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普魯士能撐到現在,也全都是依靠英國提供的經費。
布里安看到王太子翻頁,立刻道:
“殿下,今年前十個月的總支出是6億5千萬法郎,全年預計支出8億法郎。也就是說,將會產生3千萬法郎的赤字。”
在約瑟夫主政之后,法國已經連續兩年財政盈余了,去年更是盈余高達1億法郎。
今年在戰爭的巨大消耗之下,又重新出現了入不敷出的局面。
約瑟夫看向報表最下面的國家債務總額,18億7千萬法郎。
他不在意地笑了笑,對布里安道:“我國的國內生產并未受到嚴重干擾,而伊比利亞亞平寧共同市場則能為工廠帶來更大的銷量,相信戰爭結束之后我們的收支情況很快就能得到扭轉。”
他所沒有說的是,這場戰爭法國大概率會獲勝,屆時將獲得高額的戰爭賠款,加上各種戰爭紅利,財政收入肯定會大幅提高。
他在南尼德蘭時就估算過,僅是荷蘭給弗拉芒共和國的戰爭賠款,通過各種渠道轉交法國之后,就能將法國的國債削減近2億法郎!
而且這筆錢還不會出現戰爭賠款常見的問題——戰敗國付了一小部分之后就開始拒絕支付。
法國的國債之中有4億左右是借荷蘭銀行的,而之前弗拉芒在停戰協議中規定,戰爭賠款用英法等國的債務作為抵押。
也就是說,荷蘭如果想賴賬,那就直接抵扣法國的債務。
后面奧地利也能提供一大筆戰爭賠款——奧地利可不是普魯士那樣的窮逼,廣饒的帝國能榨出不少油水。
就算戰爭賠款不全部付清,少說也能再幫法國減少一兩億債務。
屆時法國的債務總額將能壓縮到15億以下的程度。
要知道,這還只是戰爭帶來的直接收益,之后作為戰勝國,還有大量的隱性收入。
法國用不了幾年,就可以完全不在意債務的問題了。
約瑟夫了解完前十個月的收支情況后,又拿起了財政系統編制的《法蘭西1794年財政支出預估報告》。
他倒是對這份報告沒有太多的期待,畢竟這個時代還沒有任何國家會制定財政預算。
于是他便讓布里安召集財政、工業、農業幾大部門的人,共同組建了預算委員會,先從估算明年的國家支出開始練手,等積累了足夠的人才和經驗之后,再慢慢提升到制定預算。
這個時代的國家財政管理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基本上就是哪里有窟窿就朝哪里填。國庫里沒錢了就拼命勒緊褲腰帶,什么都不讓做。
英國直到40年后,才開始建立財政預算制度。其他國家就更晚了。
而從國家財政管理角度來看,制定預算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就是能限制不必要的浪費,提前就給你把預算額度限制死,想浪費也沒有多的經費撥給你。
其次就是督促各部門提高經費使用效率。超了預算部門主官肯定要受罰,節省預算就獎勵。
別小看各級官員的這點兒主觀能動性,各處節省一點兒,一年下來全國摳出幾千萬法郎毫不意外。
而最重要的,則是強化政府對財政資源的統籌管理。將有限的財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就比如眼下這個時代,財政預算肯定要偏向發展蒸汽機,以及和蒸汽動力、煤炭、鋼鐵相關的產業,從而帶動整個國家朝這方面加速。
其實之前法國之所以能在蒸汽機方面反超英國,就是約瑟夫利用自己的權力,實施了部分的國家驅動模式,用全法國的力量pk瓦特一家公司。
這要是還拼不過,那法國也就別再提什么爭霸歐洲了。
在實行國家層面的財政預算模式之后,這種集全國之力突破某些重要領域的局面將會變為常態,令法國和其他強國投入相同資金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進步。
布里安在一旁道:“殿下,據預算委員會估算,明年的財政總支出應該在8億5千萬法郎左右。”
約瑟夫點頭,這個數字大致是靠譜的,于是翻開了《支出預估報告》,但當他看到支出總條目時,卻頓時皺起了眉頭。
經常性項目支出——也就是官員薪水、路橋維護、國債利息等等——占了50。
政府投資支出——也就是興修水利、鋪路之類的——占了4.5。
產業及技術發展支出——主要是工業發展基金,以及國家層面的技術研發等——占了8。
政府服務型支出——也就是教育、救濟之類的——占了1.5。
約瑟夫立刻向后翻去,查看最關心的產業及技術發展支出的明細,就見工業發展基金全年的投資額只有不到3千5百萬法郎。
涉及的項目主要集中在蒸汽機、自動紡織、化工等五個重要領域,沒有任何新興領域的支出。
他當即抬斷了還在不停講述的布里安,看向產業大臣:
“米拉波伯爵,我記得應該跟您提過,明年要大力投資內河航運業和郵政通訊業,但工業發展基金卻沒有這方面的計劃?”
“是的,殿下,您的確說過,還不止一次。”米拉波為難地搓著手道,“只是,財政經費有限,必須優先保證蒸汽機、鋼鐵冶煉等行業,其他方面就不夠了……”
約瑟夫疑惑道:“8億5千萬法郎的總支出,產業發展至少也該分到1億以上吧,怎么會不夠?”
米拉波瞥了眼布里安,道:“殿下,明年的軍費支出一定是最重要的,所以只能先壓縮產業發展。”
約瑟夫又快速向前翻去,這才看到支出項目最后一塊:軍費支出,占比36。
他大概口算了一下,8億5千萬的總支出,36就是3億多法郎!
他蹙眉搖頭道:“軍費應該用不了這么多吧?”
要知道,今年打了半年的全面戰爭,軍費也就1億4千萬左右,布里安這是認為明年還要打一整年的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