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64章 蘇黨傳說之其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京師。

  聽到窗外的動靜,蘇澤打開窗戶,胖鴿子沖了進來。

  蘇澤看著胖鴿子羽毛上的冰凌,就知道這是從東北送來的信。

  胖鴿子抖了抖身體,將冰凌撒在蘇澤的桌案上,看樣子是對這趟“遠差”不滿。

  這家伙是越來越精了。

  蘇澤掏出三袋子米,這只胖鴿子才滿意的伸出腳。

  果不其然,這是李成梁給蘇澤寫的信。

  李成梁詳細講了新五國城之戰的過程,在明軍有備的情況下,這種仗就是給明軍送軍功的。

  戰爭的過程沒意外,結果也不意外。

  但這就是大明邊疆殖拓最大的問題。

  這些邊疆的部落,在正面不是大明的對手,但是他們就和蒼蠅一樣,時不時上來叮一口。

  如果不是李成梁提前伏擊,真的讓這幫建州女真攻破了新五國城,這對東北的軍事戰略又會造成影響。

  這種失敗雖然不會改變大明的整體戰略,但絕對會拖延一段時間。

  原時空的大明,就是被這樣拖沒了。

  到了今天這個位置上,蘇澤很清楚,任何政策都有窗口期。

  在窗口期內,事情解決了,那就解決了。

  一旦錯過窗口期,再想要騰出手來的時候,就會面臨極大的掣肘,用上幾倍乃是幾十倍的代價,也沒辦法解決了。

  現在就是解決東北戰略的窗口期。

  大明正在進行軍事改革,明軍的戰斗力處于上升期,對女真人有代際優勢。

  周圍的局勢安穩,朝鮮臣服大明,倭國還在內亂,遠東更是蠻荒之地。

  這次的事情,倒是也提醒了蘇澤。

  筑城的時候,還是要小心女真人的襲擾,千萬不能因為一兩次的局部失敗,動搖朝廷的政策。

  然后蘇澤就看到李成梁在信中推薦的趙鵬正。

  蘇澤對趙鵬正沒有太多的記憶,原來他是上一科的進士。

  只不過趙鵬正似乎不是治的《易經》,自己算不上他的房師。

  看到這里,蘇澤也佩服楊思忠的眼光了。

  這位吏部尚書,識人的眼光當真是超一流的,經過他舉薦的人才,全都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很快就獨當一面了。

  要知道趙鵬正只是個在吏部觀政的進士,還不是吏部的正式官員,這樣都能被楊思忠發掘!

  如此的識人術,蘇澤也只在楊思忠一人身上見過!

  李成梁在信中極力舉薦趙鵬正,蘇澤卻有顧忌。

  這是楊思忠舉薦的人才,也是他們吏部的人,如果越過楊思忠將趙鵬正調回京師,那就是在抹楊思忠的面子,撬吏部的墻角。

  如今中書門下五房,正因為七品以下官員的任免權力,和吏部鬧得不太愉快,如果再鬧出這樣的事情來,和吏部的關系會更加緊張。

  想到這里,蘇澤決定還是先讓趙鵬正在新五國城待著,楊尚書肯定還有后手安排,反正不會埋沒這個人才就是了。

  至于吏部。

  蘇澤還喊來了吏房主司宋之韓。

  宋之韓最近可謂是春風得意。

  內閣掌握了七品以下官員的選任權力,作為吏房主司的宋之韓,如今也被官場稱之為“文選郎”,甚至地位還在真正的文選郎張四維之上。

  原本吏部文選司最大的權力,其實就是低品官員的推免權。

  說起來是推免權,其實除了那幾個重要的崗位,這推免權差不多等于是任命權。

  皇帝和朝堂大員,才不會關心某個偏遠地區縣令是誰呢?

