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曹宇聽陳老板完整的說了生菜翻心整形技術,心里還在回味著,突然就感覺陳老板看他的眼神很犀利,像一頭蓄勢待發的狼一樣,攝人心魄,讓人膽寒。
他想起了電影里殺人埋尸的場景,本就冷的天氣更加寒冷了。
但曹宇又急的快冒汗,看到腳下的生菜才突然靈光一閃。
“陳老板,剛才我們說了什么?”
“沒什么。”
陳家志眨了眨眼,灑脫一笑,這曹宇也是個妙人。
其實生菜翻心整形技術保不保密沒那么重要,因為現在大利生菜都還沒推廣開,只在南京一帶有推廣。
而且元謀育苗場引種代繁過后,靠譜鮮生的生菜種子也是自給自足。
相當于有雙層保險。
至少兩三年內都還屬于很小眾的方法。
“沒事我就走嘍,曹總你繼續忙。”
“好勒,陳老板,你慢走。”
曹宇擦了擦額頭并不存在的汗,這陳老板能從小菜農發展到今天,手上怎么可能沒有手段。
還好我機智,不然可能就嘎了。
陳家志不知道曹宇的內心戲,他沿著有點點濕滑的田埂走著。
進入臘月后,小樓鎮是一天比一天冷了。
這個天氣巡田并不舒服,濕冷刺骨,但干活的農人更辛苦,雙手時常被凍得通紅。
只是菜還得收。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隨著溫度下降,菜價又普遍漲了,遲菜心也再度漲價了。
當然,口感也更加脆甜。
陳家志正在盤算今天要收多少菜,能賣多少錢時,遠處突然傳來呼喊聲,他仔細聽了后,才知道又是打電話找他的。
“想巡個田都這么難么”
這些天他接電話都有些煩了。
到了辦公室后,他問道:“又是誰打來的嘛?”
有人回道:“是元謀基地的李場長,電話都還沒掛。”
陳家志上前接起電話就問:“老李,有什么事?”
電話里頓時傳來李明坤幽幽的聲音,“大棚的菜都上市那么久了,露天的菜馬上就下架了,老板你都不來看一下么”
陳家志仿佛聞到了濃濃的酸味,道:“你怎么像個怨婦一樣,給你充分放權你還不樂意了嗦。”
李明坤輕聲道:“最近黃瓜園鎮的100畝大棚蔬菜產出很好,今年用了我們嫁接苗的農戶收成也很不錯,有些農戶這幾天都還有不錯的產量。”
元謀露天冬早蔬菜一般是到12月20日產量就較低了,現在1月都過了三分之一還有菜,足以證明嫁接苗有多優秀。
頓了頓,見沒動靜,李明坤又繼續說:“縣里也有意加大推廣,明里暗里說了好幾次想和你聊聊。”
“想聊什么?”
“就說隨便聊聊,而且,今年大棚的收益也還不錯,你可以來看看。”
“老李,好消息太多了,看不過來啊。”
“我知道其它基地更賺錢,過年前大老板總要來慰問一下。”
“這沒問題,年前肯定來。”陳家志想了想,又道:“老輩子,我信你,有些事你該拿主意就拿主意。”
“好好好,我肯定盡心盡力。”
掛了電話,陳家志再一次體會到了幸福的煩惱。
最近確實是好消息不斷,彭村基地的雞心芥也很給力,敖德良也有意讓他去溜達一圈。
相比之下,元謀基地的賺錢能力差了些。
雖然元謀的冬早蔬菜有氣候優勢,但茄果和瓜類蔬菜的競爭愈發激烈。
元謀的‘三北’客戶中,東北和華北基本被山東搶了去,只剩下西北,但菜籃子工程下,西安等地也在發展大棚。
隨著面積擴張,茄果和瓜類蔬菜的價格整體是在走下坡路,這個過程按陳家志結合記憶推測會持續近10年時間。
因此,陳家志對茄果和瓜類蔬菜的興趣較為一般,除了種苗。
他發展大棚便是為了種苗。
面積增加,菜價下跌,但在這個過程中種苗和種子卻是受益的。
也是元謀基地存在的意義。
查看了下日歷,離春節并沒有多久了,陳家志想盡早去各個基地走一走。
年底了,這一年收獲極豐,也不能讓底下人寒心。
下午陳家志沒再去巡田,在辦公室里一直呆到天黑,李秀和陳家芳回家了好一會兒后,易定干才裹得嚴實的回來,手里還拿著一個桶。
“家志,給支煙。”
陳家志給他點上,問道:“咋這么晚才回來,還提個桶干啥?”
