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75章 龍芯之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何雨鑫挖角聯想技術人員的事,很快在圈子里傳開,引起了一些波瀾。

  聯想方面雖未公開表態,但公司將黃河集團視作了潛在的競爭對手。

  對黃河公司賣出的計算機,他們漢卡的價格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可別小看那幾百塊,這個動作導致黃河計算機的銷量降了一部分,還有不少單子丟了,尤其是大批量采購的。

  “何總,現在怎么辦?”

  “沒事,不就是個漢卡么,你這么的,跟客戶說漢卡多出來那部分錢我們承擔了。”

  “這加起來也不少錢呢?”

  “跟我們的利潤比呢?”

  “那倒是不多。”

  “這不就是了,去談吧,當然如果聯想無限制漲價我們可不會資敵。”

  “明白。”

  何雨鑫可不想一直被人卡脖子,轉頭他就托人給新加坡實驗室送去了最新的漢卡。

  他在越洋電話里問實驗室負責人:“皮特森博士,可不可以成立一個專項小組,專門研究這個漢卡?”

  “何先生,這個東西的原理不復雜,不過編碼對我們這些外國人來說有點難。”

  “這樣啊,集團通訊公司那邊不是在搞這方面的東西,你們能不能聯合攻克一下?”

  “這個我要請示一下,我聽會所他們那邊的研發壓力也很大。”

  “好,用不用我跟董事長說一下?”

  “你能說一下最好,畢竟我們是兩個部門。”

  “行,那你們先研究硬件部分,你們也可以去找找還有沒有類似的產品,借鑒一下。”

  “可以。”

  何雨鑫給何雨柱去了個電話,何雨柱從通訊實驗室調了兩個人過去協助新加坡實驗室。

  新加坡那邊,迅速抽調了人員組成了攻關小組。

  目標是,研發出性能更穩定、成本更低、能直接集成到計算機主板或系統軟件里的產品,擺脫對外接板卡的依賴。

  電話中何雨柱還提了一個事。

  “雨鑫,你去找一個叫黃令儀的研究員。”

  何雨鑫奇怪道:“黃令儀?跟我大嫂重名?”

  “嗯,這不重要。”

  “那重要的是什么,大哥,這人有什么特別嗎?”

  “我這邊看到些資料,這位女研究員在集成電路設計,尤其是微處理器架構方面,很有想法。”

  “她人在哪啊?”

  “應該在中科院。”何雨柱道。

  何雨鑫雖然對大哥如此具體地關注一個內地研究人員感到些許詫異,但他對何雨柱的判斷一向信服。

  “好,我立刻派人去查。”

  “嗯,找到后你親自去見一面,表示我們的誠意。她可能因為環境所限,一些想法還沒機會實現,我們這里能提供她需要的平臺。”

  “明白。”

  放下電話,何雨鑫便安排人手多方打聽。

  幾天后,人找到了,黃令儀研究員此前確實在某研究所工作,致力于集成電路研究,但該研究所因經費等問題,發展受限,她本人的一些研究構想也難以推進。

  目前她似乎處于半休息狀態。

  何雨鑫決定親自跑一趟。

  他帶上一位助手,按照地址找到了黃令儀的家。

  那是一片老舊的單位宿舍樓,環境略顯簡陋。

  敲門后,一位戴著眼鏡、氣質沉靜的中年女性開了門,得知何雨鑫的來意后,她有些意外,但還是客氣地將他們讓進屋里。

  家中陳設簡單,但收拾得整潔干凈,書架上堆滿了專業書籍和資料。

  何雨鑫沒有繞圈子,直接表明了身份和來意:“黃研究員,您好。我是香江黃河集團的何雨鑫。我們了解到您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和獨到的見解。我們集團正在籌備建立自己的計算機研發中心和芯片設計部門,非常需要您這樣的專家加入。我們可以國際一流的實驗室設備、充足的研發資金以及完全自主的技術路線選擇權。”

  黃令儀安靜地聽著,表情沒有太大變化。

  她給何雨鑫和助手倒了杯水,沉吟片刻后才緩緩開口:“何先生,感謝您和貴集團的看重。我這一輩子,確實就想做點實實在在的芯片設計工作。不過.”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書架上那些泛黃的資料,“你們是外資公司,目標肯定是市場和利潤。我擔心過去之后,身不由己,最終的研究方向會背離我的初衷。”

  何雨鑫連忙解釋:“黃研究員,這一點請你放心。我們搞研發,也是為了國內的的計算機領域發展,錢肯定是要賺的,不然哪里來的研發資金。”

