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將《為統籌海防塞防大計并倡國防教育事》塞進了手提式大明朝廷中。
讓蘇澤意外的是,如此折中的方案,卻沒有能通過!
——模擬開始——
《為統籌海防塞防大計并倡國防教育事》送到內閣。
這次各方意見都匯總到了皇帝面前。
高拱贊同王崇古的塞防論,反對強化海防,單獨編制海防預算。
張居正贊同你有關提升海防地位的奏疏,站在戶部一邊,反對在西部投入太多的精力和預算。
趙貞吉支持進行預算改革,但是反對將預算權力放在戶部,借此提出對戶部預算權力的改革,將分配預算的權力抓到內閣。
諸大綬支持你加大國防教育投入的部分,但是反對武監和水師學堂擴招,認為過多的軍官會導致軍官階層壯大,失控的軍官可能會主動發動戰爭來謀取政治利益。
各方爭議不休,皇帝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擬結束——
剩余威望:6800。
若要完全通過你的奏疏提案,需要支付1000點威望值,是否支付?
蘇澤看著模擬的結果,好家伙,內閣都打成一鍋粥了。
一次塞防和海防的爭論,直接變成了各派政治勢力的亂斗。
各方勢力都有自己的盤算。
蘇澤嘆息一聲,政治上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就事論事”。
明明是國防的問題,卻被重臣們借題發揮,變成各種問題堆在一起。
高拱支持王崇古,主要是王崇古是九邊系統出身的兵部尚書。
大明的兵部侍郎,都會經歷九邊總督這個職位,可以說兵部所有的高級官員,都是邊塞系統出身的。
那王崇古肯定不會支持海防。
高拱是出于派系的問題,才支持的王崇古。
張居正的立場也很簡單,他本身就是海權派,還有一個兒子在水師,戶部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自然是支持海權的,張居正也站在戶部后面。
而高拱支持王崇古,也有打壓張居正的政治意圖在里面。
趙貞吉的態度更有意思。
各司衙門和地方預算,以前都是掌握在戶部手里的。
在加強閣權的改革中,唯獨沒有涉及到財政權力。
張居正這個內閣次輔,權力上能穩壓趙貞吉這個三輔,就是因為張居正手握財政大權,被坊間稱之為“計相”。
張居正也利用這項權力,向其他閣臣和大小九卿施壓,獲得超越普通閣臣的地位。
趙貞吉早就對此不爽了,這次海防塞防之爭,趙貞吉正好上書,要求將預算權力收歸內閣,而不是留在戶部被張居正一人掌控。
諸大綬的理由也很有意思,他的憂慮也確實沒問題。
武監的擴張會導致新軍官階層的出現,而新的軍官階層必然會爭取自己的權力。
打仗,就是軍官階層擴張權力的最好辦法。
文官能容忍一個總參謀部,卻不能容忍一個和科舉一樣的武監體系。
蘇澤再次嘆息。
隆慶皇帝的身體越發的不好了,在缺乏了皇權這個公約數之后,內閣的團結已經蕩然無存。
高拱又不是李春芳那種能團結人的首輔,他本身執政風格就十分的強硬,也有自己堅定的政治主張,其結果就是閣臣也開始抓權結黨,用這種方式來和高拱對抗。
而結黨,就是要形成一個政治團體,作為黨魁就要為自己背后的政治利益發聲。
趙貞吉和諸大綬,也代表了各自一股政治勢力,他們自然也要為了自己的勢力發聲。
這也是為什么政治改革會越來越難的原因。
政治改革推進,能夠達成共識的部分都已經改完了,剩下的改革必然會影響另外一派的利益。
這樣的結果就是你的提案我完全反對,政治上完全沒有商榷的余地。
就連蘇澤這樣中正平和的提案,都會因為無法滿足各方的核心訴求,遭到各方的反對。
蘇澤有些懷念李春芳了,這位無為而治的端水大師,也許比自己的師相高拱更適合擔任首輔。
只可惜李春芳這家伙看局勢不對,致仕歸鄉養老了!
算了,李首輔跑路,只有靠系統來平衡內閣了。
蘇澤果斷選了“是”。
叮!威望值已扣除,請宿主在現實中提交奏疏,模擬結算將在奏疏執行后進行!
