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之術——
  法力:33年(333)/12年(222)
  造詣:大成(2/1200)
  大成技:落寶金珠14
  祁勝早就將‘紅珠之術’參習至精通之境。
  只等‘紅珠’煉成,立馬晉升大成。
  紅珠變金珠也是一樣。
  ‘金珠之術’大成后,結合‘舌舍利’,衍生大成技——
  落寶金珠!
  金珠出。
  寶物落。
  綠袍老者祭煉百年的‘毒風袋’,頃刻落入祁勝手中。
  “好妖孽!敢收吾寶!”
  常山陰大驚之下氣急敗壞,即從腰間取出一根綠繩索,往空中一拋,祭起來,要拿祁勝。
  祁勝見得一笑,當即又發金珠——
  又將這綠索落了下來,搶在手中。
  然后滿眼期待看向老者。
  這老頭渾不知祁勝這金珠能引得空中法寶一同墜落。
  此為‘落寶金珠’。
  常山陰祭出寶物,卻正合祁勝心意。
  更妙的是——
  “我這‘金珠’,若拿來打人砸人,法力消耗極大。”
  “但若拿來落寶,卻輕而易舉。”
  他之前打死妖婦與矮道人,足足消耗二十年法力。
  可眼下接連落下‘毒風袋’與‘綠索’兩件法器,卻只消耗兩年法力。
  祁勝看一眼‘金珠之術’剩余法力——
  金珠之術——
  法力:33年(333)/11年(222)10
這樣好水字數  “還能再落十一件法器。”
  “我不敗矣!”
  祁勝指著綠袍:“老魔!還有什么法器,盡管使出來!”
  我信你個鬼!
  常山陰掀起綠袍,轉頭就走,絲毫不留戀。
  轉瞬就被收走兩件法器,這人古怪。
  又有吳霜手持‘自在金環’在旁虎視眈眈。
  他傻了才不走!
  不止常山陰。
  那連城破,腦門上好大的包。
  他見來人逞威,見常山陰吃癟,訕訕一笑,邁開腿也狂奔。
  風緊!
  扯呼!
  祁勝看看吳霜。
  吳霜搖搖頭:“窮寇莫追。”
  小寒山。
  蔣殊洞府。
  蔣殊看祁勝,一臉古怪。
  吳霜看看擺放在跟前的七件法器,再看看祁勝,欲言又止,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什么好。
  祁勝卻歡喜不減,他將此役收獲的七件法器一字排開——
  惠姑的百鬼幡、赤陰劍與沒羽飛蝗石。
  矮道人的青光劍與豹皮囊。
  以及常山陰的毒風袋與毒索。
  法器厲害。
  但祁勝有眼不識真寶,只能求教吳霜:“弟子修行時日尚短,見識短淺,還請吳法師幫忙品鑒,這幾樣法器都是什么檔次?”
  什么檔次?
  吳霜掃一眼,不細看都知道:“除了飛蝗石,皆為禁器。”1
  都是禁器?
  祁勝一喜。
  偌大玉井洞中庫存也不過十余件的禁器,他今一日就得了六件?
  對了!
  算上‘金珠’,該是七件。
  “一天下來就比得上玉井洞數十年積累?”
  蔣殊瞠目。
  吳霜也覺得恍惚。
  別說她們,就連祁勝自己,也覺得離譜。
  “都說禁器罕見。”
  “怎么我覺得,人手都有一兩件?”
  妖婦。
  矮道人。
  綠袍老者。
  人手兩件,這還罕見?
  吳霜原本恍惚,一聽祁勝這話,哭笑不得:“你可知那三人都是什么人物?”
  “什么人物?”
  祁勝洗耳恭聽。
  他目前啥都不缺,缺的就是見識不足。
  法器法器不認識。
  人物人物沒聽過。
  亟須補課。
  吳霜深呼吸一口,指著‘百鬼幡’與‘赤陰劍’道:“那妖婦人稱‘惠姑’,出身鬼王宗,實力不亞于一洞之主。
  “其擅長‘五鬼遁術’,神出鬼沒,最是難纏,在偌大南疆亦小有薄名。”
  “無論是道行還是法力,她都在我之上。”
  這惠姑!
  是高手!
  吳霜拾起‘百鬼幡’,使一個鑒寶的小法術,繼而道:“鬼王宗修士,從入門那日開始,就祭煉一桿‘百鬼幡’。”
  “惠姑這一桿,至今少說一甲子。”
  “這‘百鬼幡’雖不如我玉井洞至寶‘自在金環’,但也是禁器中第一流,內含二十二層禁制,成就地煞法器為時不遠。”
  二十二層禁制!
  蔣殊倒吸一口冷氣:“‘火云劍’也才十六層禁制。”
  論威能,不好算。
  畢竟類型不同,不好比較。
  但論底蘊論資質,十六層的火云劍就是比不上二十二層的百鬼幡,二者能成地煞法器的潛質也不一樣。
  這真是寶貝!
  放在玉井洞中,怕也是三宗煞器之下,排名數一數二。
  “二十二層禁制。”
  “好寶貝!”
  祁勝看著‘百鬼幡’,一陣驚喜。3
  倒是另外一宗同屬惠姑的‘赤陰劍’,遠不如‘百鬼幡’,也不如‘火云劍’,僅有三層禁制,只算禁器入門。
  但另一柄‘青光劍’就厲害了——
  “矮道人!”
  “擅土遁。”
  “其出身萬劍仙宗,乃劍修,主修劍術,常年祭煉一口飛劍。”
  “這青光劍,以奇珍混以仙宗劍訣煉就,劍氣凌厲。”
  “內含一十九層禁制。”
  “不同凡響。”
  這矮道人也是人物。
  一手御劍之術搭配一口青光劍,再有土遁之術可以防身,能攻能跑,闖蕩南疆,好大名聲。
  萬萬沒料到這回卻栽在祁勝手上。
  惠姑。
  矮道人。
  都是名頭不小好大人物。
  常山陰也不例外。
  吳霜拾起‘毒風袋’——
  “毒風袋。”
  “又叫‘毒蜂袋’。”2
  “內藏陣陣毒風,蘊養百千毒蜂。”1
  “一經放出,毒風席卷,飛砂走石間,毒蜂亂涌。”
  “二十四道禁制!”
  “只差一步,便成地煞!”
  可惜了了,常山陰只怕恨死祁勝。
  話說這人倒也真是人物,百年祭煉而成的毒風袋,說舍棄就舍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這老鬼!”
  “我得千萬留心!”3
  祁勝記住常山陰。
  繼而再看六件禁器——
  毒風袋,二十四層禁制。
  百鬼幡,二十二層禁制。
  青光劍,十九層禁制。
  毒索,十層禁制。1
  赤陰劍,三層禁制。
  豹皮囊,一層禁制。
  祁勝第一念頭是發了。
  但緊接著看看蔣殊看看吳霜,祁勝忽然又覺得有些棘手,有些燙手。
  吳霜見多識廣,更為從容:“此六件禁器,乍一看,威能不小。”
  “但無論是‘毒蜂袋’還是‘百鬼幡’,亦或是‘青光劍’,都需要各宗相應法門才能煉化、催使。”
  “我等得了,實為雞肋。”
  “倒是那‘毒索’、‘豹皮囊’與那‘赤陰劍’有些價值。”
  吳霜看向祁勝:“這禁器,你待如何處置?”
  如何處置?
  祁勝念一轉,就有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