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青在這個時間點前往文信侯府,無疑是在本就不平靜的咸陽之中丟了一塊重石,將秦國朝堂這潭湖水攪的更加混亂了起來。
文信侯府內。
許青和呂不韋兩人坐在后院的亭子之中,看著來來往往的奴仆收拾著東西,一口口大箱子被擺放在許青的面前。
“你這個時間點來我府上,此時宗室和外戚應該都坐不住了,你有些心急了。”
呂不韋看向許青,微微搖頭說道。
“并非是我心急,而是文信侯您太急了。您這么著急離開咸陽,不就是為了盡快和門客以及朝中諸臣脫離,從而不牽連他們嗎?”
許青轉頭看向呂不韋,看著對方已經花白了的發須,平靜的說道。
“他們都是難得的人才,若是因為我而無法為秦國效力,實在是遺憾。而且秦國需要穩定,哪怕只是不太穩定的穩定。”呂不韋輕嘆一聲說道。
“但您應該知道,我不可能留下全部人的。”許青沉聲說道。
哪怕他和嬴政已經在盡可能的減少呂不韋對朝堂的影響以及留下那些有能之士,但是呂不韋的威望和根基太深厚了,一旦留下的人太多了,難免不會保證這些人會有其他的想法。
一旦新老相國用的還是同一批人,那這批人身上呂不韋的標簽依舊不會摘掉,甚至會和呂不韋糾纏的越來越復雜,甚至可能會引發諸多持續性的后遺癥。
哪怕他一心想要留下呂不韋當自己的幫手,但也不是現在要留下,必須等朝堂干凈了,再讓呂不韋回來。
“老夫明白,我已經讓治粟內史幫你留意了對你親近和可用之人,其中都是和我關系不深的人。”
呂不韋將一張素娟交給了許青,神色感慨的說道。
許青接過了素娟,將其緩緩打開看了起來,看著姚賈為首的諸多官員的名字,這些人都將成為他的班底之一。
“我不會苛待這些人的。”許青點頭說道。
呂不韋微微點頭,他相信許青不會苛待這些人的,轉而又看向了院子中的箱子,開口說道 “這些便是我集百家之長,耗費了十幾年心血所著成的《呂氏春秋》。秦國依靠法家而強大起來,但并不能只依靠法家,尤其是在一統天下之后。”
“一統天下的秦國是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往日的治國理念并非都適用這新的國家,而這呂氏春秋或許可以給你和大王提供幫助。”
呂不韋看著眼前不斷堆放起來的箱子,眼中不經意間流露出了一抹傷感。
《呂氏春秋》不僅是他的身后名,更是他從一介商賈成為秦國相國并獨掌朝政十數載的證明,如今他雖功成身退,但心中還是不免有些傷感和失落。
“您放心,我會善用的。之前我答應過您,我會讓呂氏春秋得到百家認可的。”許青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卷竹簡,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來,將竹簡遞到了呂不韋面前。
“這是.”
呂不韋接過竹簡,看了一眼笑意十足的許青后,便抱著好奇將竹簡打開了。
竹簡上密密麻麻寫了不少字,呂不韋目光死死盯著這些字,瞳孔縮了縮,神色不由得變得激動了起來。
這竹簡內容雖然多,但里外里就在說一件事。
那就是道家認可了他的《呂氏春秋》,并承認他以雜家的身份學得了道家學說中的精髓。換個簡單理解的話來說,也就是道家愿意帶頭為他冠上子的稱號了。
要知道雜家自從誕生以來,只有一個人被百家公認為子,當年商鞅的門客尸交,尸子。
有了道家的承認,等到《呂氏春秋》公開之后,其余百家心中就算有氣,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這件事了。
畢竟如今百家早已過了百家爭鳴的時代,唯一還在堅持爭奪治國學說的也就只剩下了道家、儒家、法家這三家了,包括名家、陰陽家等在內的其他門派都只不過是這三家的附庸罷了。
法家本就散亂,也不在乎外人學的他們的學說。至于儒家,有道家的支持,他們也不好明著和道家撕破臉,也只能承認。
如此其余百家還能說什么呢?
《呂氏春秋》相當于是呂不韋的孩子,作為父親最期待的事情莫過于孩子闖出一片天地來,得到眾人的認可。本來他以為自己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但許青卻幫他提前完成了,甚至讓他得到了子的稱呼。
“多謝.”
呂不韋深吸一口氣,掩蓋不住心中的激動,握著許青的手也不知該說什么好了。
“這是我答應您的自然要做到,而且您的這部書乃是驚世之作,若是不能得到百家認可就實在太讓人遺憾了。”
許青看著激動的呂不韋,輕笑著說道。
怎么說他也是接手了呂不韋的遺產,拿人手短,若是不給些回報,今后還怎么再把呂不韋叫回來干活呢?
