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71章 資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994:菜農逆襲

  進入九月后,滬市的天氣明顯涼爽了下來。

  陳家志中午在辦公室喝了會兒茶,就聽門外傳來了菜工出工的動靜。

  他也來到門口,靠在鐵皮墻上,打量著過往的菜工。

  最近出菜量有所恢復,工人們的臉上也帶了笑意,這是比較好的現象。

  說明工人也想多出菜,出菜多才能有機會賺更多的錢。

  陳家志感受到了蓬勃向上的力量。

  工人聚集在各自的小組,很快小組長便來安排工作,陳家志旁聽了會兒,就聽到了很多稍顯專業性的詞語,這說明技術部做的技術培訓也發揮了作用。

  至此,整個質量標準體系的框架總算徹底成了,后續只需進行精雕細琢,就仿佛建房子,建好了后內部還要裝修美化,裝修好了還要買家具,甚至打造個花園……

  繁榮菜場也配了一套農殘和抗生素檢測設備,最近每批出口的蔬菜都會抽檢,各項指標是做得越來越好。

  有氣候變化原因,更多的還是有人在為此付出。

  陳家志切身感受到了進步,現在只需等待它開花結果。

叮鈴鈴  在門口站了一會兒,辦公室里的電話就響了起來,有文員接通后喊了聲老板。

  “是老板娘打來的。”

  陳家志收回打量出工場景的目光,回頭來接聽了電話。

  “喂,秀,啥事?”

  “沒啥事,這會兒有空,就想著給你打個電話。”李秀頓了頓,又問:“家志,你什么時候回來啊?”

  “可能還得等等,后面還要去百色一趟。”

  出來也有二十來天了,陳家志也挺想家的,“家里怎么樣了?”

  李秀說:“挺好的,易龍易虎還有豆豆都在上學了,爸媽也還好,挺適應城里的生活……”

  聽著李秀的絮叨,陳家志也放下心來,他一開始確實還挺擔憂兩老在城里住不慣。

  李秀又說:“等你回了,可能還得請客吃飯,我們搬家,正旭、李才還有徐總、黃總幾個都送了禮過來。”

  “好,等我回來補上。”

  “前兩天我還看到正旭女朋友來公司找他了,看著還挺好的。”

  “那應該確實挺好的。”

  “你都沒看到過。”

  “你眼光好,世上那么多男人偏偏就挑中了我,當年那些錯過我的人估計后悔得大腿都要拍腫了。”

  “那我確實眼光好……”

  閑聊了半個小時,期間也穿插了些工作情況。

  靠譜鮮生第一家水果店裝修好了,薛軍等著他回去剪彩開業。

  其它7家國營菜店也被陳正旭利用了起來,原來生意還可以的就繼續開店兼做配送點,生意不好的直接就改成了配送點。

  布吉原來的攤位也被李才去換掉了,重新租了個大檔口。

  另外,李才在越秀市場也租了個檔口,聽說離從玉才租的檔口很近,兩家的競爭挺激烈。

  但出口由于政策刺激,又回暖了一些。

  馬來西亞的薛成林一周平均能發12柜貨,想必從玉的情況也好轉了一些。

  從李秀的視角,陳家志可以從多方位去了解靠譜鮮生目前的情況。

  雖然易定干和戚永鋒都時常會有報損,一報就是幾十畝,上百畝,生菜也是屢試屢敗,但從陳家志的角度來看,這些損失未來都會成為靠譜鮮生的功勛章。

  凌晨時,陳家志和胡春梅的老公張衛東一起到了曹安市場。

  張衛東目前是繁榮菜場在本地市場的銷售負責人,能力一般。

  這是敖德海挑的人選,可能是覺得張衛東可靠。

  也確實可靠,但能力差太多,可靠也就起不了多大作用。

  前世陳家志大姐的大女兒便嫁給了張衛東的堂弟張衛兵,胡春梅又是易定干手下的得力干將。

  所以陳家志對這夫妻倆很了解,張衛東老實可靠,但除了下苦力,其它方面都很一般,對內對外都被胡春梅壓制著。

  和張衛東跑了一天市場,陳家志就覺得這人選得換。

  可靠是可靠了,但占著位置做不了事,再可靠也沒用啊!

