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67章 可效耶律大石故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劉秉強壓心跳,端坐馬上,努力挺直那因風寒和恐懼而微顫的腰背。

  他猛地抽出懷中那卷象征身份的明黃圣旨。

  這是宣讀給肅王的圣旨,但此刻是絕佳的唬人道具。

  劉秉高高舉起,用盡全身力氣,以他能做到的最威嚴、最不容置疑的漢語喝道:

  “放肆!本官乃大明皇帝陛下欽差行人劉秉!奉旨出使!爾等首領何在?速速帶路!耽誤了朝廷大事,爾等擔待不起!”

  劉秉故意忽略了語言不通的問題,用的是字正腔圓的大明官話,氣勢洶洶,仿佛對方理應聽懂并服從。

  為首的蒙古百夫長被他的氣勢和那刺眼的明黃色唬住,雖然聽不懂具體言語,但“欽差”、“皇帝”這幾個詞在長期的邊貿和沖突中,他們是知道其分量的。

  再看劉秉身后那二十名雖少卻精悍、眼神決絕的明軍騎兵。

  百夫長猶豫片刻,收起彎刀,示意手下收起弓箭,用生硬的蒙語夾雜著手勢,示意他們跟上。

  劉秉被“護送”到了兀慎部首領的大帳外,氣氛更加凝重。

  大帳周圍掛著經幡和飄帶,營地中還能響起誦經的聲音。

  劉秉被百夫長推著進入大帳。

  帳內充斥著烤羊肉的膻味、皮革和馬糞的氣息,以及彪悍武士身上濃烈的體味。

  兀慎部首領那力不賴,是一個滿臉橫肉、眼神如鷹隼般銳利的壯漢。

  他踞坐在虎皮上,冷冷地打量著這個膽敢深入敵巢的明朝小官,周圍的部落貴族和勇士們同樣虎視眈眈。

  讓劉秉意外的是,這個兀慎部的首領那力不賴,竟然還會漢文,不需要通譯就能和劉秉直接交談。

  這下子劉秉懸著的心放下了。

  那力不賴充滿敵意的說道:

  “明廷的官,為何要拜見我?是嫌棄自己的脖子太長嗎?”

  帳內響起一片充滿殺意的哄笑。

  但是劉秉卻一點都不慌張。

  兀慎部的首領那力不賴,連挑釁的話都用的是漢語,顯然交涉的意愿大于開戰的意愿。

  當年搜套大戰的時候,兀慎部被戚繼光打殘,北逃進入草原。

  明明前套和后套地區更豐饒,距離北方草原也更近,但是兀慎部也不敢逃回戚繼光駐軍的前后套地區,而是潛入到西套地區,心中對戚繼光還是畏懼的。

  而且這些年來,草原貿易的影響,草原勢力日益衰落。

  整個帳篷中,都能聞到蔗酒的味道。

  蔗酒已經是草原人不可缺少的商品,每年大明依靠蔗酒貿易,都能從草原抽血。

  當然,盡管兀慎部畏懼戚繼光,但他們到底會怎么對待劉秉還是個未知數。

  劉秉的心臟狂跳,幾乎要從嗓子眼蹦出來,藏在寬大袍袖里的手抖得厲害,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才勉強穩住。

  他知道,草原畏懼強者,自己要震懾住對方,就必須要表現出更強勢的態度。

  他猛地踏前一步,無視那刺骨的殺意,用更加洪亮、甚至帶著一絲憤怒的聲音,對著那力不賴道:

  “大膽!本官代表大明皇帝陛下!兀慎首領,莫非你忘記了順義王已經向吾皇稱臣納貢?大明與蒙古,已非敵國!爾兀慎部亦為順義王帳下,自當遵奉王命,效忠天子!”

  劉秉猛然發難,帳篷里的兀慎部武士氣勢上頓時就萎了。

  那力不賴倒是沉穩,他玩著割肉的小刀說道:

  “明廷的使者?明廷派出使者而不是軍隊,是希望我們老老實實退出西套地區嗎?”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次我們兀慎部是死也不退了!”