易定干舒服的抽了口煙,說:“還不是李才么,讓我給他打窩,結果他一直不來釣。”
陳家志笑了,“那你還一直給他打?”
“我想著把窩續上,等我空了,也能去釣一釣。”
“那你有去釣過嗎?”
“沒有,光打窩了。”
“你那不叫打窩,叫養魚。”
一天從早忙到晚,哪有時間去釣魚,連李才說好了來,也干脆爽約了。
打趣了會兒,陳家志和易定干就站在辦公室門口,看另一邊冷庫裝菜。
“下午我去看了生菜,有了個新想法。”
“又要種什么新玩意么?”
易定干霎時來了興趣,一提到‘新想法’,他就感覺又有大把鈔票要到手了。
陳家志斜瞥了他一眼,“哪有那么多新玩意哦,還是有關大利生菜的。”
易定干好奇道:“說說看。”
陳家志將生菜翻心整形技術娓娓道來,易定干聽得入神,他前幾天才聽過同興泰在香江的龍爭虎斗。
其中也有提到生菜。
易定干問:“香江的生菜大頭是來自美國吧?”
“沒錯。”陳家志沉吟道:“我想搞掉美國貨。”
“搞!”
易定干對這項技術沒有絲毫懷疑,家志說行那就一定行。
這都是經驗。
“除了你還有誰知道這項技術?”
“老郭和曹宇。”陳家志說:“不過曹宇說他會保密。”
“那就好。”
有產量,有外觀,有品質,國內的生產成本又遠低于美國,易定干也是信心十足。
陳家志說道:“先小面積試試效果,翻心下壓的時候要小心,弄出傷口了很容易染病。
或許還可以嘗試用機器翻心整型,比如鼓風機什么的,我后面讓洪中去找找……”
“好,你怎么說我就怎么做。”
一支煙的功夫,兩人就定下了做這事的思路。
如果真能做成,不僅能給合興和永隆放點血,還能把美國佬的生菜趕出香江。
兩人又去冷庫外送走了最后一車菜,這才搓著手回了家。
院子里正在烤火,一家人干脆端著飯碗圍著火堆吃飯。
這天確實太冷了。
吃完飯,又圍著火堆聊天,李秀和陳家芳也問起了下午的事。
“家志,下午你和老郭、曹總在生菜地里聊什么?”
一家人也沒什么好藏著的,陳家志便又把接下來的思路說了下。
哪知眾人看他的眼神越來越不對勁,陳家志還以為燒的碳灰沾臉上了,抹了一把臉,啥也沒有。
“都看我干什么?”
“舅舅,你還說你不擅長與人爭斗!”
“這又算啥!”
“深謀遠慮啊,和你做對手的人真是太慘了。”
“漬漬…我現在就想看美國人吃虧了”
“家志的腦子確實好使。”
“哈哈,家志又給我們上了一課,這就是商戰”
在易龍易虎的帶領下,畫風很快就被帶偏了。
陳家志感覺無辜躺槍,道:“這算哪門子商戰,正規的商戰都是給發財樹澆開水的。”
“舅舅,騙人也編得像樣點吧。”
“就是,你當糊弄豆豆還差不多。”
陳家志很無奈,咋說實話就沒人聽呢。
“我真不善長與人爭斗,只是把更好的選擇放在了客戶面前,由客戶做決定。”
“吁”
“嘿,你們過分了哈。”
易定干擺了擺手,說:“這事也要保密知道吧,出了這個門,就不能給其他人說。”
易龍正色道:“放心,干掉美國佬前,我生菜都不吃了,更別說對外提生菜翻心整形技術。”
易虎撇嘴道:“我看你就是不想吃菜,只想吃肉。”
“你倆小子”易定干眨了眨眼,“干掉美國佬后也要保密,不然傳出去了,你舅舅可就真成老奸巨猾的幕后黑手了噢影響他名聲。”
陳家志越聽越無奈,這弄得好像他很有心機一樣。
他多單純的人吶,一心只想給客戶提供更好的蔬菜。
是夜,李秀再一次和他提了請保鏢的事,尤其得知又要外出后,強烈要求他把薛軍帶上。
日子一天天過去,陳家志也踏上了年底巡視之旅。
