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522 父皇昏迷,兄弟死絕,你們該稱呼本宮什么?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清話事人

  隨機推薦:

  皇六子永瑢不太好騙,因為他被乾隆過繼出去了,繼了無后的慎靖郡王允禧。

  按照封建綱常,他自動失去了繼承大寶的資格。

  所以永瑢覺得此事蹊蹺,拒絕露面,派人抄近道去紫禁城打聽情況。

  刺客們不敢久等,只能武力闖關。

  高墻大院,府邸深幽。

  陌生人闖入想精準地找到一個人是很難的。

  4人小組陣亡3人,僅有1人負傷逃脫。

  失敗了。

  皇十七子永璘貪心,想做皇帝,興沖沖的被擊斃在府邸門口。

  皇八子永璇這個瘸子倒是不貪心,聽著城內的不尋常動靜,他甚至意識到了很可能是個危局。

  無奈,府邸過于簡陋寒酸。

  面積小,人手少。

  刺客們沖進來見人就殺。

  將闔府上下殺了個干干凈凈,還放了一把火。

  四九城陷入了巨大的混亂。

  外城3處起火,內城2處起火。

  而紫禁城是最先起火的,文華殿黑煙沖天。

  各處兵丁亂糟糟地沖向紫禁城,準備救火護駕,其中也包括步軍統領衙門的南營步兵。

  紅帶子福壽舉著佩刀沖在最前面。

  為了掩飾心中驚懼,所以扯著嗓子嚎叫:

  “快,護駕。”

  “四九城的爺們快出來啊,保衛紫禁城,保衛萬歲爺,保衛我大清。”

  一路上,

  只見烏泱泱的百姓扶老攜幼,沒頭蒼蠅一般亂竄。

  順天府府丞還算清醒,率領麾下衙役大聲呼喊:

  “百姓各回各家,不許亂跑。”

  “官兵馬上入城,一切都會好的。”

  然而,架不住人群中有人扯著嗓子喊:

  “快跑啊。”

  “賊人進城了,王恭廠要是炸了,四九城轟一聲就上天了。”

  府丞意識到有人在趁機作亂,但滿眼都是亂竄的人,他沒辦法抓住那些慫恿者。

  情報站的細作們好似泥鰍一般到處亂竄,將烈焰和恐慌傳播給四九城的每一個人,掩護己方弟兄趁亂撤出城門。

  內城的旗人配合度很高。

  一人竄逃,全巷齊竄。

  事后,

  情報站的人反復琢磨,終于悟出了原因——最能打的那批京旗子弟都死在了數年前救援江寧之戰,剩下的多是混賬王八蛋。

  這幫人聽風就是雨,極度愛惜生命。

  朝陽門下,

  烏泱泱的滿漢百姓哭著喊著往城外跑。

  城門領目瞪口呆,反復詢問身邊的屬官:

  “怎么辦?”

  “怎么辦?”

  “還未接到上令,咱城門關還是不關嗎?”

  城門吏一聲不吭,周圍的軍官全部低頭。

  任憑上司怎么問,大家就是咬緊牙關,一個字都不出。

  城門領都快哭了,不停的作揖:

  “諸位同僚,你們給個話啊?”

  “朝陽門防務不止是本官的,也是大家的。”

  不過,在場所有人暗自冷笑。

  今兒出了這么大的事,朝廷事后肯定會追究責任。

  你身為四品城門領,朝陽門防務的唯一話事人,你不做決定?號召我們幫著出主意?你不就是想著責任均攤嗎?

