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一杯茶了,小陳總和陳大官的關系又拉近了些。
陳家志走出大門,易定干靠在車上等著,道:“市長的茶葉怎么樣?”
陳家志笑了笑,“還行,不賴。”
易定干表情帶著點酸味,“你嘴還挺挑,市長請你喝都只是還行。”
陳家志安撫著易定干的情緒,打趣道:“當然比不上我易哥泡的茶。”
易定干嘴角翹著給開了車門。
“小陳總,等一下。”
冷不丁的身后傳來聲音,陳家志略微嚇了一跳,尤其這個人還是秘書康銘。
“康秘書,還有什么事嗎?”
“是有點小事,剛才領導不方便說。”
康銘環視了一圈,沉吟道:“陳總對蔬菜零售有興趣嗎,市里有一批國營菜店正在進行改革。”
陳家志抿著嘴,迅速過了下腦子后,道:“領導的意思是?”
康銘說:“領導沒別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要感興趣,我可以幫你帶個話。”
陳家志想了想,問:“可以直接把鋪面買下來嗎?”
“呃……”
許是沒想到陳家志會這么問,康銘錯愕了一瞬。
“陳總,我也不清楚具體怎么改,目前是以租和承包的方式居多,有些店已經轉為私營的了。
你要是有興趣,我給你寫個電話,再和那邊溝通下,你直接找人去對接,行不行?”
“好,可以。”
易定干已經從車上拿了紙筆,康銘隨即寫了電話、地址和聯系人才回去。
“花城蔬菜果品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荔灣區,總經理何承平……”
易定干嘀咕道:“這公司名字感覺有點熟,在哪見過一樣。”
陳家志說:“越秀蔬菜批發市場的主體單位,江南市場隔壁就掛了有這個牌子,才成立幾個月的公司。”
上了車后,陳家志又說:“看來國營菜店的經營確實很艱難。”
面對市場化沖擊,國營菜店基本都岌岌可危。
雖說有13稅率影響的因素,但也和其自身經營水平差脫不了關系。
易定干問道:“我們把鋪面買下來,也要開菜店嗎?”
陳家志沉吟道:“只為了開菜店我沒必要買下來,租就可以了。”
“那是等升值?”
“還可以等拆遷。”
陳家志想起了前幾天看的新聞,國家可能會對現有的房地產制度進行調整,他推測應該會對單位福利房動手。
商品住宅馬上要來了。
如果能買一批鋪面在手上,無論是未來升值,還是拆遷的幾率都很高。
他不由在心里感慨,陳大官很會來事嘛 車徑直開到了辦公室,陳家志按康銘留的電話給何承平打了過去。
得知是想買鋪面產權后,何承平態度稍顯冷淡,又給了他一個聯系電話。
陳家志想了想,決定還是親自去城里對接,順便看一下國營菜店鋪面。
一般來說,國營菜店的位置都還不錯。
但有的會很簡陋,可能是門面,也可能就只有一個鐵皮或者竹棚。
到了城里后,陳家志帶著陳正旭一起在城區走街串巷,調研一個個國營菜店。
以陳家志的觀感來看,都較為老舊,而且最高也就是兩三層樓高的建筑。
然而,他發現荔灣和越秀已經在實施舊城改造計劃,規劃了一條康王路,涉及沿線三千多戶居民拆遷。
“難怪會態度冷淡,這時候提買鋪面,別人肯定以為我拿市長壓人。”
陳正旭此時也了解了前因后果,道:“那還要買嗎?”
陳家志搖了搖頭,“等等看吧,不急,機會還多的是,先把這個年過了再說。”
雖然憑借陳大官的面子,想買應該也買得到,但名聲不好聽。
而且他感覺國營菜店會越來越難,越秀市場也明顯不是江南市場的對手,機會還有的是。
這個春節有點冷,卻格外繁忙。
陳家志很快就把國營菜店的事拋之腦后,投入到了節前的工作中。
隨著春節臨近,城市里各種宴請也多了起來,酒樓酒店的生意都極其火爆,每天需要的蔬菜量也大幅增加。
陳家志坐在二樓辦公室審閱文件,都能聽到樓下此起彼伏的呼喊聲。
相繼確認了獎金發放、值班、送禮名單等等事宜后,陳家志也投入到了生產工作中。
他的工作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這里呆一會兒,那里呆一會兒。
說不上是指手畫腳,因為他自己也會動手,比多數員工還做得更好更快。
這是他從李秀身上學的,用自身行動來鞭策員工提高效率。
而且,他和李秀都有這個能力。
清晨,又一天安排貨源的時間點,因為備貨,電話里時常會傳來另一端的咆哮聲。
“多少?你再說一次?”
