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46章 關公教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西邊,董卓與袁術開啟了大戰。

  中部,曹操在兗州養賊自重。

  河北這邊,關羽也開始進駐渤海。

  關羽這是第一次獨當一面,前段時間多少有些不適應,畢竟每個人的第一次都會有點緊張。

  做一方主官,督河北各路兵馬,講究的就不再是靠著武勇沖鋒破陣了。

  河北的情況與其它各州都不一樣。

  華北平原對于農業社會而言太重要了,在河北圈地的豪族非常多。

  黃巾起義之后,這片地方又連續被禍害了好幾年,大大小小的豪族各自圈地圈民,把流民全都變成了家中農奴佃戶。

  如今,整個河北幾乎已經見不到自耕農了。

  地全部是豪族的,民則全都是豪族家里的農奴、佃戶,以及私兵。

  同時,河北各豪族在韓馥交出了甘陵王首級之后,全都沒有再造反作亂,各家都算是良民——但也家家都不聽號令。

  徐晃在魏郡進展順利,是因為魏郡太守栗攀很配合,再加上旁邊有黑山軍時刻威脅。

  但即便如此,審配、沮授等人也只是選擇了暫時合作不對抗,仍然不打算服從劉備。

  而渤海、河間等郡,情況比魏郡要麻煩得多,幾乎所有豪族都據塢堡自守,相互聯合,不對抗也不合作。

  這種聯合是在暗處,很難知道到底是由哪些勢力構成。

  兩郡各縣的官員則大多直接消失了。

  河北官員大部分都是靈帝去世那年清理了王芬謀逆案之后任命的,他們在河北本地沒有置辦太多產業,根本不在乎各路黑幫逼稅,逼急了就跑路。

  由于絕大多數平民黔首都變成了豪族的農奴佃戶,這就使得關羽和討稅的黑幫不能輕易動武,因為農奴們會抵抗。

  渤海、河間兩郡這兩年沒有戰亂,當地農奴佃戶雖然過得非常苦,豪族田租收到了七成,可農奴佃戶還真的能活下去。

  吃不飽,穿不暖,生不起孩子,看不起病……但無論如何,餓死的真不多。

  再加上之前靈帝劉宏留下來的后遺癥,使得農奴和佃戶普遍仇視朝廷,對收稅極為敏感……

  豪族們當然是把一切罪惡都推到朝廷頭上的,而目前代表朝廷的是劉備。

  渤海與河間兩郡豪族不會直接擺明車馬與朝廷作對,但他們會鼓動農奴抗稅,鼓動農奴閉守塢堡和城池。

  表面上看起來像是沒有叛亂,但實際上這比叛亂還難搞。

  劉備收的真就只是三十稅一而已,而且也沒讓他們運糧,更沒有點任何賦役,可以折算成錢、絹、鐵、牛等等,運送也不難。

  其實就是要個態度。

  但渤海等地豪族仍然不合作,或者說,是當地官員沒了,豪族們有借口不合作,而且他們還煽動佃戶和農奴們全都不合作。

  豪族們當然不是為了抗這么點稅,他們是想用這種方式逼迫青州朝廷改變政策,這是理念之爭,就如同當初逼迫劉宏那樣。

  當年激發黃巾起義的方式和這事是一樣的——惡意歪曲事實,把一切罪過都推到朝廷頭上,挑起并制造叛亂……

  然后收留流民為佃戶,勉強讓流民作為佃戶活下去,施之以恩,使其持續憎惡朝廷,持續依賴豪族……

  挾萬民以自固,非暴力不合作。

  在佃戶們看來,河北豪族對他們是‘有恩’的,他們當初因大規模戰亂成為了流民,是豪族們‘收留’了他們。

  如果采取暴力手段,很可能激起大規模民變,導致農奴和佃戶徹底站到劉備的對立面。

  其實任何體制都是能利用萬民的,不能簡單的以階級和體制而論,所謂的民心向背,都是可以被引導的。

  在各種原因影響下,哪怕佃戶們需要交七成以上的地租,但他們依然心向豪族。

  即便佃戶們聽說了青州的官屯佃戶只需要交很少的租,有各種退租政策,他們也不會相信。

  因為在他們的認知和印象中,如果田租低,往往意味著其它麻煩多……

  比如青州和彭城的官屯佃戶會在農閑時參與治水——其實這不是勞役,參與治水可以退田租,還能掙工錢。

  劉備這邊向來是用雇傭方式做這些基礎建設的,會不斷的修路修堤修醫院,用基礎建設增加工作崗位。

  但在其他地方的人眼里,這必然屬于強行征發去送死的殘酷苦役,因為他們只見過強征苦役……

  其實現代也一樣,國與國之間的認知障礙,如果沒有親身體會是很難打破的。

  關羽面對的就是這種局面。

  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狀態確實很難搞,官員收不到稅也做不了事,而各豪族真的沒犯法,又不能過度激發佃戶的仇恨引起大規模民變,且佃戶們是支持河北豪族的。

