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91、法國,啟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俄國當文豪

  由于要出國處理許多事務的緣故,米哈伊爾并不準備在將軍家待太久,在差不多待了七八天之后,米哈伊爾便要回到圣彼得堡進行出國前最后的準備了。

  而待在將軍家的這些天里,米哈伊爾覺得總得來說還是挺順利的,即便是他那天晚上在將軍那里吹了一通別有意味的牛逼,將軍暫時也沒有為難他,不僅沒為難,反而在有些地方寬松了不少。

  就像米哈伊爾同娜佳的日常交流與互動,一般來說,只要兩人的互動是在合乎禮儀的情況下開展,那么就不會面臨什么阻礙,甚至說兩人之間的交流有時候完全就是在娜佳的母親的監督下進行的。

  看著兩人一本正經的裝正經的丹尼列夫斯卡婭夫人:“.”

  不過該說不說,丹尼列夫斯卡婭夫人發現這位青年講起很多事情來講得非常生動,而且也確實稱得上一句見識廣博,有些東西即便是她這種出身名門的人都會感到吃驚。

因此即便目的是為了盯住兩人讓他們不要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有時候聽著聽著,丹尼列夫斯卡婭夫人還真聽入了迷  除此之外,由于將軍的那番話的緣故,丹尼列夫斯卡婭夫人的心態多多少少也已經發生了一點轉變,簡單來說,她正在試著用另外一種視角來看待米哈伊爾,而這么一觀察之后,丹尼列夫斯卡婭夫人便發現這位青年好像除了正經的家世以外什么都不缺。

  人長得不錯,射擊騎馬打獵都不錯,文化素養挺高,就連在牌桌上,那也是讓一位又一位貴族青年輸的面如土色,以至于不少貴族青年趕忙向他們一家辭行,其中有好幾個人都是丹尼列夫斯卡婭夫人原本覺得還不錯的人選。

  這么一看,丹尼列夫斯卡婭夫人覺得將軍的決定好像是有點道理.

  而像這種變化,米哈伊爾當然能夠猜到是將軍在其中發揮了作用,不過出乎米哈伊爾意料的是,將軍并沒有想著跟米哈伊爾決斗什么的,反而表現得跟之前差不多,最多就是時常拉著米哈伊爾去附近的森林里打打獵,晚上組一組牌局聊聊天什么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因為跟米哈伊爾在打獵這一塊通過合作嘎嘎亂殺的非常愉快,總之將軍在打獵這方面可謂是信心大增,以至于都拍著米哈伊爾的肩膀哈哈大笑道:

  “米哈伊爾,我們一起去獵熊吧!到時候你鎖住它的前掌讓它動彈不得,我則是趁機狠狠地給它一拳,直接把它打倒在地!”

  米哈伊爾:“???”

  那它可要吃的很飽了.

  當然,盡管將軍表現得好像若無其事一樣,但他既然能擁有今天的職位和權勢,對于現實的權衡和考量就必不可少,米哈伊爾估計現在之所以能這么風平浪靜,大概還是跟他已經取得的社會地位和成就有關,如果沒有這些東西,那么多半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因此米哈伊爾在感覺待的差不多了之后,盡管還是有點遺憾和不舍,但最終還是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向將軍一家人辭行。

  而當米哈伊爾說出這件事后,其他人還在稍稍反應一下的時候,娜佳的弟弟卻是先跳了出來,然后頗為急切地說道:“米哈伊爾先生,您怎么這么快就要離開了呢?我還沒能學會您的‘直覺射擊法’和‘運氣打牌法’呢!”

  米哈伊爾:“?”

  這兩個其實都是我瞎編的.

  “好了,這些東西以后有機會再說吧。”

  雖然這些天過得感覺是挺愉快的,但將軍在看了自己的小兒子一眼讓他老老實實坐下了之后,便帶著某種沉思的神情對米哈伊爾說道:“你接下來要去國外了是不是?”

