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78章 左右互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其實這事沒等到三天。

  有了賈詡的提醒,劉備先去見了王脩,隨后便確認了這事的答案。

  王脩不是兇手,只是來匯報北海營陵的重建事務。

  之前營陵豪族作亂,關羽平定營陵時,王脩提供了不少支持。

  王家也是顯門士族,但從劉備入青州開始就表現得很配合,這次左沅清洗青州之后,王家也分了宗。

  關羽回軍冀州的時候,便讓王脩暫時處理營陵重建事務。

  重建縣城不是苦差,這是美差,是對王脩支持平亂的酬謝,也是拉攏。

  這種重建事務非常賺錢,而且恢復生產是評價最高的實務,有成績就必能得到重用。

  劉備搞的策試本來就不是只用筆和嘴考試,寫論文過答辯只是開始,實務考核是要動手做具體實事的。

  策試后的實習期也是為了磨煉并驗證實際的辦事能力,理論和實操都要具備才能做官。

  如果能直接展現出很強的實操能力,這其實就屬于特試途徑,劉備向來會重用這樣的人才,關羽是在給王脩機會。

  見到劉備后,王脩先提到了一個問題:“右將軍,脩在營陵時有二法之難。關將軍平亂之令,與關將軍離開之后的朝廷政令,兩者政策相同,但實施卻有沖突……”

  關羽當時下的令是出自左沅和賈詡的安排,那時候劉備還在兗州。

  后期恢復生產是以朝廷政令頒布到各縣的,是常規行政。

  “有何沖突?”

  劉備聽到二法之難,心里已經隱隱意識到了問題。

  “關將軍令脩主持各家安民復產,重修城池,并興建官屯安置各家遺民,使營陵不誤秋時。但關將軍是發的軍令,令授于軍,是令脩先為右將軍募部曲督設官屯,再以官屯督縣事。”

  王脩解釋道:“而關將軍回軍冀州后,朝廷發出的政令看似與此完全相同,但朝廷政令卻是授予屯田官的,是授令縣屯田官設立官屯。兩令相同,但令屬不同,脩不知該奉何令,因此來請示右將軍。”

  關羽的軍令很正常,關羽是劉備的家臣,是想讓王脩也作為劉備的家臣部曲,先為劉備募兵,以部曲身份重建營陵,督管官屯。

  這是在增強劉備本部實力和控制力。

  朝廷后續發布的政令也是正常的,青州設了屯田官,自然要讓縣里的屯田官督建官屯事務。營陵剛經歷了戰亂,把屯田官的權限拔高一些,使其自主招募縣卒快速恢復生產,也是應該的。

  可是,屯田官不是劉備的家臣,他們是朝廷的官,而且是青州本地人。

  讓屯田官設立官屯,就意味著招募的屯兵和屯戶不再是劉備本人的部曲。

  當然,這種情況本就很多,東郡那邊張遼也在屯田,魏郡徐晃也在屯田,還有徐榮、鮮于輔等等。

  所有人都用了和劉備同樣的方式建立官屯,用部曲管理屯田事務,招募流民做佃戶,政策田租等也完全相同。

  但他們是朝廷將領,他們的部曲并不是劉備的部曲。

  同樣的政令,權力歸屬不同……那就完全不同。

  原本這是王脩在問歸屬權的問題,但劉備立刻醒悟過來……

  ——自己的部下已經分成了兩派。

  家臣派,朝臣派。

  也可能還有個中立派……

  家臣派當然是出自劉備將軍府本部的人,比如關羽張飛,也包括士仁卞秉等等。

  不光是老兄弟,這些年一直都在增補新兵。

  由于劉備部曲每個兵都是官屯的管理員,而且本部出身的現在大多都是實權高官,家臣派并不僅僅只是軍隊,他們代表著百萬官屯民戶。

  同時,家臣派走的一直是劉備自己軍中的升遷路徑。

  這些人大多出身寒微,即便是士人也是最底層的孤寒之士,大多沒背景,而且全都屬于背井離鄉的狀態。

  朝臣派,則是追隨劉備的朝廷之臣,同樣聽令于劉備,但他們是朝廷官員,不是劉備的家臣部曲。

  比如張遼徐榮等等,可能也包括荀攸。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士族,但出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走的是朝臣體系。

