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九十四章 末路忠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世子穩重點

  隨機推薦:

  曾幾何時,遼國終于活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模樣。

  “譴責”這樣的字眼,誰能想象竟出自曾經天下無敵的遼國之口。

  現實就是這樣冰冷且殘酷,拳頭大的時候,根本聽不進道理,拳頭比別人弱的時候,突然變得彬彬有禮,被人欺負了也懂得不再動用武力,而是心平氣和的“譴責”。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天大的事都可以坐下來談一談,大家講道理嘛,對不對?

  盡管耶律洪基與趙孝騫從未見過面,但這一兩年通過戰爭打過的交道,耶律洪基對這個素未謀面的人,竟然有了幾分了解。

  別的不說,單說趙孝騫劫耶律南仙這件事,不必懷疑,只看這蠻橫不講理的做派,就一定是出自趙孝騫的手筆。

  說好的禮儀之邦,你特么給我梆梆梆……

  不是說華夏中原數千年道德治世嗎?不是說中原漢人世受圣賢經義文章熏陶嗎?

  結果你們就熏出了這么個玩意兒?

  招呼都不打,把遼國如花似玉的成安公主劫了,何其狂妄卑鄙,何其沒素質!

  耶律洪基氣得肝兒疼,他發現把權力漸漸交棒給耶律延禧的決定無比正確,以他這把年紀,若再被趙孝騫氣幾次,恐將不得善終。

  耶律延禧沒事,他年輕,經得起打擊和侮辱。

  下旨之后,遼國迅速派出了使臣,直奔南方宋營,與宋軍交涉關于成安公主被劫一事。

  而遼宮內,耶律洪基和蕭兀納則坐在大殿內,商議宋遼兩國下一步的走勢。

  大殿內陪坐的,還有耶律延禧。

  接手遼國權力后,耶律洪基常把他帶在身邊,無論與臣子商議朝政,還是批閱奏疏,或是決斷遼國重大事宜等等,耶律延禧都陪坐一旁耳聞目染。

  蕭兀納的官服已換成了紫袍,三路兵敗,唯蕭兀納這一路保存了一半的兵力,并且第一時間趕回上京請罪。

  他的舉動終于感動了耶律洪基,從此受到重用。

  兵敗之后,蕭兀納便被任為北院樞密院副使,耶律洪基更是頻頻召他入宮,以國事相詢,明眼人都看得出,蕭兀納的地位一躍而升,幾乎已成了托孤顧命重臣的存在。

  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僅蕭兀納被重用,隨著皇太孫耶律延禧監國,耶律延禧的大舅子蕭奉先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如今的蕭奉先雖然還只是軍中的一名都統,并未升官,可耶律延禧對他深為信任,大小場合都不忘帶上他。

  蕭奉先被漸漸重用也能理解,畢竟耶律延禧剛剛監國,試著接手權力,手底下的班底很薄弱,這個時候必須要重用身邊的屬臣或外戚,他們將是耶律延禧順利接手權力后的第一批班底。

  空蕩的大殿內,耶律洪基滿面憂慮,與蕭兀納一同盯著面前的遼國地圖。

  地圖上畫著幾道鮮明刺眼的箭頭,由南至北指向燕云十六州。

  深深嘆息之后,蕭兀納道:“陛下,臣必須直言,宋軍接下來的目標,必然是燕云十六州,只看時日早晚而已,不論早或晚,趙孝騫是一定會對燕云十六州動手的。”

  耶律洪基默然點頭。

  現實很殘酷,但它就是現實。

  宋軍覬覦惦記燕云十六州,已非一朝一夕,從當年的宋太宗趙光義發起北伐開始,宋國的戰略意圖就已赤裸裸地擺在遼國面前。

  燕云十六州,是宋國的必取之地,這是毋庸置疑的。

  當年宋軍的實力還不如今日,宋太宗都敢發起北伐,試圖收復燕云,更何況如今宋軍的實力已經很強大,遼國都不敢輕捋其鋒,他們有什么理由不再次發起北伐?

  更殘酷的現實是,遼國如今明知宋軍接下來的舉動,君臣朝堂卻已無必勝之心,仿佛每個人都已預料到接下來的失敗,燕云落入宋國之手的必然結局。

  “為今之計,如何處之?”耶律洪基沉聲問道。

  蕭兀納嘆了口氣,苦笑道:“征調舉國兵馬,駐防燕云,拼盡國本守住,大遼若失燕云,南方已無屏障,宋軍遲早北上,大遼有亡國之虞。”

  耶律洪基身軀一顫,面色發白,下意識望向他的孫兒耶律延禧,滿目蒼涼。

  耶律延禧仿佛明白了什么,臉色也變得蒼白起來。

  “如何守住燕云?如何擋住宋軍?”耶律洪基苦澀地問道。

  蕭兀納搖頭:“臣只能說,盡力而為吧,宋軍的火器,至今沒有克制之法,上次與宋軍交戰,臣試著建造壕溝以避宋軍火器,此法收效甚微,我軍固然可以避免傷害,但終被困于戰壕之內進退不得。”