  黃令儀笑了笑:“何先生,你們的條件聽起來確實很誘人。不過,這件事對我來說太突然了,我需要時間認真考慮考慮。另外,我也得和家人商量一下。”

  何雨鑫知道不能強求,便留下了聯系方式:“當然,這是大事,應該慎重。無論你最終如何決定,我們都尊重。黃河集團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

  離開黃令儀的家,何雨鑫心里明白,這次見面雖然沒能立刻請動對方,但至少已經播下了一顆種子。大哥看中的人,絕不會是泛泛之輩,剩下的,就需要時間和耐心去等待了。

  他沒有再過多打擾,何雨鑫帶著人走了。

  他是走了,可到了晚上,黃令儀失眠了,外資公司、國際一流的設備、充足的資金、自主的研究方向等等等,這些條件,對于多年來因經費和設備問題而步履維艱的她來說,誘惑力太大了。

  她起身去了客廳,找出自己積累了多年的研究筆記和構想圖,一頁頁翻看。

  許多想法因為條件限制,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如果,如果真有一個平臺能讓她放手去做  他丈夫被驚醒,出來后看到她的狀態不對就關切地問了原因。

  黃令儀將黃河集團的邀請和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令儀,這是大事,你想清楚。那邊的環境、管理模式,都和研究所完全不同。而且,一旦去了,就等于這邊的工作丟了。”

  “我知道。”黃令儀嘆了口氣,“可你看看所里現在的情況,項目申請有多難?想買臺好點的示波器都要打無數報告。我今年都這個年紀了,再不抓緊做點實在的東西,這輩子可能就這么過去了。”

  “你剛剛說的是黃河集團?”

  “對啊,如果是別的公司我還沒那么糾結。”

  “他們勢力確實很強,也很有名,但他們真的會支持你搞那些短期內看不到利潤的基礎研究嗎?他們現在所在領域好像跟計算機沒關系吧?”

  “這也是我最大的擔心。何先生話說得很滿,可實際情況如何,誰也不知道。”

  “要不你先側面了解一下這個公司?看看他們以往在研發上的投入和口碑?”丈夫建議道。

  黃令儀點了點頭,這確實是個穩妥的辦法。

  她決定找機會打聽一下黃河集團,特別是其在技術研發方面的真實情況。

  了解的結果讓黃令儀震驚了,特區電子廠實驗室研究成果豐碩,各大院校校辦實驗室都有黃河的影子。

  黃令儀打電話給何雨鑫,想去參觀一下,何雨鑫覺得這些不能代表什么,讓黃令儀申請簽證送她去真正該看的地方看看,黃令儀一咬牙答應了。

  黃令儀的申請很快批了下來,出國考察。

  何雨鑫親自安排,派人護送她前往新加坡。

  飛機降落,當黃令儀踏進黃河集團新加坡微電子實驗室時,她感到一陣眩暈。

  潔凈無塵的環境、一排排她只在國外期刊上見過照片的先進設備、穿著白大褂忙碌穿梭的中外研究人員,這一切與她熟悉的研究所環境形成了天壤之別。

  實驗室負責人皮特森博士接待了她,并沒有因為她來自內地而有絲毫怠慢,反而熱情地介紹了實驗室正在進行的幾個重點項目,包括對“漢卡”的逆向工程和集成化設計,以及更前沿的微處理器架構預研。

  黃令儀看著示波器上跳動的波形圖,聽著研究人員用流利英語討論著技術細節,她的手微微顫抖。

  她走到一臺設備前,小心地觸摸著冰涼的金屬外殼,眼中閃過難以抑制的激動。

  “這臺離子注入機,我們所里打報告申請了五年都沒批下來。”她喃喃自語。

  皮特森博士似乎理解她的心情,微笑道:“黃女士,何先生特別交代,您可以隨意參觀,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和我們交流。他認為,真正的研發,離不開最好的工具,當然這里面看到的東西你不可以說出去,這關系到黃河集團的根本利益。”

  “我明白,我明白。”黃令儀連連點頭。

  接下來的幾天,黃令儀像一塊海綿,貪婪地吸收著一切。

  她與實驗室的華人工程師深入交談,了解他們的工作模式和研發自由度;她問過一些技術參數后,發現黃河可不是在追趕,而是在某些領域已經領先了。

  問過之后才知道這個實驗室是黃河集團董事長在很久以前就布局了,第一批人更是從北美仙童挖來的,不由佩服起來這位商人的眼光。

  還有AMD的專利其實也在黃河下面,這個是打聽出來的,她才明白為啥皮特森讓她保密,這個消息太震撼了,AMD的技術居然是中國人的。

  離開新加坡前,黃令儀給何雨鑫打了個電話,聲音比之前堅定了許多:“何先生,我決定了,愿意加入黃河。”

  何雨鑫在電話那頭露出了笑容:“太好了,黃研究員!歡迎您!相關手續和待遇問題,我馬上派人跟進。您是先回內地處理一下個人事務,還是直接開始工作?”