  朝臣派當中也包含了很多青州人,比如通過策試的本地官員,就像王脩說到的屯田官就都是青州本地人——也有可能祖籍不在青州,是安置的流民出身,但現在是定居于青州的。

  當然,家臣派做官現在也會走策試渠道,策試本身是不分派系的,但是否是劉備部曲出身,這烙印很明顯。

  兩派都有軍隊,兩派都有權柄,兩派執行的是同樣的政策……

  但權力歸屬不一樣。

  賈詡徐庶郭嘉這樣的或許算是中立派,因為他們不掌兵。

  冥卒統領是張白騎,是隸屬左沅的,賈詡會安排他們做事,除此之外賈詡手里沒有任何兵權。

  其實無論哪派都是聽令于劉備的,若要論‘忠義’,全都是忠義的。

  劉備知道,大家都不會造自己的反,造反的那些已經被左沅滅掉了。

  在面對外敵的時候,大家一直都配合得很好。

  但在外敵的危機不那么明顯時,尤其是劉備實力飛速發展,朝廷威信也不斷上升的時候,利益爭奪就開始顯現了。

  營陵重建,官屯的歸屬權就是一種爭奪。

  這種派系斗爭是不會有人告訴劉備的。

  無人提及的時候,劉備也很難察覺。

  因為之前沒出現惡意傾軋拖后腿的情況,大家都在推動勢力擴張。

  而這次的事件,便是利益之爭變得激烈了,上升到與天子相關了。

  至于原因……

  ——如果劉備不‘升遷’,家臣派的官職就已經到頭了,全都是實權職務,以目前的情況而言不能再升了。

  官位到了頭,那就要謀求利益。

  家臣派本就出身寒微,又離鄉背井,籌謀地方勢力是本能。

  朝臣派很多基層官員出自青州,獲取青州更多資源也是本能。

  左沅下狠手清洗青州豪族給了兩派爭奪資源的機會,這種爭奪并不影響劉備的整體實力,其中有良性競爭,也有惡性斗爭。

  但是,家臣派的主君是劉備,他們是無視天子的……

  而朝臣派,是以天子為主君的。

  在爭奪資源的時候,就會有人認為劉協是一種障礙。

  尤其是申池射獵,天子受傷,被倒懸于獵物身上,而劉備做了天子該做的事。

  這事放在其它孩子身上是很正常的意外,但這事的象征意義,在這年頭很嚴重。

  劉備、簡雍、牽招都是劉協的師兄,家臣派也不至于對劉協不利,但必然會有人試圖讓劉協和劉備產生沖突,削弱天子的影響力,使劉備從扶助天子改為挾持天子。

  這樣一來,劉備就會被家臣推著步步向前。

  劉協失去影響力,那朝臣派也會失勢,并且大概率會投入得勢的家臣門下。

  這是很容易判斷的——家臣派只需要劉協活著做個傀儡就行,但朝臣派卻必須以劉協為旗幟。

  朝臣派并不是“忠于天子”,他們只是與劉備關系比較遠,不是出于嫡系,也融不進嫡系圈子,沒辦法。

  他們已經是朝廷的官,也不可能再給劉備當家臣,如果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力和利益,就只能站在天子旗下,削弱劉備的影響力。

  當然,他們其實樂意讓劉備成為權臣,成為百官之首,但他們要共享利益,就只能和家臣派對抗。

  其實兩邊都會為劉備考慮,也都會保護劉協的安全,沒人希望劉協和劉備出事。

  從任何角度來看,兩邊都是忠臣。

  但忠臣也是會牟私的。

  爭斗已經存在,兩邊都會幫劉備尋找另一種更符合他們需求的共同利益。

  一邊是為了讓劉備不斷‘進步’。

  另一邊是為了讓天子授權。

  兩派都會促使劉協和劉備產生沖突。

  應劭大概率是與劉備的家臣合作的,那份偽詔不是用來“詔舉義士”的,只是用來表現“天子對劉備生怨”的,只要偽詔出現,就一定能起作用。

  不過,貂蟬發現得太快,勾結者只能快速滅口,殺死驛卒,殺掉應劭……

  曹嵩原本是用來背黑鍋的。

  被殺的那些驛卒應該也不是什么無辜者……應劭駕車直奔城南驛站,路線非常清晰,說明驛丞和驛卒很可能也是知情者,殺驛卒也是為了滅口。

  趙云的騎兵或許能抓到殺人的兇手,但肯定抓不到活口。

  這案子很可能查不到真兇,劉備的家臣全都是擅長作案的人,以前幾乎個個都有大罪在身,他們是一定會相互遮掩的。

  劉備知道,賈詡說必然有人會去找曹昂或曹德,這是在提醒自己……

  既然曹嵩已經死了,那就先好好考慮如何處理與曹操的關系,真兇未必查得出來,真要是查到底……麻煩會更大。

  劉備現在真的理解了劉宏的痛苦。

  ——如果劉備非要查到底,那就會推動兩派的爭斗,一邊要遮掩,另一邊就一定要栽贓,這必會使派系斗爭升級成相互謀害!

  這是歷史上的曹操也曾面對的困境。

  左右互搏。

  但是……

  劉備不可能受人挾制,無論是誰,無論是不是‘為自己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