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19章 搬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特區網絡安全實驗室在“老帶新”的模式下艱難卻穩步地推進著。

  部委派來的人員雖起點不高,但學習勁頭很足,在黃河技術骨干的帶領下,逐漸開始承擔一些基礎性的漏洞分析和規則編寫工作。

  李文杰每周的技術分享課,從最初的單向灌輸,慢慢有了互動和討論。

  何耀宗將實驗室的進展和困難定期向部委匯報,同時委婉地提出了希望在科研經費、進口設備審批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持。

  幾次溝通后,一批緊缺的測試儀器和專用軟件的進口許可較快地批了下來,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與此同時,香江。

  距離那個歷史性的時刻還有一千天,香江商界表面平靜,水面下卻暗流涌動。

  一些敏銳的資本開始調整布局,部分英資背景的財團加快了資產轉移的步伐,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待價而沽的優質資產。

  黃河集團在何耀祖的主持下,審慎而果斷地行動著。

  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清晰的戰略眼光,集團旗下的投資公司接連出手,并購了幾家具有潛力的港口物流公司和一家老牌的本地商貿行,進一步鞏固了在香江的實業基礎。

  這樣的機會還引來了其他狼,李黃瓜被趕出香江后,在大馬并不如意,得知何雨柱長期坐鎮內地,集團重心北移,便動了重返香江的心思。

  他長江集團旗下的人員開始返回香江嘗試接觸一些項目。

  這樣的動作怎么瞞得住白毅峰的手下,很快消息很快傳到何耀祖那里。

  為什么是何耀祖,既然何雨柱把香江的大權交到兒子手上,白毅峰自然要挺自己這個大侄子。

  何耀祖直接讓人明著去跟那些人交涉,實則是警告,如果他們不聽勸告,黃河不介意去大馬做點什么。

  李超人接到匯報后,扼腕長嘆,最終指示手下停止了所有在香江的動作。

  他很清楚,何家可不是說著玩,如果他追到大馬來,他這些年的努力又白費了。

  這件事何耀祖跟他老爸匯報了何雨柱覺得他的手段過于柔了,只是警告,他讓何耀祖派人去查李黃瓜現在都在搞什么產業,那家伙的眼光和手段還是很厲害的,搶他的機會何雨柱可不會手軟。

  何耀祖雖然有點不信他老爹說的李黃瓜那么厲害,畢竟是手下敗將么,還是照做了。

  調查的結果還真讓他意外,港口、電訊、房地產人家在大馬一樣都沒少做,而且還在海外有很多項目,這也讓他收起了輕視之心。

  同時他也查明了為啥李黃瓜想回香江,大馬畢竟不是華人的地盤對華人可不是那么友好,哪里有香江安全。

  不過李黃瓜的海外布局倒是給了他不少思路,然后和記黃埔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目標就是外面那些港口的經營權。

  白毅峰的麾下在北方還給何雨柱帶來了一些小驚喜,那幫家伙自發的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幫集團搶人,趁著混亂的機會,用盡各種手段,連哄帶騙,甚至半強制地將一批涉及精密機械、航空航天和基礎物理領域的工程師、專家及其家眷,通過各種隱秘渠道轉運出來。

  這批“特殊人才”的價值無法估量,但其動向也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白毅峰匯報過來的時候,何雨柱現在夸贊了那些人,并讓白毅峰給與獎勵,然后命令那些人必要的時候可以反擊,然后潛伏或者撤出。

  白毅峰把命令傳達下去,那些人動作隱蔽了,但是動作也更大了,因為他們更清楚機會和時間都不多了。

  歐美和國內手機通訊的發展讓之前蓬勃的傳呼業務進入了衰落期。

  然后傳呼業務部門破冰出海了,目標亞非拉,針對他們這些新興市場對廉價、可靠通訊工具的旺盛需求,黃河推出了數款操作簡易、皮實耐用且價格極具競爭力的傳呼機。

  這些產品迅速風靡東南亞、南亞、非洲和南美多個國家,市場份額節節攀升,幾乎形成壟斷之勢。

  針對當地語言的屏幕顯示、超長的待機時間和適應惡劣環境的設計,成為了攻占這些市場的利器。

  下面甚至還有人提出把廠子建出去,被何雨柱直接否決了,國內的勞動力都沒地方安置呢,憑什么便宜外面的人。

  同時何雨柱還做出了一個決定,下令香江黃河直升機、黃河汽車和黃河鋼鐵大部遷入內地。

  實驗室全部保留,內地新建實驗室,資料共享,直升飛機保留一套生產線為實驗室提供保障,汽車廠只保留高端轎車生產線,鋼鐵廠只保留建筑用鋼材產能。

  目標選在了在較北方的哈爾濱,被派去談的是何雨鑫。

  何耀祖接到父親關于產業北遷的決策后,立即召集了香江黃河直升機、黃河汽車和黃河鋼鐵三家公司的核心管理層開會。

  會議室里氣氛有些凝重。這三家企業扎根香江多年,員工中不乏服務了十幾二十年的老臣。

  “董事長的決定,大家都清楚了。”何耀祖開門見山,“搬遷是集團戰略,勢在必行。但各位和下面的員工,都是為集團立下汗馬功勞的,集團絕不會虧待。”

  他示意助手將初步擬定的安置方案分發下去。

  “原則上,我們鼓勵員工隨遷內地。哈爾濱、津門、特區,新廠區的條件和配套不會比香江差,集團會提供搬遷補貼、住房安排、子女入學協助。薪資待遇根據內地生活標準重新核定,但總體收入水平不會下降,表現優異者還有上升空間。”

  汽車公司的總經理楊濤看了看方案,提出疑問:“何生,很多老師傅一家老小都在香江,讓他們舉家北遷,恐怕.”

