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百八十五章 蔡京獻計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世子穩重點

  朝堂官員的組成比較復雜,盡管趙孝騫登基后,對大宋做出了各種改變,而且這種改變的影響力,不亞于當年的王安石變法和元豐改制。

  而趙孝騫在對天下做出改變的同時,也在有意無意地緩和新舊兩黨的尖銳矛盾,刻意將朝堂上的黨爭淡化。

  成果自然是有的,如今的新舊兩黨倒是爭得沒那么激烈了,不過現在朝堂的主要矛盾變成了君臣矛盾。

  趙孝騫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終究觸碰了太多人的利益,無論新舊兩黨都赫然驚覺,這個皇帝都快成禍害了,這個禍害比黨爭更嚴重。

  于是新舊兩黨的矛盾緩和了,大家一同掉轉槍口,對準了趙孝騫。

  趙孝騫并不在乎,還是那句話,如今正是大宋改革的陣痛時期,各種激烈的反對聲音都會存在,君臣矛盾也會越來越尖銳,這是無法避免的。

  趙孝騫知道,在自己看不見的陰暗角落里,不知有多少人日夜期盼自己這個皇帝突然暴斃,然后人亡政息,朝堂重新回到新舊黨爭,烏煙瘴氣的美好日子里。

  沒關系,趙孝騫決定開始養生,大家都盼著他暴斃,他一定要好好保養自己,偏不叫他們如愿。

  不僅如此,趙孝騫還要把朝堂的水攪得更渾,朝堂只有新舊兩黨多沒意思,不如再加入一股奸黨吧。

  當初突然把蔡京扶持起來,將他晉升入政事堂,趙孝騫便存了這個心思。

  今日蔡京打著賀壽的名義進宮拍馬屁順便蹭飯,看著文德殿內這些政治投機者,趙孝騫不由暗暗點頭。

  朝堂上的人才或許緊缺,但絕對不缺奸臣和投機者,一抓一大把。

  一頓不倫不類的自助餐吃完了,殿內二十余名朝臣仍然老老實實地坐著,表情非常恭敬,而且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看來剛才這頓新奇的自助餐仍令他們回味不已。

  雖然不知道哪里高級,但莫名其妙就是覺得高級,只有頂尖上流社會的人才配得上如此高端的用餐方式,肅然起敬,悠悠追思。

  趙孝騫當然知道這群貨今日撒潑打滾進宮,為的不僅僅是獻禮和蹭飯,他們都在等待機會,尋找機會,希望官家能夠對他們產生深刻的印象,若能達到“簡在帝心”的目的,那么今日就沒白來。

  在這個領域,蔡京無疑是非常幸運的,當初蔡京就是沒事進宮,官家與他奏對,最后撞了大運,突然被提拔進了政事堂。

  蔡京的經歷,儼然成了尋求進步的朝臣的榜樣和標桿,這也是大家今日進宮獻禮蹭飯的主要原因。

  此刻大家吃飽喝足,看似不咸不淡地閑聊,可每個人的身子都微微前傾,一副隨時洗耳恭聽的模樣。

  他們想聽的,無非是官家開口說話,而且說的話最好帶點干貨,比如以朝政國事相詢,那時便是他們一展所長的時候了。

  蔡京不就是這么升上來的么。

  趙孝騫目光一掃,自然對眾人的心思看得很清楚。

  手里端著茶盞,趙孝騫垂瞼仿佛漫不經心地用盞蓋刮著茶沫兒,眼神閃動了一下,趙孝騫終于不負眾望開口了。

  “諸位,朕有件事甚是為難,在座諸位皆是我大宋棟梁,朕不如說出來,與大家參詳如何?”趙孝騫垂著眼皮淡淡地道。

  眾人精神一振,臉色頓時露出喜色。

  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考題走來了!

  蔡京反應最快,當即便起身拱手:“臣等能為官家分憂,正是分內之事,官家但說無妨。”

  趙孝騫耷拉著眼皮,淡淡地道:“諸位認為,我朝重文輕武之習氣,妥當否?”

  蔡京毫不猶豫地道:“不妥當!這件事臣很早以前就察覺到了,一直想上疏直諫,可惜卻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自古陰陽并濟,方為浩然正道,世間善惡皆存,文武皆重,國祚方可致遠,如今大宋王師雖說數年前在官家的英明指揮籌謀下,打了幾場揚眉吐氣的大勝仗,令天下人對我大宋王師從此改觀。”

  “可天下仍然存在重文輕武的習氣,對那些戍邊抗敵的王師將士仍然看不起,臣以為,這種風氣早應改變了。”

  趙孝騫綻出了笑容。

  蔡京這人,確實是個人才。

  話才剛起了頭兒,他便精準地看出了自己的心事,并且說得振振有詞大義凜然。

  歷史上留名的奸臣,怎么可能是簡單貨色?

  奸臣只是壞,他并不蠢,至少人家這眼力,這揣度圣意的精準判斷,許多所謂的忠臣拍馬都追不上。

  蔡京說完后,在座的眾人都暗暗撇了撇嘴。

  蔡京能精準揣度官家的心思,他們難道不會?