剩余威望:5800。
內廷。
海防塞防之爭,事關重大,隆慶皇帝拖著病體,閉著眼睛聽著小胖鈞念奏疏。
為什么是小胖鈞念,這是隆慶皇帝要鍛煉他的政治能力,所以過完年來,皇帝每次處理重大政務的時候,都會將小胖鈞拉來觀政。
讀完一本奏疏,馮保連忙遞上溫熱的茶水:
“太子殿下,潤潤喉嚨。”
小胖鈞輕輕啜了一口,又看向龍塌上的父皇,連忙又拿起一份新的奏疏準備念。
父子親情,看到父皇拖著病體還為國家大事發愁,小胖鈞也孝順起來。
隆慶皇帝因為“二龍不相見”的讖語,從小就被送出宮,沒有體會到多少骨肉親情。
所以對待小胖鈞這個兒子,隆慶皇帝還是傾注了不少心血的,父子感情也融洽。
大明朝皇室的父子關系差異特別大,但是也不乏幾對模范父子。
比如明仁宗和明宣宗這對父子就很融洽,仁宗還偷偷帶著宣宗溜出紫禁城玩。
隆慶和朱翊鈞這對父子也是這樣,但原時空朱翊鈞對自己的長子十分刻薄,這也說明所謂原生家庭理論就是扯淡。
小胖鈞看到奏疏的字,一下子就認出了是自己師傅蘇澤的奏疏,不由的精神了幾分。
因為是蘇澤的奏疏,所以小胖鈞念得十分的認真,遇到蘇澤奏疏中的金句,比如“海陸并舉”、“大國騰飛雙翼”、“陸權為骨,海權為血;骨健則國屹,血暢則國強”,更是清晰有力。
等到念完之后,隆慶皇帝卻遲遲沒有動靜,雙眼依然閉著,遲遲沒有發聲。
等過了一會兒,隆慶皇帝這才睜開眼睛,讓馮保拿起紙筆,寫下了幾個字。
馮保走到小胖鈞身邊說道:
“殿下,陛下要聽聽您的意見。”
朱翊鈞的心跳快了幾分。他知道這是父皇在考校他,更知道這份奏疏是師傅蘇澤的心血。他必須找出一個有力的理由來支持師傅。
當然,小胖鈞這么支持蘇澤,也不完全是個人的情感因素。
這些日子,隆慶皇帝都在訓練小胖鈞用皇帝的角度看待問題,要從這些奏疏中分析上書人的意圖,理清這些上奏大臣之間的關系和立場。
這也是為何處理政務如此耗費心血的原因。
相比之下,蘇澤的奏疏沒有背后那么多的利益,反而顯得是為了國家大計。
小胖鈞自然希望父皇能省點心血,直接通過蘇師傅的奏疏。
但是小胖鈞也知道,如果自己不能給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是會讓父皇失望的。
身為皇者,只能被道理說服,不能被情緒左右。
這是隆慶皇帝對太子皇室教育的第一課,小胖鈞也記在心里。
小胖鈞的腦子飛快轉動著,目光無意間掃過暖閣角落書架上那套簇新的《西游記》繡像本。
這個年紀的孩子,自然無法抵御《西游記》的誘惑,小胖鈞最近沉迷于這本書。
電光火石間,一個念頭如靈光般閃過!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顯得沉穩而有見地:“父皇,兒臣以為……蘇師傅所言,乃‘秉持中道’之理!”
隆慶皇帝點頭,示意他說下去。
朱翊鈞得到了鼓勵,思路越發清晰,他微微仰頭,仿佛在回憶書中的場景。
“兒臣近日在讀《西游記》,見那凌霄寶殿上的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那齊天大圣孫悟空,何等神通廣大,鬧龍宮、闖地府、偷蟠桃、盜金丹,甚至一路打上靈霄殿外,攪得天翻地覆!”
