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海軍戰艦的分級。
基本以英國海軍部秘書塞繆爾·佩皮斯在17世紀末的分級制度為準(后經多次修改):
一級戰列艦:火炮100-132門(三層炮甲板),船員900人以上,排水量2500-3500噸。
二級戰列艦:火炮86–98門(三層炮甲板),船員750人,排水量2200噸以上。
三級戰列艦:火炮74–80門(二層炮甲板),船員500–700人,排水量1500-1800噸。1
四級戰列艦:火炮50–60門(二層炮甲板),船員320-420人,排水量900-1200噸。
五級巡航艦:火炮32–44門(一層炮甲板),船員250人,排水量600-800噸。
六級護衛艦:火炮20–28門(一層炮甲板),船員180人,排水量400-500噸。
小艇:沒什么標準。
在18世紀末,一級和二級戰列艦已經成為了象征性的存在。它們雖然能裝備大量火炮,但是較為笨重,且三層炮甲板中最上層因為重心位置太高,所以只能安裝輕型火炮,在戰列艦對轟中用處很小。
而三級戰列艦的兩層甲板都能裝備重炮,火力并不輸一二級戰艦太多。同時兩層甲板重心低,適航性反而比一二級高。
最重要的是,三級艦的造價遠低于一二級艦——只有一級艦的一半,二級艦的六成,而戰斗力能達到一級艦的85%。
所以從標準74炮的三級艦誕生之后,歐洲海軍的主力就是大量的三級戰列艦,一二級艦幾乎不再建造。
——————————————————————————————
二、關于反法聯盟的兵力問題。
歷史上,在1798年前后英普奧等國的確不可能調集47萬大軍(60萬的動員能力同樣達不到)。
但在王太子的重擊之下,現在的普魯士和奧地利不得不提前進行各種改革(歷史上大概要到10年后才開始)。
比如普魯士的解放農奴,以及奧地利的各種貿易、稅務改革。這些都大幅提高了他們的軍隊動員能力(歷史上他們也的確在改革之后獲得了更多的軍隊)。
同時王太子考慮到為國內保留足夠的勞動力,以及精兵策略(高薪+先進裝備+高強度訓練),所以并沒有極限動員。
——————————————————————————————
三、主要貨幣匯率。
1、法國貨幣:1法郎=1里弗=0.3克金。
1法郎=10蘇。1蘇=10丹尼爾。(舊幣制1里弗=20蘇。1蘇=12丹尼)
2、英國貨幣:1英鎊=7.3克金=24.4法郎。
1英鎊=20先令。1先令=12便士。
3、俄國貨幣:1盧布=1.2克黃金=4法郎(實際上盧布的含金量一直在降)
4、普魯士貨幣:1塔勒=16.7克銀=3.7法郎。
5、德意志:1弗羅林=11.7克銀=2.5法郎。
1弗羅林=5塔勒=20格羅申。
1塔勒=12克羅伊茨。
6、波蘭:1茲羅提=0.6187克金=2.03法郎 1茲羅提=30格羅申。
1弗羅林=1.5茲羅提。
7、奧斯曼貨幣:1庫魯什(約22克銀,至多)=3法郎1蘇坦尼(2.7克金?)=1杜卡特=60阿克切1阿克切=0.7克銀=0.1法郎8、北非貨幣:1里亞爾=6.3克黃金=21法郎9、威尼斯貨幣:1杜卡特=3.545克黃金=11.7法郎10、荷蘭貨幣:1荷蘭盾(3.7克金)=12.5法郎 雖然是免費章節,但也寫了1100多字了,能不能就當小作者加更了半章(星星眼)。11
給我復制粘貼設定稿就想來騙月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