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0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盛唐挽歌

  出來彈劾牛仙客的人,叫周子諒,長安本地出身。張九齡被拜相的時候,他被對方引薦,李隆基給了這位一個監察御史的官。

  周子諒職位不高,但權柄卻不低,就連宰相都可以彈劾!唐代的御史臺官員,本身就是制度設計中,皇權用來制約相權的工具。

  當然了,工具只能是工具,不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要跟“主人”的思維保持一致。

  很顯然,周子諒并未清醒意識到,李隆基才是他的主人,而張九齡并不是。

  周子諒在這個節骨眼,彈劾他的“頂頭上司”李適之不作為,其實就是變相的暗罵,舉薦牛仙客的官員,甚至是李隆基本人都在瞎JB胡搞。3

  可以說這波大招,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做賭注,去搏一個“孤臣”“直臣”的人設,以圖天子器重。2

  要不然,連頂頭上司李適之都得罪,難道事后不會被穿小鞋?

  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換句話說,這波周子諒已經豁出去了!

  這便是長安的官場,這里有無數的名利,這里有至高的權力可以給你攝取。

  但也伴隨著無盡的風險。

  作為被彈劾對象的李適之,一臉驚愕,他完全不明白周子諒到底是哪根筋不對,按說自己平日里好像也沒得罪他啊。

  而作為事件核心的牛仙客,則是臉上青一陣紅一陣,低著頭不說話,也不知道該說什么。

  這種彈劾,不是說你人品不好作奸犯科,也不是說你功勞不夠資歷不夠。

  就是能力不足以勝任!

  就是這樣的主觀,尖刻,也不講什么證據。

  沒有朋黨支援,沒有參加過科舉,就這么一路老老實實干到中樞來的牛仙客無言以對。5

  說再多的話都是蒼白無力的,別人污蔑你偷吃了三碗涼粉,難道你就得剖開肚子給那些人看看,來證明自己么?1

  “都散了吧,此事明日紫宸殿再議。”

  李隆基一甩袖子,轉身就走,竟然沒有直接發作。

  其他臣子在宴會廳內面面相覷,最后也都一言不發的離開了,就連牛仙客都黯然傷神的走了。只剩下周子諒與張九齡二人。

  “你啊,你啊,唉!”

  張九齡長嘆一聲,失望的走出宴會廳的大門。

  他確實不待見牛仙客上位,覺得對方的能力肯定不能勝任六部尚書的職務,更別提宰相了。

  但為什么要在這個節骨眼提出來呢?

  周子諒是張九齡提攜的不假,可是他并沒有安排這個人給李隆基上眼藥啊!1

  回到勤政務本樓的書房里,李隆基依舊是余怒未消!

  周子諒為什么敢出來彈劾牛仙客?那還用說么,當然是張九齡指使的啊。

  不然一個監察御史,怎么敢這樣蹬鼻子上臉?

  當然了,監察御史當面打臉皇帝也是有傳統的,貞觀時代的魏征就是典型。公開場合可以打臉皇帝,私人場合也可以打臉皇帝,后面有很多人以此為榜樣。

  打臉皇帝,是不畏強權的象征,歷來都被“輿論”所贊頌。周子諒的舉動,看似離譜,實則有其內在邏輯,并不是胡攪蠻纏亂出招。2

  “力士,你覺得,牛仙客可以擔任工部尚書這個官職么?”

  冷靜下來以后,李隆基忍不住詢問道。

  無論是張九齡之前的頂撞之語也好,周子諒的大膽進諫也罷,核心都是牛仙客這個人到底能不能在中樞任職!

  “牛仙客不過一小吏爾,如何能當朝堂的相公?”

  高力士忍不住嘆息道。

  李隆基一愣,他萬萬沒想到高力士居然會說出這樣一句話來。

  “怎么你也跟張相公一個想法么?”

  李隆基好奇問道。

  高力士的忠誠是沒問題的,李隆基想知道的是,他內心究竟是怎么想的。

  “牛仙客不足以勝任相公,那是因為他在朝中沒有朋黨,沒有奧援,制定的新政肯定沒法一呼百應。

  但朝廷何必要有兩個主見分明的宰相呢?那樣整日惡斗,又要斗到什么時候?

  一主一輔,相得益彰,豈不美哉?”

