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素氏的確是千年之前就存在的神明。
  她也的確曾經親眼見證過淮江女巫的遷徙。
  但是就和當時的所有神明一樣,玄素氏無法理解淮江女巫的選擇。
  可是和其祂神明不一樣的是,玄素氏很好學。
  在淮江女巫遷徙的途中,玄素氏與這位大名鼎鼎的天命女巫進行了一番交流,并且從對方的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
  不過,玄素氏與淮江女巫的交流也就僅限于此了。
  因為玄素氏不僅僅只是大夏的神明,同時也是東海之神·禺虢麾下的秘密聯絡員——御禁使。
  當武乙完成了“射天”后,并且決定對東海之神·禺虢先下手為強之時。
  是玄素氏及時通知大夏眾神,在最后時刻完成了對武乙的背刺。
  毫不客氣的說一句,正是玄素氏的通風報信改變了大夏的格局,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大夏的一眾大巫們自然不可能放過玄素氏。
  “僅僅只是這樣嗎?”
  聽著玄素氏這簡單的描述,李伯陽卻不置可否的反問了一句。
  “如果巫真只是為了殺你的話,你早該死了,甚至可能根本就堅持不到和訛兔相遇。”
  “所以你到底還隱瞞了什么?”
  要是換做其他人、其它時候,李伯陽是絕對不會這么逼問的。
  說自負也好,說個人習慣也罷,李伯陽總是習慣于自己去探索、解密那些未知。
  然而這次不一樣,這次涉及到了訛兔的存在。
  哪怕沒有使用天命骨甲進行更進一步的占卜。
  李伯陽的先兆神通也一直在提醒他,玄素氏隱藏的秘密很危險。
  偏偏訛兔那家伙又是真的喜歡上了這位神秘的女神。
  李伯陽不想當著訛兔的面揭露玄素氏的秘密,就只能采用比較極端的手段了。
  “關于這個問題……”
  “要是她不想回答的話,我可以替她回答。”
  無聲無息之間,一個冷漠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緊接著,就見一具渾身漆黑的骸骨從無至有,如同幻影般投射在了二人的視野之中。
  在見到那副漆黑骸骨的瞬間,玄素氏的表情瞬間緊張了起來。
  但李伯陽卻像是早有預料般,只是平靜的轉過頭去,臉色沒有絲毫的變化。
  “巫真?或者說巫真的傀儡。”
  李伯陽承認,巫真給自己帶了個驚喜實在是太多了。
  眼下這具漆黑的骸骨根本就不是骸骨,而是以“骸骨”形式存在的幽靈之體。
  硬要做一個橫向對比的話,那就是一具來自于幽冥世界的陰神。
  ——白骨十戒·幽冥魔神!
  “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與你相見。”
  “但我從巫咸、巫彭那里了解過你了,這樣的方式對我來說是最安全的。”
  毫不掩飾自己對李伯陽的忌憚,巫真通過幽冥魔神繼續開口說話。
  “看來我在你們大夏還是挺出名的嘛?”
  頭一次了解到自己在百地群山之外的名聲,李伯陽難免有些好奇。
  考慮到那些千奇百怪的神像泥塑,以及自己和大巫們之間那幾次并不算友好的接觸。
  李伯陽對于自己在大夏的名聲,隱約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測。
  “的確很有名,傳道之祖、降世天人、赤發鬼神、山民先知、千面神魔、提劍者……”
  在聽到前面幾個稱呼的時候,李伯陽勉強還能夠保持穩定的情緒。
  可是當他聽到“千面神魔”和“提劍者”這兩個完全陌生的稱呼后,實在沒繃住的露出了錯愕的表情。
  “等等,前面那些稱呼我可以理解……”
  “‘千面神魔’和‘提劍者’是個什么情況?我怎么不記得自己還有這樣的稱呼?”
  見此情形,自從幽冥魔神現身就沒說過話的玄素氏主動接過話題說道。
  “千面魔神是因為你從來不在乎自己的神像……”
  “不管那些供奉你的人類和精怪,將你的神像塑造成什么模樣,你都始終沒有主動現身過一次。”
  “神也好、魔也罷,就算是那些蠻荒古神,也不會像你一樣任由那些凡物褻瀆自己。”
  “況且你那獨樹一幟的戰斗方式,也稱得上‘千面’這個稱呼。”
  “明明擁有著強大的實力,卻總是喜歡學習和模仿他人的神通……”
  “甚至就連戰斗都傾向于逼出對手的全部底牌,而非使用那些強大的神器進行碾壓。”
  聽到這里的時候,李伯陽很想反駁自己只是單純的心里有數——那是專屬于占卜者的戰斗方式。
  既然勝算是百分之百,那么誰又會拒絕多學點東西呢?
  “至于提劍者?”
  “這個稱呼是靈山十巫對你性格和最強能力的總結。”
  看著略顯錯愕的李伯陽,玄素氏又想起了先前令自己感到戰栗的那一劍。
  這幾年雖然一直在躲避巫真的追殺。
  但玄素氏可從來沒有斷過對外界的聯系。
  尤其是當巫咸、巫即、巫羅、巫彭,這四位靈山十巫相繼從百地群山歸來后。
  李伯陽在大夏的形象,就不再只是簡單“被武乙看重的巫王候選者”那么簡單了。
  “你的戰斗手段變化多端,神器數量也數不勝數……”
  “但最強大的卻是一柄通體玄黃,能夠匯聚風火雷電、斬殺不死的飛劍。”
  “強如武乙那種級別的巫王,最終也死在了那柄飛劍之下。”
  聲音稍微停頓了一下,玄素氏先是分別看了一眼李伯陽、幽冥魔神,方才繼續接著說道。
  “性格方面就更簡單了。”
  “無論你是不是圣人,也不管你為百地群山做了什么。”
  “大夏的那群巫眼里,你都是一位極端護犢,睚眥必報,卻又行動果決的存在。”
  “兩年前,孟章神君攜定海鼎重歸東海,以一己之力平息了東海的水患。”
  “然而那并不是大巫們愿意看到的。”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完全受自己掌控的定海鼎,是重新收回大夏的鎮國神鼎。”
  “可這一切都因為你的報復化為泡影,大夏甚至因此徹底失去了收復定海鼎的可能。”
  “所以,靈山十巫率先將你稱為‘提劍者’——即快意恩仇、提劍登門之人。”
  李伯陽能夠聽得出來,玄素氏在講述這些的時候一定美化了許多地方。
  最起碼,“提劍者”這個充滿殺意、甚至帶著些許敬畏的稱呼,絕對不像對方說的那么輕描淡寫。
  這一點,其實從巫真那謹慎的表現也能夠看得出來。
  這是一個專屬于大夏大巫們之間的敬畏稱呼,是他們對李伯陽以往行事風格的一種歸納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