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這個信息傳播較為緩慢的年代,由于現實當中的種種因素,許多讀者并不會第一時間就看到一部新作品的連載內容,對于更精明一些的人而言,他們也更愿意在看完報紙上的評論和聽完其他讀者的評價后再做決定。
賈斯帕就是準備打這么一個時間差,想在《血字的研究》這部作品流行起來之前就把它的名聲搞臭,而跟他抱有一樣的想法的人顯然不在少數。
因此幾乎就在《血字的研究》發表的第二天,以賈斯帕以及其他一些人的能量,他們很快就在相當權威的《文學公報》上刊登了像這樣的批評:
“速評《血字的研究》:
本報近日留意到一部正于雜志連載的新作《血字的研究》,其開篇便令人深感不安。作者塑造了一位名為“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咨詢偵探”,此人不敬上帝,缺乏溫情,甚至有抽打尸體這樣駭人聽聞的怪癖。這絕非我們引以為榮的英國紳士典范,更像一個精神不健全的怪胎。
更令人失望的是故事的敘述者,那位華生醫生。他的視角平庸瑣碎,將這位“偵探”種種無禮又怪異的行為一一敘述出來,單調且乏味。
鑒于其令人不悅的主角與空洞的內核,建議讀者無需在此作品上浪費更多時間。”
與此同時,在其它具有影響力的文學雜志和報紙上,也都陸陸續續出現了這樣的文章:
“簡訊:一部前景堪憂的新連載:
若論及近期文學界令人失望之作,當推那位米哈伊爾先生的《血字的研究》。其開篇數章,除卻為我們介紹了一位史上最令人厭煩的室友——夏洛克·福爾摩斯先生之外,幾無建樹。
這位“高人”的做派堪稱滑稽:他終日無所事事,宣稱一套名為“演繹法”的理論,其實際表現卻僅限于對一位素未謀面者的人生經歷進行武斷、冒犯且無法證實的猜測。這與其說是智慧,不如說是一種缺乏教養的狂妄。
如此空洞的人物與貧乏的情節,實在讓人難以對其后續的“研究”抱有任何期待。這更像是一場在貝克街那沉悶客廳里上演的、自娛自樂的荒謬戲劇。”
就在賈斯帕看著雜志報紙上的這些評價覺得可以稍稍松一口氣的時候,另外一篇占據了報紙很大篇幅的報道卻是讓他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來:
“濃霧中驚現神秘“偵探”!貝克街的幽靈游蕩在整個倫敦?
昨日,倫敦的街頭巷尾被一樁奇異的巧合——或者說,一場精心策劃的奇觀——所占據。一本名為《血字的研究》的新作開始在《旬刊》上連載,其主角是一位被描述為行為古怪、智力超群的“咨詢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先生。
然而,更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發生在出版當日的街頭。一位與書中描述驚人一致的紳士,在濃霧中出現在倫敦的多個地方.
最令人浮想聯翩的猜測是:難道這位“福爾摩斯”先生,竟是從書頁中走入現實的幽靈?
有市民嘗試上前詢問,但這位紳士僅以一個難以捉摸的微笑回應,并引用了一句(據旁觀者回憶)頗為費解的話:“您看,但您沒有觀察。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的監獄,而目光所及之處就是監獄的圍墻。”隨后,他便如同融入霧氣一般,消失在倫敦街頭的人流中。
偶爾他也會停下來,竟然真的只憑借寥寥幾眼便判斷出一個人的職業甚至性格 本報目前已找到多位目擊者,以下是他們的陳述”
看完這些報道的賈斯帕:“?”
真的假的?!
肯定是俄國佬的營銷手段!但是俄國佬竟然還會這個?以他們的腦袋他們想的出來這種精妙的方式嗎?!
正當賈斯帕有點頭暈的時候,他又看到了報道中一位目擊者的陳述:
“我見過他!我在一個多月前的時候就見過他了!當時他也登上了報紙,而且他真的就跟書中的這位先生有著一樣不可思議的能力!我.”
賈斯帕:“???”
莫非他剛剛來到英國不久,就已經料到了如今的困境并且想好了解決方案?
