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零五章 緋聞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攀金枝

  沂州,王氏塢堡。

  “裴駙馬歿了?”

  王姮一手手肘倚在憑幾上,另一只手捏著一封信。

  京城白日發生的事兒,晚上,王姮就相繼收到了好幾份飛鴿傳書。

  有樓彧親筆所書的,還有王棉、鄭十三送來的。

  王姮將幾封信全都看了一遍,最后重點研讀樓彧的那一封。

  因為樓彧這封信里,不但有駙馬裴斯死亡的表面故事,還有樓彧個人調查的深入細節。

  比如,裴斯的死狀、死因——

  “尸體僵硬,口鼻、皮膚等呈現出櫻桃紅色,幾個時辰后,尸體浮現尸斑,尸斑亦是櫻桃紅色。”

  “尸體口鼻處,有嘔吐物的殘渣,地上亦有尿漬。”

  “種種跡象表明,死者死于炭毒!”

  王姮的指甲,重點在炭毒上掐出一條痕跡。

  “炭毒?”

  王姮身邊有王棉這個“神仙弟子”,從小就知道何為炭毒。

  冬季為了取暖,會在房內燃燒炭盆。

  木炭燃燒,就會有煙氣。

  若房間密閉不通風,這股煙氣就會變成足以要人命的毒氣。

  這個道理,其實不用王棉反復提醒,王姮等出身富貴的貴人也有經年的老媼、經驗豐富的府醫提醒。

  畢竟每年冬日,都會有人死于炭毒。

  尋常百姓可能不知道,權貴卻必然有所聽聞。

  “我都知道的常識,出身裴氏,又娶了公主的裴斯不可能不知道!”

  “還有一點,似裴駙馬這樣的人家,即便是在別院,取暖也不只是靠炭盆啊!”

  王姮的大腦飛快運轉,一雙黑白分明的荔枝眼,不由自主的瞥向了放在角落里的熏籠上。

  熏籠下是炭盆,炭盆里燃燒的上等的銀絲炭正在熄滅。

  丫鬟卻沒有及時添炭,不是她們瀆職,或是怠慢王姮,而是王姮沒有吩咐。

  因為,偌大堂屋的取暖,并不靠炭盆。

  而是整個房間地板下鋪滿的暖道,也就是所謂“火龍”。

  地下好幾條暖道,日夜不斷的燒著碳,產生的熱氣,足以讓房間內始終保持著只需穿件單衣的溫度。

  那個熏籠,更多是用來熏干頭發、熏烤衣服的。

  炭盆或是放了香料,或是放著橘皮等果皮,隨著木炭的燃燒,絲絲縷縷的香味兒混合著裊裊的煙氣,為室內、為衣服增添香味兒。

  王姮這般享受,是她有足夠的金錢支持以及嫡長閨的“神仙手段”——王棉“發明”了煤炭,在大虞朝極具創新的使用了天然煤,而不是慣有的木炭。

  煤炭燃燒帶來的火力,遠遠超過木炭,能夠充足的帶動王棉設計的“地暖”、“壁暖”等取暖設備。

  公主府,或許沒有王姮的機遇,但公主府不缺錢啊。

  裴家亦是世家。

  裴斯的別院,即便不能像王姮這般,豪氣的將每個房間都通上火龍,卻也會在堂屋、臥室、書房等重要房間,安置充足的取暖設備。

  裴斯再與公主不睦,他都不會淪落到,冬日取暖只靠一個炭盆的地步!

  他也不會因為要保持室內的溫度,必須關閉所有的門窗。

  就像此刻的王姮,因著室內溫度太高,空氣味道不好,還會故意打開窗子通風。

  而只要開了窗,即便有煙氣,也不會中炭毒!

  “裴斯卻還是死于炭毒!這里面,就真的沒有問題?”

  王姮的直覺告訴她,裴駙馬的死,絕非只是仵作給出的“意外”。

  若換成其他人的夫婿,王姮還不會這般在意。

  她一不是京兆府尹,不需要查清案件的真相;二不是圣人的百騎司,無需摸清事件的內幕。

  她只是一個空有公主名號的貴女,只需坐享富貴、安穩度日即可。

  偏偏死的人是平安公主的駙馬,而王姮與這位平安公主還有些恩怨。

  雖然當初的摩擦,似乎已經和解。

  王姮與平安公主這對異父異母的姐妹,也來往密切,宛若親生。

  但,王姮、平安公主兩人心底都清楚,她們是不可能真的親如姐妹,她們的心底都有那么一絲絲的芥蒂。

  事關平安公主府,還是駙馬“橫死”這種大事,王姮自是要仔細了解,掌握最多的消息。

  樓彧不愧是最懂王姮的人,對于王姮的“敵人”,王姮的“未雨綢繆”,他都非常了解。

  是以,在寫給王姮的信里,他所提供的消息是最全面的。

  且,不止這一封信。

  接下來的三五日里,王姮又陸續收到了樓彧的兩三封飛鴿傳書。

  “自去歲秋,平安公主便寵信一周姓士子,周某已通過冬日的常舉,中了明字科!”