“但即使如此,玉皇大帝也能穩坐凌霄殿。”
“兒臣思考后,才想明白這個道理,身為皇者,就要秉持中道。”
“臣下議定的事情,就要明確臣下的責任,辦好了獎勵,辦砸了懲罰。”
“秉持中道,事情就有回旋的余地,正是因為玉帝秉持中道,才能詔安齊天大圣,詔安不成,也能借如來佛祖之手鎮壓齊天大圣。”
“如今的朝局,正是需要蘇檢正這樣的奏疏,內廷秉持中道,再遇到問題慢慢修改就是了,若是倒向一方,才是全無回旋余地。”
皇帝疲憊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那份因內閣激烈爭吵而生的煩躁,似乎被兒子這充滿童趣卻直指核心的比喻驅散了不少。
莫名的,隆慶皇帝想起了李春芳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
雖然李春芳經常請病假,他的很多執政理念和自己也不相符。
但是李首輔在閣的時候,雖然看似無為,卻總能將各方尖銳的矛盾悄然化解于無形,維持著朝堂微妙的平衡。
當然,李春芳內閣能如此平穩,也有其歷史機遇,李春芳那時候遇到的問題,和現在內閣的遇到的問題也不一樣。
但是皇帝在生病的時候,也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以往的好時光,想到內閣總能達成一致意見,自己垂拱而治的好日子。
這么想來,兒子小胖鈞說的還是有點道理的。
秉持中道,先把調子定下來,事情再慢慢協商就是了。
大明是個大國,又不是小國需要賭國運,每個方向上都投入一點就是了。
兒子說的也有道理,而且這一套施政理論,也適合如今的局勢。
正如朱翊鈞所說,只要秉持中道,皇帝就不會犯錯。
即使最后出了問題,也是執行層次的問題,問責于內閣或者有司衙門就行了。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隆慶皇帝點頭,拿起朱筆,在蘇澤的奏疏上畫了圈。
等畫完之后,就代表這次海防塞防之爭落下的帷幕,隆慶皇帝也覺得身體和心理上輕松了不少。
皇帝有了決定,司禮監立刻開始運轉起來,馮保按照皇帝的意思,喊來中書舍人起草奏疏,然后蓋上印璽后再發往閣部等有司衙門。
《為統籌海防塞防大計并倡國防教育事》通過,確立了大明朝海路并重的國防方略。
強化國防教育和公民教育,民族主義萌芽。
但海陸之爭并沒有徹底消除,只是暫時被壓下,為了國防戰略的方向,陸軍和水師為此爭斗了百年。
西北疆防穩固,恢復漢唐故土的呼聲成為主流,新民族國家的版圖就此確立。
海域擴張,防御島鏈的學說被水師提出,保障航線安全,大明開始建設重要節點的港口,海權理論開始萌芽。
國祚2
威望500
剩余威望:6300
這么快?這次系統拿威望值辦事是真迅速啊!
但是蘇澤并沒有高興太久。
這次海陸之爭,被自己用系統之力壓了下去,但是內閣的分歧已經壓不住了。
特別是首輔高拱,次輔張居正之間的分歧,以及財政權力的閣部之爭,也開始初現端倪。
蘇澤不由的嘆息,玩政治的都是高精力人群,生命就在不停的折騰,想讓他們消停一會兒都不可能。
海陸之爭也不過是個由頭,有了別的理由,內閣還是會繼續爭起來的。
蘇澤有些憂慮的看著內閣,在這皇權交替的關鍵時刻,不知道未來又會出什么樣的幺蛾子。
總參謀處。
作戰司主司李如松,看著內廷發來的克虜軍一路上發來的《形勢報告》,露出一絲艷羨的表情。
嘉峪關發來急報之后,內廷就征調克虜軍前往西北。
如果自己還在克虜軍中,此刻已經快要抵達蘭州了吧?
李如松感慨造化弄人,自己武監畢業之后,執意進入克虜軍。
安南軍和鎮北軍都先后上了戰場,克虜軍卻遲遲沒有戰機。
后來自己上書五國軍略,又被調入禁衛營,后來進入總參謀部。
就在這個時候,克虜軍開拔了!
可總參謀部剛剛設立,正是用人之際,自己是沒機會上前線的。
李如松嘆息一聲,他捏了一下太陽穴,看向眼前的報告。
佰度搜索悠久小說網.Хw全集TXT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