  “我直接開始吧。”黃令儀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有些想法,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試試了。”

  她知道,這是一個可能改變她后半生,甚至可能觸摸到那個縈繞心頭多年夢想的機會。她不愿再浪費一分一秒。

  何雨柱接到何雨鑫的電話,得知黃令儀已經答應加入,點了點頭道:“很好,接下來,重點是給她組建團隊,方向由她定,但是有一條不要抄其他廠商的,她的未來應該在另一個領域。”

  “啊?”這下給何雨鑫搞不會了。

  “民用的有新加坡那邊在搞了,不用做重復的事情,你說她該搞什么?”

  “工業,軍工?”何雨鑫試探道。

  “嗯,這個你也可以跟她聊聊,我怕她一門心思跟新加坡那邊學。”

  “我知道了。”何雨鑫道。

  “地產你籌備的怎么樣了?”

  “四九城能拿的都拿了。”何雨鑫道。

  “那就去申市、花城、杭城。”

  “這些地方也要?”何雨鑫驚訝道。

  “要,不過我估計比較難談,你要有心理準備。”

  “這個我清楚,四九城就廢了不少功夫。”

  “你都自己跑,是不是該培養培養人了?”

  “目前沒合適的,還是我自己來吧。”何雨鑫道。

  “還是要培養的,不然你以后不得累死,那么多產業,那么多項目。”

  “我會的,我也想多些時間陪凝玉呢。”何雨鑫道。

  “你知道就好,還有龔雪拍完這一部戲,你們是不是考慮再要一個,難道一個丫頭就夠了?”

  “這個,等她回來我跟她商量,商量。”何雨鑫道。

  “商量?這是任務!”

  “不是吧,大哥。”何雨鑫道。

  “什么不是,你打算讓一個丫頭以后跟你一樣忙死去?”

  “那怎么可能。”何雨鑫道。

  “那你就抓緊,你又不需要遵守那邊的政策。”

  “好。”何雨鑫道。

  花城飼料廠的成功投產,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優質的飼料配方加上軍企的高效管理,產品迅速打開市場,供不應求,為后勤部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廠區里機器轟鳴,卡車排著長隊等待裝貨,一派繁忙景象。

  許大茂和趙首長都松了口氣,這第一步算是邁穩了。

  然而,效益的紅火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隨著產量不斷提升,飼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以及原料加工時的粉塵和異味,開始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

  起初只是附近村民偶爾抱怨幾句,但到了夏天,氣味隨著南風擴散,加上廢水處理能力接近飽和,問題逐漸凸顯出來。

  先是廠區下游的河水變得有些渾濁,接著是靠近廠區的幾戶村民反映井水有異味。

  最后,聯名投訴信被送到了市和區兩級政府的辦公桌上。

  這天,許大茂正和趙首長談后面可能做的項目,接到了飼料廠廠長的緊急電話。

  “許總,不好了!市里環保局和區里的人都來了,說接到群眾舉報,要對我們廠進行環保檢查!說我們的排污可能不達標!”

  許大茂心里一沉,他知道有問題,可沒想到來的這么快么。

  建廠之初,雖然配套了環保設施,但當時更側重于盡快投產見效,對于長期可能存在的環境隱患,確實預估不足。

  “穩住,配合檢查,如實匯報情況。我馬上向跟趙首長匯報,然后過去。”

  趙首長得知消息后,也很重視。

  畢竟軍企更要注重形象和與地方的關系。

  這個事他壓不住也上報了,上面指示:正視問題,積極整改,妥善處理。

  當許大茂趕到飼料廠時,檢查已近尾聲。

  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臉色嚴肅,正在記錄數據。

  “王工,情況怎么樣?”許大茂問調查方帶隊的技術人員。

  王工程師推了推眼鏡,指著排污口和附近的溝渠:“許總,情況不太樂觀。你們廠的化學需氧量(COD)和氨氮指標都超出了排放標準。主要是廢水處理工藝跟不上現在的產量。另外,氣味問題也比較突出,附近村民反映很大。”

  “我們需要怎么做?”許大茂直接問道。

  “限期整改。要么減產到達標排放,要么立即升級環保設施。在問題解決前,可能會面臨罰款,甚至,如果群眾反應持續強烈,不排除要求停產整頓的可能。”

  “停產?”邊上的廠長一聽急了,“現在訂單這么多,停產損失太大了!”