  大虞朝的科舉,分常舉、制舉。

  常舉就是每年都舉行的科舉考試,由各州府官員舉薦的貢生,前往京城參加禮部的考試。

  常舉的科目分作: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等等。

  明字,顧名思義,就是在書法、文字上有專長。

  是諸多常舉分科中,含金量頗低的一項。

  它遠不如秀才、進士等科。

  不過,能夠在常舉中脫穎而出,并在某個單項中奪魁,亦是人才。

  這位周某,能夠考中明字科,他的書法一定頗有章法。

  除了特長,他的身、言等,亦是十分出挑。

  身,就是身材、容貌,嗯嗯,古代人看臉的程度,遠遠超過現代人。

  長得丑的人,哪怕學富五車,也當不了官,具體案例請參照鐘馗。

  能夠通過禮部、吏部的層層選拔,最終考中某一科,其人無不是容貌出眾、極有才華的人中精英。

  巧得很,平安公主就是個顏控。

  周某定也是個善鉆營的人。

  雙方一個圖色,一個圖權,可謂是一拍即合。

  周某成了平安公主的入幕之賓,還頗為受寵。

  哦不,不只是寵愛,平安公主似乎對周某動了真心。

  “……所以,裴斯就礙眼了?”

  王姮看著樓彧寫來的信,暗自猜測著:“雖然裴斯已經甘愿當個活王八,面對平安公主的風流,他也只是躲出京城。”

  “但,對于已經變了心的人來說,配偶的存在,就是一種障礙。”

  “為了捧新歡上位,弄死舊愛,似乎十分合理!”

  王姮繼續陰謀論著。

  對于裴斯的死,京兆府已經有了結論:意外!

  王姮卻還是忍不住懷疑。

  因為真的不太正常啊,嫌疑人還有作案動機。

  “其實不只是我,阿兄應該也在懷疑!”

  否則,樓彧寫給王姮的信里,就不會有這么多關于周某的資料。

  “或許,要看看平安公主接下來的行動!”

  王姮遠在沂州,默默關注著京中的八卦。

  而正如王姮所預料的那般,剛剛過了三月,裴駙馬的孝期才剛滿百日,平安公主就再嫁了。

  她嫁給了科舉新貴,京城新晉崛起的書法大家周賀。

  王姮:……呃,不愧是彪悍的大虞公主!

  嘖,這才是真金枝玉葉。

  什么禮法,什么女訓,公主統統不在乎。

  平安公主再嫁的如此快速,完全沒有被禮教所束縛——

  為夫守孝三年?

  公主能跟尋常婦人一樣?

  平安公主能夠給裴斯守孝三個月,就已經是看在兩個孩子的份兒上。

  若是沒有孩子——

  比如那位新晉上位的周駙馬,其受寵、其富貴,遠遠比不上裴斯。

  王姮有著強烈的預感:周駙馬的風光,維持不了多久!

  有關平安公主的緋聞,暫時告一段落。

  王姮又忙碌起來。

  過了年,入了春,沂州諸事業已料理完畢,王姮該動身回京了。

  換了素白的春裝,帶上弟妹,以及諸多沂州土儀,在選定的黃道吉日,王姮的龐大車隊,正式踏上回京的官道。

  車輪滾滾,車窗外,春風和煦,翠柳如絲。

  王姮靠在車廂上,一邊愜意的享受春日,一邊與鄭十六或是閑聊、或是共享美食。

  白芍、白薇等奴婢,則在車廂角落里伺候著。

  白薇手里甚至還有針線活。

  咳咳,在路上的這兩日,白薇已經給王姮做好了一條腰帶。

  而王姮從去年開始做的那個香囊,如今也只是繡了半朵牡丹花。

  白薇默默估算了一下,就自家公主這速度,估計是趕不上今年樓郎君的生辰了。

  明年生辰,興許還能期待一二!

  馬車搖晃了半日,趕在正午前,抵達了驛站。

  王姮嫌棄驛站破舊,沒有下車,繼續待在馬車里。

  她讓仆從們在驛站旁的空地布置帷幔、屏風等,隨后,便在野外用餐。

  吃了飯,繼續趕路。

  傍晚的時候,王姮收到了樓彧送來的飛鴿傳書。

  “哦豁!又有新的八卦!”

  “今年的京城,還真是熱鬧,就連那位圣僧也回來了!”

  所謂圣僧,法號明通,曾是京城有名的得道高僧。

  明通圣僧醉心佛法,為了增補佛經,不惜千山萬水,也要前往天竺。

  上皇在位時,他離開京城。

  時隔六七年,他不但平安歸來,還帶回了數以百卷的佛經。

  “哦豁,明通大師不只是帶回了佛經,他還有數十位弟子、追隨者啊。”

  王姮繼續看著樓彧的信,忽然,在看到某一行字的時候,禁不住瞪大了眼睛。

  “平安公主,真是不負大虞公主的彪悍盛名。”

  “這才剛二嫁吧,就、就又有了新歡?”

  “新歡還是個和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