  若是咱們多嘴,到時候就得陪著你全家寧古塔。

  烏泱泱的人群哭著喊著朝城外跑,好似身后有鬼在追。

劉千就混在其中  他現在唯一的擔心就是被人擠掉下護城河。

  一名大漢突然從身后擠了過來,劉千瞬間身形不穩。他右手一甩,捏在手指縫里的刀片輕松割破了大漢的手腕。

  大漢捏著飆血的手腕慘叫倒地,隨后被各種鞋子踩踏。

  趁著這個亂象,

  劉千提了一口氣,摁著前面人的肩膀竄高,踩著前面的人頭一口氣越過十幾丈瞅準時機跳下。

  出城后,

  他一路狂奔,心中暗自慶幸,早年吃飯的手藝沒丟下。

  當年投奔陛下時,陛下搖著白紙扇說“職業不分貴賤”。如今看來,圣明無過陛下。

  額頭布滿汗珠的朝陽門城門領一咬牙,一跺腳。

  吼道:

  “驅散百姓,關閉城門。”

  城門吏如釋重負,抽出佩刀:

  “弟兄們都聽見了嗎?城門領大人有令,關閉城門。”

  “嗻。”

  50名兵丁齊刷刷單膝跪地。

  隨即擂鼓,拉吊橋,沖下去驅散人群。

  一些心思活泛的人已經琢磨著今兒晚上就得活動活動。

  城門領大人肯一旦滾蛋,他安插的心腹也得跟著滾蛋,小小朝陽門至少能空出5個缺!!

  自己能不能借助這個機會再上一層?

  家族閑散子侄能不能補個把缺?

  午門外,大批兵丁聚集鼓噪。

  站在城門樓子上的皇宮侍衛親軍統領嚇出了一頭白毛汗,他不敢確定外面這些人是來救火的還是來逼宮的?

  有那么一瞬間,

  他懷疑大清要出太上皇了。

紫禁城內,濃煙滾滾  無數太監宮女拎著水桶忙著救火,現場混亂不堪。

  總管太監秦駟握著一把刀,表情猙獰,督促奴婢們救火,務必要保住三大殿,

  三大殿,乃禁宮精華,朝廷尊嚴。

  禮部尚書于敏中人老體衰,三魂丟了兩魄。

  人靠著宮墻,坐在地面。

  望著沖天的大火,思緒神游四方。

  心底冒出一個念頭:

大清要完大清壽數不久矣  哪個正經帝國,會被人這樣打上門?

  外面那些吳廷細作用的什么武器?天降雷火?九味真火?

  四九城的百姓會怎么議論朝廷?

  各省督撫會怎么看朝廷?

  乾隆整個人恍恍惚惚,望著火場。

  “皇上?”

  “主子?

  和珅哽咽,扶著乾隆。

  “朕沒事,沒事。快,讓步軍統領衙門組織救火,莫要讓賊傷了城中百姓。”

  “哎。”

  頭發被燒焦了半邊的紀昀,捂著肚子坐在地上。

  心想:

  皇上吶,你剛才說的這話不吉利。

  然而陣陣腹痛讓他暫時無暇考慮社稷,狼狽的四處找茅房。

  最先毒發的欽天監監正,已經成了一具尸體。

  凡是喝了那桶豆汁的大臣,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中都癥狀,嘴巴烏青,腹痛難忍,一片狼藉。

  1個時辰后,

  三大殿的火被基本撲滅,烏漆嘛黑,屋頂破損,但主體尚在。

  四九城,人聲鼎沸。

  順天府、步軍統領衙門、八旗都統衙門全部出動,組織百姓滅火。

  然而城中建筑多為木制,鱗次櫛比,滅火難度大。

兵丁們只能拆房拆屋,在周圍開辟出隔離帶,阻止火焰繼續蔓延  失去了家園的百姓跪地痛哭。

更多的人滿臉呆滯  多年以后,

  居住在京城的老人們仍然記得那個冬末春初的拂曉,爆炸聲、頭頂的呼嘯聲以及之后的萬人馬拉松。

  乾隆稍稍恢復了些理智,扭頭張望。

  “永琰呢?”

  “快,讓人尋永琰過來。”

  躲在御花園水池旁假山里頭的永琰,面如土色,他居住的奉先殿被炸塌了一半。

  做壞事,被雷劈?

