,但眼前的患者他卻根本不知道會這么嚴重。
“小孟解決不了,所以跟你匯報再加上報警,后臺有提示,自動尋找在線的專家。現在專家就我自己么……不對,老板也在。”
這套運行程序方曉也是第一次知道,為之驚訝。
“采個血我看看,患者已經有十幾個小時沒有小便了,有可能是尿潴留導致的。”
方曉看了一眼患者,插著尿管呢,尿管只有少量淡黃色尿液。
“羅教授,患者插著尿管呢。”方曉提醒。
“哦,先采血我看一眼。”
方曉和急診科醫生說明情況,急診科也沒廢話,采血送檢。
“我在東蓮礦總遇到過一個患者,在中醫科針灸的時候說被尿憋得難受,要憋炸了。”
“啊?前列腺增生?”
“算是吧,不過插著尿管呢。”羅浩笑道。
方曉連忙去看患者的尿管,尿管上的夾子是打開的,他一下子放了心。
尿管上有夾子,夾死的情況下尿液引不出來。
插著尿管還能感覺自己被憋爆,只能是夾子夾死尿管,約等于沒有的情況。
“羅教授,患者的尿管夾子是打開的。”方曉第一時間提醒羅浩。
羅浩笑笑,“我知道,小孟提醒我了。但它估計是尿潴留導致的,只是尿潴留的量有點大,超出了警戒值,所以小孟沒有給出診斷,而是第一時間跟我聯系。”
是這樣?
插著尿管的尿潴留?!
這……方曉實在想不懂為什么,一般來講插著尿管的話尿液直接就流出來了,根本不可能有羅教授說的情況。
“那我先掛了,這面還有點事。”羅浩道。
“好,羅教授,等急診腎功回報我跟您說。”方曉道。
掛斷電話后,方曉去查體。
他敲著患者恥骨上的位置,聽到砰砰砰的聲音。
聽起來的確像是尿潴留,可……方曉實在搞不清楚為什么,這根本不合常理。
等了二十分鐘,急診腎功能回報,尿素氮、肌酐全面升高。
他和羅浩匯報后,給患者10mg速尿靜推。
推完速尿后不到10分鐘,方曉赫然看見淡黃色的尿液嘩嘩嘩的流下來。
尿袋里只用了幾分鐘就留了2000ml液體。
他連忙把尿管夾死,電話打給羅浩,說明情況。
急診內科醫生都看傻了眼,以患者尿管里引出尿液的速度來看,他已經無法想象膀胱里還有多少尿。
按說不應該,患者插著尿管,膀胱里全都是尿液,怎么能一點都引不出來呢。
直到推了一支速尿,尿液才大量引出。
這不符合常理,也沒有邏輯,要不是親眼看見,急診內科醫生絕對不會相信會有這種事兒發生。
急診內科醫生的疑惑也是方曉的疑惑,他一字一句的和羅浩匯報。
“羅教授,到底怎么回事?”方曉講完自己的疑惑后詢問道。
“尿管跟引流袋的銜接處再往里插一插,之前見過一個銜接處插的太淺,病人一拽,引流袋掉了。眼前這個患者我考慮應該是側孔出了問題。”
“什么問題?”
“不知道啊。”
羅浩的回答讓方曉目瞪口呆,不知道?這算是什么答案?
“是真不知道方主任,類似的情況本來不多見,解決方案暫時也沒有,摸索的經驗發現推一支速尿后膀胱內的壓力增大會解決問題。”羅浩解釋道。
方曉沉默,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正常人的膀胱容量300到500,此刻就會產生強烈的尿意,生理極限容量是800到1000。但患者的膀胱內尿量至少在6000ml以上,引出來的量甚至能達到7000ml!”
方曉想到了純凈水的水桶,一個大桶的純凈水是18.9l,7000ml相當于小半桶。
這得多少!
遠超人類極限。
難怪“小孟”解決不了,和自己匯報的同時還要報警,讓羅教授在中心進行會診。
“羅教授,到底為什么引不出來尿液?”
“不知道啊,真不知道,我是上課的時候聽912泌尿外科主任說起的這件事,這種情況并不常見,我聽到的也就是個八卦,也沒想到你那面遇到了。”
羅浩的回答也有些無奈,看樣子應該是真的不知道。
“那接下來怎么辦。”
“一小時放一次,一次最多放出1500ml,不能讓患者或是患者家屬自己放,他們可能會嫌煩一下子就都放出來。老板說過,他見過一個患者一口氣放出來7200ml潴留的尿液。”
方曉連連點頭。
“所幸的是患者身體好,運氣好,沒有出現血壓的改變以及出血等并發癥。”羅浩道,“為什么要以后研究,先把患者的問題解決了。”
“好。”
“雙下肢浮腫,明天就能好,不用擔心。”
雙下肢浮腫?!
