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軍臨淄后,剛好是立秋。
秋季是整個大漢最忙的時間段。
上到天子,下到佃戶,全都有干不完的活兒。
立秋之日有貙(chū)劉之禮。
這是一種軍事性的祭祀和演習,意在順應秋氣肅殺的特性,演練武事。
天子會親率禁軍武官進行圍獵演練,射牲,并將獵獲的獵物獻于宗廟,以示不忘武備。
大漢向來是尚武的,圍獵貙劉是重要的祭祀活動,不是為了娛樂。
貙劉禮之后,就是民間秋收、嘗新、祭祖……然后收糧,選種,調度糧食儲備,整備各種物資……
收完以后,旱地要燒草淤土,水田要蓄水保肥……會一直忙到十月。
臨淄是有皇家苑囿的,而且歷史極為悠久,是古齊國的林苑,就在臨淄西門外不遠,叫做申池。
臨淄西門就叫申門,申池以及周圍的林苑是南陽河上游的河谷,到處都有山林、溪流、竹林,野生動物很多,是理想的游獵場所。
劉備剛‘代表朝廷’平定了兗州各郡,青州又剛搞了清洗,這種時候確實需要劉協舉行貙劉典禮彰顯武功。
這也表示一切都是朝廷意愿,免得外人說左沅在青州屠殺士族。
這種圍獵活動也算不上真打獵,而是讓兵士們從各面驅趕,選擇性的把獵物驅趕到合適的地方,然后再由官員們護著天子去打靶。
這也相當于一場閱兵式,而且確實會檢閱各部兵士的作戰能力。
張飛、趙云、田豫等武官會各自率驍勇部下尋找并獵殺猛獸,這既是為了保護天子的安全,也是各部隊的競爭。
劉協已經十一歲,射箭倒也是練過的,但若想親手射殺鹿……確實有點強人所難了,他力氣小,射箭肯定是射不死鹿的。
所以,圍獵的時候,劉備塞給了劉協一柄新造的杠桿弩。
這是一把不到三漢尺的小型輕弩,完全不符合漢代追求大威力的傳統,構造更像現代弩,可以用杠桿輔助上弦。
力道大概兩石,弩矢比較短,有效射程不到一百步。
但好處在于這種輕弩可以騎馬操作,上弦也省力,兩石的威力也已經達到中等殺傷標準了,三石就算中強弩了。
這是諸葛亮正在學習和實踐的杠桿原理。
劉備教諸葛亮的課程大多都是邊學邊實驗的,比如學到杠桿相關的內容,就會讓諸葛亮自己去做個省力杠桿,能動手才算是學會了。
諸葛亮求北斗就是為了做這玩意,他想做他這樣十一歲孩子能親手上弦的弩,但由于滑輪組相關的知識還沒學透,只能單靠杠桿,因此只得降低威力。
劉備手里也有一把同樣的輕弩,弓箭向來不是劉備的強項,弩倒是湊合。
劉協的騎術也算湊合,會騎,但不敢騎太快,一直緩緩走在前面,劉備落后半個馬身跟著,以示對天子的尊重。
官員們也都在后面相隨。
走到一處樹林邊的灌木叢,一只兔子蹦了出來。
兔子不是劉協的目標,劉備舉弩就射,手氣不錯,一箭命中。
“少師好本事!”
劉協轉頭喝彩。
官員們也紛紛獻上了該有的馬屁,沒人吐槽劉備作弊用了弩……
劉備沒說話,而是再度上了弦,他心里有數,用弩射死個兔子可不算本事。
轉過土坡,有兵士從樹林中趕出了一只相當高大的雄鹿。
這是最好的祭品。
劉協趕緊端起弩,但那鹿跑得極快,一箭不中。
劉備立刻把自己的弩遞給劉協,接過空弩,自己擔任了裝填手。
但接連三箭,劉協都沒中……
這就有點尷尬了。
那鹿眼看要跑遠了,劉協趕緊叫劉備:“少師射之!”
劉備剛好上了弦,端起弩一射,正中鹿身。
或許是威力不夠,那鹿并沒有倒下,而是帶著弩矢跑得更快了。
待劉備再度裝填,那鹿已經不在射程內了。
“快追快追!”