作為一位老出版商,賈斯帕十分清楚這種帶有真實性的異聞究竟會造成怎樣的反響,因此一時之間,賈斯帕只感覺一個俄國人的大手早早的就籠罩在了他的頭頂,并且一點一點的要把他逼進濃稠的泰晤士河里 而把這樣的報道當作賣書的手段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尤其是在倫敦那些自認為智慧和聰明的俱樂部的紳士們當中,許多人都對這則報道嗤之以鼻:
“不會真的有人會相信這篇報道吧?這位來自俄國的先生的手段確實不錯,但他騙不了我,有著良好的理性的先生是絕不會相信這件事的。
不過“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的監獄,而目光所及之處就是監獄的圍墻”這句話倒是還不錯.”
“不錯的手段,看來這部的銷量會提升許多,但這部前兩章的內容不足以說服我,這種‘演繹法’竟然會有如此神奇的效果?當成看還算不錯,放在現實里未免太過浮夸。你們看了嗎?”
“看過了,寫的確實不錯,而且似乎真的是一種全新的類型,我之前從來沒有見到過。看得出來,他下了很大的功夫來了解倫敦,如果不看作者的名字,我真的要認為他是一個地道的倫敦人了。
但這種‘演繹法’的話,我們這些人都無法做到,其他人又怎么可能呢?”
“奧斯頓先生,您看了嗎?您不是最喜歡評價這些的嗎?讓我們聽聽您的高見吧!”
當這句話響起后,俱樂部的不少成員都看向了這位名為奧斯頓的先生,即便是在人才濟濟的俱樂部,這位先生的口才也相當出眾,常常會有一番妙語。
只是不知為何,奧斯頓先生今天竟是格外的沉默,等到不少人都看向他的時候,神色古怪的他才不得不來了一句:“我昨天在路上似乎碰到這位福爾摩斯先生了”
“哦?”
在場的不少人聽到這話都輕笑了起來,然后就有人調侃道:“那您戳穿這個騙子讓他灰溜溜地離開了嗎?他可以欺騙很多人,但千萬別想欺騙像您這樣的紳士。”
當俱樂部開始彌漫快活的空氣的時候,這位奧斯頓先生卻是一言不發,只是神情古怪地看著在場的眾人,看著看著,俱樂部的空氣突然壓抑了起來 俱樂部的眾人:“?”
難道說.
就在這個時候,神情古怪的奧斯頓先生這才緩緩開口道:
“雖然很不可思議,但他確實猜對了一些東西.”
俱樂部的眾人:“.”
場上的眾人沉默片刻后,其中一位先生才像是被驚醒了一般開口詢問道:“各位先生,你們有誰買了這本文學雜志?能否借給我看一看?”
他這么一問,場上頓時就熱鬧了起來,不少還沒看過這部的人也趕忙詢問了起來。
等到場面稍稍安靜了一些之后,一位在俱樂部里面擔任某個職位的先生也是適時開口道:“各位先生,前些日子狄更斯先生向我們俱樂部推薦了這位作家,我本來還在考慮讓一位 俄國人進來是否合適,現在的話,各位不妨表達一些自己的意見?”
“我同意。”
眼睛一亮的奧斯頓先生第一個舉手示意。
而其他成員在面面相覷了一會兒后,也是紛紛舉起了手:
“那到時候就讓我們親眼見證一下吧!”
“要不今天就請這位先生過來?我倒是很想跟他交流一下這部。”
與此同時,也有人稍稍表達了一下反對意見:
“可他對我們英國的政治和文化真的有足夠的了解嗎?或許他跟我們并不能說到一塊去。”
“別說政治和文化了,我擔心他連我們英國的牌都打不明白。”
“到時候不然還是先教一教他牌桌上面的東西吧,再沒有什么是比這更能讓他快速融入其中的方法了。”
但討論到最后,這一俱樂部最終還是同意了米哈伊爾的加入,甚至還有點迫不及待的想見到米哈伊爾。
而就當這群先生質疑里的“演繹法”的真實性以及覺得這樣的報道是炒作的時候,在更多的讀者那里,無論是里面的故事還是報紙上的報道都給他們帶來了非常新奇的閱讀體驗。
相比市面上的那些而言,這部無論是從視角還是切入的角度都格外的不同,至于報紙上報道的幽靈不僅沒有讓他們感到害怕,甚至說還讓許多人興致勃勃的想跟這位幽靈先生見上一面,只因:
“我昨天也碰到他了!這位先生確實看穿了我的窘境,并且還給了我幾便士祝我有美好的一天!”
