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51 老胡認識你,大刀不認識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清話事人

  傍晚,

  老鷹山頂燃起3根煙柱。

  清軍看見了,蘇十八部也看見了。

  八旗斥候騎兵也望見了,隨即追蹤尾隨,并大致確定了這股吳軍的人數和行軍方向。

  太陽落山后,

  2名鑲白旗斥候趁著夜色冒險行軍,將情報傳回。

  帳內,

  胡之晃和麾下游擊、守備、千總,以及數名八旗兵商議對策。

  他豪邁的一拍桌子:

  “吳賊兵不足千,且無火炮無馬隊,我部足足2500人,優勢在我。”

  眾人肅然起敬。

  就連八旗兵也覺得,這姓胡的勇猛的很。

  一時間帳內氣氛活躍,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阿吉噶頗為心急:

  “胡大人,我提議連夜抽精銳出兵蔡塘,纏住這伙賊兵。待主力趕上再一網打盡。”

  “滿大人,夜里行軍必須是精銳當中的精銳。光一個夜盲癥就夠頭疼了。”

  眾人紛紛點頭,婉拒了這個瘋狂的建議。

  夜間行軍只怕是500人出發,50人抵達。

  沒轍,

  那就只能好好休息,吃飽喝足,知縣押送的糧草、豬羊足夠大家放開肚子吃喝。明天一大早趕緊開拔。

  而同樣在宿營的蘇十八部,營內也充滿了緊張和不安。

  “大哥,說好的水師和接應的友軍呢?”

  “諸位弟兄,事到如今我就不得不吐露心聲了。李郁一直想除掉我,我們渡江之后,就只能靠自己了。”

  “啊?”

  帳內的十幾名心腹有一半是北方人,還有一半是江南幫派分子。

  蘇十八部幾乎都是這樣的邊緣貨色。

  林淮生甚至不允許他們穿吳軍軍服,打吳軍旗幟,活動區域也限制的很死。

  有人不解:

  “陛下為何對蘇大哥如此狠毒?”

  蘇十八臉皮一紅,尷尬的解釋道:

  “說來話長。總之是因為一個女人”

  帳內眾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可以理解!

  再望向蘇十八的眼神也變得復雜起來。

  “諸位放心,如今我們過了江,就是龍歸大海。以后咱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在江北打下一片江山。”

  “好。”

  一片亂糟糟的叫好聲。

  眾人對吳國都沒甚感情,沒撈到什么好處。

  被蘇十八一番鼓動,反而對于未來充滿了期待。

  看李郁打江山也不難嘛,就炮轟轟,槍打打,就得了偌大的地盤。

  凌晨,

  突然下雨了。

  百姓們歡呼雀躍,感慨老天爺賜下甘霖。

  今年春季少雨。

  田地干涸,小麥產量不佳,距離收割季還有大半個月,來場雨水好似救火。

  上午辰時剛過,雨停了。

清軍迅速開拔  胡之晃望著綿長的行軍隊伍,一時間豪氣大漲。

  “江浦鎮的弟兄們,斬殺吳賊按首級拿賞銀,一個5兩!”

  綠營兵們紛紛歡呼。

  一時間士氣高漲。

  “胡大人,一個首級能換5兩嗎?淮揚那幫人吝嗇的很。”

  “這我不管。”胡之晃眼神兇狠,“反正老子的兵砍下多少顆首級,我就按照5兩一級的賞銀往上面要銀子。知縣會簽字作證,到時候也勞煩滿大人幫著做個見證?”

  “行。”阿吉噶痛快的答應了。

  作為一名行伍出身的旗丁,他本能的和廝殺漢站在一個戰壕里。

  蘇十八遇到了麻煩。

  一大早,從蔡塘開拔向西行軍,卻被滁河攔住了去路。

  “這附近沒有橋嗎?”

  “大哥,我抓人問過了。上游有一座石頭橋。”

  “多遠?”

  “20里。”

  往上游,那就得往北走。

  眾人傻了眼,他們這才意識到原定的路線才是最正確最安全的。

  只能說,

  劉千這家伙預判了蘇十八的預判。

  故意把最優路線指給了他,然后心懷警惕的蘇十八果斷放棄了最優路線,隨機選擇了一條路線。

  “大哥,不用那么麻煩。”

  “我們砍些樹,再到村子里卸下些門板做幾條小船,多渡個十幾二十趟,這幾百人也就過去了。”

  “是啊,再不行拉個繩子揪著游過去。”

  隊伍當中的江南幫派分子并不畏懼這小小的滁河。

  如今的氣溫,把衣服包起來頂在頭上游過去也不會凍死人。

  鮮有人知,蘇十八怕水,他是甘肅人!