天氣越來越冷,蔬菜行情卻日漸上漲,提前點燃了春節行情。
靠譜鮮生在廣東的三個菜場出菜量有所下滑,但得益于菜價上行,日收卻創了新高。
尤其是遲菜心,在低溫刺激下,口感愈發清甜,口碑仍舊在持續發酵,嶺南冬蔬翹楚之名越來越穩。
同時,隨著散戶種植的遲菜心減少,從玉和區泰記想再組織貨源也變得艱難。
相比之下,有著穩定貨源供應的同興泰后勁十足,一邊蠶食著從玉和區泰記的客戶,一邊也讓掌握的渠道更加穩定。
等到1月16日臘八節這天,同興泰已和最初那88家優質客戶目標名單全部完成了簽約。
既定目標達成。
同興泰也沒再繼續挖墻角,好歹給人留一點,供應鏈也達到極限了。
簡而言之,合利農業遲菜心也不夠賣了。
事先,陳家志以為自己準備得夠多了,然而還是低估了遲菜心這份清甜的魅力。
從合利一、二、三場出發,陳家志輾轉又到了茂名彭村基地。
每次看到敖德良管理的基地,陳家志都會感慨打理得真美觀。
這才是理想菜田的樣子。
彭村也比小樓鎮暖和不少,在菜田里巡邏也更為舒服。
相比遲菜心,雞心芥也少了一些霜凍的刺激,口感出眾、驚艷,但不夠炸裂。
芥菜也比菜心更小眾。
但陳家志對彭村基地的表現仍然很滿意。
從國慶開始,雞心芥就一直保持了穩定供應,從一開始一天只有2030噸,到現在日益增加到了60噸!
陳家志遙望著地里連片等著收割的雞心芥,贊嘆道:“德良,你這茬口期規劃也是絕了,產量巔峰剛好趕上行情最好的時候。”
敖德良笑了笑,“好歹我也是陳老師第一批教導的學生。”
陳家志腳步頓在原地,想起了當初在東鄉菜場給敖德海、敖德良、戚永鋒三人講的茬口期規劃,搖了搖頭。
“這幾天雞心芥在各個渠道均價能賣到2.8元/斤,一天60噸就是一天33.6萬元,這堂課的回報早就超值了。”
“其實更多時候是你有這個意思,會想著去翻日歷,會去推測未來的行情變化,你應該是早就盯上春節行情了?”
敖德良有些驚訝的點了點頭,“對,因為春節前后雞心芥口感好,市場需求也大,去年這期間就供不應求,便這樣做了種植規劃。”
聽著簡單,實際也真簡單,但效果好。
陳家志查看了彭村基地的賬目,1012月三個月賣了600萬。
但今年1月份,隨著日出菜量上漲,日收入至少都有15萬上下,且增長曲線十分漂亮,一直漲到了現在的日收30多萬,爆發力十分驚人。
離開彭村時,陳家志內心都還沉浸在喜悅中。
“當初招的小菜工,沒成想成長能這么快。”
“因為你有東西是真教。”
此次出來陳家志又拉上了薛軍,水果檔口暫時交給了其他人看著。
薛軍又說:“敖德良提了很多次,說這些都是你教的東西,他也還只是在嘗試著用,沒成想真碰上了。”
陳家志沉吟道:“可能是有點運氣成份,但一千畝地,能讓所有菜在計劃的時間收割,而且從10月初到現在一天沒斷菜,這就是真本事。”
有些人你就是告訴他春節有行情,他也能錯過。
因為他不了解自己的種子、土壤和所在區域的氣候變化等等因素。
薛軍沉默了好一陣,突然說道:“陳老師,能不能教教我做水果生意?”
“我也不會。”
“你會。”
“真不會。”
“砂糖橘真有搞頭?”
“有。”
“那你還說你不會……”
圍繞水果生意的話題成了兩人一路上的插曲。
未知的東西總是會讓人有所恐懼,但挑戰未知也是樂趣所在。
何況折騰的資本越來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