  “對,我已經準備開始完成我所說的事情了。”

  在看了娜佳一眼之后,米哈伊爾便點了點頭回答道:“我這一趟去,會讓更多的人認識我的。”

  “既然這樣的話,我也就不繼續留你了。”

  將軍微微點了點頭,雖然他很想表現的嚴肅一些,但想了想這些天發生的事情之后,將軍最后還是有點沒崩住,于是就忍不住露出了一個微笑然后說道:“那么希望我們下次見面的時候,你已經將你所說的一部分事情變為現實了。”

  “我會的。”

  在說完這件事情之后,米哈伊爾并沒有過多的耽擱,三下五除二收拾了一下行李和將軍贈送的一些東西,接著便被將軍一路送到了宅邸的主門。

  面對將軍的送別,米哈伊爾在脫帽向將軍躬身還禮后,很快就輕盈地翻上了馬背,而得到了一個較高的視野之后,米哈伊爾便一眼就看到了并未來到門口而是趴在自己臥室窗戶的欄桿上看他的娜佳。

  等到兩人的眼睛在陽光之中交匯的時候,一陣似乎有些喧囂的風在此刻突然吹拂了起來,搖動了花園里的郁金香和鳶尾花的同時,也搖動起了那位十七歲的姑娘金黃色的發絲,風未止,那位姑娘卻是在高樓處用力朝他揮了揮手。

  馬兒就這樣在原地逗留了好幾圈,等到風越來越大之后,它才仿佛像下定決心了一般朝著遠方飛奔而去。

  而直到它徹底消失在了那位姑娘的視野里之后,這股風似乎依舊未能停下,而是沿著某種軌跡繼續一刻不停地往更遠處吹去,跨過重重山巒,拂過海上的鳥群,落入巴黎的大街小巷,直至吹動人們手上的報紙,而那份名為《世紀報》的報紙赫然在最明顯的版面處刊登了一則新聞:

  《米哈伊爾先生的最新作品即將開始連載,依舊是您從未見過的全新‘科幻’故事!》

  對于看到這則新聞的巴黎讀者們來說,不同的人總歸是有不同的反應,有許多人依舊記得當初那個奇妙的故事給他們帶來的堪稱震撼的體驗,因此立馬就記住了接下來的連載時間,準備到時候花上這么一筆小錢買一份報紙,亦或者是別人那里借來看一看。

  再就是前段時間報紙上確實也刊登了米哈伊爾的兩封信,還在巴黎這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哦?這位米哈伊爾先生就是之前在報紙上連載的那位俄國作者?”

  “我記得他!之前那部的分卷本我都已經全部買齊了,可算是有新作品了。”

  “真是奇怪,他的新作品怎么這么慢?他難道就不能跟仲馬先生學學嗎?仲馬先生可謂是一本接著一本,根本沒有間隔,甚至說有時候同時連載好幾本!”

  “他還是不夠行啊!不過寫的東西確實很有意思,之前從未看到過這樣的書。對了,前些天他刊登在報紙上的那兩封《致科學家們的一封信》和《致讀者們的一封信》你們看了嗎?寫的可真不錯,這位俄國作家果然非常有才華,但他竟然對科學如此看重嗎?

  那句‘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其中依然有人在仰望星空’確實是很具有詩意的形容,但他未免把科學看得太重了,國王和那些尊貴的貴族先生們又去哪了?”

  “或許他準備再寫一些東西來傳達吧!話說真是稀奇,他竟然真的只是一位平民嗎?我看了他在信里面的自我介紹了,在那個遍地都是奴隸的野蠻國度,他竟然能取得如此成就?!莫非俄國其實并沒有那么野蠻,而是一個具有文化氣息的國家?”

  “我看未必!或許他還是隱瞞了他的身份,他身上準有純正的法國血統!不過他竟然在俄國也連載著,我倒是真想看看了!”

