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77.關中嗇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秦時記事

  紙張在甘泉宮里迅速被用了起來。

  赤女雖不敢妄想少府卿之位,但也敏感意識到了王后對于用人的需求。

  只她們四人是遠遠幫不上什么忙的,因而閑暇之余,她也生疏的用紙張描摹了幾個大字,交給底下的侍從們默默學習。

  各種嶄新的用人安排,亦被大刀闊斧的應用在甘泉宮之中。

  有此條例,有能耐之人出頭要比之前容易許多。大家若還有心上進,此刻就需得萬分用功。

  想跟在王后身邊,想像她們一樣升為長史,少史,不識文斷字怎么能行呢?

  秦時沒注意到侍從們之間的暗流涌動。

  她要忙的事實在太多,哪怕將這些表格、線圖等交給眾人,宮務又完全放手,可待定事項仍是有許多。

  黑目默書的進度,辛墨事項的安排,以及遠在渤海郡的燕琮對長蘆鹽場的整改等等……

  還有正在籌辦中的拍賣會。

  而眼下最最重要的,則是治粟內史遼禾所回稟的事——

  “元日前,王后曾命臣召集各地事農的黔首,偏遠地帶路途坎坷,臣唯恐誤事,因而從關中急征……”

  秦時一愣,隨后便大喜!

  “好!”

  “偏遠地帶的征調仍不要停,但如今征來的這些人,如今都在何處?”

  如今才農歷十月,按照如今的氣候,要到三四月份春耕才剛開始。中間這接近半年時間,正是她做好提前準備的黃金時段。

  “回王后,關中榆林、渭南、銅川等各處征調共七十二人,如今都在宮外靜候。”

  秦時一愣,隨后才略帶懊惱:“是我忘了囑咐,既叫他們來,自然是想讓他們一展所長——從咸陽宮至粟粟莊,路途所需多久?”

  治粟內史毫不猶豫:“乘我大秦戰船,日行300余里。粟粟莊位處銅川,臨近關中平原,且有漆水碼頭。”

  “從咸陽都城碼頭,四個時辰便可至。”

  交通這么便利嗎?

  秦時有些驚訝。

  但隨后她反應過來:這可是大王的農莊!

  就是不便利,也要憑空造出一座碼頭來,更何況那里本就臨著漆水與沮水兩處支流。

  既如此——

  “赤女,準備出行事物,我要去粟粟莊暫住710日。”

  “叫辛與墨一同跟著。再去問少府工匠,耬車、水車、曲轅犁等新農具可打造出來多少?一同帶上。”

  赤女毫不猶豫:“諾。”

  “烏籽,去稟告周府令,言我今日有要事與大王相商,請他早些下朝吧。”

  治粟內史在階下靜靜等候,聽得這話,眉頭狠狠一蹙,又驟然松開。

  他不似周巨那樣久居深宮,因而對王后的受寵并無什么直觀感受,可如今聽得,卻是格外震撼。

  但身為老臣,最要緊的就是懂得閉嘴。

  因而聽了王后有條不紊的種種吩咐,他已意識到對方恐怕是要去粟粟莊大干一場,雖心中仍有些忐忑,但——

  元日之時,他已意識到王后恐怕與昆侖確實脫不了干系。

  畢竟長蘆鹽場這么些年來,出的鹽都是那般成色,王后命燕小郎一接手,就成了如今上等的雪花鹽。

  如今要去農莊,莫非金手一點,便能獲得良田千頃,粟滿全倉?

  想到這等盛況,他心中都火熱起來。

  于是他也格外體貼地問道:

  “關中黔首大多粗鄙,不知王后可要親自召見?”

  秦時微笑:“自然,快請。”

  侍女在旁默默聽著,心中卻想——

  赤女長史說的是對的,王后對于他們這些卑賤之人,確實格外看重與有禮。

  王后在昆侖,定然也是極愛惜窮苦人家的女仙!

  與此同時,一群從各處征調來的黔首正瑟瑟縮在抱廈,大氣也不敢出。

  明明此處暖意融融,但卻仍有寒氣從身上散發。

  那是面對強權的恐懼和不安。

  他們只是各鄉縣里的普通老農,若說唯一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因年紀大,經驗多,要么會看些天時,要么種地有自己的竅門,收粟時總能比別人多上那么一斗兩斗。

  卻不曾想,有一日竟會因這個,而被征調至咸陽!

  聽說他們大秦的王后還要親自召見……

  可這些低賤的農事,貴人們召他們來又能有什么用呢?莫不是叫他們再去服別的勞役嗎?

  可是……

  眾人心帶苦澀的想:他們都這般年紀了啊,稅也不曾少交的。

  若貴人下令,叫他們將下等田變為上等田,那也是輕易做不到的啊!

  大伙兒心頭惴惴。

  此前見過最大的官,也不過就是驛亭的亭長,而如今面前放著大碗熱茶,感受著甘泉宮暖融融的氣息,大家心中卻越發不安。

  偏巧一旁的黃門還殷勤為他們大碗中又注入熱茶。

  水流簌簌中,有位黔首舔了舔干澀的嘴唇,沒忍住伸手去捧了一碗來,又叫身旁人狠狠攥了一下衣角——

  熱水頃刻潑在干枯皴裂黝黑的虎口處,瞬間紅了一片,他卻連叫也不敢叫,只小心的將那金貴的茶碗放了回去。

  面見貴人時,怎么敢這樣肆意吃喝啊?萬一出丑降罪,那該如何是好?!

  卻見眼前的黃門笑吟吟道:

  “諸位老丈,盡管吃喝更衣洗漱,王后向來體貼咱們,從不因此叫咱們獲罪。”

  “反而若是奴在此處怠慢了,說出去,恐怕長史大人還要責備呢。”

  有丹樸這一步登天的黃門勵志在前,如今甘泉宮上下,誰不是鉚足勁兒想要出頭?

  因而哪怕往日他們見到這些民夫也都要嫌上兩句,如今卻是誰也不敢。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這些侍從們雖然不見得會讀這句話,但種種跡象,已卻已然開始實踐了。

  他這樣和氣,到底讓年邁的黔首顫了顫嘴唇,大膽問道:

  “這位大人,不知道王后召見咱們,是要、是要……”

  他企圖說上兩句文雅些的話,但向來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如今想了半天,卻仍是卡了殼。

  但黃門卻已知他的意思了。

  “不敢妄稱大人。”

  他想了想,便大膽透露道:

  “大王曾賜一處千頃農莊與王后,聽說王后有昆侖秘法,能使得粟米產量增多。今召各位前來,恐怕是要再問些農事。”

  昆侖秘法,能叫粟米增多?

  此話一出,眾人眼中皆是大亮!

  因為這天底下,再沒有什么事是比吃飽飯更重要的了!

  來啦!秦戰船日行三百余里,出自史記。

  (本章完)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