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前,在燕州府休整了兩日,整理了一番帶回家的物資,最后裝了整整二十輛馬車——
四車皮毛料子;
兩車江南絲綢;
兩車藥材(其中一車是產自南洋的珍貴藥材);
兩車菌子、茶葉(菌子在西北逗留期間曬干了;茶葉有產自江南的明前特級龍井,有采自雪山的云霧茶,普洱生熟茶餅就裝了半車);
兩車沿途采買的土特產干貨,適合走禮、回禮;
兩車南洋特產,包括玳瑁、珊瑚、象牙、犀角、珍珠、燕窩……
兩車牛羊肉制品和乳制品(新鮮牛羊肉她倒是也想拿些出來,可回到京城怕是天氣轉暖放不住);
兩車適合婚慶喝的上好女兒紅;
最后兩車裝的是挖碎的玉籽料和碎金子。
沒錯,挖礦機器人加工時淘汰的碎籽料和碎金子都需要兩輛馬車來拉。
二十輛馬車,還是精簡之后的數量。
謝姎自己都看醉了。
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怎么這么多東西啊?
這還是六臺貨運飛行器貨艙塞不下了拿出來的。
二十輛馬車一字排開,以她的小身板,站在頭車都望不到尾車,干脆雇了支鏢隊幫忙押送。
此趟回京,機器人保鏢不再以“千面圣姑”的身份現身人前了,被她換成了中年女子的皮膚,取名寧姑,身份是“千面圣姑”的啞巴護法,是“千面圣姑”派來貼身保護她的。
而她以后就是“千面圣姑”的嫡傳弟子,現成的門派功法也有了——九天玄女功。
嗯,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草長鶯飛的陽春三月,鎮國公府張燈結彩,下人們進進出出忙碌著。
周邊街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鎮國公府要辦喜事了——再過五日便是府上四少爺娶親的大喜日子。
謝府三房就更忙碌了。
三夫人指揮著丫鬟婆子打掃庭院、擦洗門窗、清理花草、張貼喜字。
給兒子布置的新房,也要再一次撣塵、擦灰;
嶄新的家具都綁上喜慶的紅繩;
成親當日要鋪在床上的吉祥干果挑顆粒飽滿的備好。
同樣備好的喜餅、喜茶、喜糖、喜燭一遍又一遍查看,不能出丁點差錯。
“母親,兒子回來了。”
謝璟額間冒著細密的汗珠,匆匆從外頭進來。
“怎樣?可曾打聽到圣姑的消息?”
謝三夫人吩咐丫鬟去備溫水給兒子洗臉擦手,一邊上前問道。
謝璟搖搖頭,拿起桌上的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水,灌了兩杯解了嗓子眼的干渴才道:“兒子把京城的鏢局、車行都跑遍了,都說沒有圣姑的消息。”
“哎呀!這可如何是好!”謝三夫人捶了一下手,神色焦急,“上回來信,明確說了會帶姎兒出席你的婚禮。無奈圣姑行蹤不定,你爹托鏢局捎去交州府的信找不到人接收,不會出事吧?”
謝璟也擔心自家小妹的安危,想了想,決定去找死黨之一的孟然幫忙,他父親是五城兵馬司,京城內外的信息掌握得多一些,興許能打聽到一二。
正準備出門,就見門房小廝一臉驚喜地跑進西跨院,氣喘吁吁地通稟:
“三太太!四少爺!七小姐回府了!七小姐回府了!”
“真的?哎呀太好了太好了!”
謝三夫人顧不得更衣洗漱,提起裙擺就往府門口跑。
謝璟步子大、步頻快,先她一步來到府門口。
只見此刻的謝府大門外,原本寬敞的空地已經停滿了馬車,停不下的只好停在街上,二十輛馬車同時到來,場面不可謂不壯觀。
“姎兒?”
“姎兒?”
謝璟一眼沒掃到自家胖乎乎的小妹,著急地呼喚起來。
“四哥。”
謝姎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她就在頭車的車轅上站著好伐。
謝璟這才注意到,頭車轅上站著的苗條小姑娘居然是他家胖小妹。
“小妹,你怎么……”
他想問怎么變得這么瘦又這么高了?
被他娘一把推開。
“姎兒!”
謝三夫人抱住了謝姎,嚶嚶哭起來:
“娘親的乖姎兒!你受苦了!”
“娘親,姎兒好好的,沒受苦。”
“怎么可能沒受苦!瞧瞧你瘦成什么樣了!”
謝姎勸不動,只好任便宜娘發泄地抱著她哭了一通。
好在還知道這是在府門外,謝三夫人哭了一場就抹了抹眼淚,抱起閨女進府了。
二十輛馬車里的貨,自然由謝璟安排人手卸下來,抬到三房去。
好在這時,外出打聽圣姑消息的謝三爺也回來了,父子倆在場壓陣,沒人敢打這些貨的主意,一車不落全都運進了西跨院。
等大房、二房那邊收到小侄女帶著她師父贈與的二十車禮物回府探親的消息,那些完好無損的特級皮毛,昂貴的藥材、擺件、珍珠、血燕窩以及不好為外人知道的玉石籽料碎金子早已被收入三房私庫了。
堆在院子里的都是相對次一些、方便走禮用的。
謝府七小姐的回歸,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
兩年前,她被千面圣姑收作徒弟帶離京城傳授武藝;
兩年后,她趕在嫡兄成親前夕,帶著二十輛馬車的禮物回到國公府。
大家有的在猜二十輛馬車拉來的都是些什么?
有的在猜謝七小姐有沒有得千面圣姑的真傳、習得厲害的武功?
也有的在猜千面圣姑怎么沒來?居然讓謝七小姐一個五歲的小姑娘獨自回家?當師父的居然放心?
謝府三房,一家人圍在一起也在討論這個話題。
“姎兒,圣姑呢?怎么沒跟你一起來?”
“姎兒,這兩年你跟著圣姑去了哪些地方?怎么送來的節禮五湖四海都有?”
“妹妹你怎么長這么高啦?都快趕上六哥我了!”
謝姎:“……”
我該先回答誰?
算了,先吃吧!
回府后,她泡了個柚子葉煮的熱湯澡,換上謝三夫人前兒個剛給她做好的春秋襦裙,被丫鬟伺候著擦干頭發,坐在軟榻上,津津有味地吃著小廚房用雞湯煮的薺菜春筍鮮肉餡兒小餛飩。
聽說是莊子送來的剛冒芽的嫩薺菜和頭茬春筍。
老太君嘗了個鮮覺得味道好,就讓大夫人派人給各房都送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