  18世紀的年輕人心理素質總是如此不堪,以為鬼神在盯著自己。

  卻不知這世上,作惡之人如過江之鯽,鬼神根本盯不過來。

  永琰渾渾噩噩地被帶到太和殿前。

  他哆嗦著下跪:

  “皇阿瑪安好?兒臣這就放心了,大清離開了誰,也不能離開皇阿瑪。”

  乾隆瞅了他一眼,沒有搭理。

  “和珅,傳令禁宮各門緊閉,拒絕任何兵丁入城救火。”

  “讓慶勝只身來見朕。”

  慶勝,新任九門提督。

  他是乾隆的心腹,富察氏的遠親。

  “慶勝大人,皇上有召。”

  說罷,侍衛們丟下繩梯。

  滿臉淚痕的慶勝好似颶風一般跑到太和殿前,被周圍躺著痛苦哀嚎掙扎的朝廷大臣們嚇了一跳,

  撲通跪下:

  “皇上。奴才死罪,八爺,十一爺,十七爺都遭了吳賊毒手。”

  乾隆的腦瓜子里炸了個大雷,一把揪住慶勝,聲音顫抖:

  “你說的遭了毒手,是、是什么意思?”

  “遇刺身亡。”

  和珅手疾眼快,一把扶住直挺挺向后砸倒的乾隆。

  “來人,快傳御醫。”

  凄厲的叫聲傳遍紫禁城,一群覓食的烏鴉被嚇的騰空而起。

  于敏中望著亂糟遭的廣場,陡然冒出一個念頭:

  “要不派在淮安的大兒子,和那邊的老鄉聯絡一下,留條后路?”

  這個念頭急劇膨脹,就連老于自己都嚇了一跳。

  還好,

  周圍沒人注意自己。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焦點人物——嘉親王。

  帝生17子,除掉早夭的,過繼的,現在還活著的僅有1人。嘉親王——帝國獨苗。

早有那心思活泛、午門外豆汁喝的不多的臣子熱情的湊過去  翰林院編修搬來凳子:

  “王爺,您坐。”

  禮部主事端著水:

  “王爺喝點水潤潤嗓子,今兒天干物燥。”

  內務府都虞司司官直接膝行湊近,用衣袖幫著擦拭靴子。

  煙熏火燎,王爺的靴子上有不少污跡。

  一邊擦,一邊哈氣。

  直到擦的靴子锃亮能照鏡子。

  才諂媚的抬頭:

  “主子哎”

  這一句含糖量極高!

  永琰很受用的隨口應了一聲,這叫一個舒坦。

  瞬間,他明白了皇阿瑪坐龍椅的感覺,就是將自己現在的感覺放大50倍。

  忍不住笑罵一句:

  “好奴才。”

  司官渾身骨頭都酥了,笑容燦爛。

  如此一幕,若是那正直人士、聰慧人士見了,必定鄙視的無以復加。

  但是,

  只有常年在衙門做公的才懂這里面的玄機。

  三公九卿不是做出來的,而是跟出來的,站出來的。

  跟——跟對人。

  站——站對方向。

  從下屬的視角出發,未必理解。

  代入皇帝的視角思考,恍然大悟。

  廟堂和江湖在本質上沒有多少區別。廟堂之上,也要投名狀。

  永琰扭頭,將視線投向站在人群之外,落寞的和珅和大人。

  投去冷冷一瞥。

  和珅被嚇的后背滲出冷汗,連忙彎腰,湊過來。

  “王爺,奴才請示去照看一下皇帝。”

  “去吧。”

  說完,永琰擠出人群走向墻角的于敏中。

伸手扶起  “王爺,如此折殺老臣。不可,不可。”

  “于老大人乃是國之棟梁,來人,先將老大人護送回府。讓順天府多派兵丁,門前站崗。”

  “嗻。”

