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老陳啊,還是你們花城好,隨便找一個民營企業都能挑起大任。”
“嘿,你這老姜,我好心和你聊,你卻在這兒陰陽怪氣。”
陳觀葉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民營企業挑扶貧大梁,不純粹是在挖苦人嗎?
“開個玩笑,別生氣。”
市場全面放開還沒兩年,姜以任知道對方還帶有點敏感。
陳觀葉又說:“靠譜鮮生在滬市做得如何,你回去也可查查。”
“這是自然。”
吃了飯,回去休息后,姜以任就找人調查了繁榮菜場。
繁榮的出口創匯金額讓他驚訝,一個580畝的菜場,今年創匯金額超過了220萬美元。
秘書告訴他,只這一項數據就超過了滬市所有的蔬菜園藝場。
為了響應菜籃子工程,滬市在前幾年投建了不少國營和集體制園藝場。
但畝均產值基本在5000元左右,和繁榮菜場的畝產值相比可謂天差地別。
姜以任忍不住發問:“怎么能差這么遠啊!”
秘書回道:“應該是營業目的不同,國有和集體園藝場主要任務是保供,保證市內蔬菜價格穩定,而繁榮菜場是為了謀利,出口占比高達95以上。”
“可也不該差這么遠,本地蔬菜企業也有做出口。”姜以任感慨道:“還真是來了條過江龍,不,還不算過江龍,他們還基本很少做本地市場。”
想到這,姜以任一時還不知道繁榮菜場能在滬滇協作中發揮什么作用。
幫助云南蔬菜出口,這有點難,不過也給他提供了思路,把云南的農產品賣到滬市來,其中也包括蔬菜。
不過在蔬菜領域,滬市明顯有比繁榮菜場強得多的選擇。
滬市蔬菜公司,成立于1956年,旗下經營有多家蔬菜批發市場,以及300多家國營菜店,蔬菜年經營量常年占全市7成以上。
相比而言,繁榮菜場只是畝產值驚人,論體量和作用遠小于滬市蔬菜公司。
姜以任喃喃道:“老陳啊老陳,格局還是小了。”
然而,秘書很快又告訴他一個壞消息,滬市蔬菜公司的經營情況并不理想。
別說賺錢了,能不虧本就不錯了,讓他去云南4州地區投資扶貧,可能基地還沒投產,企業先不行了。
姜以任憋了個紅臉,想到如今多數國有企業的現狀,感覺扶貧工作還真有點沒法開展。
不過繁榮菜場還是進入了他的視線,打算先觀察一陣,再做打算。
綠皮火車穿梭在高山峽谷,過了大橋就是隧洞,過了隧洞又是橋,龍川江時隱時現。
等到了元謀站臺,李秀由站臺極目向下望,龍川江嵌在深深的紅土峽谷里,細瘦得令人意外。
偶爾有風吹來,吹在臉上競不顯寒涼,反而有些燥熱。
這不是李秀第一次來元謀,但這次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元謀不同。
“家志,真還和夏天似的,有點熱誒。”
十月中下旬的滬市有點涼,昆明也是如此,但元謀還是熱如夏季。
陳家志道:“這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走吧,老輩子估計還等著的。”
沒走多遠,陳家志就看到了路邊的李明坤,靠在面包車上,皮膚更黑了。
面包車是今年才配的,李明坤也拿了駕照,學了開車。
李明坤也看到了兩人,拿著煙就要遞上來,陳家志卻先一步,“抽我的。”
李明坤也沒推脫,接過煙,道:“易定干剛才來了電話,說是有花城的領導找你,讓你到了盡快回電話。”
李明坤把車鑰匙遞給了陳家志,“你來開吧,我車開得還不行。”
陳家志道:“沒事,你來,慢慢開,也不趕這點時間,我看看你開得怎么樣,男人可不能說自己不行,不然小心白燕姐不要你了。”
“得,讓你看看我的技術。”
事實上李明坤開得很穩,就和他的行事風格一樣穩,穩得一批,能開30碼就不開40碼,摩托車都比他快。
到了元馬鎮南繁村后,陳家志就先給易定干回電話,很快便知道了康銘正式通知他11月份和陳觀葉一起去百色。
另外,還稱贊了合利農場近期的成績。
而且,康銘還說,如果后續帶動作用明顯,不排除給合利農業配套一個市級甚至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項目。
這些都會有直接的資金支持,同時也有基礎設施配套。
對合利農業來說,這自然是好事,錦上添花也總好過于沒有。
掛了電話,在辦公室外等著的李秀、李明坤跟著走了進來。
李秀問道:“家志,什么事,催得這么急?”
