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96.高爐材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秦時記事

第97章  燕國匠人呆滯地被軍士們拖了下去。

  目光最后所看,是那位貴人從侍女手中接過一側帛書,上頭隱約可見各種圖畫。

  但隨后,重門遮掩,他什么也看不到了。

  而在偏殿之中,秦時也確實沒在意他。

  如今匠籍地位不高——雖然不妨礙他們在軍工事上被看重,但,想要提升地位卻是千難萬難。

  除非有了歐冶子那樣的實力地位,這才可能稍稍獲得優待,但其余時候,全都算是君王或官府的私產。

  作為一樣物品,跟隨哪個主人又有什么關系呢?

  他們自己也如是。

  以秦滅六國的霸道,真正寧死不從的,絕活不到現今。能活下來的,多是愿意妥協的。

  偏偏如今臺階給了,別人也妥協了,該從眾的時候不從眾,非要顯出自己的孤高情義來,這種蠢貨假做聰明人,秦時不耐煩搭理。

  更何況,她之前一再優容,是因為需要找到精通百煉鋼及退火工藝的匠人,燕國在其中有又沒有特殊到無可取代,且她已有了五國匠人。

  那,何必還非要與人糾纏?

  此刻!

  軍士們牢牢把守這里,而秦時看著工匠們,從赤女手中接過帛書來,在眾人面前迅速展示,又迅速收回。

  她聲音溫和:

  “剛剛所說的工藝與圖畫,帛書上均有記載。”

  為了節省電量,她先做了基本的大綱,記一切想能記到的細節。然后才迅速開機,從閱讀器里調取了文件,然后快速記錄整理。

  如今,雖然細節仍是未曾實現,但大方向把控應當沒問題了。

  “自大王一統天下,六國也成了我秦國的六處地域,如今為事君王,還請諸位盡心竭力。”

  她放緩語調:“否則,學了我秦國一等一的技藝,卻不好好事君,那也沒有活著的必要。是不是?”

  眾匠人們還惦記著剛才一閃而逝的圖,聽到這樣令人膽寒的話,不由深深低頭。

  再看看最先屈服的楚國鐵匠高冶,他應當是這群人中技藝最高者。

  秦時微笑道:“爾等十人都是我大秦冶工中技藝佼佼者,如今便組鋼鐵項目組。高冶,你為組長!負責管理、教學諸人。”

  “但有所學,不得藏私,群策群力,方能將技藝提升更高。”

  “若有所得,我與大王自然有賞。”

  眾人瞬間抬起頭來,震撼的看著秦時,就連鐵官都有些欲言又止。

  雖然之中有些名詞聽不懂,但不妨礙他們理解。

  賞不賞的這些恩威并施的話,他們日常已經聽倦了。

  但,那個組長……

  也就是說,高冶,一個楚國人,如今做了他們這群都有獨門絕技的人的領頭人了?

  秦時又接著看向秦國工匠:“之前楚人鐵匠在制作兵器上略勝我國,是也不是?”

  這個大家不得不承認。

  雖然他們能在一瞬間以毀掉一座豎爐為代價,打造王駕上的小小齒輪,甚至青銅器也遠勝出諸國。

  但在鐵器的堅韌硬度上,確實略輸一籌。

  “所以,”秦時緩緩掃視眾人,找出了剛才鐵官曾說秦國如今工匠技藝最高者——

  “鐵炎,你來做副組長。高冶入秦國時日尚少,有你從旁協助,大王才能更安心。”

  高冶眉目不動,反而因此事更松了口氣。

  沒有秦人協助,這群人光是服從都難,更別提管理了。且他確實是楚人,心也不安。

  鐵炎的鐵姓乃是先王所賜,身為老秦人,他自然對秦王忠心耿耿,此刻心中明白——

  他技藝有缺,因而不能服眾。但這楚人說不得也不是什么好鳥,需他提防著。

  他抬起頭來,雄心壯志頓生:待我學了更好的技藝,以后也做技藝第一人,這組長之位,便是我的了!

  又有些愧疚:唉!都怨怪他不夠聰明,否則如今哪里會讓一個楚人做了領導!

  總之,頂層鐵匠組成的項目組初見雛形,秦時也沒整更復雜的東西,只在此刻,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重新打開帛書:

  “首先,我們需要重新打造高爐。”

  帛書上有一張圖畫,上頭描述的爐,與他們常用的圓柱型豎爐略有不同,在中下方有一個大肚的形狀。

  高冶皺眉問道:“敢問秦君,何為高爐?”

  秦時解釋道:“比如今豎爐更高,更大,一次熔煉更多鐵料——同時溫度也更高。”

  她指著帛書圖畫解釋:

  “爐喉進料處,溫度略低。”

  “中上部溫度更高二三倍。”

  “爐缸溫度,約比現今豎爐溫度高五成。”

  沒有溫度計精準報上溫度,她此刻只能用模糊話語交代。而高爐的爐缸處,通常是能達到1500°到1600°的。

  但高冶并未開懷,反而又追問:“若有此等溫度,豎爐便會開裂,難以為繼。”

  “只換成這高爐便成嗎?”

  這就是每個時代科技發展最核心的問題了——材料。

  一切科技的進步,首先得有材料支持。

  如今的耐火材料也是如此。

  而秦時對對方這刨根問底的態度很是欣賞,于是又展開帛書另一部分:

  “因此,我們要另取材料,重做高爐。”

  “取深層黏土、三成石英砂,一成動物毛發與稻草。”

  “碎陶片一成半。半成石灰,少許礦鹽……以及石。”

  以上幾種材料混合,方可做成初步的耐火材料。

  高冶仍是眉頭深鎖:“石?”

  秦時點頭:“是,我會著人送來。”

  如今,秦國已有石開采技術,甚至也有應用,但用處極少,因而先期,咸陽城可能只能送來少許。

  后續如果大規模應用的話,還需著人專門開采。

  只是石開采傷害極大,她今晚回宮后,還得懇請姬衡,調派囹圄死囚做這等事才行。

  而此刻,這些細節就不用說給鐵匠們聽了。

  他們能從高爐材料配比就了解清楚,已經是因為整座鐵官工坊都在姬衡掌握之中。

  以他的掌控力,沒有命令,整座鐵官工坊都露不出一個字來。

  “給你們看這圖紙,是為了讓你們能夠更精準的跟工匠描述。”

  她一個材料學徹底的外行人,不可能連做高爐都要在這里盯著,還得知人善任才是。

  來啦!

  高爐材料配比來自網絡,如果錯誤,大家當做yy吧。

秦朝已經有石了,但大多數人不知道怎么用,接下來會慢慢寫到(西域進供)。大家不要著急。但石開采會導致纖維入肺,非常痛苦秦始皇的掌控力非常強,后世都找不出來。對整個國度都強,強到趙高矯詔令扶蘇自盡,他甚至都不會懷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