  兀慎首領含著幾分悲憤。

  當年兀慎部也是被俺達汗擠到了河套地區。

  兀慎部是草原的邊緣部落,搶不到好的牧場,只能去河套地區找食物。

  在俺答強盛的時候,還會裝作樣子支援一下兀慎部,縱容他們去河套牽制大明。

  但是俺答衰落,兀慎部在河套被戚繼光擊敗,主力損失慘重,再逃回草原之后,俺答部就沒有好臉色了。

  他們被分到了最貧瘠的牧場,連續兩年都遇到了白災(雪災),牲畜死傷大半。

  更可恨的是,俺答部通過壟斷了和大明的貿易,利用商業對其他部落抽血,比以往的抽血更狠了!

  兀慎要低價出售牛羊,換取大明的物資。

  這一次兀慎部來西套,就是因為去年冬天損失太大了,來西套求生的。

  兀慎部是沒有退路的。

  劉秉捕捉到了這一點,他立刻說道:

  “首領,驅逐兀慎部,是我身負的使命。”

  那力不賴冷著臉問道:

  “如果我們不退呢?再派大軍來?蘭州衛有兵嗎?”

  那力不賴果然是了解大明的,顯然不是普通的部落首領。

  劉秉說道:

  “不,在下是來給首領指一條明路的!”

  說完這些,劉秉直接走過去,在那力不賴面前坐下。

  他直接拿起插在肉上的小刀,周圍的兀慎都抽刀站起來。

  但是那力不賴卻揮揮手,讓周圍的武士退下。

  劉秉用刀在幾案上刻下了簡單的西域地圖。

  “首領,兀慎部非是俺答嫡系,在草原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我大明如日中天,如果真的要清剿兀慎部,您以為能在西套殘喘下去?”

  那力不賴沉默。

  西套地區沒有遮掩,根本沒有躲藏的地方。

  那力不賴是見識過戚繼光帶領的明軍的,這給他留下了深深的恐懼,他明白自己是打不過大明的。

  “那我部就等死嗎?”

  聽到對方這么說,劉秉心中大喜,這兀慎部首領果然是色厲內荏,就是個紙老虎。

  劉秉搖頭說道:

  “首領,你們本就是逐草而居的民族,為何要拘泥于一地?”

  “既然在這里沒有生存空間,為何不仿效耶律大石故事,去往西域?”

  那力不賴瞇起眼睛。

  劉秉知道這些草原民族是沒有文字記載歷史的,所以他耐下心來,給對方介紹耶律大石的生平事跡。

  耶律大石,是西遼的創立者。

  金軍滅遼之后,耶律大石帶領軍隊西征,于中亞開創了一個疆域遼闊的多民族的王朝。

  這個王朝名為西遼,也曾經控制過中亞廣闊的疆域。

  “火者及其背后的葉爾羌汗國,占據古大宛國的地盤,那里水草豐茂,降水充足,如果能奪下這份基業,絕對能讓兀慎部再次偉大!”

  蒙古人是建立過全球帝國的,那力不賴自然知道葉爾羌汗國的那片土地。

  葉爾羌汗國的核心地區,后世叫做費爾干納谷地。

  這塊谷底,是天山和吉薩爾-阿賴山的山間盆地,這是中亞的十字路口,是中亞最膏腴的地區!

  這里是中亞閃耀的明珠。

  谷地兩側的山峰,阻擋了風沙,山上的融雪帶來了水源。

  在漢朝和匈奴交戰的古老年代,大宛國就因為這塊谷地而興起,成為西域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費爾干納谷地除了能農耕,也能放牧,大宛馬是漢代就聞名的寶馬,那力不賴在草原上也聽說過現在葉爾羌產馬的消息。

  這確實是一片寶地,是比塞北更好的土地。

  正如劉秉所說的那樣,如今在東方,已經沒有兀慎部這樣的部落生存空間了。

  東亞實在是太卷了!

