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罷相意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世子穩重點

  章惇再一次與趙孝騫站在了對立面上。

  趙孝騫沒看他,而是面向群臣說話,當初章惇支持趙孝騫奪位登基的那點情分,隨著二人政見分歧越來越嚴重,也終于耗盡了。

  論對錯,大家各有理由,章惇的解釋也不能說無用。

  培養武將,未來權柄過甚,或許真有重蹈唐朝藩鎮割據的覆轍,對大宋未必是好事。

  但一切對錯的根源來自于制度,完美的制度能規避許多隱患。

  大宋如今在兵權軍事上的制度,其實已經非常嚴厲甚至苛刻了。

  尋常的武將是根本調不動兵馬的,皇帝對天下兵馬擁有絕對的調動權和指揮權。

  這一點上,大宋比唐朝做得更好,興許是趙匡本就得國不正,又是以武將謀篡得位,對武將天生就有著非同一般的戒備心理,所以大宋的兵權歷代以來都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章惇的選擇是把隱患掐死在搖籃里,只要不辦什么講武堂,這一切就不會發生。

  當然,他的骨子里仍舊看不起武將,站在文官集團的立場上,他也不容許武將登堂入室,觸碰文官們的利益。

  皇帝與宰相的分歧,再一次產生了。

  趙孝騫的目光淡淡地瞥過章惇,眼神里沒有半點溫度。

  罷相的決定,此刻無比高漲。

  這個宰相縱有萬般優點,但他不能與皇帝的立場保持一致,這樣的宰相趙孝騫用不了,不能用。

  以后大宋要改變的地方還很多,許多規則都需要重新定制,趙孝騫不希望自己身邊最大的助手反倒成為最大的阻力。

  再看殿內群臣的反應,大家顯然都比較認同章惇的話,對設立講武堂不以為然,只是他們不敢公然忤逆官家的意思,只有章惇說出了口。

  沒錯,章惇果然成了最大的阻力。

  趙孝騫預料到群臣不會答應,畢竟殿內絕大多數都是文官,沒有文官愿意提高武將的地位,說是舊觀念作祟也好,說害怕武將觸碰文官的利益也好,總之,武將沒那么容易走入朝堂。

  幸好當初趙孝騫萌生這個念頭時,就猜到了群臣的反應,所以這些日子一直忍著沒說,就等一個恰當的時機。

  今日這個時機正好,西北大捷,西夏滅國,皇帝的威望達到巔峰。

  這件事,可以不必理會群臣的反應,僅靠皇帝的威望就能強硬地推行下去。

  “朕已決定了,必須設立講武堂,而且馬上就辦。”趙孝騫站了起來,目光環視殿內,刻意在章惇的身上停留了片刻。

  群臣一陣竊竊議論聲,看他們的表情,顯然都比較反對。

  不過正如趙孝騫所預料的那樣,當皇帝的威望高漲時,“皇權”二字在殿內閃閃發光,無人敢直視這道光芒,章惇也不敢。

  “子厚先生既然反對,此事便不勞子厚先生督辦了,不如交給門下侍郎蔡京。”

  蔡京一臉激動地走出來,躬身道:“臣必辦得妥妥當當,不負官家重托。”

  趙孝騫嗯了一聲,道:“講武堂可在開封城外選址,朝廷會撥給銀錢,工部兵部和度支司必須配合蔡京,一應需要的銀錢物料和工匠等,但有所需,必須供給。”

  “樞密院許將和安燾輔佐蔡京,三個月內,朕希望看到一座嶄新的講武堂拔地而起,開始為我大宋培養各式將帥人才,為國所用,為朕所用。”

  趙孝騫剛說完,章惇猶豫了一下,終于還是站了出來,沉聲道:“官家,臣有諫……”

  然而,這次趙孝騫卻沒有擺出明君納諫的態度,語氣冰冷地道:“若是反對,可以保留意見,此事朕已決定,不必諫止。”

  說著趙孝騫揮了揮手:“散朝吧,蔡京,許將,安燾等,午后來文德殿議事。”

  說完趙孝騫轉身就走,在百官山呼唱和聲中退入后殿。

  此時的大慶殿內,所有人都看著章惇,目光復雜各異,但誰都沒動彈。

  按品階禮儀,散朝后百官必須讓出路來,讓宰相先行。

  百官在等章惇移步,可章惇卻面若死灰,咬著牙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良久,蔡京悄然走近了幾步,站在他面前正要提醒章惇,然而走近了他才發現,章惇的身子竟在微微顫抖,臉色蒼白得可怕。

  蔡京的眼中閃過一抹譏誚的笑意。

  這個老蠢貨,真不知自己幾斤幾兩了,三番五次跟官家對著干。

  現在他約莫知道,官家恐怕已決定罷相了,這就是跟官家對著干的下場。

  按說官家早該罷相了,當初把蔡京擢入政事堂,便已存了心思。

  蔡京私下揣度圣意,應該是官家覺得蔡京驟入政事堂,實在不宜馬上將他扶到宰相的位置上,這樣做并不服眾,會引發天下人的非議,二來官家或許還是重情義,打算再給章惇一次機會。