  每人發一張卷子公平作答不好嗎?非要搶答,他說的都是我的詞兒啊。

  蔡京已經把大家想說的話說完了,眾人只好一連迭點頭附和“俺也一樣”。

  趙孝騫終于慢悠悠地說到了正題:“待國庫恢復元氣,充盈起來后,朕將會主動發起戰爭,滅夏,滅遼,滅吐蕃,黃頭回紇……總之,朕不喜歡大宋的周邊林立一堆亂七八糟的鄰國,不如全部統一了。”

  “如此,大宋未來需要用到我王師將士的地方太多,若是武將士卒的地位不能升一升,將士豈會甘心為大宋效死?”

  “另外,大宋如今不缺士卒,但缺良將,朕還打算在汴京城新設一個講武堂,為大宋培養將才帥才。”

  “只是大宋重文輕武,積弊久矣,朕若在朝堂上提出這個想法,恐怕會有很多人反對……”

  說著趙孝騫憂心忡忡地一嘆:“改變重文輕武的現狀很艱難,新設講武堂更是違了祖制,朕估計大約連政事堂的諸公都不會答應。”

  話說到這里,趙孝騫閉嘴不言了,但未盡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

  蔡京等人自然聽懂了,眾人面面相覷。

  官家今日說出這件事,當然不是跟大家閑聊,既然說出口了,說明這件事既是考題,也是機會。

  機會給你了,抓不抓得住那是你的事。

  每個人心中既激動又緊張,依稀有一種回到當年科舉考場上的感覺,下筆作答的每一個字,都影響著自己的人生前程。

  良久,蔡京突然道:“官家,臣有個不成熟的法子……”

  趙孝騫含笑注視著他:“你說。”

  “講武堂之設,于國有利,既如此,不妨首先在朝中先造勢,種建中將軍出征西夏,勝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只待捷報進京,我們大肆慶賀之余,順手便可造起聲勢。”

  “在朝野內外宣揚我大宋王師將士如何英勇,戰場上出現了哪些英雄,他們浴血廝殺斬獲了哪些戰果等等,然后再說將士們的艱難,宣揚他們報效家國的赤膽忠心等等……”

  趙孝騫挑了挑眉:“宣傳了這些之后呢?”

  “之后,便可話鋒一轉,直言滅夏之戰的種種弊端,比如將領識字不多,不通韜略,排兵布陣種種缺陷等等,尤其是宣揚我王師雖勝,但國朝仍缺乏良將,對未來天下一統恐成阻礙。”

  趙孝騫大約明白了,笑道:“于是,最后順勢提出設立講武堂?元長先生的法子,就是簡單的講道理?”

  “也不完全是講道理,設立講武堂之初,官家可下旨請當世博學大儒來教授韜略學問……”蔡京笑了笑,道:“這些大儒雖然清高,但也不敢抗旨。”

  “官家或許不知,許多大儒雖然官爵不顯,但在經義學派方面,卻是非常有勢力的,有時候大儒們說一句話,就連政事堂的宰相們都不得不掂量,畢竟這些人可都是天下文人士子的領袖。”

  “大儒們進了講武堂教授韜略,朝臣們想要反對,多少會有些顧忌了。”

  “而且講武堂設立之初只教韜略,韜略是君子之藝,圣賢亦推崇,講武堂又有當世大儒坐鎮,朝堂上的官員們就算想反對,也要掂量一下后果。”

  趙孝騫也是聰明人,當即一點就通:“先造成既定的事實,待朝臣們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后,講武堂再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慢慢增設武科……”

  “如步軍科,馬軍科,火器科等等,最后講武堂完全成型,朝臣們就算反對也來不及了。”

  蔡京笑道:“官家極是聰慧,臣正是這個意思。”

  頓了頓,蔡京接著道:“待王師捷報入京,朝堂上為將士們造聲勢的事,臣與在座諸位同僚可為官家分憂。”

  在座的眾人像工具人似的,紛紛點頭表示愿為官家效力。

  機會又被蔡京抓住了,他們也就只能搖旗吶喊,爭取日后再給官家留個深刻的印象。

  趙孝騫含笑看著蔡京,心中愈發歡喜。

  倒不是說蔡京的主意多高明玄妙,而是趙孝騫難得地體驗了一回君臣同心,大家勁兒往一處使的感覺,實在是太舒服了。

  “朕有元長先生輔佐,實在是如魚得水,得元長先生金玉良言,勝讀十年書啊。”趙孝騫欣慰地道。

  蔡京連忙謙遜地連道不敢。

  “元長先生如此忠誠,與朕同心同德,朕也沒啥好獎勵的……”趙孝騫下意識摸了摸口袋,打算送個什么貼身的玩意兒,結果今日身上寡淡得很,除了隨身的玉璽,啥都沒有。

  趙孝騫尷尬地摸了摸鼻子,道:“這樣吧,今日每人交的一千兩伙食費,朕原樣奉還,算是酬謝諸公了。”

  然后趙孝騫含笑看著蔡京,若有深意地道:“至于元長先生,朕便不賞賜了,先欠著,如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