  高力士談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李隆基忍不住點頭,張九齡被罷相后,確實需要一個弱勢的次相來幫助李林甫推行政令。這樣一來,朝廷就可以順利運轉,不會出現左相右相惡斗的情況。

  如果總是在惡斗,最后還是需要李隆基出來調解,這樣的話,李隆基的全部精力,就被這些鬼事情給牽扯了,還怎么甩開膀子玩樂呢?

  李隆基認為:

  皇帝富有四海,是要用天下之人力物力去滿足皇帝一人之享樂的。2

  而不是一人之皇帝,累死累活馱著天下人的福祉。4

  奮斗了一輩子,還不許享受享受么?他都五十多歲了,還有多少年可以好活?9

  高力士果然很懂自己的想法。

  李隆基忍不住想道。

  “是啊,朝堂上只要有一個說一不二的宰相就可以了,要那么多人斗來斗去又有什么意思呢?”

  李隆基頗有些感慨的嘆了口氣。

  張九齡是留不得了,不如借這個機會,將其逐出朝堂吧。

  正在這時,一個宦官走進書房通傳,左相李林甫求見。

  “朕就知道哥奴一定會來的。”

  聽到這個消息,李隆基哈哈大笑道。

  李林甫想搞走張九齡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只不過一直在等待一錘定音的機會。如今,借著周子諒這個“莽夫”,李林甫要對張九齡打出最后一擊了。

  雖然這位大唐左相,哪怕什么也不做,也能達到目的,張九齡如無意外,也一定會被趕出朝堂。

  但是,既然可以直接干掉政敵,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在李隆基身上呢?被動挨打可不是李林甫的作風。

  對于這一點,李隆基知之甚詳。張九齡很直,他要用;李林甫很奸,他也要用;牛仙客很弱,他還是要用。

  這些人都是李隆基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那便只有趁手與扎手的區別,沒有善惡之分。

  心中盤算著一些雜事,李隆基讓人準備了一壺“春飲”,等著李林甫進來。

  不一會,李林甫穿著紫色的官袍走了進來,根本就沒換掉身上的衣服,還是宴會上的那一身。

  “哥奴是在宮外等了一會又折返回來了吧。”

  李隆基忍不住調笑道。

  “回圣人,確實如此。微臣想到一件事,不太妥當,特回來報與圣人。”

  李林甫很是謹慎的說道。

  “不就是攻訐張相公那點事嘛。”

  李隆基不以為意的調侃道。朝臣們互相背后說壞話嘛,都是老套路了。

  張九齡還在他面前說牛仙客的壞話呢。

  “并非如此,周子諒在宴會上彈劾李適之,其實針對的是牛仙客。但他敢這么說,倒也并非是張相公的指使,而是背后有秘聞。明日圣人可當面問詢,必然為真。”

  李林甫一臉正色說道。

  居然不說張九齡壞話了?1

  李隆基也開始嚴肅起來,收起了臉上的笑容。

  “有本讖書上說: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斗血成川。兩角犢子,牛也!龍蛇相斗,亂也!圣人明日逼問周子諒,他必然拿出這本書。”3

  李林甫從袖口摸出一本小冊子,這是某個“無名氏”寫的讖書,交給李隆基。

  這本“禁書”在長安坊間流傳很久了,范圍也很廣。隨著雕版印刷的普及,私人刊印書籍已經沒有任何技術難度。這種“讖書”都是非法刊印的禁書,私人、傳播、借閱都是違法行為!

  所謂讖書,就是那種胡言亂語的小冊子,里面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暗示一些事情。在政治上,常常作為發酵輿論之用。5

  受制于封建時代的辟謠難度太高與人均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很多人都信類似的東西,有些甚至還傳得神乎其神1

  最出名的便是推背圖。

  當然了,這本小冊子逼格可比推背圖低太多了。

  表面上看這些只是無稽之談,但卻實實在在踩在李隆基的逆鱗上。

  “好!好!明日朕便親自問問周子諒!”