  于敏中迷糊著被人攙扶走了。

  一半是演的,一半是真撐不住了。

一日驚魂  到了傍晚時分,內城火勢基本撲滅,外城還有幾處在噼里啪啦的燒著。

  城門緊閉,街面戒嚴。

  各路消息陸續匯總,情況逐漸明朗。

  朝廷定性:

  這是一次吳廷策劃的、處心積慮的襲擊行動。重點針對皇室成員,朝廷重臣,順帶殺傷了不少百姓。

  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七子永璘被刺身亡。

  其中,永璇最慘。

  闔府被殺了個干干凈凈。

  皇帝昏迷,好在儲君無礙,帝國大幸。

  參加朝會的大臣們中毒死亡13人,慢性中毒者高達41人,其中包括多名蒙古王公。

  三大殿部分受損,需撥銀修補。

  文華殿、奉先殿被焚毀。

  內外城共計有600多座房屋被燒毀。其中,東安門大街化為白地。

  養心殿內,

乾隆依舊昏迷,發燒說胡話  不遠處的齋宮內,眾人沉默。

  和珅忍不住冒出一句:

  “本官就想知道,吳賊刺客襲擊宮城,用的是什么武器?”

  兵部尚書何國宗冒出一句:

  “神火飛鴉。”

  見眾人狐疑,又補充了一句:

  “改良的,但原理是一樣。本官查看了落點,散布很大,這種武器對城池的殺傷力極大,野戰沒什么意義”

  臨時從香山召來的法蘭克傳教士蔣友仁神情凝重。

  他基本贊同何國宗的猜測。

  不過,

  南方漢人的軍事科技已經到達了這種程度嗎?迄今為止,歐洲沒有一國發明并裝備了這種可怕的武器。

  正如何國宗所說,

這種武器毫無野戰意義,但是用于對付城鎮簡直就是地獄火  永琰突然冒出一句:

  “慎靖郡王,病體如何?”

  “太醫院去幾個人瞧瞧。告訴慎靖郡王好生養病,勿要多操心。”

  “嗻。”

  和珅心里有些害怕。

  嘉親王這一招厲害啊。

  這是明著敲打永榕,告訴他,你已經不是什么皇子了,而是普通宗室。好生養病,莫要出來多管閑事。

  同時也是告訴所有人,皇帝只剩下自己一個兒子。這大清國若是還想繼續開張,就甭想繞開自己。

  從今日起,

  自己無需再隱忍,盡可以以副皇帝的身份強勢行事。

  龍袍可以穿,玉璽可以把玩。

  吃飯叫用膳,睡覺叫臨幸。

  本宮不裝了,本宮攤牌了。

老爺子踏馬的敢廢掉自己?嘿嘿嘿  想到這里,永琰話鋒一轉:

  “慶勝,伱身為九門提督,搜捕刺客的工作進行的如何了?”

  “稟王爺,步軍5營全部出動,目前已抓捕可疑人等512人,并獲得刺客尸體7具。”

  若是放在以前,永琰可能就被蒙住了。

  可今時今日,他不好忽悠。

  厲聲喝道:

  “這512人里究竟有幾人是刺客?”

  “這”

  “三法司會同步軍統領衙門逐個審查,務必要弄清楚。”

  “嗻。”

  “慶勝,你可是皇上親點的提督。態度如此敷衍潦草,對得起皇上的信任嗎?暫且寄下你這顆狗頭,現在就去抓人,查案。”

  慶勝滿頭大汗,磕頭如搗蒜。

  在場人心想,若是老皇帝殯天,你小子怕是活不過頭七。

  永琰拱手道:

  “如今國難之際,諸位臣工要精誠合作,放棄前嫌。”

  “好了,本王要去養心殿了。”

  眾人齊刷刷跪倒,各種溢美之詞。

  永琰一甩衣袖,走出齋宮。

  高聲道:

  “擺駕養心殿,告訴文武百官,侍衛宮人,本王要通宵守著皇阿瑪。”

  “百善孝為先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