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樂和陳永威抱著海事電臺,跟兩位領導合影后,趁王支書和領導講話,跟拍照的小警察說了想要張照片做紀念。
小警察跟領導請示了一下,答應洗出來,就送來給他。
領導跟王支書說完話,又對他倆和在場的村民說了幾句,就帶著周隊長三個告辭走了。
李長樂跟著王支書還有陳會計,殷勤的將他們送上車,才又回到會議室。
李家老小和陳阿奶還有金蟬都圍在海事電臺前,開會的村民里三層、外三層的圍在那臺和后世DVD有點相像的海事電臺前議論紛紛。
陳會計笑著對王支書說道:“這東西值不少錢了,阿樂、阿威這兩個家伙的運道真的不錯。”
“對!我以為最多就是兩對暖水瓶,再發個獎狀。”王支書說著也有點羨慕兩人的運道,“我先走了,灘涂地那邊還有不少活呢!”
“你忙!”陳會計看著忙得焦頭爛額的王支書,慶幸當初只包了十來畝灘涂地,現在扔在那不管也虧不了多少。
李長樂跟阿威一起進去,就聽到一阿嬸在說:“陳阿婆,你們兩家這段時間遇到財神了啊,連公家都來幫你們省錢。”
陳阿奶苦笑一下,“阿桂嫂,我家倒霉了那么久,也該走走好運了。”
大伙兒聽后想到陳家那兩個壯年就走了的當家人,都連連點頭,“是啊、是啊,哪有一直倒霉的,也該你們走好運了。”
李母接過去說道:“我家也是,自從老太太走,家里就沒一件事是順當的,現在老天爺總算想起我們了。”
阿桂嫂點頭,“對對對!”
李母見他們回來,忙讓到一旁,“阿樂趕緊把東西裝好,家里還不少事呢!”
陳永威把李長樂往前推了推,“哥,你去弄!”
“好嘞!”李長樂把電臺裝盒子里,在村里人羨慕的眼神下,跟陳會計告辭,喜氣洋洋的抱著海事電臺往回走。
李小洲拉著他的手,“阿爸,這個要很多錢嗎?”
李小洋揪了他的卷毛一下,“要好多錢的,把你賣了都不夠。”
李小洲拽住他的手,“賣小洋哥!”
“賣小洲洲!”李小洋將他扛了起來,幾個孩子打鬧著朝家跑去。
李長樂抱著海事電臺,想著又省了一筆錢,手里的錢給個首付應該沒問題。
陳永威激動的問:“哥,我們回去就去看鐵皮船啊?”
李長樂點頭,“對,回去就去!”
李父聽后忙拉了他一下,“阿樂,你們去張家和公社船廠看了,再去大船廠看看,買船是大事情,多看幾個地方,貨比三家再下手。”
“曉得的!”
一行人到家,幾個小的已經把好消息告訴了周若楠妯娌仨。
等他們回來,看到李長樂抱著的電臺,又圍在一起看著電臺樂呵了一會兒,兩人才去陳家蹬著腳踏車朝鎮上走。
到了公社船廠,只見兩扇氣派的大鐵門,門口還有個有些駝背的老阿公守著,一見兩人就問:“你們找誰?”
李長樂下了腳踏車,“我們來看看,合適就訂一艘漁船。”
“等著,我給你們叫人。”老阿公扯著嗓門沖里面喊道:“張主任,有人要訂船。”
兩人等了好一會兒,都打算走了,張主任才從一排平房里出來,神情倨傲的跟兩人點了點頭,便帶著他們朝船塢和廠房走。
還沒走到,遠遠就傳來一陣陣叮叮當當的敲打聲,還有焊工拿著電焊條進行焊接作業。
到了廠房只見里面的工匠忙碌不停,跟李長樂記憶中的冷冷清清的船行完全不同。
張主任帶著兩人在船廠和船塢參觀了一番,又帶著他們去參觀了兩艘快完工的漁船,全程你不問他也不主動介紹,官老爺的派頭十足。
“張主任,我們想定一艘十八米的機動鐵質漁船,100匹馬力的發動機,船艙和魚艙都要大,并配備拖網和延繩釣的漁船,大概多少錢?要多長時間?”
張主任聽后態度立馬好了起來,“跟我去辦公室坐會兒,我讓人核算一下,再跟你們報價。”
李長樂點了點頭,跟陳永威一起去了平房,張主任給兩人倒了一杯茶水,“你們坐一下,我去找人給你們核算。”
“麻煩了。”李長樂客氣了一下,他來這里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行情,看了這位船廠的主任,也不奇怪他們為何干了沒幾年就倒閉了。
“哥,他不是造船的么,怎么還要找人算才曉得多少錢?”
