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快一個月擔驚受怕的求生日子,如今留守安穩的大后方,不需要去面對可怕的喪尸,每天只需要在美麗的荷花湖畔清掃家禽家畜的屋舍、把它們喂得飽飽的、照顧得健健康康的,就能收獲一桶飲用水、小區遍地的瓜果蔬菜任她們摘,還有比這待遇更好的工作嗎?
再說了,她們做這些不光是為了一頓兩頓口糧,她們照顧的這些可都是大伙兒的儲備糧!日后飯桌上的肉肉啊!
就沖著這一點,她們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四個女生和諧地分好工:
早上輪流早起去喂食、補水;
上午各自打掃雞舍、鴨舍、豬圈,接著割豬草、曬干草、編草甸子;
下午再給雞鴨鵝豬們喂一頓食,然后按包干區清掃小區公共區域,順便找找有沒有雞鴨鵝們在外頭溜達時生了蛋沒及時撿回去的。
小區是我家,愛護靠大家。
在末世難得覓到這么一處桃源般的神仙居所,可得好好維護、不能破壞了。
楊笑妍幾個女生每天上工都像打了雞血。
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抽空給領頭的雞鴨鵝豬們單獨布置了禽舍、豬圈,鋪上干草、安上食槽,讓它們體驗到領隊的特權,好帶著各自的“族群”好好長肉、生蛋。
兩只有靈性的牧羊犬,也擁有了布置得極為干燥舒適的狗屋,另外還有屬于它們的辦公室——保安室。
以后,它倆就是小區保安了,每天的任務是在小區里巡邏,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及時匯報給虞寶枝。
其他幾只也沒閑著——
領頭雞帶著雞群去菜地里啄蟲;
領頭鴨帶領鴨群去湖里吃昆蟲們下在水面的蟲卵;
領頭鵝帶著其他鵝巡視小區;
領頭豬……算了吧!豬還是養在豬圈里,別出來拱壞了紅薯地和瓜田。
但必要時,也可以讓領頭豬帶著家豬們自成一隊,用它們鋒銳的獠牙撲倒入侵的壞人。
至于普通的家禽家畜自然是可以宰來吃的,不然養起來干嘛?
尤其是家禽,養那么多,留著生蛋撿蛋嗎?
蛋當然也要撿……哦,根本不需要楊笑妍她們到處去撿。
因為在頭雞頭鴨頭鵝們的督促下,這些普通的雞鴨鵝們,竟然乖乖地把蛋下到了謝家大門口。
第一次看到這個壯觀的場面時,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乖乖!這些家禽是成精了嗎?”
“那只小母雞我是親眼看到的,老遠就感覺它要生蛋了,咯咯噠叫個不停,還拼命撲棱翅膀連走帶飛,愣是來到恩人家門口才下蛋。”
關鍵是,這不是一次、兩次。
而是天天!
之后的每一天,謝家人早上開門出去,都能收獲一堆小山似的雞鴨鵝蛋。
許是雞鴨鵝們來到這里以后,恢復了末世前的飲食習性,甚至可以說比末世前吃得更好,因為虞寶枝把湖畔的綠草皮換成了雞鴨鵝們都喜歡的紫花苜蓿、菊苣草。
營養跟上了,產蛋效率可不就杠杠的。
沒蛋吃時饞得慌,這不蛋太多了也頭疼。
虞寶枝這些天在家幾乎沒干別的,得閑就用催生的藤條編籮筐、籃子。
編好的籮筐用來裝蛋,湊滿一筐就搬進布置成冷藏庫的小房間里作為儲備物資,余下的都分了,保證小區里的伙伴們每人每天都有三個蛋的配額。
“要是吃不完,擔心放久了臭了,可以來找我換別的物資,比如說紙巾、姨媽巾、尿不濕,或者別的吃食也行,只要我家有的,都可以換給你們。”
男人們胃口大,一天三個蛋根本不當事。
女人們未必吃得完。
虞寶枝就給鐘玉玲和楊倩茜幾個女生分蛋的時候說了這么一句。
這是她閨女交代的,她閨女的交易異能,可以把不需要的換成需要的。
楊倩茜等人對此沒有任何懷疑,只覺得感激。
謝家人個個都是異能者,每天輪流外出打喪尸、集物資,想來不缺這些生活用品,但愿意換給她們那是他們家心善。
楊倩茜換了一包衛生紙、一包尿不濕。
楊笑妍幾個女生,換了卷紙、姨媽巾。
鐘玉玲家里母女兩個,女兒還經常跟著謝家人外出打喪尸,經常帶物資回來,吃食上不缺,蛋就攢下了不少。
除了紙制品以外,她還換了一包紅糖、一包干姜片,回頭給女兒煮紅糖姜茶喝。
雞鴨鵝們產蛋太積極,搞得大伙兒都不好意思宰它們吃肉了。
那幾只聽得懂人語的領頭雞鴨鵝豬更加不能宰來吃,還要留著它們管理各自的“族群”呢。
好在那天還從養殖場帶回來不少魚蝦蟹。
挑活蹦亂跳、完好無損的放到人工湖繼續養,等產了籽,就有源源不斷的魚蝦蟹吃了。
謝姎借機還從交易平臺買了一批大小不一的魚蝦蟹苗還有河蚌、甲魚、黃鱔、泥鰍、田螺、螺螄等,混在當中,一起投入人工湖。
湖里種著蓮藕、菱角、茨菇,靠近岸邊還催生了幾叢水草,即使不投喂魚食,也餓不著它們。
何況謝永成喜歡釣魚,對養魚也有點心得,會自己做魚食、魚餌,所以三五不時地會往湖里投些自制的有機魚食。
相信到過年,會有不小的收獲。
至于那些在捕撈時有過磕碰,譬如擦掉了鱗的魚,斷了腿的蟹、掉了頭的蝦,當然是給大伙兒分了吃了。
忙活這一通,不就為了這一刻嘛!
就當提前過中秋了。
謝家雖然不缺這些吃的,但只有大家都有的吃的時候,虞寶枝才舍得下大料。
像濃油赤醬的油燜大蝦,香味濃郁的糖醋魚、蔥烤蟹。
平時只能吃水煮的、清蒸的,就怕香味飄太遠,惹人起疑。
大家都有食材,香味飄出去也不怕了,因為大家都在做,都有的吃。
背陰角落的蔥姜蒜盡管摘去當佐料,沒有醬油、黃酒?她家有,拿碗來舀點回去。
大家分到的魚蝦蟹,哪舍得一頓吃完,舀一盆湖水,多養幾天。
看哪條魚翻肚子了、哪只蝦不會蹦了才做來吃。
這么一來,謝家也跟著多吃了幾天河鮮。
過了一把河鮮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