  東亞怪物房,不知道擠出了多少草原民族,而也如劉秉說的那樣,很多在東亞競爭失敗的部落,到了中亞就化身怪物,建立新的帝國。

  跳出東亞這個死亡競技場,火者,以及火者背后的葉爾羌汗國,好像實力并不怎么樣。

  這也不是那力不賴盲目自信。

  軍事技術是有外溢效應的。

  大明在飛快進步,周圍的蒙古部落也在進步。

  他們也會研究大明的戰術,吸收到自己的戰術體系中去。

  比如現在的蒙古部落,也開始使用火器。

  雖然他們使用的都是一些自制或者走私的劣質淘汰火器,但是也研發出了一套適合他們的火器騎兵戰術。

  再比如大明的軍隊指揮和組織系統,大明的筑城技術,和大明交戰的蒙古人也會學習。

  這一點點的技術外溢,都能帶來巨大的進步。

  還有大明的冶煉技術外溢,很多送到草原上的廚具農具,放在中亞都是神兵利器。

  此外農業技術、工業技術、政治體制,這些只要外溢一點出來,都能對中亞這些小政權進行降維打擊。

  這也是劉秉要向兀慎部借兵的原因。

  大明不是打不過火者,而是火者距離大明的核心區域太遠了。

  蘭州,是大明西北的補給重鎮,可蘭州距離嘉峪關的距離,也有七百多公里。

  就算是中途有武威、張掖等城市補給,在這種地方打仗,消耗實在是太大了。

  況且打下來又如何?

  火者占據的地盤,是西部邊疆的沙漠干旱的吐魯番地區,只有零星的綠洲能夠進行農業和畜牧業,這點資源還不夠大明駐軍吃的。

  漢唐時期,陸上絲綢之路還能帶來豐厚的利潤,可如今已是大航海時代,大明早已經開埠通商了,路上運輸又危險運費又高,維持絲綢之路的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

  劉秉是進士出身,自然明白這一點。

  但以上這些問題,對于兀慎部不是問題。

  他們本來就是游牧民族,不需要補給,沿途一路殺過去就是了。

  兀慎部都已經被擠壓到了西套了,他們在吐魯番也能生活下去,費爾干納谷地對于他們就是仙境了。

  當然,劉秉也不是真的想讓兀慎部在中亞建立另一個西遼,只要兀慎部能夠出兵,牽制住野心膨脹的火者,那他就算是完成目標了。

  但是那力不賴突然說道:

  “你們漢人講究一個師出有名,此番出兵,我也要說服族人,劉天使,你有何見教?”

  劉秉暗罵,你們這些蠻夷還要師出有名?

  劉秉想了想,突然想到了剛剛進入大帳前的誦經聲,他試探性的問道:

  “大汗,貴部可是信了黃教?”

  那力不賴瞇起眼睛,對于劉秉這聲“大汗”十分的受用。

  他點頭說道:

  “我部在草原的時候,就隨著三娘子信了黃教。”

  果然!

  劉秉記起來,在京師的時候,通政司觀政的同僚就說過,俺答汗死后,黃臺吉和三娘子繼續向大明稱臣,為了穩定草原,他們在維持和大明貿易的同時,引入了高原地區的黃教信仰。

  去年的時候,一名叫做阿興喇嘛的黃教僧侶,來到了板升城,求見了黃臺吉。

  阿興喇嘛見到黃臺吉后,就說道:“可汗知道當年忽必烈大汗冊封八思巴大師為國師么?他們建立了無比之經教世政,而可汗您就是現世的忽必烈大汗的轉世!”

  八思巴,是蒙元的國師,以黃金后裔自居的黃臺吉聽完自然是大喜。

  但阿興喇嘛只是口說無憑,他又拋出了人證:

  “可汗如果不信,可以問八思巴大師在現世的轉世,也就是我外甥索南嘉措!”

  索南加措,是當時的哲蚌寺的寺主,也是經過金瓶掣簽儀式選出來的黃教之主。

  蒙元本身就有信仰黃教的歷史,黃臺吉為了自己的統治,和阿興喇嘛一拍即合,開始在草原上推廣黃教。

  兀慎部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改信的。

  黃教對于草原民族的統治者,真有很多好處的。

  無論是哪一支佛教,都是要教授人忍耐的,一個信仰也能讓牧民渡過痛苦的草原生活。

  既然這樣,那就好辦了!

  劉秉說道:

  “大汗!火者在西域滅佛,如今嘉峪關內都是被驅趕的佛徒,既然大汗也信佛教,那就能用護法之名,發動對火者的戰爭!”

  那力不賴聽完,從案幾后站起來,大笑說道:

  “好!劉天使讓我師出有名,那還有什么可猶豫的!”

  “不過我兀慎部出兵,大明還要約法三章!”

  “請講!”

  “其一,我部老弱要暫留西套,大明需要容留他們,直到吾等找到棲身之地!”

  “這個自然!”

  “其二,大明要提供我部到嘉峪關的補給,我還要兩百支鳥銃,淘汰的就行!”

  “這個在下要和蘭州知州協商。”

  “其三,大略是劉天使出的,那你要隨我部出征!”

  劉秉思考再三,最后咬牙說道:

  “聽從大汗差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