  回到住處后,陳家志躺在床上思索著人選。

  首先冒出來的是丁喬,其在63號檔呆的時間長,熟悉靠譜鮮生的市場運作方式,調來滬市可以直接復刻63號檔的做法。

  缺點是不夠熟,對其家庭背景不太了解。

  如果要調丁喬來,還得找個人來輔助,琢磨了一圈,陳家志想到了他大侄子陳正彥,在菜場也呆了有一年多時間。

  這大侄子性格比較內向,也沒有陳正旭的能力,但協助應該沒有問題。

  陳家志心中有了想法,準備找李才商量一下,檔口的事也是統一李才在負責。

  只是最近在越秀和布吉各拿了一個檔口,他暫時還顧及不到滬市。

  想通了后,陳家志緩緩入睡。

  又呆了兩天,去了日本的房少華再次傳回來好消息,靠譜鮮生通過了日本的農產品質量認證,同時在國際上也有幾個認證證書取得了重要進展。

  這項工作其實幾個月前‘苦練內功’時就開始了,只是國內的檢測和國際檢測脫節比較嚴重,檢測的農殘項目數量,以及指標標準都遠低于國際要求,所以一直進展緩慢。

  而引入了先進設備,檢測數量上來了,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同時又有設備廠商島津制作所的協助,一切流程就變得水到渠成。

  “干得好,少華!”

  “老板,自主出口權可以活動活動了。”房少華壓下心中激動,提醒老板該把這件事抓一抓。

  前兩年對出口資質管得很嚴,整個花城所有領域都沒幾家民企有自主出口權。

  今年因為金融危機開了口子,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有了出口資質,除了節省代理費,業務自主性也更強,還可直接收付外匯,直接享受出口退稅、物流補貼、參展補貼等政策,企業形象也更好,更容易獲得還得客戶的信任。

  好處多多。

  單是一個出口退稅政策就足夠陳家志去活動關系,如果操作得當,只是出口退稅這一項都可以獲得三四個點的凈利潤。

  “好,這事交給我,少華,你最近也抓一下出口業務開拓。”

  “老板,我已經安排其他同事在做了,除了日本,韓國和東南亞也各派去了一個業務員。”

  “OK,有情況第一時間聯系我。”

  “應該很快了,老板,最近日本農民抵制從國內進口蔬菜的呼聲越來越高,每天報紙和電視上都能看到相關新聞。”

  前腳國內出臺了鼓勵出口的政策,小日本針鋒相對出一個政策很合理。

  掛了電話,陳家志尋思著該怎么和康銘或者陳觀葉說這事。

  他看了下日歷,明天剛好是周六,陳觀葉會不會去百色呢?

  最近也很久沒見到陳大官了。

  想了片刻,陳家志覺得還是得從砂糖橘基地入手。

  百色的地租、人工工資等都很低,投資一個千畝規模的砂糖橘基地應該也用不了多少錢。

  剛好陳觀葉也對此感興趣。

  斷續打了幾個電話后,陳家志聯系上了康銘,稱砂糖橘基地選址需要領導幫忙給參考意見。

  “陳總,還真巧,領導今晚上到南寧的飛機。”

  “我馬上買票。”

  康銘隨即便到陳觀葉辦公室,告知了這一情況。

  陳觀葉笑了笑,“這小陳總還真是個妙人,怕不是看好了時間才給你打電話。”

  康銘說:“可能又是有求于你,上次也是,他答應投資砂糖橘基地,跟著就提出了買國營菜店。”

  “國營菜店本來也快成爛攤子了,賣給他也好。”

  陳觀葉清楚現在不少人都盯上了國企改革這塊肉,賣給靠譜鮮生,至少價格很公道。

  “知道他這次想要什么嗎?”