“多少錢他心里肯定有數的,這樣說就是做做樣子罷了。”
“找公家買東西就是討厭,態度不好不說,名堂也多的不行。”
李長樂笑笑,端起茶喝了一口,覺得口感有點像羊巖勾青,但比幾十年后的口感好多了。
果然,沒過一會兒張主任就回來了,“造價要一萬一,后年年初交船。”
“這個價錢還有商量嗎?”李長樂算了一下,拿到船已經是八六了,覺得時間有點長。
“我們是定價,沒的談的。”
“麻煩了,我們回去商量一下!”李長樂聽后起身,帶著陳永威出門,蹬著腳踏車去了廢品老張家。
把車子寄放在他那兒,站在馬路邊等了十來分鐘,搭上了去海門的小巴車。
兩人打算先去海門那邊看看,回來再去船埠老張家,因為他家不管啥時候去都有人,海門那邊的船廠就不一樣了,只有上班時間才找得到人。
“哥,公社船行都這么高的價錢,海門那邊可能更貴。”
“我們先看一圈,貨比三家,哪家價錢便宜質量又好,就在哪家訂。”
“嗯!”
小巴車搖搖晃晃的前行,李長樂靠著椅背一會兒就睡了過去,迷糊間被陳永威拍醒,睜眼一看,已經到了碼頭。
兩人買了船票,上了輪渡去了對面的海門船廠,到那一看,這里的船廠就比公社船行大多了,船塢里停著的兩層樓高的大樓船,氣派又豪華。
看到這里連看大門的看他們的神色,都趕得上張主任了,把他們帶到接待室,接待的那男的,聽說他們要定十八米的漁船,直接就告訴兩人。
一萬三的船價,先預交一半訂金,明年五月就交船。
同樣的船,多走一個鐘頭還要多花兩千塊,唯一的好處就是交船的日期提前將近一年。
李長樂看他那樣子就不爽,連客氣話都懶得說一句,起身就走。
陳永威追出去,掏出香煙遞給他一支,“哥,公家做事的都這副德行,實在不行就找人買二手船算了。”
“先去張家看看再說。”李長樂接過他遞來的香煙,哥倆去碼頭趕上渡輪,坐了小巴車回了水路張。
到了張家,老張聽他說要訂鐵皮船,驚訝的看了看他,又笑著拍拍他肩膀,“好家伙,這才多久啊,你這運道也太好了吧?”
“海龍爺保佑,遇到一次大魚群賣了些錢。”
“我曉得,銀鯧魚魚群,聽說沙基村周家兄弟,那次一天就掙回一艘大漁船的錢。”
“周家是大佬,我們跟人家比不得的。”
“你發起來比他家還快!”老張邊說邊帶著兩人朝前面的船塢走,一邊走一邊熱情的跟兩人介紹現在的行情。
三人在船塢看后,又去廠子里看了一圈,從下料到船體構件加工作業都看了一遍。
陳永威覺得還是這里自在一些,看著忙個不停的工匠,說道:“張叔,你家生意真好!”
“這兩年的魚價漲起來了,大伙兒手里也有了余錢,錢放那就死的,換艘大船,去更遠的漁場捕撈更多的魚獲,才能掙更多的鈔票。”
老張喜滋滋的說道,“從去年起,我家接到的訂單就多起來了,今年更是翻了一番,我估計往后走,還會增加。”
“都是老關系了,我就跟你們透個底,最好早點定一艘質量好點的漁船,以后的船價只會越來越高。”
李長樂明白他說的都是實情,“往后價錢高起來了,船的功能肯定也比現在的好,材質上肯定也更加講究。”
“對,材料都在更新,我這里有一艘去年定的鋼木混合式,主體全鋼結構的大型機動漁船,比鐵皮船更加牢固,同樣的體積載重量也更大。”
“走,我帶你們看看去。”
“好!”李長樂兩人跟著老張去了他家停船大船的埠頭。
老張指著一艘就快完工的尖頭魚船說道:“這艘也是沙基村那邊定的,去年正月來定的,到現在才完工。”
“快兩年了,打一條漁船真的要這么久啊?”陳永威以為公社船行做事不利索,才要那么久的,沒想到他們也要這么久。
“這還是我家所有工匠一起,加班加點的趕制出來的,換成公社船行至少要兩年半。”
老張神色認真的說道,“造船跟做別的大件東西不一樣,急不得的,稍有差錯,可能就會出大事。”
如果是因為船的質量問題出事,一個不好就要死人,背負了人命,損了陰德,還會禍及后代子孫。
李長樂點了點頭,“張叔,這艘船多長?載重多少,有哪些配置,多少錢定下的?”
(本章完)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