  除此之外,確實還有一部分巴黎讀者對這則新聞則表現得沒那么有興趣,畢竟由于米哈伊爾那部《八十天環游地球》在巴黎的圖書市場上賣得非常好,因此自打這本書出現之后,巴黎的市場上很快就出現了許多盜版以及模仿這部寫的全新科幻。

  比較沒品的作者干脆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整了一部名為《八十天環游世界續》的來蹭一下這本書的名氣,但實際上里面的內容卻是跟原作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還有的人則是將環游世界當成了一種噱頭,來上了一些什么《六十天環游世界》、《三十天環游世界》,講述主人公借助一種神奇力量在全世界四處奔波、行俠仗義的故事,一會兒來到英國讓英國佬頂禮膜拜,一會兒又成功幫助法國征服了又一塊殖民地。

  甚至說確實有人為了利益鋌而走險,來了一手法國人的環游世界,其中夾雜了許多色情描寫,以至于不得不以“地下文學”的形式在巴黎街頭售賣。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人在寫色情書這一塊同樣超前,早在18世紀末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樣的作品,甚至說有些作品的內容極度的挑戰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再就是還有其它一些跟風之作,這些作品的話索性就是完全寫成了幻想,將時間設定在了一百年后兩百年后,然后寫了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意,即便有人只要讀過這些作品就會發現它們相當的匱乏,但因為有先前的熱度在,這些人多少也掙到了一些錢。

  總之巴黎的文學市場確實就是這么復雜,而米哈伊爾寄過來的稿子又因為路途過于遙遠外加路上出現了一點差錯的緣故,到達巴黎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些晚了,因此難免受到了這些跟風浪潮的沖擊。

  由于米哈伊爾遠在俄國,他對這些東西的感受當然不夠清楚,但《世紀報》這邊卻是因為米哈伊爾作品的缺席而感到大為頭疼,最為直觀的無疑就是銷量的回落。

  這本來其實算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或許是因為《八十天環游世界》這部給讀者們帶來了太多新鮮感,而在這部后面連載的那部質量又比較一般,因此一番對比下來,《世紀報》這邊頓時就收到了許多表達不滿的信件。

  而在情況最糟糕的時候,稍微有些焦躁的《世紀報》老板更是直接對吉拉丹說道:“吉拉丹,我命令你前往俄國將那位俄國作者給我帶回來!”

  吉拉丹:“?”

  我去那種地方,不會剛過去就被人捉去當了農奴吧?

  好在是沒過多久,米哈伊爾給他們的回信以及要刊登在報紙上的兩封信便寄了過來,雖然不是正式的稿子,但因為這兩封信寫的也是很有水平,于是《世紀報》這邊就趕忙將這兩封信給刊登在了報紙上。

  而這兩封信刊登了之后,首先大為感動的就是巴黎的不少科學家們,或許是因為那封《致科學家們的一封信》當中提到了有關天空和天體的內容,總之確實還有一位名為于爾班·讓·約瑟夫·勒威耶的數學家和天體力學家專門寫了一封信過來,他在信中頗為熱情洋溢地提到:

  “我認同這位先生的觀點,科學與文學的結合將是一次偉大的結合!我期待著能看到更多這方面的,不得不說,這位先生的這封信讓我對我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信心了!”

  對于《世紀報》這邊來說,這封來信并沒有什么稀奇的地方,無非就是一位名氣還算不錯的天體力學家,但這種人物在巴黎實在是稱不上什么大人物,他有什么了不得的地位和權勢嗎?所以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他們是這樣的想法,但是倘若米哈伊爾接下來看到這位先生的名字,想必他只會會心一笑,然后忍不住抬頭望一望無邊無際的天空。

  這位名為勒威耶的先生的工作確實沒什么大不了的,他只是在1845年受巴黎天文臺委托研究天王星的軌道異常問題,并于1846年9月23日,向柏林天文臺寄去了一封信,在這封信中他預告了一個位于摩羯座的新天體,并精確說明了它的位置和亮度特征。

  而這個新天體后來便被命名為:海王星。

除了這封信以外,另外一封《致讀者們的一封信》更多的則是激起了巴黎人對這位俄國作家的好奇,以至于報紙上都出現了專門討論這位先生的身份和血脈的文章  正是在這樣的紛紛擾擾當中,米哈伊爾將于不久之后抵達這座喧囂的城市。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