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太陽系一千四百光年。
第一旋臂末端,獵戶座支臂。
一團原子級精度的銀河系星圖浮現在藍的面前。
這團星圖,由約四千億顆金色光點,約一萬億顆藍色光點組成,其中前者代表恒星,后者代表行星,這種金藍色的交織讓星圖映著宇宙本身色彩。隨后,這種色彩映射到了小清的瞳孔中,在內倒映出藍金色的銀河。
“這是什么”小清問。
“銀河星圖。”藍解釋。
星圖是實時動態的,每一顆恒星、行星、乃至大型隕石等一切能產生微弱引力透鏡效應的天體,都會被質環檢測到,隨后就會被標注在星圖之中,并以原子級的尺度模擬著整個銀河系的運動。
小清扒著桌臺,看著那團不斷變幻的小銀河發呆。
與懵懂無知的小清不同,藍的智能場鎖定了星圖的中央區域,智能場散發著海洋般的深藍,它正在思考。
在星圖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銀河系的總體結構由內向外可分為銀心、核球、銀盤、銀暈和銀冕五個主要部分,整體呈扁球體。
其中,核球是碳基聯邦的主要文明區。
核球區域的恒星壽命普遍在一百萬銀河年(100億年)左右,老年恒星占據了大多數,幾乎和銀河系的年紀相當,很少有類似太陽的壯年行星存在,而構成碳基聯邦的主要高級文明,大多生活在古老核球區。
但這不意味著核球之外,包括太陽系在內的廣袤銀盤區域不重要了,核球之外的銀盤區是壯年恒星和星際物質的主要分布區,同樣是碳基聯邦的主要領土。
只有將硅基帝國殘余徹底攆出銀盤區,才能宣告自上帝時代以來面對大麥哲倫星系和仙女座星系聯合入侵戰爭的完全光復。
硅基帝國,也不過是上一次銀河系戰爭的殘余而已。
至于更外圍的銀暈和銀冕區域,則是以暗物質為主導的外圍的引力框架,也是碳基聯邦的域外緩沖區,其中那道延綿十萬光年的反物質云長城,就部署在銀冕防區,警惕著仙女座星系和大麥哲倫星系的方向的入侵。
銀心、核球、銀盤、銀暈、銀冕,這些結構共同形成了一個層次分明、引力綁定的標準盤狀星系。
這便是銀河系了,一個在宇宙中不大不小,標準精致,直徑為約18萬光年,中心厚度約1.2萬光年的美麗圓盤狀星系。
在四維宇宙時期,銀河系是呈現著中心外凸的球狀星系,大小不足三千光年(指三維光速,下同),而在五維宇宙時期,銀河系是一個直徑不足兩光年的超球體胞。
由此上溯,銀河系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宇宙大爆炸初期,是在那漫長的幾十個小時的十一維宇宙中緩慢形成的。
當時的銀河系,不過是一團簡并態夸克團,拳頭大小而已。
藍看著星圖,回憶著銀河系的過往,
不過四維宇宙時期以及更高維度的宇宙時期似乎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久到藍似乎也記不清,久到似乎只存在于聯邦的歷史資料中。
持續不足一億年的四維宇宙時代結束后,這沉甸甸的,延續了一百三十七億年的三維宇宙歷史,就成為了它記憶中的全部。
“里面為什么會有十三粒彩色光點呀。”
小清伸出手指頭,指著星圖內迥異于金色與藍色光點之外的彩色光點。
“這是銀河系的神,也是我們的朋友。”藍解釋道。
“那這六個紫色光點呢”
小清的指頭又掠過了數十萬光年,指向銀河系的另一個角落,那是第一旋臂末端的方向。
“那是硅基帝國的神。”藍的智能場微微閃爍。
“那這個大白點是啥”小清的手指又劃過了一千四百光年,指向另一個位置。
“不要你的羅清。”
小清小嘴一癟,眼淚開始打轉。
藍見狀,安慰了一下:“算上羅清神,銀河里就有二十位神了。”
“那其他星系也有那么多的神嗎”小清又懵懂無知的問著。
“不,星系的數量遠大于神的數量,附近一百萬光年內的其他星系幾乎沒有神,倒是仙女座星系有一位仙女神,但也只有一位罷了。除此之外,像神這么密集的地方,只有我們這兒有。”
藍說這番話時,帶著幾分肉眼可見的無奈。
如果可以,它更希望銀河系不要有那么多的神。
銀河系之所以有接近二十位神,這其實是有原因的。
得益于碳基聯邦致力努力實現光明海洋主義理想的行為,美麗的銀河系最終成為了宇宙中信仰光明海洋文明比例最高的星系,這在整個黑暗森林宇宙的大環境下,無異是一個奇觀。
