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97章 工廠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

  歷史上,歐洲各國在經歷工業革命初期對工人的毀滅式地盤剝壓榨之后,也都逐漸發現了這個問題,并開始嘗試采取措施。

  作為工業先驅的英國率先在1802年頒布了《工廠法》,用來保證工人的基本生存。注1

  其中比較重要的規定包括:

  ——工廠不得雇傭9歲以下的童工。9歲及以上的童工每天可以工作8小時,14歲以上每天可以工作12小時。

  ——工人不得在凌晨6點之前開始工作,并且睡覺時間不能晚于凌晨2點。

  ——工廠需要為工人準備可以蔽體的衣物,在進入工廠的頭4年里,工廠有義務確保他們每天接受至少2小時的基礎教育。

  ——工廠必須保證最低限度的通風,并對有危險的機器設置防護措施等等。

  在《工廠法》執行的初期,英國各家公司也是怨聲載道,但沒過多久,他們就發現工人們的效率竟然大幅提高,生產成本甚至比《工廠法》實施之前還降低了些。

  尤其是優質勞動力變得更為充足,招工也更加容易了——這是因為工人的基本生存環境得到保障,傷殘率以及病死、餓死率降低,大多都能順利活到成為熟練工。

  結果就是英國的工業競爭力顯著提升,更加鞏固了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

  而今天在見到了工人們惡劣的工作環境之后,約瑟夫決定要盡快推動保障工人權益的立法。

  這不止能讓大國數十萬工人生活得到改善,讓他們過上起碼能夠維持下去的生活,同時可以提高法國工業生產效率,而且,勞動保障法還能成為法國手中的一柄利器。

  歷史上,英國在頒布《工廠法》之后,立刻成了歐洲的人權標桿,受到所有國家的工人們交口稱贊。

  各國的技術工人聞訊紛紛涌向英國,帶來了大量人才和技術,進一步推動了英國的工業革命發展。

  之后其他歐洲國家發覺不對勁,不得不跟著出臺類似的法令,但已陷入了被動,畢竟標桿一旦被大家認可,觀念可不是那么容易扭轉的。

  這一世,約瑟夫就要將這個標桿的光環留在法國!

  等回去之后就召集米拉波、布勒特伊他們討論法規的框架,爭取在下次內閣會議上就能提交審議。

  他正暗自思忖間,就聽到佩爾娜在一旁道:

  “殿下,您剛才提到‘醫用口罩’,這種東西是否在醫療上也有重要作用?”

  約瑟夫點頭:

  “確實如此,口罩能大幅減少醫生在治療時被病人感染的可能。哦,實際上醫生們在進行手術時常帶的鳥頭面具就有這方面的功效。”

  佩爾娜卻是有些詫異:

  “可有些學者認為,鳥頭面具只是愚昧的迷信,而且會增加感染機率。我父親就從不戴這個。”

  約瑟夫以前看過介紹歐洲醫療史的記錄片,當即吁了口氣,道:

  “那是因為他們極少清洗面具,那東西已經變成了細菌培養皿……但口罩是絕對有用的。”

  說到這里,他又忙提醒經理德拉斯:

  “您這邊也要經常清洗口罩,至少3天洗一次,并且最好每個工人用固定的口罩,不要交叉使用。”

  佩爾娜聞言,兩眼放光,如同已經看到了又一項醫學創新。

  她對王太子殿下的醫學水平極為崇拜,堅信只要他說有用,那就肯定沒問題。先前,她將殿下所教的關于“雙盲實驗”的知識寫成論文,令她在醫學界獲得了不小的聲望。當然,醫學界普遍認為那是王太子和她父親拉馬克琢磨出來的東西……

  她當即懇求道:

  “殿下,我想為戰地醫院也配發一些口罩,以后還可以在全國的醫生間推廣。”

  “當然,這是好事兒。”約瑟夫點頭,隨后又想到單獨定制口罩的高昂成本,于是索性道,“或者,我們可以建一座生產口罩的工廠。

  “以后光是醫療和工廠的需求,每個月就要消耗幾萬只口罩,由工廠大批量生產是有必要的。”

  “幾萬只?”佩爾娜有些詫異道,“殿下,蒸餾廠只有200多名工人,加上全國的醫生,應該也用不了這么多吧?”

  約瑟夫微笑道:

  “不止煤氣蒸餾廠,紡織廠、磨坊、化工廠甚至建筑工人都需要這東西。我估計每個月兩三萬只口罩肯定是能賣掉的。”

  說完了口罩,約瑟夫又在德拉斯的帶領下參觀了碎煤場,沿途跟杜邦等投資人談起了在南錫以及突尼斯新建煤氣蒸餾廠的事情。

  當一名投資人聽說連突尼斯都要安裝煤氣燈,投資額高達200萬法郎時,有些不確定道:

  “殿下,在北非鋪設煤氣燈是否會有些收益上的風險。實際上,南錫似乎也不是非常繁榮的地方……”

  “您要看到遠期收益。”約瑟夫道,“煤氣燈對提升城市吸引力具有巨大的作用。

  “南錫的工業開發區是最成熟的,那兒以后會是個人口密集的城市。而突尼斯這半年來至少增加了四五萬移民,以后突尼斯城必將成為北非的中心。”

  那名投資人微微點頭,但仍是小聲道:

  “我是說,這么大的投資,或許要更謹慎些……”

  這次沒等約瑟夫說什么,杜邦先笑著開口道:

  “羅蘭先生,您也太過小心了些。煤氣路燈的前景非常好。

  “據我所知,英國議會已經批準了30萬英鎊的撥款,用來在倫敦安裝煤氣燈。”

  名叫羅蘭的商人頓時瞪大了眼睛,30萬英鎊就是750萬法郎,英國人竟然這么大手筆投資煤氣路燈!看來真是自己多慮了。

  約瑟夫聞言,卻是微微皺起了眉。歷史上,英國人能成為工業革命的先驅不是沒有道理的,就他們這靈敏的嗅覺,就遠超同時代的其他國家。

  注119世紀初,英國所謂的《工廠法》實際上不是一部法律的名稱,而是對于當時的多項與工廠相關法條的統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學徒健康及道德法案》,另還有一些零碎的法令補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