  “最終的結果,也只是自縛手腳,眼睜睜看著宋軍逼近,臣麾下的將士付出了慘痛的傷亡,證明了這條路其實是走不通的。”

  說完蕭兀納痛苦地閉上眼睛,垂頭露出愧疚之色。

  耶律洪基黯然一嘆,道:“蕭兀納,你是朕忠誠的勇士,朕沒有信錯你,面對宋軍的火器,滿朝諸將之中,唯有你尚思報國,用盡辦法抵御宋軍,雖敗猶榮,朕甚欣慰。”

  蕭兀納垂頭道:“陛下謬贊,臣慚愧。為今之計,唯有調動東北統軍司,西北招討司等諸地兵馬,集結于燕云的河間府,大同府,析津府三座重要城池。”

  “宋軍若出兵北犯,以我大遼如今的戰力,只能放棄平野,固守城池,宋軍火器縱利,但攻城是以下擊上,不一定管用,我大遼只要守住這三座城池,或許能有一線生機。”

  “只要三座城池不失,燕云十六州就落不到宋軍手里。”

  蕭兀納苦笑數聲:“陛下恕臣愚鈍,臣能想到的辦法只有這些了,若還是無法抵擋宋軍,而致失去燕云十六州,臣只能以死謝罪,以報國恩。”

  耶律洪基感動地緊緊握住了蕭兀納的手,哽咽道:“燕云縱失,朕亦不罪也,你已盡了一個忠臣的本分,板蕩之時見忠誠,朕怎忍失去你這個忠臣,答應朕,千萬莫說以死謝罪的不吉之言。”

  “蕭兀納,無論成敗,你我都要好好活下去,以圖將來。”

  眼眶通紅地望向旁邊的耶律延禧,耶律洪基加重了語氣道:“你要記住,蕭兀納是朕留給你的忠臣,日后若朕不在,國有疑難,盡可托付,明白了嗎?”

  耶律延禧一個激靈,急忙點頭應了,然后起身恭恭敬敬朝蕭兀納行了一禮。

  蕭兀納驚惶地起身欲回禮,然而卻被耶律洪基按住了肩膀,蕭兀納只好坐在椅子上,無奈地生生受了遼國未來國君的這一禮。

  托孤顧命,自此而始。

  可惜此時的君臣之間,彌漫著一股深深的亡國末路的氣息。

  令人滿懷希望的,是看到了未來。

  但令人絕望的,同樣也是看到了未來。

  真定城。

  裊裊懷上身孕后,趙孝騫幾乎拋開了一切公事。

  真定府的公務也好,拒馬河大營的軍務也好,全都扔給了李清臣和許將,作為府尊和主帥,趙孝騫什么事都不管,非常利落干脆地當了甩手掌柜,哪怕李清臣和許將怨氣沖天,他也置之不理。

  本來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現在天下的格局基本已經扭轉,唯今最重要的當然是家人。

  一想到裊裊肚里的孩子延續著自己的血脈,趙孝騫就忍不住激動欣悅。

  活了兩輩子,他都沒當過爹,這種感受當然需要細細體會,陪伴妻子的每一天,觀察她孕期里每一天的變化,都將深深地刻進他的記憶里,一生不忘。

  將來孩子長大后,趙孝騫可以毫無遺憾地告訴他,你在你娘肚子里的時候,我就每天陪著你和你娘了。

  所以,你再說什么童年缺少陪伴,原生家庭的陰影什么的,老子不抽死你就跟你姓。

  老子從你還是個受精卵一直陪到你長大,夠不夠?要不要爸爸再愛你一次?

  陪裊裊的日子里,趙孝騫也沒閑著,努力回憶起前世適合孕婦的食譜,每天不是人參燉母雞就是天麻燉乳鴿。

  各種大補各種投喂,每一口都是滿滿的愛心,不吃都不行,必須讓肚里的孩子感受到父愛如山。

  就這樣投喂了好幾天,裊裊都受不了趙孝騫瘋魔般的進補,開始有意無意躲著他了。

  趙孝騫端著大補的燉湯滿府找孩子她媽進補時,李清臣來了。

  見到趙孝騫后,李清臣暗暗吞了吞口水,他盯上了趙孝騫手里端著的一鍋燉湯,太香了,今日郡王府這頓飯,他必蹭。

  “有多遠滾多遠,給你聞一口氣味都是對食材的浪費。”趙孝騫不客氣地戳穿了李清臣的企圖。

  “趁早死了心吧,這湯不是給你喝的,它獨屬我家婆娘,你要是有懷孕的功能,我不介意給你燉一鍋。”

  李清臣訕訕地摸了摸鼻子,既然是孕婦喝的,就實在不好意思蹭了。

  “呃,殿下誤會下官了,下官豈是貪口腹之欲的人,今日見殿下是有正事……”李清臣義正嚴詞道。

  “放。”趙孝騫不客氣地道。

  “殿下,大名府柴家來人了,來府衙求見殿下,說是代崇義公向殿下致歉請罪。”

  “不見,沒空,打發他滾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