至于道家認可《呂氏春秋》這件事,對于他而言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他是未來天宗掌門人,又是黃老、貴虛等道家學派士人領袖,只要他承認了,那就是道家承認了。
呂不韋握著許青的手,因為過于激動,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了,只能握著許青的手久久不撒。
“多余的話您不必說,這是我為數不多能夠為您做的了,不知接下來您有什么打算?”許青笑著說道。
“老夫打算見一見老朋友,然后便擇一地養老,一把年紀了,也該休息休息了。”
呂不韋聞言,沉吟了片刻,才輕嘆道,語氣之中有著幾分感慨歲月的流逝。
“那我就祝您一路順風,等到來日您離開咸陽之際,還請告知我一聲,我會去給您送行。”許青說道。
“好。”
呂不韋應下后,李斯、姚賈、治粟內史、御史中丞四人的身影便走入了院子之中,朝著許青和呂不韋走來。
“文信侯,相邦!”
四人行禮道。
“這是?”
許青看著突然到來的四人,眼中閃過一抹詫異,疑惑的看向了呂不韋。
“讓你們見一面,這樣也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呂不韋說著便站了起來,雙手背在身后,便朝著院外走去。
許青看著離開的呂不韋,心中已經了然對方這是什么意思,這是做交接,正式將文信侯府的遺產交給他了。
“文信侯對你們應該也交代了大致的事情了吧?”
許青伸手將四人攙扶起來,笑著問道。
“文信侯已經言明,今后還請相邦多多指教。”
李斯看了一眼身邊的三人,對著許青拱了拱手說道。
他跟著三人一起來見許青,就是了打破雙方隔閡的。
對于一飛沖天成為相邦的許青,李斯心里多少是有些羨慕的,不過他也明白許青能有今天全是對方應得的,對方所立下的功勞,遠非他所能比的。
“今后還請相邦多多指點,我等定聽從相邦之令,效忠大王,為秦國效力!”
姚賈三人看著眼前的許青,沉聲說道。
昨日呂不韋解散門客之后,特地將他們三人留下告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表示將他們交托給了許青,讓他們聽從許青的命令繼續為秦國效力。
當時三人是萬般震驚的,完全沒想到嫪毐謀反這件事竟然是這么大的一盤局,更沒想到許青和呂不韋之間竟然會選擇這樣的權力交接。
不過這樣平穩的交接對于他們而言是好事,同時他們也不必再擔憂安危了。
有許青成為新的領袖,對于他們而言是百利無一害的。
“諸位不必多禮,文信侯既然將諸位交托給我,我定然不會辜負他的。不過我也希望諸位能夠不忘前事,始終對大王和秦國抱有敬畏和愛戴之心。”
“大王是英明之君,定然不會因為外人謠言中傷就懷疑有能之臣。我也無法和諸位保證什么,但我可以保證無論是對誰,只要才德兼備之士,定然都會一視同仁。”
許青伸手將四人攙扶起來,笑著四人說道。
“我等明白,謹記相邦的提點。”
李斯、姚賈、治粟內史和御史中丞四人拱手說道。
許青話中的敲打意思,他們自然是聽出來了。今日他們正式投靠許青,從此之后便和呂不韋沒了關系了。
“今日時間不早了,我便不請諸位吃飯了,等到明日相邦府開府,我在請諸位喝一杯。”許青繼續說道。
“是。”
四人拱手說道。
又和幾人說了幾句話后,許青便先一步離開了文信侯府,跟著他一起坐馬車離開的還有李斯。
“相邦,您今日來文信侯府,外界已經產生了不少的議論,我聽到消息宗室那邊反應相當激烈。”
李斯看著坐在對面的許青,遲疑片刻后,有些擔憂的說道。
“他們反應激烈是正常的,不過不必擔心,我自有方法應對。明日相邦府開府之際,通古兄你記得早些到。”許青點了點頭后說道。
宗室反應激烈在他的與預料之中,宗室和士人的矛盾不是捂蓋子就能按下去的,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機會讓宗室將心中的怨氣化解了。
李斯聞言先是一愣,隨后便明白了許青要做什么,心中一陣激動。
“多謝相邦。”李斯拱手說道。
許青笑了笑沒有說話,李斯作為秦王黨,如今也該正式進入朝堂了。
想到明日自己正式就任相邦之位,許青心里多少還是有些激動的,那可是相邦啊,秦國真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