  許大茂擺擺手,制止了廠長。

  他明白,在環境保護這個大原則面前,經濟效益必須讓步。

  更何況,這關系到部隊在群眾心中的形象。

  送走檢查人員后,許大茂立刻召集廠里領導和相關技術人員開會。

  “問題大家都清楚了,抱怨和叫苦沒用,現在要想辦法解決。”許大茂環視眾人,“兩條腿走路。第一,聯系設備供應商,看看有沒有更高效、處理量更大的廢水處理方案,越快越好。第二,我親自去跟周邊村民溝通,聽取意見,該賠償的賠償,該道歉的道歉,爭取理解和支持。”

  會后,許大茂給何雨柱打了個電話。

  他知道何雨柱見識廣,或許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柱子哥,飼料廠這邊遇到點麻煩.”許大茂把情況說了一遍。

  “大茂,這事遲早的。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個道理以后會越來越凸顯。環保投入,是必須付出的成本,躲不掉。”

  “我知道,現在就是想找個又快又好的解決方案。停產損失太大,也影響部隊和我們黃河的聲譽。”

  “這樣,我讓北美那邊的人幫忙找找,那邊的環保技術和設備供應商比較多,看有沒有成熟的方案可以快速引進。另外,你要跟部隊那邊說,處理群眾關系時,姿態可以放低些,主動提出幫他們修繕水利、或者支持點地方建設,比單純賠錢效果可能更好。”

  “好的,哥。”

  “這也算是個教訓,以后上新項目,涉及到環保的必須有相應的處理辦法,不然你就等著人家追著屁股后面找麻煩吧。”

  “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這里面還有另外一層你知道是什么?”

  “什么?”許大茂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利益,有人眼紅了,懂不懂?”

  “這,我還真沒朝這方面想。”

  “你自己慢慢悟去吧。”

  “哦!”

  掛了電話,何雨柱給北美的東大那邊去了個電話,讓他們去尋找相應的設備和處理方案。

  也給小日子那邊黃河的人布置了任務,接著就是等消息了。

  許大茂這邊則是帶著廠領導,讓村干部陪同,挨家挨戶走訪受影響的村民,誠懇道歉,聽取訴求,并承諾會盡快徹底解決問題,還提出了幫助村里修繕道路和補償的意向。

  果然這兩條一提出來就有了效果,本來冷淡的村民直接變得很熱情,甚至有村民提出能不能讓飼料廠在他們村招工。

  許大茂才覺悟到,這才是事情的根本,這才是那些村民的最終訴求。

  不過這事他可做不了主,因為工廠招的都是家屬還有轉業退伍安置的人員,本來就飽和了除非擴建。

  他找到了趙首長,趙首長那邊也是焦頭爛額的,地方上可沒那么容易對付,人家巴不得廠子關停,然后由地方接手。

  “許總,你還是幫我解決解決我的問題吧,村民那頭,賠錢可以,招工不行,我們還有很多人沒飯碗呢。”

  “趙首長,設備和技術已經在問了,沒那么快。”

  “那怎么辦?”

  “就不能讓上面協調協調。”

  “協調了啊,人家咬死了。”

  “在我看來根還在這個招工上面,村民如果不鬧了,問題就解決了。”

  “那還能把現在的工人辭了,讓給他們?”

  “那怎么辦。”

  ‘許總啊,這個忙還是要你幫才行。’趙首長雙手握住許大茂的手,許大茂汗毛都豎起來了。

  “我?我怎么幫?”

  “你們黃河那么多廠子,還有建筑工地,難道不需要人?”趙首長道。

  許大茂一聽原來打這個主意,想了想道:“我們很多都是技術工種,那些沒有上過學的根本學不會啊。”

  “那工地呢?”趙首長道。

  “這個其實你們就能解決啊,你們讓工兵團帶帶他們,讓他們自己搞個施工隊什么的不行么?”

  “對啊,我怎么沒想到,只是這樣前期肯定是沒活干的,這個工資?”趙首長道。

  “工地總有小工吧,花城和申城我們還有幾個住宅項目要開工,你們有沒有興趣?”

  “有,有,太有了。”趙首長激動道。

  “那就這樣吧,村里你們去談,還是我去?”

  “你帶著工兵團的人去談吧,他們那水平估計談不下來。”趙首長道。

  “好吧。”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