  但是對于官員來說,一個富裕地區的縣令,和一個貧困地區的縣令,那是天差地別。

  以往這些權力,都是掌握在文選司手里的。

  張四維這個文選郎,擬定的名單報上去,無論是前任吏部尚書高拱,還是現任吏部尚書楊思忠,基本上也都是照準繼續上報,皇帝也不會更改這些基層官員的任命的。

  而再往上,更高級官員的任免權力,就和文選司無關了。

  七品以上的官員,六科都察院,六部九卿衙門的主司,地方上也是一方大員了,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崗位。

  有些七品官員,比如六科給事中,任免權是皇帝手里的。

  這些職位文選司只能列名單,如果列的名單上面不滿意,還要重新列名單到上面滿意才行。

  這是個又累又沒油水的活計,純純是費力不討好。

  至于吏部文選司的考核權,考核涉及到了上級、科道、吏部多個部門,這也是不吏部文選司能操縱的。

  所以中書門下五房的吏房,從吏部文選司爭來了七品以下官員的推免權,這是極大的權力。

  宋之韓也因為吏房這個位置,從高拱門生弟子的非核心成員,一下子躋身最核心的圈子,成為高拱門下的愛將。

  當然,宋之韓是個腦子清醒的人。

  他很清楚,這一切都是來源于蘇澤。

  可以說,中書門下五房能有今天,都是蘇澤一個人的功勞。

  中書門下五房能有如此強勢,也都是蘇澤的功勞。

  甚至說個大逆不道的,高拱內閣的權勢在整個大明歷史上都是數一數二的,也都歸功于蘇澤。

  宋之韓還知道,坊間傳說有一個“蘇黨”。

  這“蘇黨”的骨干分子,自然是沈一貫、羅萬化這些蘇澤的同年。

  宋之韓和沈一貫羅萬化也是同僚,自然他們事事都以蘇澤馬首是瞻,是鐵桿的“蘇黨”。

  羅萬化辦事牢靠,總務中書門下五房,各房都信服。

  沈一貫輔佐諸大綬進行教育改革,這教育改革的框架也幾乎都是蘇澤搭起來的,蘇澤在這個系統中威望極高,推進自然是十分的順利。

  也正是這兩個鐵桿在,蘇澤在中書門下五房的威望是無以倫比,沒人可以撼動,他才能無為而治,不需要關心衙門內的庶務,同時也能保證自己的意志貫徹整個衙門。

  這些鐵桿“蘇黨”好辨認,但是有些隱藏“蘇黨”就不好辨認了。

  比如吏部尚書楊思忠,坊間傳聞他也是蘇黨成員。

  宋之韓是經常和吏部打交道的。

  他知道楊思忠在吏部說一不二,威望巨大,這樣的人,有必要成為“蘇黨”嗎?

  但如果楊思忠不是蘇黨,為什么吏部會乖乖交出七品以下官員的任免權?

  宋之韓來到了蘇澤的公房,蘇澤簡單寒暄了兩句,就開口問道:

  “這些日子,七品以下官員的推薦名單,閣老們那邊還滿意嗎?”

  宋之韓露出一絲尷尬的表情。

  年前,在六科的配合下,吏房舉薦的京畿地區官員,幾次推薦名單都不錯,得到了內閣的表揚。

  但是最近幾次的推薦名單,逐步開始覆蓋地方上的職位,吏房就有些把握不住了。

  沒辦法,組織人事就是選人用人,聽起來難度不大,實際上要考慮的東西非常多。

  甚至有些職位,不是考慮候選人資格就行的,還要考慮種種因素,進行各方的平衡。

  高拱自己也是做過吏部尚書的,本身對于人事工作要求就很高。

  最近幾次吏房推薦的名單,都被內閣打回來幾次。

  這對于吏房的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看到宋之韓面露難色,蘇澤說道:

  “朝廷雖然將七品以下官員的任免權給了內閣,內閣又將推薦之責給我們中書門下五房,但是為國舉薦良才,是關系到國本的大事。”

  宋之韓露出誠惶誠恐的表情,蘇澤繼續說道:

  “本官覺得,日后具體的推薦名單,還是要和吏部商議下。”

  “吏部楊尚書識才之名在京師都是有名的,而且官員考核之權在吏部,咱們中書門下五房還是要和吏部配合才好。”

  “本官想著,不如搞一個會商機制出來,遇到缺員的時候,中書門下五房、吏部、六科坐下來商議名單,這樣更為穩妥。”

  “宋主司以為如何?”

  宋之韓以為如何?

  宋之韓自然是不愿意的,好不容易從吏部手里搶回來的人事權,也要還回去?

  宋之韓凜然,他突然想到了楊思忠也是蘇黨成員的傳言。

  難道這是蘇澤早就計劃好的?是為了平衡自己黨內的利益?