  “他沒說。”

  “那我可得挑塊硬骨頭給他了。”

  陳觀葉看起了百色的地圖,窮苦的地方太多,引進產業扶貧很難做到雨露均沾。

  他猜測小陳總估計也沒想靠扶貧產業賺錢,只是想通過他這份關系經營好在珠三角的業務。

  陳觀葉對此并不排斥。

  只要企業愿意投入真金白銀進行扶貧,他可以適當給一些關照,就當是彌補了。

  陳觀葉目光最后落在了百色西邊的一個小縣城。

  這個位置他斟酌了許久,也許合適。

  南寧的晚霞很美,從飛機窗口觀賞更是如詩如畫。

  陳家志的航班先到,在機場等了一會兒后,他便看到了陳觀葉一行的身影,穿著中山裝,步履矯健,很有氣勢。

  學著影視劇里的樣子,陳家志小跑幾步迎了過去。

  “領導。”

  “小陳總。”

  寒暄兩句,陳觀葉沒有多余的廢話,出了機場,就坐上了去百色的專車,在車上也時刻和人聊著百色的扶貧工作。

  陳家志前世今生都還是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官。

  在他過往的認知里,當官的大都很貪、很腐敗,可能也做了實事,但也不會忘記為自己謀私。

  只是陳觀葉給他的感覺有些不一樣,其對扶貧很執著。

  陳家志分辨不清是真是假,現如今他也只能先傍上這條大腿。

  到百色后,已是深夜,跟著第二天一早又坐車前往一個叫西林的地方調研。

  陳家志隨身帶了地圖,很偏。

  西林位于廣西西北,地處桂、云、貴三省區結合部,是從云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褶皺帶,縣城夾雜在兩座山脈之間,縣城邊上郁江穿流而過。

  這是個很小的縣城。

  如果不是跟著陳觀葉,陳家志根本不知道這個地方。

  陳大官可真會挑位置。

  西林縣適合種植砂糖橘么?

  陳家志看著地圖陷入了沉思,他對這個地方的了解比響水還少。

  到了西林,又是上山下鄉的一天調研,走得人腳底板鉆心痛,汗水浸濕了衣衫,肚子也受了罪。

  跟著陳大官不說一天餓三頓,中午頂多就能吃玉米紅薯墊墊肚子。

等晚上回到縣城招待所后,還要開會討論扶貧,主要集中在教育上  等提到引進產業時,陳家志感覺自己仿佛成了待宰的羔羊,被一雙雙屠夫的眼睛盯著。

  “小陳總,西林怎么樣?”

  “可以。”

  陳家志言簡意賅。

  這一天調研,他也了解了西林的氣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條件,竟意外的契合砂糖橘種植。

  陳家志的干脆也讓陳觀葉笑了笑,心里很舒服,小陳總從來沒讓他失望過。

  “計劃投資多少?”

  “三年內投入至少一千萬元建設發展砂糖橘產業。”

  “好!”

  不僅是陳觀葉激動,一同來參會的縣官員和縣長也激情的鼓掌。

  一千萬元的投資對這個小縣城來說并不少。

  而且是農業。

  一旦做成功,其對區域經濟發展和脫貧工作的助力極大。

  掌聲響了許久,陳觀葉也冷靜了下來。

  “小陳總,從你的角度來看,西林適合砂糖橘種植么?”

  會議室里除了廣東來的幾人,西林本地人此時對砂糖橘基本一無所知。

  這會兒都齊齊看著陳家志。

  陳家志還穿著短袖,他揉了揉胳膊,道:“西林海拔高,晚上還是略微有點冷哈。”

  眾人不明所以,有人提出去給他拿衣服。

  陳家志攔下那人,又笑了笑道:“白天調研的時候熱,晚上開會時冷,說明西林的晝夜溫差很大,再加上這里的氣候、水源、土壤……”

  他頓了頓,目光堅定的環視眾人,“種砂糖橘稱得上是得天獨厚!”

  這是一劑定心丸,像拳頭一樣狠狠擊中縣委幾人的心口。

  縣官員和縣長接連表態會為項目保駕護航,提供盡可能的支持。

  陳觀葉很滿意這樣的結局。

  從小陳總提及可以往百色引種砂糖橘后,他就有研究過選址,最終挑中了西林。

  如今能得到當事人的大力認同,讓他也面上有光。

  會議結束后,陳觀葉留了一下陳家志,“小陳總,直說吧,你有什么需求,談完好睡覺,明天還有調研任務。”

  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了后,陳家志也不矯情。

  “靠譜鮮生正在申請企業自主出口權。”

  “就這?”

  “就這。”

  “小陳總真有魄力!”

  特意跑一趟,拿出一千萬元投資,就為了一個大概率能自行申請下來的出口資質,陳觀葉認為自己可能錯怪了小陳總。

  請:wap.xshuquge.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