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61章 忽悠,接著忽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年前還在吏部觀政的新科進士趙鵬正,正站在松花江邊上,看著江上的冰凌。

  寒風卷著松花江的冰凌,刮得他臉頰生疼。

  年前,文選郎張四維曾經對自己說,到了遼東之后好好在安東都護府行軍司馬段暉的麾下效力,只要立功就能早日調回京師。

  雖然明白是畫餅,但是趙鵬正也只能吃下這個餅。

  趙鵬正本來想著,去遼陽就去遼陽吧。

  遼陽是安東都護府的駐地,如今也是遼東的大城市。

  可沒想到,抵達了遼陽之后,自己的厄運還沒結束。

  趙鵬正拜見了段暉,本以為兩人都是從吏部出來的,同是天涯淪落人,段暉應該會照顧自己。

  事實上剛開始確實如此。

  段暉和趙鵬正是舊識,面對趙鵬正的到來,段暉還是很照顧的,給他安排了一個負責商屯的工作。

  大明調整東北戰略后,一改以往收縮的戰略,開始組織開拓。

  開拓主要分為三條路。

  軍屯、商屯、移民。

  軍屯自然不必說,以遼東衛所為基本,鼓勵軍屯開拓,李成梁暗中鼓勵這些衛所捕捉女真奴隸種田,大大刺激了遼東衛所的軍屯積極性。

  移民是朝廷組織的,號召山東、山西、京畿地區的貧民北上實邊,朝廷提供船票和種子農具,在東北授田,也吸引了一些貧農北上。

  最后就是商屯了。

  唯獨商屯,在東北的開展不太順利。

  商屯其實早就有了,明代前中期的邊疆糧食供應,商屯就占據了不小的份額。

  可是明代中前期的商屯發達,是因為鹽法的原因。

  在開中鹽法的時候,商人將糧食運送到邊疆衛所,換取鹽票,這些鹽票可以兌換為鹽引。

  將糧食直接運輸到邊疆成本高損耗大,于是也有商人干脆就在邊疆開墾屯田,這樣產出的糧食直接去衛所換鹽票就行了。

  但是開中鹽法敗壞,鹽法制度被破壞。

  朝廷濫發鹽引,普通商人手里的鹽票得不到兌換。

  商屯無利可圖,邊疆的商屯也逐漸撤走。

  鹽法敗壞已久,再恢復已經不可能了。

  如果愿意來遼東商屯的,都是看在蘇澤的面子,響應朝廷的號召,來遼東開墾一些土地意思下。

  更多的是看在東北的物產面子上,以商屯為名,實際上是做的東北物資買賣的生意。

  為此,段暉也十分頭疼。

  趙鵬正是進士出身,段暉也看重他的能力,安排他負責商屯事務,也是希望他能做出一點成績來。

  商屯本身的開展也不順利,整個安東都護府上下也不太看重,所以辦砸了也不會出大問題。

  所以段暉是真的照顧這個吏部的后輩。

  如果就這樣,趙鵬正的日子也不會太難熬。

  但是趙鵬正就倒霉在他自己這張嘴上了。

  得了這個差事之后,趙鵬正經常要和來遼東的商人接觸。

  幾次宴會過后,趙鵬正又開始吹牛。

  他一邊吹噓自己和段暉的關系,又裝作和吏部尚書楊思忠、吏部文選郎張四維關系很近的樣子,在酒宴上吹噓自己在京師的“關系”。

  這些話,自然讓這些商人對他更加巴結。

  但是當這些消息傳到了段暉的耳朵里,段暉的心情就不好了。

  段暉為什么被遠調遼東,他這些日子自然是想明白了。

  當年和自己談的正是文選郎張四維,這仇恨段暉自然記在心里。

  趙鵬正在外面吹噓自己和楊思忠和張四維的關系,又讓段暉警惕起來。

  這廝難道不是天涯淪落人,而是楊思忠派來遼東看自己的眼線?

  段暉想到這位吏部尚書的手段,自己到了遼東,楊思忠就不會派人盯著自己了?

  段暉早已經過了天真的年紀!

  一旦起了疑心,再看趙鵬正的一舉一動,就都是疑點了。

  趙鵬正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段暉猜忌,反而更加肆無忌憚,每逢酒宴更是要吹牛自己和楊思忠的關系,不日就要調回京師了!