  何耀祖點點頭:“理解。所以第二條,不愿意北上的,集團提供幾個選擇:一,香江那些廠房大概率會改造成電子廠或者通訊設備廠,也需要人手,優先內部轉崗;二,集團旗下其他在港公司,包括地產、港口、酒店、零售,有空缺職位優先錄用;三,如果選擇自愿離職,集團會根據服務年限,提供優于市場標準的補償金。”

  “我贊同,香江的重工業發展不起來,我們基本上已經站在頂點了,以后也就這樣了,董事長的有還找個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還不是考慮下面的人所以才一直沒動作,現在時局也在變化是時候了。”顧元亨第一個支持。

  “我也贊同。”咸興堯也表了態。

  會場里響起一陣低語。

  有人松了口氣,有人依然眉頭緊鎖。

  “具體到每個人,各部門主管要逐一談話,了解意向,做好解釋工作。”何耀祖語氣嚴肅,“我不希望聽到有強迫或者敷衍了事的情況。有什么困難,及時上報,集團盡量解決。”

  “是。”會議室所有人齊聲道。

  散會后,消息迅速在三家公司內部傳開。

  車間里,老技師阿強拿著意向表,眉頭擰成了疙瘩。

  他五十出頭,在汽車廠干了半輩子,老婆在街市賣菜,兒子剛上大學。“去冰天雪地的哈爾濱?”他嘟囔著,連連搖頭。

  年輕一些的技術員小李則有些心動。

  他未婚,在內地也沒有牽掛,方案里提到的“發展機會”和“住房福利”對他很有吸引力。

  “去看看也好,聽說內地現在發展很快。”

  類似的情景在各處上演。

  管理層按照何耀祖的要求,耐心細致地溝通,解釋政策,登記意向。

  初步統計結果出來,愿意隨遷的比例只有一成,主要集中在年輕、技術過硬且家庭負擔較輕的員工。

  三成左右希望轉崗到集團其他在港公司。

  另有近六成員工,或因家庭,或因年齡,或因對內地生活的顧慮,選擇領取補償金離職。

  這個結果在何耀祖的預料之中。

  他請示了老爸,然后給了指示:尊重個人選擇,按方案妥善執行。同時,加快與內地方面的銜接,確保新廠區建設、設備安裝和人員接收工作順利進行。

  補償金的發放和離職手續辦理得很快,集團財務準備了充足的現金。

  拿到豐厚補償的老員工們,雖然對離開工作多年的地方有些不舍,但對集團的處置方式大多沒有怨言。

  部分選擇轉崗的員工,在集團人力資源部的協調下,陸續前往地產、港口等部門報到。

  愿意北上的員工,則分批組織前往內地現有的廠區參觀,熟悉環境。

  看到現有廠區的員工宿舍、以及當地政府承諾配套的學校、醫院,不少人心里的石頭落了地,對接下來的生活有了期待。

  何雨鑫在哈爾濱的談判頗為順利。

  當地政府對黃河系企業的落戶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誠意,土地、稅收、配套政策都給足了優惠。

  對于可能帶來的就業機會和產業鏈拉動效應,他們寄予厚望。

  產業北遷涉及的資產清算、設備拆卸、運輸等一系列工作,在何耀祖的坐鎮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展開。

  香江這邊,原有的廠房根據新的規劃,逐步轉向高端制造、物流倉儲和研發中心。

  這場牽涉數千人的大搬遷,雖然不可避免帶來了一些動蕩和陣痛,但在充分的準備和優厚的安置條件下,總體平穩。

  過程中,也有個別中層管理人員,憑借在黃河的工作經歷和掌握的技術,被競爭對手挖走。

  至于實驗室的人員,何耀祖可不會那么簡單就放走,要走可以,那一筆封口費,如果知道泄密,后果不是他們能承受的。

  核心的實驗室人員走都走不了,除非黃河集團放棄他們研究的項目,這個顧元亨、咸興堯、楊濤已經跟那些人談過了,他們沒有異議,畢竟在黃河干了這么多年了。

  何耀祖將香江產業北遷的初步安排向何雨柱做了詳細匯報。

  “爸,人員安置基本平穩,三家公司的管理層和骨干技術團隊穩定,愿意北上的已經分批組織去哈爾濱和津門考察環境了。楊濤負責哈爾濱新廠建設,堯叔留在香江管理剩余業務,亨伯先去特區,統籌后續的產業調整方案。”