“真的嗎?他施舍別人的時候會不會提出什么要求?就像《霧都孤兒》中那位惡毒的先生要求可憐的奧利弗使勁跟著馬車那樣,只有如此他才肯施舍嗎?”
“并不會!他還跟我握了手!”
“前段時間我就碰到了他,雖然他的穿著非常古怪,但他無疑有著一副好心腸!”
“那他真的會鞭打尸體嗎?這樣的行為還是太可怕了。”
“您難道沒嗎?那是為了破案做的準備!所以接下來的內容會是什么?預告里面有一點說的不錯,無能的倫敦警察!連一位俄國的先生都能看的出來!”
出于報紙上面的報道乃至故事本身的好奇,報紙上那些批評《血字的研究》的文章實在是起不到太多的作用,畢竟《旬刊》的價格相當親民,哪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很多讀者也都愿意買上一本看一看。
而除了這些倫敦的讀者以外,此時此刻,來自美國的出版商史密斯和約翰,他們也正如饑似渴地閱讀《旬刊》里面的內容以及倫敦最近的報紙。
在這一時期,從美國到英國是一趟相當漫長和令人疲倦的旅途,但即便如此,也并不妨礙美國的出版商爭前恐后地來倫敦“淘金”,畢竟這可是一筆除了路費以外完全不需要任何花費的好生意!
兩人看著看著,突然,出版商史密斯忍不住大笑了起來,然后用一口蹩腳的倫敦英語對著自己的同伴說道:“約翰,快看這里!那位狄更斯還說我們美國是隨地吐痰的流氓國家,那他們英國呢?
一位來自俄國的先生都說他們是遍地盜版、遍地中傷者的流氓國家!看來比起英國,我們美國還是要好上許多的!”
“是啊,有機會一定要邀請他來美國看看,他肯定會對美國的一切大加贊賞的。”
回了這么一句話后,出版商約翰便有些興奮地繼續說道:“不過目前看來,我們最應該做的還是要將這位米哈伊爾先生的才華帶到美國去!美國人一定會喜歡他的作品的,無論是他的圣誕圖書還是這部正在連載的奇特。”
“好主意!”
史密斯高興地回應道:“他要是知道自己的作品能被美國人看到,他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作為致力于“淘金”事業的出版商,史密斯和約翰挑選作品的要求向來苛刻,一般作品壓根不值得他們費這么大的功夫,但是毫無疑問,這位米哈伊爾先生是他們最近才剛剛發現的金礦!
以至于他們在又看了一會兒這些作品之后,便急匆匆地商量起了回國的事情。
當然,既然他們免費將這位米哈伊爾先生的作品帶到了美國,那這位米哈伊爾先生的作品帶來的稿費 這是上帝的恩賜和旨意!
就在這兩個快活的美國人開始想辦法回國的時候,作為這一切喧鬧的中心、一切風波的起源,米哈伊爾正坐在椅子上稍微有點迷糊地聽著出版商桑德斯的馬屁:
“米哈伊爾先生,你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天才!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您竟然這么早就開始了您的布局!想必這就是您準備的后手吧?為了應對那些卑鄙的出版商們。
看到您的那身衣服的時候我就該想到了!”
聽著這一切的米哈伊爾:“.”
其實,我最開始真的就是想過一把cosplay的癮畢竟有多少人能拒絕在維多利亞時代cos一把福爾摩斯的誘惑 但不管怎么說,結果總歸是好的,而米哈伊爾昨天之所以在倫敦走了走了那么多地方,一定程度上也是意識到了這好像有宣傳的作用。
想到這里,面對一臉激動的桑德斯,米哈伊爾便露出了一個淡淡的微笑,然后輕輕點了點頭。
而看到米哈伊爾的這副姿態,桑德斯無疑是越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本來在得知了一些業內的消息后,他還在為有些事情感到頭疼,畢竟以他的實力,顯然不足以干涉《文學公報》等知名刊物的實力,面對那些批評也實在是有些束手無策,只能是盡可能地做一些努力,那么現在呢?
只需要跟在米哈伊爾做的那些事后面,然后稍微推波助瀾一下就好了!
壓根就不用他出太大的力氣!