  他望了一眼因雨水沖刷泥沙入河而顯得有些渾濁的河面,就默默的扭過了頭。

  “不,往上游走,”

  隊伍當中一陣騷動,但還是遵從了大哥的意志。

  600多人全副武裝沿著滁河行軍。

  2里,1里,

  眾人輕聲歡呼,終于看見了那座高聳的石拱橋。

  “快,過橋。”

  幾乎在同一瞬間,田野中也出現了3個騎兵的身影。

  “有韃子騎兵!”

  “有賊兵!”

  雙方幾乎在一瞬間,做出了反應。

  3名鑲白旗騎兵膽大包天,居然催馬沖過來準備放箭。

  蘇十八部素質再差,也是裝備了燧發槍的。

稍稍混亂之后,走在最前面的一隊人緊張裝填,自發列隊,然后一陣排槍  白煙騰起,3名騎兵倒下了倆。

  剩余那人勒馬掉頭就跑。

  墜馬的其中一人并未受傷,戰馬中彈連累了他而已。

  他扶著避雷針頭盔,一路狂奔。

  身后是噼里啪啦的槍聲,嚇的心驚膽戰。

  不過,也許是祖先保佑,也許是打無規律奔跑的真人靶實在太難。

  他躲過了一劫。

  “快,過河,別耽誤了。“

  蘇十八厲聲喝道。

  為了區區一個敵人就打了幾十槍,實在是浪費彈藥。

  600多人匆匆越過石拱橋。

  蘇十八望了一眼堅固的石橋,搖了搖頭。

  他不是不想摧毀這座石橋,而是短時間內做不到。縱火無效,拆毀沒那實力,炸毀沒那預算。

  還是,速速逃命吧。

  小半個時辰后,江浦鎮數千兵丁終于趕到。

  逃走的八旗斥候和槍聲指引著他們窮追不舍。

  胡之晃出于某種目的,在刻意的彰顯自己的忠誠。

  他揮刀劈開一銀箱,大聲吼道:

  “招募一隊腿腳快的,每人賞2兩,追上賊兵纏住再賞2兩。”

  數百錠銀子就這么滾落地面。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小200人自告奮勇報名。

  他們扔掉了身上的所有零碎以及干糧,扛著火槍一路疾跑。

  午時,

  他們終于追上了蘇十八部。

  雙方隔著一定距離開始互相射擊,鉛彈橫飛。

  “不要耽誤時間,快走。”

  “纏住他們,等總兵大人來了,咱們就是大功一件。”

  拉扯,就會拖慢行軍速度。

  半個時辰后,

  江浦鎮標趕到,合圍。

  兵丁們累的氣喘吁吁,狼狽不堪。

  若不是看在胡之晃平日里待弟兄們不薄,這些丘八才不會這么賣命呢。

  就連八旗兵都頗為詫異。

  阿吉噶私下感慨,這江浦鎮綠營不錯,能打仗。光軍紀這一條,就超過大清國絕大部分同行了。

  胡之晃貓著腰,開始排兵布陣。

  “弟兄們,別急,先包圍起來。”

  “依托盾牌、大車設防、再不行就靠著小樹林,墳堆也行。”

  花費了小半個時辰,

  江浦鎮才勉強捏了個松散的包圍圈。

  這也就是欺負蘇十八部戰斗力差,要是換了吳軍其他任何一支軍團,這包圍圈就是搞笑的。一個沖鋒,破圍!

  胡之晃站在大纛旗下,威風凜凜。

  想到蘇十八這家伙獻妹的往事,他忍不住嘿嘿笑出了聲。

  “咳咳,讓弟兄們先試探攻一波。老規矩,先賞2兩。”

  “嗻。”

  又是銀彈開道,屢試不爽。

  雙方打的烏煙瘴氣,并無章法。

  讓綠營兵迎著子彈沖鋒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綠營兵擅長打這種圍攻戰,畏懼打正面接觸戰。

  要讓綠營兵死戰不退,打正面接觸戰、肉搏戰,那必須督戰隊和銀箱一起到位。兩者缺一不可。

  江浦鎮的老兵油子們躲在盾牌和大車后面,縮著頭將火繩槍舉過頭頂概率射擊。

  消耗火藥很快,傷亡數目很低!

  這種作戰方式看似很落后,實際上很先進!

  蘇十八也意識到了自己很可能會葬送在這里。

  放眼望去四周都是平原。

  隨便一處墳包,都算是區域制高點!

  他和心腹琢磨著:

  待天一黑,就突圍出去。保不住這600人,保住幾十號親信也是好的。

  身為西北人士,

  他也是聽著李自成的故事長大的,當初李自成逃進商洛山僅僅是十幾騎!大軍出山橫掃西北時,闖王老營也不過一兩千絕對死忠。

  所以,

  真正有組織力的團體從來不在于數量,而在于質量。

  “胡將軍,我有一計。”

  阿吉噶湊了過來,低聲說出了他的想法。

  胡之晃聽了眼睛一亮,這計策確實不錯。

  以大車盾牌形成防御線緩緩往前推,弓箭手躲在后面拋射。

  只要抵近到35丈之內,就可以給蘇十八部造成可觀的傷害!