“你踏娘的怎么不來收菜!150噸!你想搞死我就直說!”
“我的財神爺嘞,雞心芥一天65噸是極限了,再多真沒那能力了。”
“旭總,不是我不配合,真的燃盡了”
輪番被菜場場長咆哮,好不容易搞定了來貨量后,李才和陳正旭都面帶笑意的坐了下來。
“搞定了,老板。”
“看嘛,我就說能行,挨頓罵,再多說些好話,擠一擠,場長們還是有辦法的。”
看兩人笑得歡實,陳家志也不由失笑,這么大的壓力下還能笑得出來也是不容易。
“辛苦了,以后行情不好時,菜場找你們想辦法,你們可也得同樣頂住。”
“那是自然。”
陳家志給兩人倒了茶,又說:“送禮的禮物都準備好了,等這兩天的貨備完,抓緊送出去,該放假的就可以放假了。”
陳正旭點頭道:“我等會兒就先去送一部分。”
“我晚上去檔口時就順便給市場辦公室帶過去,這會兒就先去睡覺了。”
李才比了個OK,打了個哈欠,向外走去。
陳家志又說:“財神爺,你春節有地方過沒,沒有就去增城。”
李才頭也不回的揮了揮手,“行,那我去增城,易總給我打的窩也該發窩了,剛好去甩兩竿。”
陳家志一時不知該說什么,年年有魚?
過了會兒,李秀端了碗面進來,放在陳家志桌上,“家志,先吃面,正旭,你也快去吃,對了,李才呢?”
“他早上在市場吃過了,回去睡覺了。”
“哦,好,那你快去吃,面在鍋里,自己挑哈,我也不知你吃啥口味。”
陳家志已經呼哧呼哧的吃了起來,“好吃,就是這個味,李秀呀,你是越來越懂我的胃了。”
李秀眉眼笑得彎了彎,道:“只要哨子放得多,面怎么都好吃。”
陳家志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見陳正旭還站在一旁,催道:“正旭,還愣著干啥,去吃面啊。”
“噢,好”
陳正旭如夢初醒,以往他看到別人夫妻秀恩愛,他都會不以為意,悄然離開,如今卻愿意多觀察一會兒,悄悄學兩招。
辦公室里,李秀撐著下巴看著陳家志吃面。
陳家志抬眼道:“秀,一直看我干嘛,難道又長帥了?”
李秀白了一眼,陳家志仍自顧自的說道:“肯定是了,最近沒咋曬太陽,變白了不少。”
“你可真不要臉。”李秀被逗笑了,又說:“我就是感覺你現在吃面好香,不像是演的。”
“天地良心,我可不會演戲,都是真情流露。”
李秀哼聲道:“你以前肯定演過,就為了哄我給你長期做飯。”
陳家志堅決不承認:“沒有。”
李秀:“有,你以前還說我做飯不好吃,老是說你手藝好,但又很少做飯。”
陳家志把碗里最后一口面湯也給喝了,道:“現在做飯好吃。”
李秀也不再糾纏不放,收起了碗,道:“好吃就行,忙歸忙,飯一定要按時吃。”
“保證完成任務。”
李秀笑著走了。
大年二十八,從下午開始,靠譜鮮生就仿佛進入了戰場的沖鋒階段,忙得飛起。
分揀區,李秀確保自己行走的路徑不會干擾到工人的勞作,同時又熟練地核對訂單、清點食材。
從新鮮的食材,到封裝好的半成品,她時不時就會抽查一下,仔細檢查品相與重量,確保送到客戶手里的食材‘零差錯’。
在打包區,也有工人將各類蔬菜按照訂單要求進行搭配和包裝。
稱重、貼標簽、裝箱……
每一個人,每一雙手時刻都在舞動,分工明確,配合默契。
每當看到這樣忙碌的場景時,李秀都會產生一種自豪感。
她想到了可愛乖巧的兒子,靠譜鮮生一路走來的歷程,很像襁褓里的豆豆一點點長大,讓人想呵護他的成長。
隨著一一輛輛貨車緩緩駛出配送中心,載著滿滿的蔬菜包,向著城市的各個角落駛去,這些忙碌的身影又開始為下一批訂單做準備。