“好事。”陳家志道:“合利農業的工作得到了花城領導的稱贊,后續有可能會配套省級的大項目,有直接資金支持。”
李秀笑了笑,“難怪易哥會這么急,這是趕著報喜呢。”
聽到省級項目支持,李明坤也有點心神晃動,不過也讓他心生不滿,他還以為出了什么大事才急著找老板,路上就差飆車了,結果白擔心一場。
“嘿呀,易定干也是,就這事還藏著掖著,直接讓我轉達不就行了!”
陳家志又說:“還有點其他事,領導約我下個月一起去百色,讓我早點回花城準備。”
李明坤道:“才來就催著你回去,可不興這樣,元謀也需要老板的指導,聽說繁榮菜場在老板的指導下,
今年可是脫胎換骨了。”
陳家志有些訝然,“你還知道繁榮的情況?”
李明坤點頭道:“互相學習嘛,我時而會和其他基地聯系,現在各個基地中,就屬元謀的情況最差了。”
“我覺得你又在謙虛了。”
天色還早,陳家志起身道:“走,先去巡田,今天把元馬看完,明天去黃瓜園鎮,跟著就回花城了。”
“別啊,多呆兩天。”李明坤急道:“繁榮菜場的西蘭花搞得多好,元謀也需要同樣的例子激勵激勵。”
說到西蘭花,陳家志走得更急了,元謀適合十字花科蔬菜的育繁種,他還和彭謙提過一嘴西蘭花制種。
李明坤跟在后面,不停和李秀吐槽,李秀能感覺到他是真心想讓家志給建議。
畢竟很多次了,家志早證明了自身的魔力。
云嶺農業在元馬鎮的150畝基地格局整體沒變,50畝育苗大棚,100畝露天基地。
不過細節變化很大。
100畝露天基地已經不在種菜,而是全變成了制種基地。
這一茬種的全是菜心,入目所見盡是金黃色的菜花,綠色的葉子反倒成了點綴。
彭謙也很快走了過來,道:“現在各個菜場用的菜心、芥蘭種子今年基本都實現了自給自足,一線反饋的發芽率、生長表現也都還可以。”
陳家志頷首道:“我經常巡田,種子純度也很高,少有雜種。”
在元謀生產蔬菜種子的確很有優勢,除了菜心、芥蘭生產制種,彭謙還開展了不少育種嘗試。
不過育種是個漫長過程,陳家志雖然有興趣,但也很難再抽出太多精力放在育種上。
只能提出一些育種方向,讓彭謙帶著人嘗試。
陳家志也看到了西蘭花育種,現階段還停留在篩選收集資源上。
也有拿日本的西蘭花種子進行留種生產,然后再篩選提純,但后代遺傳性能表現并不好。
陳家志也不急,有人在做這事就好。
了解完種子工作,陳家志才去了育苗圃。
到這個時間段,元謀冬早蔬菜基本已全部完成了栽苗工作。
育苗場今年一共賣出了一千萬株種苗,種苗銷售收入近100萬元。
其中嫁接苗數量過半,比去年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砧木資源的篩選利用中,也找到了一些更能適應某些情況的嫁接組合。
等了解完工作,也到了傍晚,李明坤也讓食堂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陳家志也借著這個時間簡單談了工作。
他也確實沒啥好建議,種子種苗工作又不是種菜,更需要的是耐心。
想讓他點石成金,基本不可能實現。
翌日一早,陳家志就讓李明坤開上面包車去黃瓜園鎮。
車才開了片刻,陳家志就換下了開車的李明坤,自己坐上了駕駛位置。
李明坤開得太慢太穩了。
做種子種苗工作需要慢下來穩住,但種菜除了穩,也需要一股心氣。
所有菜場管理層里,可能就李明坤還沒有賭行情,搏一搏的心態。
沿著國道往北,很快便到了黃瓜園鎮的基地。
塑料大棚連綿成片,是平坦的壩區上唯一的異類,大棚內分別種植著黃瓜、番茄、茄子等云嶺農業代表性的蔬菜。
陳家志逐一看過去,已是收獲的季節、
黃瓜藤蔓爬的最快、最瘋;番茄苗擠擠挨挨排列著,像一堵綠墻;茄子的葉片最大,最顯沉重,接穗與砧木的嫁接點也最為明顯,很是粗壯,可能也是其后勁十足的證明之一。
看完最后的茄子,陳家志站在龍川江河畔,旁邊站著李明坤、王永祥、起興懷等人。
一筐筐的菜蔬也正不斷從棚里運出,李秀拿著相機追著就是咔咔咔的拍。
陳家志給李明坤幾人遞了煙,道:“老李,你太謙虛了,這不比繁榮的西蘭花差嘛。”
李明坤問:“是不是下午就準備回去了?”
陳家志抽了一口煙,道:“你看,這事你都能判斷準,制定種植規劃不也手拿把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