  “好,就依你計。”

  剛吩咐了底下人去準備。

  就有兵丁來報:

  “有2位本地士紳求見。”

  “踏馬的,老子在打仗,他們來湊什么熱鬧?”

  “說是要給大軍提供10頭豬,條件是不要毀了西邊那塊墳地。”

  “什么墳地?”

  “說是他們倆家的祖墳。一家姓葛,一家姓張。”

  胡之晃腦瓜一激靈,低聲問道:

  “附近是不是有個葛村?”

  “對。”

  “那老貨是不是叫葛有財?”

  綠營兵遞上帖子,上面有2人的名諱。

  胡之晃原本是半文盲,識字不多。

  可在董府這段時間還跟著夫人認識了幾十個比較重要的字。

  比如“官”、“財”、“金銀”、“兵丁”、“槍炮”、“美女”、“東吳”之類的,可能對未來的發展有裨益的優美字詞。

  他一眼就瞅見了葛有財,最后的那個財字。

  笑的露出了大白牙:

  “娘的,這是自己送上門了。把人扣下來!”

  “嗻。”

  綠營兵才不問扣人的緣由呢。

  拿了兩根粗麻繩,先把人捆了拴在馬車上。后來覺得這倆老貨叫喚的煩人,就塞塊破布把嘴給堵了。

  打仗要緊!

  前方,槍炮齊鳴。

  “總戎,抬槍到了。”

  “靠恁娘,這幫王八羔子終于到了。快,準備上抬槍。”

  抬槍,一種頗具大清特色的火器。

  介于火槍和火炮之間!

  看似落后笨拙,實際上戰場威力驚人。創造過無數奇跡,一直沿用到200年后。

  明亮給的這批抬槍質量很不錯。

  烏黑厚實的槍管,結實的榆木槍身。

  裝填很費勁,一桿抬槍需要3個人伺候,足足150息才搞定。

  胡之晃急的直罵娘。

  因為對面的蘇十八部,已經開始試探突圍了。

  蘇十八不傻,只是缺少正規戰場經驗,做出正確決策慢了些。他,早就該突圍了!

  “總戎,30桿抬槍準備完畢。”

  “那還等什么。轟啊。”

  兩人一組,抬槍的轟鳴聲響徹戰場。

  漫天飛舞的霰彈鐵砂,蘇十八部被壓制的頭也抬不起來,狼狽不堪。

  中槍者在地上打滾哀嚎,痛苦的捂著傷口掙扎。即使是優秀的外傷大夫來了,也束手無策。只能狠心把一整塊肉都剜掉。

  反擊的火力頓時弱了下去。

  許多人心慌畏懼,無心還擊。而是抱著燧發槍四處尋找可以藏身的區域,哪怕是個坑,是個土堆也好。

  胡之晃哈哈大笑:

  “快,弓箭手全部壓上。”

  沒一會,大車后箭雨騰空飛起。

  一蓬蓬的落入蘇十八部當中,成了壓倒西北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都別慌,上刺刀,我們一起沖出去。”

  蘇十八撕心裂肺的大喊,集合他的心腹,同時驅使一些雜魚沖在最前面。

  刺刀沖鋒,很考驗雙方的勇氣。

  困獸猶斗之下的這些人紅著眼睛搏命,氣勢驚人。

  大車防線后面的營兵見狀,一哄而散。

  胡之晃目睹了這一幕,心中感慨“意料之外,情理當中”。

  高聲喝令:

  “鎮標左營游擊。”

  “標下在。”

  “你帶200鳥槍兵,去擋住賊兵。”

  “嗻。”

  “抬槍手,朝本官集中。”

  集結在大纛旗下的抬槍手們,緊張的再次裝填。

  胡之晃則是拎著佩刀,冷臉望著他們:

  “都聽好了,待會聽老子的號令開槍。誰要是掉了鏈子,老胡認識你,大刀不認識你。聽明白了嗎?”

  “嗻。”

  胡之晃照例摘下涼帽,把大辮子一甩盤在脖間。

  扒掉官袍,露出傷痕累累的肥胖身軀。

  佩刀一指:

  “弟兄們,跟我沖的賞銀翻倍!”

  被鼓舞的抬槍眼睛放光,跟著上官去玩命。

  清軍打仗有個很大的特點,士氣薛定諤!

  跟著一個不要命的主官,很容易士氣爆棚!如果這個主官還很慷慨,那士氣簡直沖云霄!

  百十號人,亂糟糟的大踏步向前。

  最中間的十幾號赤膊莽漢,正是胡之晃以及他的親兵衛隊。

  正在指揮部下和蘇十八部對轟的左營游擊,腦后的余光瞅見了這一幕。

  連忙招呼:

  “閃開!”

  眾人如蒙大赦,呼啦啦退避到兩邊。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