  每個人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適合的路數也是不一樣的。

  擅謀則用謀,擅政則用政,擅武則用武——這世上沒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

  適合劉備的方式,是從人性下手,一切都是勢。借勢除掉與自身利益沖突的群體,為其它群體創造利益,制造利益增量去對沖負面影響,使別人的利益與自己同步。

  而關羽就不一樣了。

  關羽的思維一向簡單直接,他的武藝也很簡單直接,以力破巧,以快打慢,沒有花巧,甚至沒有招式,能一擊制敵就絕不會用兩刀。

  關羽知道,自己學不會大兄的路數。

  適合自己的才是道,旁人可以引導,可以解惑,卻無法直接傳授,也無法模仿,得靠悟。

  所以關羽前段時間一直頭疼,這玩意不好悟啊……

  而最終給關羽指引方向的,還是秀娘。

  秀娘目前是醫務總督,一直在各地建設醫館,眼下青州每個郡都有‘大漢某郡醫館’,也就是官方醫院。

  靠一個人很難達成醫治十萬人這種目標的,但到處建設醫館,卻能很快實現她的理想。

  除了西河醫館之外,清河醫院是建得最早的——就建在張角的墓地上。

  秀娘去巡查清河醫院的時候,見關羽為難,便問了關羽一句:“夫君可還記得當年之約?”

  關羽愣了愣:“醫治十萬人之愿?如今看來……或許已經達成了?”

  “不是我,是你……”

  秀娘模仿當年關羽的樣子叉著腰比劃:“當年你說,要馳騁天下,打得天下皆服……”

  關羽笑了:“是啊……我還沒兌現承諾呢。”

  秀娘問道:“現在河北有人不服號令,是因為你打不過嗎?”

  “當然不是,是不能隨意出兵啊……”

  關羽解釋道:“若打仗便可安定河北,我早就打了……”

  河北目前沒有人舉旗反叛,各家豪族本身也沒啥動靜,但豪族們‘收留’的那些佃戶卻會對抗朝廷。

  單靠戰場決勝是不夠的,若是強行征服,只會留下一地廢墟和無數心懷仇恨的難民。

  即便打贏了占領了地盤,但人心不服,遍地狼藉,必須長期駐兵壓制叛亂……既拖累兵力,又無法創造價值,還會面對長年累月的抵抗,實際上是負資產,不如不打。

  “靠打仗殺人怎能打服別人呢?……你當初治軍時是怎么打服部曲的?管教平兒的時候你是怎么打他屁股的?教他們做人才能打服啊……”

  秀娘撇了撇嘴:“不聽話就打屁股,反正打傷了我能治……治好了你再打,打到服為止!”

  關羽愣了一愣,隨后猛然頓悟。

  是啊,這些年打仗殺人殺慣了,卻忘了,這事本來就不是打仗啊!

  這應該是打兒子的邏輯啊!

  得先挑錯處,然后一邊打一邊教嘛……

  想明白了之后,關羽立刻給劉備傳信請詔。

  “朝廷有詔,為保庶民生計,各郡全面減租。”

  “對佃戶收取田租不能超過六成,違者必須退還多收的地租,并對主家處以罰款和鞭刑……”

  “罰款充作佃戶的補償款,用于設立醫館和義舍,若有貧困,隨時救之。”

  “清河太守、冀州都護關羽告知各兵帥良家,請嚴守朝廷善政,勿與萬民為敵!”

  劉備對這事的理解還是很迅速的,立刻往河北發了份詔令,降租令。

  發了文告之后,關羽立刻把部隊分為幾十路,化整為零進入渤海郡,一個縣一個縣的在各豪族聚居地挨個找茬。

  其實這時候各家豪族已經收了租了,若是要求明年降租,其實問題不大。

  但現在已經收了租,再讓他們退出來,那可就太難了……

  各家都有茬可找。

  部隊不是作為官兵去的,全軍所有人都不穿官服或兵甲,全部以黑社會游俠兒的身份出去行俠仗義,順便向農奴們解讀政策以及指引醫館和義莊的建設。

  只發文告可不行,要派大量的人去解讀傳播。

  而且士兵們不入城,不入塢堡,就在縣外的農莊田地以及佃戶居住的聚落搭訕詢問。

  若是今年收取田租超過六成的豪族,那弟兄們就有充分的理由仗義出手了……其實每家都超過六成。

  如果主家不退租,就鼓動佃戶們去討要——這事兒可是朝廷善政,主家要是不退,那不就是坑人嗎?

  當然,一開始很多佃戶是不信的,因此需要弟兄們先去找茬打個群架,專門尋機毆打豪族子弟和管事們,打到那些豪族管事自己承認為止。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