在黑森宇宙里堅持光明海洋法則的文明也不是沒有,但它們要么是因猜疑鏈而變質,要么就是在更高一級的黑暗森林打擊中破滅,真正在黑森背景下,成長為星系霸主的只有碳基聯邦一個。
在廣闊宇宙中,銀河系宛如漆黑世界里的僅剩的燭火,是一群剛剛成長起來的理想主義者的聚集之地。
在這其中,哪怕是最強的碳基聯邦,在這個漆黑的世界中也最多只能算得上是一位稚童,而這位稚童卻在不遺余力的保護燭火。
立足于黑暗森林之巔的光明眾神,在看見宇宙森林中這朵大膽而璀璨的燭火時,是很震驚的。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銀河系也吸引了許多已臻至光明海洋社會的神級文明的到訪,與其說是到訪,倒不如說是“合影留念”或者“打卡”。
雖然大多數神都只是來打個卡,順帶嘲笑一下碳基聯邦那不切實際的“全民飛升”的理想,但長此以往,最終還是有幾位神逗留了下來。
因此,在漫長的時間積累中,銀河系產生了其他星系所從未有過的奇觀:
碳基聯邦作為普通的高級文明,竟然涌現了多位光明海洋神明為其站臺,這其中,藝術三神就是其中之一。
這里的藝術三神分別是[詩李白]、[低溫藝術家]、[恒星演奏家],三神雖然不直接參與黑暗森林戰爭,但它們的的存在,直接讓碳基聯邦免于了被黑森神明直接攻擊的命運。
有閑的沒事干,面對同級神明畏畏縮縮,面對高級文明重拳出擊的偽·黑暗森林神,在看見碳基聯邦的眾神虛影后,都會假裝路過的走開。
(注:黑暗森林神:指無差別攻擊一切神或文明的神,正常情況下不結盟、不聯合、不投降,舉世皆敵,見誰打誰,代表:星神文明)
(注2:偽·黑暗森林神:與同級神保持和平狀態,對非神文明進行無差別打擊。偽·黑暗森林神在宇宙中的占比遠大于黑暗森林神。)
而三位藝術之神選擇定居銀河系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藝術需要足夠的生命欣賞,而杜絕了黑暗森林戰爭的銀河系,是生命密度、平均文明等級最高的星系。
比如那位音樂之神,最苦惱的事情就是宇宙中沒有足夠的聽眾,但銀河系的聽眾能勉強滿足它表演需求。
組成碳基聯邦的高級文明數量之多,是其他星系很罕見的。在黑暗森林法則背景下,星系內只會有一個斷層式的高級文明。
而碳基聯邦有七十四個。
也正是這三位神明成為了碳基聯邦最的關鍵支柱,也讓任何偽·黑暗森林神不敢對銀河系發起任何黑暗森林打擊。
至于為什么在碳基聯邦之前的銀河上帝文明為什么沒有遭遇偽·黑暗森林神打擊,原因也很簡單,一切試圖對銀河上帝文明發起清洗的偽黑森神,都被上帝們挨個收拾了。
這個偽裝成高級文明的上帝文明,只是不想放棄大多數個體而成‘自私’成神罷了。
碳基聯邦能成長起來,擁有如此璀璨的高級文明數量,也與上帝文明時期的庇佑和培養脫不了干系,這個良性循環,誕生了黑暗森林宇宙中一抹燭火的奇跡。
而在上帝文明末期,上帝文明分裂,一部分選擇成神去追隨宇宙之外的未知,一部分選擇自然衰亡養老的情況下。
那些成神的上帝們,也沒有完全放棄銀河系,仍然留下一名成神的上帝,漫游于銀河系的各文明之中,隱居在銀河系,防止銀河系文明遭遇閑神攻擊。
這位隱居的上帝,就是碳基聯邦最大的底牌,哪怕是面對硅基帝國的突襲而喪失近半個銀河系時也從未啟用過。
況且,明面上的三位藝術之神就已經足夠了。
更何況除了三位藝術之神之外,還有[絕對剛體]、[熵平光珀]、[理想黑體]、[正五面體]、[量子泡沫]、[禁閉夸克]、[超電磁體]、[絕緣體]、[光纖]、等九位流浪神。
(注:理想黑體傳感器總數高達3億,但仍然視為‘一個’神)
如果算上那個自稱[元嬰修士]的新神,那就更多了。
盡管神造物或者光珀這種弱神不具備戰斗力,但總歸也是個依靠,比如那三億個傳感器,更是參與過圍剿硅基帝國的戰爭,同樣是碳基聯邦的準盟友。
上帝文明打出的赫赫威名、部分上帝晉升為神的背景、以及三位藝術神的站臺、多位流浪神慕名而來的‘旅游打卡’,這些來自銀河系的軟實力最終讓碳基聯邦實現了宇宙中實現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多文明聯邦’制度。
在七十四個高級碳基文明的聯合治理下,光明海洋主義基本覆蓋了銀河系全境,讓黑暗森林戰爭幾乎在銀心、核球、銀盤等區域絕跡。
也只有類似太陽系的郊區,時常還有農村械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