  何雨柱聽完,點了點頭:“告訴楊濤,哈爾濱那邊,設備安裝調試要盯緊,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基礎設施不比香江,預案要做足。第一批投產的產品,質量不能出任何問題。”

  “明白。”

  “元亨那邊,讓他盡快拿出香江剩余資產的整合方案。重工業剝離后,空出來的廠房、地塊,是轉型高端制造,還是做物流倉儲,或者部分轉向商業開發,都需要詳細論證。”

  “已經交代下去了。”

  “元亨么,看他自己考慮吧,他歲數也不小了做籌備工作我怕他吃不消。”

  “我會亨伯的。”

  父子倆又聊了幾句,何耀祖掛了電話,去處理其他事情去了。

  哈爾濱,黃河汽車新廠區選址地。

  楊濤裹著厚厚的棉大衣,踩著積雪,和當地政府派出的協調人員一起勘察場地。

  “楊總,這片地平整工作已經完成,開春就能動工建廠房。旁邊的職工宿舍樓,規劃也批下來了,保證在設備進駐前達到入住條件。”當地的干部熱情地介紹。

  楊濤哈著白氣,點了點頭:“多謝支持。我們第一批搬遷過來的員工和設備,大概在下個月抵達。相關的供電、供水、供暖,還要麻煩你們確保萬無一失。”

  “放心,市里開了專題會,這些都是重中之重。”

  看著眼前這片空曠的雪地,楊濤心里沉甸甸的。

  將汽車產業從溫暖的香江遷到這冰天雪地的北國,不說別的,光是香江過來那些人面對寒冷的挑戰都夠喝一壺的。

  但他也清楚,這是必須要走的路,香江現在的產業越來越趨于貿易、金融、購物了,實業最終可能都招不到工人。

  想歸想,他還是拿出筆記本,再次核對了一遍即將到來的設備清單和人員安置細節。

  香江,顧元亨的辦公室。

  他面前攤開著香江地圖和集團在港資產的詳細報表。重工業遷出后,留下了大片廠房和土地,如何盤活這些資產,實現平穩轉型,是他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他初步設想,部分位置優越、設施完好的廠房可以改造為高端電子產品生產線或精密加工中心;靠近港口的區域,則規劃為現代化的物流倉儲基地;另有幾塊地皮,具備商業開發潛力。

  他需要在計劃書里詳細闡述每種方案的利弊、投資回報周期以及對集團整體戰略的支撐作用。

  幾天后,顧元亨帶著厚厚一迭方案從香江飛抵四九城。在何雨柱書房里,他將規劃圖鋪開。

  “老板,我和團隊初步議了三套方案。”他指著圖紙,“葵涌的老廠房靠近港口,改造成自動化倉儲最合適;九龍那處地塊交通便利,可以建高端電子組裝線;至于筲箕灣那邊,地段好,有開發商感興趣,但我覺得留著自用更劃算。”

  何雨柱仔細看著圖紙上的標注:“做電子組裝,我們的優勢在哪里?”

  “成本可控,交貨快。而且特區那邊的研發中心能提供技術支持。”顧元亨遞上另一份文件,“這是詳細的投資回報分析。”

  “物流倉儲呢?”

  “現在進出口業務增長快,自有倉儲能降低運營成本,長期看比出租劃算。”

  何雨柱沉思片刻:“電子組裝線可以先做起來,從小批量試產開始。物流倉儲的方案我原則上同意,但自動化設備的選型要再論證。”

  “明白。”

  “筲箕灣的地塊暫時不動。香江的未來還不明朗,留一塊好地在手里,進退自如。”指著地圖道。

  顧元亨點頭記下。

  “另外,元亨啊,你這身體吃得消么?”

  “我也沒比你大幾歲,身體也沒問題。”顧元亨笑道。

  “那行,你自己看,如果太累你就跟耀祖說,集團需要人的地方多了去了。”

  “我知道,我不會客氣的。”

  “那就好。”

  與此同時,特區網絡安全實驗室里,李文杰正帶著混合團隊進行新一輪壓力測試。

  部委派來的小王緊盯著屏幕,突然喊道:“李工,3號節點響應延遲異常!”

  李文杰快步走過去:“流量特征?”

  “像是正常的訪問請求,但集中來自幾個IP,并發數超高。”

  “啟動B預案,限制這幾個IP的并發連接數。”李文杰下令,“小張,分析一下這些IP的歸屬和訪問行為模式。”

  經過幾個月的磨合,部委來的技術人員已經能獨立處理一些常規問題。雖然遇到復雜攻擊時仍需要骨干出手,但進步顯而易見。

  測試結束后,李文杰召集簡短總結會。

  “今天的情況,很可能是某種新型的病毒攻擊變種。我們的B預案起了作用,但消耗的資源還是太大。下一步要考慮如何更精準地區分正常用戶和攻擊流量。”

  一位部委派來的老工程師提問:“能不能在認證環節加一道挑戰機制?比如隨機驗證碼。”

  “可以嘗試,但要考慮用戶體驗,不能所有訪問都加。”李文杰肯定了他的思路,“這個方向值得研究。”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