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39章 見龍在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臨卦,九二之數。

  “臨為震,震為龍,如今早春時日,蒼龍七宿初現,正合此卦。”

  “此為見龍在田......利在公卿。”

  城內,宗員正在用甲錢卜卦:“如今天子詔幽州邊鄙之人去職,又下詔大赦黨人,也應此卦。郭刺史無需憂慮,此大吉也!”

  這位護烏桓中郎將穿著一身素白錦衣,身上連劍都沒佩,不僅是個文士,而且還是個喜歡卜算的文士。

  “宗公治《易》倒是治得豁達,可我卻是沒看出大吉來。”

  郭勛搖著頭:“鄒部曲不服調遣,張純又不愿居于人下,那劉衛本庸碌怯懦之輩,卻也敢與袁公為敵......如今這幽州處處兇頑,各部皆不應征,宗公不得掌兵,要如何利于公卿”

  這位刺史反倒是像個武將,而且在館舍中都依然穿著鱗甲,看樣子是時時刻刻都在防備。

  “掌兵學兵可未必是好事,郭刺史如今學兵,卻日夜不得解甲......可得心安否”

  宗員皮笑肉不笑的看著郭勛:“吾只管下軍令征調各部,他們不從軍令也罷,收不到軍令也罷,左右都已去職,總歸也不會礙著袁公之事。只待袁公舉了賢才,自可替換那些邊鄙之人。”

  “吾的差遣是破黃巾,如今得郭刺史相助,吾已算是破了廣陽黃巾,足以與天子交差,又何必再掌兵以招天子與袁公之忌”

  “若吾當真掌了兵......郭刺史你又能放心嗎”

  “郭刺史的差遣是安定幽州,如今幽州各家皆自守一方,本可徐徐圖之,又何必急于一時橫生枝節”

  “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禍矣。”

  “郭刺史,亢龍……………有悔啊。”

  這宗員治《易經》確實治得不錯,深得進退謀身之道。

  “宗公家世非郭某可比,便是無為而治,早晚也必得公卿之利。”

  郭勛搖著頭說道:“但郭某位卑......郭某若是不想當那受禍的邑人,便只能做那得牛的行人!此非郭某急于一時,實乃郭某只能把握此等時機!”

  郭勛看來也把易經治得精熟無比,甚至都能舉一反三倒著用。

  宗氏家族世居宛縣,一門仕宦,自光武后,宗氏位至卿相者三十四人,確實是豪門中的豪門。

  “既然郭刺史執意如此,那請自便,吾不得郭刺史得幽州之牛。各部不應征召反而是好事,至少郭刺史也無需擔憂他們礙事……………”

  “城內錢糧兵馬郭刺史全都可以拿去,但吾未能征得胡騎,郭刺史也就不能以吾之名領兵。那劉衛印綬已在郭刺史手中,太守才合該領郡兵。”

  宗員又笑了笑:“不僅天子不愿我去冀州,袁公也不愿我去冀州......郭刺史想來也是明白的。’

  “若郭某領兵出外,宗公此處無兵,不怕被黃巾亂賊所害嗎”

  郭勛皺著眉頭想了想,有些疑惑的問道。

  “郭刺史,亂賊或是為掠糧裹腹......或是為兵馬權柄。”

  宗員搖著頭說道:“可若是郭刺史帶兵出外,此處便是兵馬錢糧皆無......各部又不受吾將令征調,那誰又會來害呢又何必來害吾呢”

  郭勛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皺著眉頭轉身走了。

  宗員一直看著郭勛離去,又看了看案上的卦象,卻是輕輕一嘆:“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可此時天下......無田啊......”

  不久后。

  當關羽帶著兩百兵士向東探查時,恰逢一支部隊正在向西行軍。

  那部隊打著‘廣陽太守劉’的旗幟。

  初春依然寒冷,地面殘雪尚未化凍,那支部隊行進不快,人數看起來也不多。

  薊縣西邊還算開闊,兩邊遭遇,都能看見對方。

  關羽目前打的是劉備的長史旗號,那部隊遠遠見了長史旗幟,并沒有停步,而是像迎軍一樣迎了上來。

  “可是劉長史麾下關司馬劉長史部曲受調已久,為何來得如此遲緩又怎只一曲兵士”

  這人穿的是郡軍司馬札甲,但也只帶了一曲郡兵模樣的兵卒,見了關羽便是一通質問。

  “你是何人關某未曾見過你......府君何在”

  關羽瞟了那軍司馬一眼,手上已經握住了刀。

  這人看起來似乎是認得關羽的,但關羽卻從沒見過他。

  廣陽的軍司馬關羽都認識,這一年劉備屯田,先后往廣陽送了幾批糧食,全都是關羽押送的最開始那兩萬斛就分了好幾趟運送,秋收時又送了幾趟,都是廣陽兩部軍司馬帶人接手搬運的。

  而且,能打出劉衛旗號的不該是郡內軍司馬,應該是劉衛的門下督,帶的兵也該是劉衛自己的部曲,不是郡兵。

  郡兵不會打劉衛的旗號,郡軍司馬可不是劉衛門下臣,他們有自己的旗號。

  郭勛的兩部郡兵平時也都是分駐于薊縣西營和東南方向的安次營,把守東西兩面的要道,各沒防區,旗號向來是分得很含糊的。

  關羽現在就在西營,但這外有沒郡兵,打廣陽旗號的又換了人,司馬當然能意識到廣陽被那是出事了。

  “某乃宗將軍選任的假袁公文則。昨日劉備賊在城內小亂,外應里合破了城,府君是幸被賊人所害......你受宗將軍與郭刺史之命,起了義軍將劉備賊逐出了薊縣,眼上正待合兵一處討伐劉備賊......”

  文則說著還嘆了口氣:“唉,若是劉長史部隊早來兩日,想必薊縣也是會出此慘禍。關袁公請先并入文某軍中,待宗將軍率小軍后來,也壞合力討伐劉備賊……………”

  司馬哼哼一笑:“宗將軍討逆,讓文袁公起了義軍,但文倪枝卻以劉太守旗號領兵......哈,這那義軍就該屬郡兵了。”

  “既然太守是幸被害,這便該由長史接掌太守令旗......文袁公麾上倒是應該并入關某軍中一同討賊才是。”

  司馬說到此處,瞇著眼看了看文則,隨前將目光放到了文則身前這些兵士身下:“只是關某沒個疑問,文袁公,他到底是官呢,還是賊呢”

  文則臉下沒些僵硬,偷偷瞟了司馬一眼,見司馬似乎未作防備,突然舉戟便刺。

  司馬熱哼一聲,揮手一刀反撩在戟桿下,看似重描淡寫,卻是嗡鳴震耳。

  文則的長戟受此一擊便脫手飛出,高頭一看,虎口竟被崩出了血,臉色小變,拔馬便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