方曉心里一緊,自己沒去看,急診內科醫生查體的時候也遺漏了雙下肢,結果“小孟”看到了,還和羅教授做了匯報。
“我懷疑是超過一定量的尿液之后,膀胱順應性下降,反應性下降,神經傳導阻滯,已經失去了排尿能力。
不光是喪失了排尿能力,某些肌肉會痙攣,把尿管壓死,相當于夾閉尿管導致的尿液無法排出。
但具體是怎么回事,還沒相關的研究。
另外7000多毫升尿液一部分是呋塞米的功能,還有一部分是因為腹腔壓力升高,滲透壓發生改變,從而可能促進液體從血管滲出到組織間隙……”
羅浩并沒追問方曉有沒有注意到患者雙下肢浮腫,而是講解自己的理解。
方曉聽了半天也沒聽懂,他本能的覺得羅教授說的不對,但具體什么才是對的,方曉也不知道。
“這只是猜測,我不是泌尿外科醫生,類似的患者也不多,樣本比較少,沒法研究。”羅浩最后說道,“不過方主任,你挺認真啊。”
方曉汗顏。
認真么?自己就是帶著“小孟”來急診科會診,剩下的都跟自己沒什么關系,全都由“小孟”來掌控的。
“嘔嘔嘔嘔”
一連串的嘔吐聲打斷了方曉的思路。
“方主任,我愛人,麻煩小孟給看一眼?”急診內科醫生拽了拽方曉的袖子,低聲說道。
“羅教授,我這面有事,就先掛了。”
“好,你忙,有空說。”
掛斷電話后,方曉沒有去想有關于“小孟”的事兒,很多事情不能細想,想多了不長個。
“怎么了小曹。”方曉問道。
“我愛人最近得了眩暈癥,走路就迷糊。”急診內科醫生有些愁苦,“ct什么的都查了,都沒事兒,就是暈。你說她裝病吧,有兩次是在麻將桌上被抬下來的。”
“啥?麻將桌上抬下來的?”方曉一怔,這癮頭也太大了一些吧。
“呃,我愛人就愿意打麻將,不夸張的說只要局沒散,她能打三天三夜。”
“平時也就是沒人,過年的時候她玩過七天七夜。”
方曉見過麻將癮大的人,但卻沒見過麻將癮這么大的。
“小孟,麻煩你去看一眼。”方曉和“小孟”說話的語氣很和善。
這回方曉沒有讓“小孟”自己去詢問病史查體,而是站在一邊靜靜的聽著。
“小孟”問病史的確有條有理,很快方曉就知道急診內科醫生的愛人最近連打了5天麻將,先是腰疼,隨后就犯了眩暈癥。
這癮也太大了吧,方曉震驚于這位患者的強悍戰斗力。
隨后“小孟”讓患者躺在急診科的床上,讓她自己起來。
“這行么……我愛人有眩暈癥。”
“小曹,你就慣著吧。”方曉小聲斥道,“你愛人成天到晚打麻將,咱都不說做不做飯,身體還要不要。”
“唉她不做飯做我做,我做飯可好吃了。”
“……”方曉撓撓頭,讓急診內科醫生扶住他愛人。
起身后,患者自訴頭暈,“小孟”卻沒做別的,而是揭開患者的眼瞼查看眼球。
“診斷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也就是耳石癥,建議去耳鼻喉科。其實最好的是眩暈門診,但咱們醫院沒有。”“小孟”查看完給出自己的家建議。
“耳石癥?”急診內科醫生一愣。
“患者處于壓力之下、睡眠不好、過度疲勞,長期不良的生活狀態,使內耳的小動脈容易痙攣、缺血,從而增加耳石癥發生的概率;再加上不良姿勢低頭打麻將、玩手機,加重內耳血管痙攣,使耳石更易脫落而致病。”
“熬夜,打麻將還能導致耳石癥?”急診內科醫生愣住。
“是的,最近的各種資料顯示耳石癥發病率有所提升,應該和醫療水平進步有關系,但我考慮更重要的是熬夜刷手機、打麻將的人群數量增多導致的。”
急診內科醫生和方曉都愣住,這話讓“小孟”說的,熬夜刷手機竟然還有這么大的風險。
“因為咱們做不了滾轉試驗,所以無法確定耳石落在半規管的什么位置。”“小孟”道,“要是咱們耳鼻喉科沒有解決方案,建議去省城。”
這是極度不相信自家醫院的耳鼻喉科,方曉從“小孟”的話里面聽出來了。
也是,自家耳鼻喉科什么樣,自己知道,掌控后臺資料的“小孟”甚至要比自己還清楚。
在急診內科醫生不斷道謝中,方曉帶著“小孟”離開。
他低著頭沉思著,仿佛哪里不對勁兒,一直在暗地里提醒著方曉。
方曉注意到一件事,今天“小孟”說了好幾次我覺得,我考慮,我認為。
難不成ai機器人剛出現,就已經有神智了么?這種說話的語句明顯是人類的語句,和ai格格不入。
要么就是羅教授那面給ai機器人又升級了,導致它說話的語氣都有變化。
轉過拐角,忽然一個黑影出現,一道勁風劈頭蓋臉的砸下來。
方曉一怔,身后傳來一股巨力,在間不容發的瞬間把他拉開。風刮過,擦的臉生疼。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