  這下子段暉不再猶豫,斷定趙鵬正就是楊思忠派來監視自己的!

  既然趙鵬正和楊思忠關系這么鐵,為什么會被楊思忠安排到遼東任職?

  趙鵬正又說自己快要調回京師,是不是說明,趙鵬正是楊思忠安排來遼東監視自己,他自信已經搜集到了證據,馬上就能立功回京了?

  趙鵬正托商人給同年帶信,段暉覺得他是給楊思忠打小報告。

  趙鵬正和同僚宴會,段暉覺得這是趙鵬正在搜集自己的黑材料。

  不信任的種子一旦埋下,段暉怎么都覺得趙鵬正可疑,越看趙鵬正越是忌憚,不愿意將他留在遼陽城。

  就在這時候,李如松上奏《請筑五城以定北境疏》,消息傳到了東北之后,李成梁整日得瑟,催促段暉這個安東都護府的行軍司馬,立刻開始筑城計劃。

  筑你奶奶個錘子!

  段暉幾乎要罵出聲來!

  大東北的寒冬臘月筑城?

  李成梁不就是顯擺自己的兒子嗎?這規劃的四城都在長白山里,怎么筑?

  但是李成梁不管,他還是經常信使催促,信使張口閉口就是《請筑五城以定北境疏》,一口一口“少將軍”,段暉自然明白李成梁就是派人來得瑟的!

  可這件事上,段暉還真拿李成梁沒辦法!

  就在年后,李成梁第五次派人來催筑城的時候,段暉終于下定了決心。

  所以剛剛過完年,段暉就將趙鵬正召到了安東都護府,向他宣布了新的任命。

  “五國城筑城?”

  趙鵬正不敢置信的看向段暉。

  五國城幾乎是安東都護府控制的最北端了,想一想也知道那里是個什么地方,段司馬竟然派自己去五國城?

  段暉面無表情,只是淡淡的說道:

  “副都護派人催了幾次了,五城方略也是朝廷的國政軍策,馬上春暖開化,都護府決定先筑五國城,也算是給朝廷一個交代。”

  “可是,我!”

  看到趙鵬正不想去,段暉更是懷疑他是楊思忠派來監視自己的。

  段暉沉下臉說道:

  “趙郎,吏部公文中,你還在觀政吧?”

  聽到這里,趙鵬正連忙低頭。

  新科進士的觀政時間拉長后,觀政結束后,部門主官會根據觀政的表現寫一份報告。

  這份報告要記入吏部的檔案之中,這初入官場的第一次評價,幾乎可以決定大部分官員的前途。

  如果剛入官場就被記錄下不好的評語,那日后有機會升遷的時候,這些評語就會狠狠的拖后腿。

  段暉是堂堂安東都護府的三把手,實際上的二把手,主管文政的行軍司馬,趙鵬正是完全無法違抗他的命令的。

  于是趙鵬正從遼陽啟程,在軍隊的護送下來到了松花江畔的五國城舊址,在這里搭建臨時的營寨,等到春暖花開土地開化之后,就在此地筑城。

  “大人,遼東商人們送來糧食了。”

  趙鵬正收拾了一下心情,轉身向自己的臨時營房走去。

  這些商人,都是他從遼陽忽悠來的。

  這件事還要從趙鵬正從遼陽啟程前說起。

  年后,趙鵬正啟程前。

  領了五國城筑城的任務之后,他立刻找到了那幫和他一起吃喝的商人們。

  趙鵬正換上了自己最體面的一件官袍,擺出從段暉那里學來的幾分官威。

  請來了遼陽最有實力的幾位商賈頭目,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

  五國城筑城的消息又不是什么秘密,那些消息靈通的商賈頭領早就知道了。

  他們平日里和趙鵬正交往,也是有幾分感情的,聽說了趙鵬正要去極北的松花江口筑城,商人們接受邀請,上門給趙鵬正送行。

  可等到趙鵬正將這些商人請進家里,他卻神神秘秘的說道:

  “諸位東家,今日非是為我趙某送行,而是趙某要送諸位一場潑天的富貴!”

  商人們面面相覷,他們眼神中滿是懷疑。

  趙鵬正說道:

  “諸位知道我要上任的地方了吧?五國新城!此乃李副都護公子李如松少將軍親定‘五城方略’之首!”