  現在好了,章惇完美地錯失了這個機會,罷相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而他蔡京,入政事堂這些日子謹言慎行,處處緊跟官家的節奏,對官家的決定從來不反對,而是思考如何把官家決定的事落實,如何辦得漂亮。

  兩廂比較,高下立判,取章惇而代之,指日可待了。

  不似章惇這般把自己活成了官家的阻力,他蔡京,是真正能成為官家的助力,不可或缺的,值得信任的助手。

  這才是臣子該有的原則和態度。

  走近章惇,見他還在愣神,蔡京忍不住道:“章相公,已經散朝啦,您看……”

  蔡京提醒他先走,不然群臣沒人敢率先離開。

  章惇回過神,目中的焦距終于成形,看清了面前的蔡京。

  沉默片刻,章惇突然道:“元長,老夫沒錯。”

  蔡京愣了一下,他沒想到章惇居然會突然說出這句話,其實從他入政事堂那天起,不知章惇是否猜到了官家的用意,對蔡京總有著一股莫名的敵意。

  二人的關系除了朝政公務上的來往,基本沒有任何私交,章惇更不可能突然說這句話。

  蔡京一時不清楚章惇說這句話的用意,是向他解釋辯白,還是強調鞏固自己的原則。

  蔡京與章惇完全是兩路人,所思所想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二人做人做官的原則和底線也完全不一樣,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看著章惇失魂落魄的樣子,蔡京本來抱著幸災樂禍的心理,此時終究忍不住道:“子厚先生,朝政國事上,其實沒有絕對的是非黑白,您實在沒必要總與官家的決定相悖。”

  “官家必然是千古圣君,登基這么久了,他對大宋做出的改變相信您也看得清楚,官家的決定向來是不會錯的,有時候眼前看到的似乎是錯,可未來終究還是會發現,官家其實沒錯。”

  “無論任何時候,咱們都要謹記,自己是臣,官家是君,君君臣臣的道理,您比下官更清楚。”

  說著蔡京朝他拱了拱手,然后善意地一笑,轉身便離去。

  章惇仍站在原地,目光再次陷入呆滯。

  是啊,明明他也曾是官家的擁立功臣,明明官家曾經也很信任他的,君臣之間為何會走到今日?

  自己真的做錯了嗎?

  趙孝騫在大慶殿后殿換了黃袍,穿著尋常的春衫便服,步行走回福寧殿。

  剛出了大慶殿,便聽到宮外一陣炮仗炸響,隱隱約約能聽到宮外百姓的歡呼聲,興奮的嘶吼聲。

  趙孝騫的腳步一頓,身后的鄭春和急忙笑道:“西夏滅國的消息,估摸已傳出去了,眼下汴京的臣民都在慶賀呢。”

  趙孝騫笑了笑:“挺好的,炮仗特別響,回頭讓宮里也準備一點,朕帶著昊兒放炮仗。”

  鄭春和急忙應是。

  福寧殿內,趙孝騫剛跨進殿,狄瑩裊裊等眾女便迎了上來。

  趙孝騫赫然發現,薛梅云也在其中,只是眾女面前,她有些局促地垂著頭,有點靦腆拘謹的樣子。

  看來狄瑩等眾女已經接納她了,否則此時她不會出現在這里。

  “妾身與姐妹們恭賀官人,西北大捷,西夏滅國,大宋臣民揚眉吐氣,官人真的好厲害。”狄瑩笑著挽住了他的胳膊。

  趙孝騫下意識便撫上了她高高隆起的肚皮,走日常程序般大喊了一聲“我恁爹!”

  然后才摟住了狄瑩的肩,笑道:“今日聞捷報,心情不錯,所以朕決定……吃席!”

  “老鄭,吩咐御廚多做幾道硬菜,再弄一壺酒。”

  狄瑩等眾女歡喜不勝,每個人看著趙孝騫的眼神閃閃發光。

  滅國之功,不僅提高了皇帝的威望,就連在妻妾心中的地位也拔高了許多。

  誰家男人有這本事,動輒輕松滅國,古往今來的皇帝里,能做到的也不多吧。

  能嫁給這樣的蓋世英雄,為他生兒育女,豈不是人生幸事?

  趙孝騫的心情確實不錯,盡管剛才朝會上,關于設立講武堂的事,與章惇和朝臣們鬧得有點不愉快,但無所謂,皇帝的威望已經鎮壓了所有反對的聲音,他決定的事,照樣必須執行下去。

  西夏被滅國,距離統一天下狠狠往前邁進了一步,從今以后便是新的時代,從三國鼎立,到楚漢爭爸。

  不必懷疑,最后的結局,大宋必須是爸爸,而且是契丹人永遠得不到的爸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