而在興奮地表達完自己的敬仰之情后,桑德斯也是忍不住問道:
“那米哈伊爾先生,您接下來還會像這樣繼續漫步倫敦嗎?”
“先不了。”
聽到這句話,米哈伊爾直接選擇搖頭拒絕了。
畢竟天知道他昨天到底走了多少路,雖說他現在體格不錯,但也架不住連續幾天都這個樣子。
再就是米哈伊爾昨天在倫敦漫步的過程也并非完全順利,除了碰到了一些難纏的人以外,還有一位先生在看到米哈伊爾之后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一把抓住米哈伊爾,張嘴就道:“快把這個故事后面的內容交出來!不然您今天休想離開這里!”
米哈伊爾:“???”
家人們誰懂啊閃轉騰挪了那么久,怎么會是在英國被線下單殺 好在米哈伊爾三兩言語讓對方先放開了手,接著趁其不備就消失在了濃霧之中,但即便如此,那位心急如焚的先生還是在濃霧里面追了米哈伊爾好一陣。
被追殺的米哈伊爾:“.”
不是,這對嗎?
依我看倫敦怪談另有人選.
總而言之,米哈伊爾短時間內是不敢穿著這身衣服繼續溜達了,萬一碰上比較激進的讀者就麻煩了。
而眼見米哈伊爾拒絕了這件事,桑德斯雖然感覺有點遺憾,但他也是連連點頭表示同意。
在說完這件事后,桑德斯便又補充道:“雖然您的才剛剛連載了一期,但已經有商找上我想要打了,我估計接下來找上門的人會越來越多。您要是想推廣新的時尚的話可以提前告訴我,我一定為您留出最大最好的版面!”
“估計還要再過一陣子,到時候就麻煩您了。”
說完這句話后,米哈伊爾便好奇地問道:“都是一些什么的?”
“最多的還是一些文學方面的書,但也有像鹿特丹的玉米、拇指囊腫溶劑、辛普森牌的新型膽病藥片,深受喜愛的洛倫茲牌馬卡發油”
“感謝您的告知。”
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后,米哈伊爾便準備帶上自己的帽子和手杖往他的住處走去了,如果不是為了了解一些信息,他今天估計只會待在家里睡上一整天。
不過在臨走前,想到了一件事情的米哈伊爾便看向桑德斯說道:“還有在倫敦買一處住宅的事情,勞煩您費心了。”
“不用跟我客氣。”
桑德斯熱情地回道:“您在倫敦有什么事情請盡管來找我的吧,至于房子的事,我到時候找人篩選過后再請您去看剩下的房子。對了,米哈伊爾先生,您是要定居在倫敦了嗎?這簡直再好不過了!”
到時候我們兩人長期合作,一起在倫敦文學界占據一個顯赫的位置上吧!
正當桑德斯感到心潮澎湃、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米哈伊爾的眼中卻是突然閃過各種眼花繚亂的場景,閃過一張張人臉,直到最后定格在一間位于頂樓的小斗室中。
“不會。”
回過神來的米哈伊爾慢條斯理地穿上自己的外套,戴上自己的帽子,隨后拿起自己的手杖,在微笑著留下一句“我來這里是為了更好的回去”,米哈伊爾便重新走進了倫敦。
唯有桑德斯還留在了原地,然后有點悵惘有點不解地嘆了口氣,俄國那種地方有什么好的?以這位先生的才華無論在哪里都是可以立足的吧?
而重新走進了倫敦街頭的米哈伊爾此時此刻也思索起了各種事情。
嚴格來說,等到了1848年的時候,歐洲各地都在革命,也就只有俄國和英國保持住了穩定,俄國暫且先不提,像英國的話,本來愛爾蘭人是非常有可能發生暴動的,但比較地獄笑話的是,愛爾蘭人在暴動之前就已經餓的沒力氣了.
這種情況下,將自己的媽媽和妹妹安頓在英國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就這樣,米哈伊爾思考了許多問題,而不知不覺間他也已經回到了自己的住處,在對著天花板發了一會兒呆后,米哈伊爾翻了個身,沒過多久他就成功進入了夢鄉。
事已至此,米哈伊爾選擇先睡一覺.
在這之后,各種各樣的事情和消息依舊在不斷發酵,而由于英國跟法國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所以倫敦的大事一般要不了多久就能傳到巴黎去。
而最關注這些消息的人自然是.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