  李隆基的火氣又上來了。

  目的已然達到,李林甫毫不拖泥帶水,躬身行禮后退下。

  這一刀,便能將張九齡與周子諒一起送走了。

  李林甫靜待明日的狂風暴雨。

  開元二十五年春的一次朝會上。

  李隆基當面告知監察御史周子諒,說牛仙客在河西任勞任怨,功勞足以拜相,如果沒有其他的理由,牛仙客必定會被朝廷任命為工部尚書。

  周子諒不知是計,直接搬出那本讖書上說的“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斗血成川”,對李隆基辯解說: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不應該將牛仙客安排在中樞當六部尚書,而是應該將其安置在地方為官。2

  李隆基大怒,命人將周子諒杖斃于大明宮紫宸殿上!又因為周子諒是由張九齡所引薦的,根據朝廷的相關規則,出了大事宰相要承擔連帶責任,而且張九齡亦是難逃指使的嫌疑。3

  于是李隆基因為周子諒這件事,亦是罷免了張九齡的宰相之職,將其貶為荊州刺史。

  中書令的職務由李林甫暫時兼任,同時還任命牛仙客為工部尚書,即刻上任。

  至于鄭叔清關注的戶部侍郎之職應該由誰接替,則提都沒有人去提。

  這天李林甫剛剛下朝,從大明宮回到自家所在的平康坊,就看到鄭叔清早就在門外等候,態度甚為謙卑。

  李林甫就喜歡跟這種聽話的狗腿子打交道,連忙招呼鄭叔清入府詳談。1

  二人在書房落座之后,鄭叔清從袖口里拿出一張清單,遞給對方說道:“戶部侍郎理財,不過是為了河西前線軍需。屬下對河西的情況不甚了解,有些賬冊之類的物件需要查看一下,方有應對之道,請李相成全。”

  聽到這話,李林甫接過鄭叔清遞過來的那張紙,看了又看。

  這張清單,涵蓋了河西四州(涼州、肅州、甘州、瓜州)各地的戶口分布,駐軍分布,交通要道分布,水利設施分布,各地特產分布等等。2

  當然,只是提出需求。

  “你去夔州一趟,頗有長進。本相原本覺得將戶部侍郎之位交給你不太放心,如今看來,你足以勝任,只不過……”

  李林甫微微一笑,又陷入沉思之中。

  “李相可是覺得有什么不妥之處么?”

  鄭叔清疑惑問道。

  “確有不妥,不過倒不是你做的事情不妥。”

  李林甫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朝廷案牘管理森嚴,本相若是派人拿出幾份回來給你查閱,倒也無傷大雅。

  可你需要的東西太多,且不說能不能看完,就算能看完,本相也不能拿那么多關于河西事物的案牘出來。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本相不能滿足你這個要求。當然了,如果你現在已經在六部任職,去存放案牘的地方查閱是沒有問題的。”

  方重勇有件事情沒有料到,就是唐朝中樞,其實把權責分得很細。李林甫固然權重,可他哪怕再大也大不過李隆基。

  在潛規則里面,李林甫利用職權從儲藏檔案的地方拿幾份出來帶回家看是可以的,大唐右相不至于這點權力都沒有。

  但李林甫要是命人拖著一大車的文案書籍回家讓鄭叔清去查,那像什么樣子?

  想明白這一茬,鄭叔清在心中大罵方重勇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居然連這樣的常識都沒有考慮到。4

幽默。。哈哈  當然,他自己也是個蠢人,沒想過這一茬。

  “不過嘛,此事倒也不難解決。”

  李林甫慢悠悠的說道,他今日心情大好,終于把政敵張九齡打發去荊襄釣魚了,自然不介意跟鄭叔清多說兩句。

  “請李相示下!”

  鄭叔清躬身行禮道。

  “今日,牛仙客被圣人任命為工部尚書。他在朝中無依無靠,正是尋找盟友的時候。本相現在修書一封,你帶去給牛仙客,向他詢問河西民情即可。3

  牛仙客在河西從小吏干起,數十年經營。案牘上有的他一定知道,案牘上沒有的,他很可能也知道。得牛仙客指點,你再寫一份疏奏給本相,這件事就穩妥了。”

  李林甫微微點頭說道,摸了摸下巴上的長須。

  別看李林甫現在兼任左相右相,但這只是臨時的。李隆基重新任命左相,只是時間問題。牛仙客這個工部尚書是當不長的。

  李林甫打發鄭叔清去找牛仙客,可謂是一石二鳥!

  一來給自己親信提供助力,二來拉近了跟牛仙客之間的關系。

  等牛仙客入相以后,這個老實人不會妨礙自己的政令,如此一來,自己的舒服日子便來了。2

  “謝李相提點,屬下真是無以為報!”

  鄭叔清激動的要給李林甫行大禮。2

  “你稍候片刻,本相先寫信再說。”

  李林甫笑著說道,那樣子很是親切。22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