  “扼守松花江要沖,連通野人女真諸部與遼東腹地!一旦筑成,便是這白山黑水間第一等的大商埠、大榷場!”

  他刻意強調了“李如松”和“朝廷欽定”,給這項目鍍上一層不容置疑的金光。

  在場的商人也是消息靈通的,趙鵬正所言非虛,他們也點頭。

  趙鵬正又壓低聲音,仿佛在透露什么驚天機密:

  “諸位可知,為何朝廷急令本官在此筑城?”

  在場商人搖頭,筑城不就是為了軍事嗎?

  趙鵬正說道:

  “非止軍事,實為開邊互市之先導!此地皮毛、人參、東珠、山貨,堆積如山!”

  “野人女真,苦無交易之所久矣!他們手里有的是好貨,缺的是鹽鐵布帛!只要此城立起,便是我大明與生女真諸部貿易的橋頭堡!其中的利,還用趙某細算嗎?”

  他描繪了一幅商賈云集、貨物如流的繁華景象,暗示著誰能最先在此立足,誰就能壟斷這新興市場的巨大利益。

  趙鵬正又拍著胸脯保證:“諸位若能襄助筑城,便是開城元勛!本官可在此承諾,新城落成之日,優先劃撥上好地皮給諸位建貨棧、開商號!更可為諸位向都護府請命,減免初年商稅!此乃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啊!”

  趙鵬正的“忽悠”,自然不可能所有商人都上當。

  但一部分被“壟斷貿易”前景打動的商人,雖然半信半疑,還是抱著“雪中送炭”搏一把的心態,開始陸陸續續運來一些糧食、工具,甚至雇傭了些許苦力。

  雖然杯水車薪,但總算有了點人氣和物資。

  但是讓趙鵬正驚喜的事情發生了。

  或許是筑城的風聲傳了出去,或許是商人帶來的物資和活動吸引,幾支在附近游獵、與建州海西關系不睦的野人女真小部落,派出代表,帶著獸皮和謹慎的態度,遠遠地觀察著這個突然熱鬧起來的“工地”。

  趙鵬正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他立刻換上一副“天朝上使”的親和面孔,拿出商人不多的鹽巴、鐵器和布匹,親自去“招撫”。

  他不懂野人女真的話,帶了一個也不知道到底會不會說女真語的通譯,連比帶劃,對著那些穿著獸皮、眼神警惕的女真漢子又是一番“大忽悠”:

  “看!天兵在此筑城!此城一立,便是爾等與大明公平交易之所在!再不用受那些大部(指建州、海西)的盤剝!”

  趙鵬正又讓人搬出物資,指著這些物資道:

  “鹽!鐵!布!糧食!要多少有多少!”

  這些物資正是這些生產力落后,時代漁獵的野人女真需要的。

  趙鵬正指著商人運來的物資,又指著規劃中的“榷場”位置,再一次開始畫餅。

  他許諾筑城期間可以用勞力換取急需的物資,建成后更可優先獲得貿易資格和“官方認證”。

  對于這些處于邊緣、生存艱難的野人女真小部落來說,與更強大的明人直接交易、獲得穩定物資來源和某種“靠山”的誘惑,是巨大的。

  于是,在趙鵬正舌燦蓮花的“忽悠”和實實在在的物資吸引下,第一批被“招安”的野人女真壯丁,拿著簡陋的工具,加入了筑城的行列。

  他們耐寒、力氣大,挖掘凍土竟比漢人苦力效率還高些。一時間,這荒涼的江畔,竟真的響起了叮叮當當的鑿石挖土聲,有了幾分“筑城”的熱鬧景象。

  而過來運輸的商人,見到了這樣的場景,又被趙鵬正一陣的忽悠。

  他指著這些女真人,說他們是野人女真大部的人,為了能盡快和大明交易,所以才派出青壯幫著大明筑城。

  趙鵬正又吹噓自己和野人女真首領們的關系,忽悠的這幫商人一愣一愣的。

  這倒是也不怪這幫商人被忽悠,趙鵬正從抵達東北第一天,就吹噓自己“上面有人”,“手眼通天”。

  明明是被段暉踢到五國城的,卻被他說成了身負重托。

  這些商人又不可能真的去求證,又看到這么多野人女真免費給大明當勞動力,自然是相信了趙鵬正的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