天還沒黑,陳家志走在江南市場的通道里,身后李才開著的面包車還在蠕動。
市場里大堵車,三輪車、貨車來回穿梭,喇叭聲不停響起。
幾乎各個檔口都忙成一片,濕冷的空氣都化作了一團團熱流。
人走得比車快,陳家志很快就到了檔口,檔口里也停了幾車菜。
不過守檔口的丁喬告訴他,早上到的貨早賣完了,就算兩個小時前到的幾車貨也所剩無幾。
唯一能阻止他們賣菜的就是市場里的送貨效率。
62號檔的張啟仁甚至連送貨的三輪車都叫不到,還得靠何強等人幫忙。
丁喬叉著腰站在檔口邊上,看著擁擠的車流和人流,感嘆道:“今年春節市場太恐怖了。”
陳家志淡定的給眾人發了煙,望著人流,習以為常。
在生鮮電商沒發展起來前,節假日的批發市場都很火爆,眼前的場景排不上號。
他又想到了過兩年的五一和國慶,到那時內需還有很大的提升。
一支煙還沒抽到一半,隔壁的張啟仁和蔣琳夫婦忽然提了幾個禮盒過來。
“陳老板,新年快樂。”
“哎喲,太客氣了你們。”
“嗨呀,我們也算鄰居,就是意思一下,新年恭喜發財。”
“恭喜發財”
兩口子送了禮盒又連忙回了檔口,這大半年來62號檔冬瓜專賣戶的名氣也算打出去了,生意也是越做越好。
原本陳家志也有想過賣冬瓜,但貪多嚼不爛,便指點了下張啟仁,能有一個可以互補的檔口作為鄰居也挺好。
現在看,也確實處得不錯。
從下午到前半夜,市場里的人流沒有絲毫減少的跡象,賣菜很輕松,但想把菜送到客戶手上不容易。
這個時候配送中心的優勢就出來了,由于在市場外,交通受影響較小。
配送車輛進城幾乎是暢通無阻。
陳家志在檔口呆了會兒后,也回了配送中心協助調度,等要到晚上12點時才又回檔口。
今年春節冷,菜長得慢,也讓蔬菜行情火熱,才過12點,市場上的菜就少了許多。
很多檔口老板都賣完收工回家過年了。
但來買菜的人仍然不少。
又來了兩車菜的63號檔里圍滿了來買菜的客戶。
陳家志走進檔口時,遇到了不少熟面孔,紛紛與他打招呼,有幾個人還在向他要遲菜心。
在寫單子的李才指了指桌子下面,放了一堆的禮盒,聽他說基本都是中間商和零售商送的,都是為了拿到更好的貨源。
像靠譜鮮生的雞心芥、遲菜心、大利生菜這三樣菜,基本拿到手轉手批發或者配送賣出去就能賺一筆。
其它菜也能有穩定利潤。
陳家志略微數了數禮盒數量,感慨著檔口也已經枝繁葉茂。
只看這些禮盒,他就知道檔口的生意差不了,一般的檔口,哪有收禮的份。
過了凌晨,香江長SW市場也逐漸進入了尾聲。
而同興泰還有幾車貨才剛剛到。
夏有車和夏陽父子接收了貨物后,就吆喝著工人開始按備貨訂單進行打包,核準后又立馬去送。
今年同興泰多了80多家優質訂單客戶,有些還是連鎖店,每一家店過節時都會多備幾天的貨。
從兩天前開始,夏有車父子就忙得天昏地暗,體驗到了幸福的煩惱。
又送走了一車菜后,夏有車看了看腕表,喊道:“陽陽,讓你給陳老板一家買的禮物放哪兒了?”
“都放車上了。”
“東西買齊了吧?”
“齊了,每個人都買了,就差沒給他家狗也買件衣服了。”
“行,剩下的訂單就交給你了,我現在去花城送禮。”
夏陽驚訝得瞪大了眼,“這么拼至于嗎,老豆?”
夏有車喊了個司機開車,回頭對夏陽說道:“你老豆我做了幾十年蔬菜生意,就沒見過陳老板這樣的人,讓我說,你就該給他家狗也買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