  宋之韓越想越是可能,楊思忠如果是蘇黨核心,那他的意見蘇澤自然也要考慮。

  最近吏房幾次推薦名單都被駁回,楊思忠借此發難,自己還真沒辦法。

  確定了!楊思忠果然是蘇黨!

  宋之韓為自己的“發現”而歡欣鼓舞,既然這些大佬們已經都談好了,自己再抵抗也沒有意義了。

  宋之韓老老實實的說道:

  “全憑蘇檢正做主,我們吏房沒有異議。”

  蘇澤有些詫異的看向宋之韓。

  他本以為,要讓吏房將到手的權力吐出來,需要花費一番口舌,卻沒想到這么順利。

  蘇澤說道:

  “宋主司深明大義,這些日子吏房的功勞,大家都看在眼里。”

  “大家”是誰?

  其實蘇澤想要說的是“閣老們”,但是在宋之韓看來,蘇澤說的“大家”,應該就是他們蘇黨的高層。

  這是什么意思?

  難道是說蘇澤要吸納自己進入蘇黨?

  宋之韓有點魂不守舍的離開蘇澤的公房。

  自己要不要答應蘇澤?

  自己是高閣老的門生,現在投靠蘇澤,是不是背叛高閣老了?

  可是蘇澤也是高閣老的門生,他這個蘇黨,高閣老應該不會反對吧?

  宋之韓的腦子昏昏沉沉的。

  朝中所有人都知道,蘇澤早晚要入閣的。

  他這個年紀,說句大不敬的話,考慮到大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搞不好又是一個三朝閣老。

  蘇澤還沒入閣,蘇黨就能網羅吏部尚書這樣的重臣,那日后這個蘇黨的權勢?

  宋之韓腦子如同亂麻一樣,面對蘇澤的邀約,自己是加入還是拒絕?

  如果自己拒絕了,日后還怎么在中書門下五房混下去?

  吏部。

  張四維依然很煩。

  文選司失去了七品以下官員的推薦權,那些候缺的官員都不來吏部了,吏部一下子冷清了很多。

  以往張四維覺得那些候缺的官員聒噪礙眼,現在卻覺得文選司冷清沒落了。

  張四維也不理解,為什么吏部尚書楊思忠,對吏部被中書門下五房侵奪職權如此的淡然。

  難道真的和外界傳說的那樣,楊思忠也是“蘇黨”成員?

  如果真是這個理由,楊思忠沒有理由拱手讓出吏部的權力。

  但是難道楊思忠不擔心有損他在吏部的威望嗎?

  就在這個時候,文選司門下的小吏喜笑顏開的進來,對著張四維道:

  “選郎大人!大喜事啊!”

  張四維疑惑的看向小吏,這名小吏說道:

  “剛剛中書門下五房來部里了,那吏房主司宋之韓拜見楊尚書,說是日后七品以下官員的推薦,吏房還是要和我們吏部協商共推!”

  “張選郎,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張四維立刻站起來!

  對于文選司來說,這確實是好事。

  小吏連忙說道:

  “楊尚書真厲害啊!不顯山不漏水的,就將職權要了回來!聽說那宋之韓,可是非常敬佩楊尚書的識人用人之術,還說要經常來吏部請教呢!”

  “這么看來,都是楊尚書的面子大啊!”

  聽到這里,張四維感覺豁然開朗,以往想不明白的事情,一下子想通了!

  將七品以下官員任命權力收歸內閣,這是皇帝御批的國政,自然是不能更改的。

  楊思忠作為吏部尚書,也無法和皇帝和閣老們都決定的事情唱反調。

  這么看來,楊思忠絕對是蘇黨的成員!

  蘇澤為了補償楊思忠,現在主動搞什么協商,將一部分推薦權還給吏部,還不停的夸贊楊思忠,這不就是向吏部說,蘇澤是看在楊思忠的面子上,才將七品以下官員的推薦權還回來的嗎?

  這不就是給楊思忠刷威望嗎!

  如此一來,楊思忠在吏部威望更高,在沒人能違逆他的意見了。

  而所謂共商,還不是以吏房為主,只不過讓出一點點協商的權利給文選司,文選司還要做苦活累活。

  好狠的算計!

  張四維看到了一張越織越密的網,覆蓋到大明王朝的各方各面,就覺得不寒而栗!

  張四維捏緊拳頭,想要反抗,卻發現,蘇黨勢大,自己找不到反抗的辦法。

  那怎么辦?只能忍耐下去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