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呂家事定 數月后,大唐地界,河東蒲州,河中府。
此時鄉村山野間興建的呂府中,一場關乎呂府未來的對話正在進行著。
「呂慶大人,如今方大人已經為您翻案,只要您回去,有諸位大人為您向圣上言說,定可官復原職。」
呂慶面無表情地看著眼前這黑衣華服中年男子,絲毫沒有被對方的話所說動。
數個月過去,他竟比先前肉眼可見得蒼老了一些,神態氣色也頗為不好。
呂慶看著眼前這人,心中只覺得有些可笑。
當初將自己當做棄子般推了出去,看著那群人往自己身上潑臟水,盡管這些有屬于自己的謀劃,但若是這謀劃失敗了,自己就真的成了棄子了,還是牽連家人的棄子.
如今,竟然想要自己回去麼當真是可笑啊 此次長安城中發生的事情,讓呂慶將很多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心中也是失去了做官的念想。
別的不說,當今陛下雖然親自解除了先前的旨意,但即便他官復原職,也不見得會看他順眼。
日后若是再出了什麼事,也沒有比他這有污點的官員更適合當替罪羊的了。
他自己心中未必沒有眷戀那當年的金榜題名,這屬于讀書人的官場,只是他不怕自己殞命,就是怕如數月前那般,險些牽連家人啊.
并且他自己也不是什么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了 「.煩請回去方大人,呂慶如今已經非是朝中之人,如今也只是一介平民罷了,這麼些年多謝方大人照顧,但如今我早早已經沒了那心氣,怕是無法再為朝廷效力了。」
那華服中年人聽聞此言,不由得身形一僵,看向呂慶的表情也少了許多笑容。
「呂大人可是還在生氣?請大人放心,此事畢竟.」
這人說著說著,卻發西安對面的呂慶依然面無表情的看著他,讓他的話語不由得緩緩止住。
他沉默了片刻后,嘆息了一口氣,緩緩道:
「.看樣子呂大人是鐵了心了不回長安了。」
「罷了。」
這男人說著便緩緩起身,從衣袖中取出了一精致小巧的云紋白玉杯放到二人身旁的桌案上。
「方大人只是讓我前來傳話,大人他料想過您可能已經不愿意再回長安,便讓我將這酒杯帶給您,還讓我給您傳句話。」
此時的呂慶看著桌上的白玉酒杯瞳孔一縮,一陣陣回憶快速泛起漣漪,從腦海里升起。
「方大人言說,你們之間畢竟是有同門情誼,此次之事也絕非是他所愿,他也已經盡全力將你保住。」
「只是畢竟事情他都已經做下了,也不奢望您愿意聽他解釋,但日后若是有呂家后人有難,只要持著這白玉杯去尋他,他便會念及這份同門情誼,提供幫助。」
這中年人說完便站起身來,來到呂慶身前躬身一禮。
「呂大人,既然您不愿意回去,那我也得盡快返回長安復命了。」
呂慶聽聞此言,一直放在桌案酒杯的視線這才緩緩轉向這中年人,微微點頭。
「.勞煩你親自跑一趟了。」
「呂大人客氣了,那我便就此告退了。」
等這中年人離開呂府,呂慶看著桌面上的白玉酒杯久久無言,眼中當年那獨屬于自己的青春回憶開始不斷閃過。
「師兄,你我當年用這從家里偷出來的父輩酒杯偷偷飲酒的時候,還沒有這般復雜的心思吧」
「你雖然將這東西交給了我,但是我如今,卻已經無法再像當年那般,毫無保留的信任你了」
另一邊,道君已經與西海龍王分別,在離開之前,道君也承諾若是敖望在大唐地界若是遇到了什麼麻煩,他這當叔伯的自會相助。
此時的道君正站在還在修繕的呂府上方的云層中,看著下方正在舞劍的呂巖。
「看樣子這場變故給了呂巖不小的打擊,也對自己期待的官場與金榜題名失去了太多的期盼啊.」
道君聽聞身邊之人的嘆息,點頭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呂慶將自己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告訴了家里人,直面過朝堂的黑暗面,他此時怕是也頗為無措。」
「道君說的正是。」
鍾離權點了點頭,站在道君身后認同道:
「不過此事對這呂府來說,卻也是福禍相依,想必呂巖日后定會勤加思考此事,這事對他的成長來說也是有莫大好處的。」
轉世之身,雖然此時呂巖的真靈依然是呂洞賓,但也是他毫無記憶的新的人生。
唯有這一世的呂洞賓度過劫難,重回天庭,才能再度覺醒真靈中的記憶。
所以此時的呂巖,其實并不能當做呂洞賓看待。
「真是辛苦道君看護這呂巖了,等到這呂巖二十二歲之時,我定會將其接走,帶他修行去。」
道君轉身看著神色嚴肅的鐘離權,含笑點頭道:
「道友放心便是,此事乃是我數百年前便與我這呂道友約定過的,自然不會讓他出事。」
鍾離權拜見了道君后,在此地呆了一個月不到的功夫便離開了。
此事還不到他出面的時候,且他也有些事情需要提前準備。
說起來,牛毅當年聽聞呂洞賓要下凡渡劫,還以為這八仙會一同下凡,但卻意外得知,此次下凡也唯有呂洞賓一人,且仍是讓鍾離權引入道門。
并且這說是渡劫,其實也是為了傳道,日后大名鼎鼎的呂祖,正是由此而來。
不過想來也是,若是依照前世某個版本的話本來說,這位呂洞賓還是東華帝君的轉世之身呢。
但在三界之中,那位東華帝君還好好的在方丈仙山上呆著,而八仙也只是與東華帝君淵源頗深的后學晚輩。
話又說回到呂府,呂慶帶著家中一眾一路進入這河中府,此地也是那敵對人物勢力最薄弱的地方。
在確定此地安全后,呂府便重新在此扎根,一家人在此地生活,也開始收集諸多情報,直到今日,那人來信,言說已經給他翻案。
呂慶自己倒是還有一個二女兒,所嫁的人家亦是一地富強,可呂慶怕給自家女兒惹來麻煩,終究沒有前往尋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