劉協騎術很一般,但射獵這種事對半大孩子而言確實很有吸引力,興致勃勃的驅馬去追,跟著鹿的腳步跑了個大弧形。
一旁的曹昂、楊修等人大驚,趕緊跟著上前護衛。
其實這鹿跑不掉的,兵士們已經四面圍過來了,而且要不了多久這頭鹿就會力竭倒下的。
反倒是劉協這半吊子騎術快馬疾馳更嚇人……
劉備只得縱馬飛奔過去追趕。
周圍有兵士在圍堵,跑到一半,那雄鹿又轉頭一個急停變向,朝著劉協沖了過來。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鹿雖然不是猛獸,但大體型的雄鹿搏命的時候還是很狂野的。
而且,和周圍殺氣騰騰的兵士相比,劉協這邊明顯威懾力比較低,鹿的感覺很靈敏的。
劉協見了那巨大的鹿角沖過來,慌里慌張的掰著弩的杠桿上弦,但操作不熟練,手上一滑,居然把弩掉在了地上。
見弩掉落,劉協本能的俯身想撈。
可這時候馬兒正在飛馳啊……劉協的騎術可沒達到飛馬撈羊的水平,一下子整個人歪到了馬的右側。
好在有高橋鞍,倒是沒直接落馬,但劉協的右腳被這一下滑進了馬鐙里套著,想要拔出來卻沒法吃上勁,反倒徹底失了平衡。
只能雙手拽著馬鞍橋,左腳搭在馬背上盡力維持。
這場景可就真的危險了……
劉協個子還小,左腿只有小腿勉強搭在馬鞍上,腿彎夠不到馬背,這是使不上勁的。
右腳又已經踩空,被馬鐙套著腳踝,也借不上力。
要是劉協手上穩不住了,掉落下來,那就會被馬鐙套著腳拖著跑。
劉協在慌亂中本能的尖叫了幾聲,結果馬兒跑得更快了。
曹昂在后面猛喊“吁”,試圖讓馬停下,但劉協的叫聲蓋住了他的聲音,反倒是把曹昂自己的馬給整停了。
劉備的馬比較快,倒是追了上去。
而此時,那頭瘋狂搏命的雄鹿已經迎面而來,劉備趕緊舉弩射了一箭。
極速迎面對沖,距離又近,原本不算太強的弩在這種情況下威力變得極大,那雄鹿應聲栽倒在地。
但與此同時,劉協突然驚呼一聲。
馬為了躲避倒地的鹿,猛的向左拐了個大彎,劉協被離心力甩得脫手飛出……
劉備此時已經快馬趕到,因劉協的馬轉向拉近了距離,但劉協是向右側被甩飛的,而劉備在左邊,只得立刻一把攬住馬韁繩,強行后拽讓兩馬一起急停。
兩匹馬同時人立而起。
劉協很不幸,但也很幸運。
他不幸被甩落到了馬下,甚至還因馬鐙的拖拽翻了個面。
馬鐙依然套在他腳踝上,右腳被懸在馬腹上側掛著。
幸運則是幸運在,他剛好被甩翻在鹿的尸體上緩沖了一下,這使得馬并沒有踩到他,也沒有摔到頭部。
在落馬的同時,馬匹也被劉備強拉急停了,沒有被拖著跑,只因馬兒人立而被掛著拽了一步——幸好有鹿的尸體墊著,要不然以劉協的身高,腳踝掛著馬鐙,在馬匹人立時他剛好得腦袋杵地。
這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是傷害程度最輕的情況。
劉協沒摔到頭,只是小腿骨折了,脖子有輕微扭傷,全身有些擦傷。
有醫學院在,這點傷不算重。
劉協只覺得有些失落,但并沒有說什么,這確實只是個意外,是大多數男孩都有可能經歷的意外,是劉協自己追那頭鹿造成的。
但一場祭典被搞成了這樣,這顯然不是什么好兆頭。
貙劉之禮中帝王受傷,這是陰陽失序、君弱臣強之意,也意味著有奸佞小人導致君王涉險。
天子與鹿倒在同一個地方,這更不是什么好兆頭。
這是君王如獵物一般,是朝綱混亂、虎狼競獵之意。
而且,那鹿不是天子射殺的,是劉備射死的。
楊修在后面低聲自語:“君非君,臣非臣,暴法亂政,酷婦喋血,屠戮名門,拔擢奴隸,綱常逆亂之相啊……”
落在后面的貂蟬似乎聽見了,轉頭看了楊修一眼。
曹昂似乎看見了貂蟬的目光,拉了楊修一把,讓其閉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