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工人端起定紙框,也就是那個“篩子”放在架子上,四周擺了數個火爐來提高溫度。
又過了半個多小時,一名工匠取下定紙框,小心揭下上面的紙,恭敬地捧給了約瑟夫:“老爺,您看,已經干燥了。”
其實按照正常的干燥流程,至少得用半天時間,此時用高溫烘干,完全是為了展示給米拉波看。
約瑟夫揉了揉手里的紙,很脆且非常厚,內部質地也不太均勻,可以說質量相當差,但這絕對是一張紙——用木頭造出來的紙。
他將紙遞給米拉波,有些遺憾道:“我和這些工匠都是第一次嘗試新技術,所以成品的質量不算太好。”
不過他并不著急,造紙工藝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經驗。
添加劑加多少,煮木頭的時間、溫度,漂白劑的使用,干燥的技巧等等,都要經過反復嘗試,找到最佳方案,才能造出合格的紙張。
不過只要有了正確的技術理論,摸索出成熟的工藝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米拉波激動地看著手里的紙,很清楚這意味著什么——只是法國的紙張市場,就有幾百萬里弗的規模。
如果出口到全歐洲,至少是千萬級別的市場!
且可以預見,目前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造紙技術,在成本方面都要大大高出木頭造紙。也就是說,完全無法阻止木頭紙的傾銷。
約瑟夫看著他激動的神色,微笑道:“用我的方法造紙,價格可以壓到目前紙張價格的七分之一。當然,我們不用壓得那么低,按市價的三分之二賣就行,給自己多留些利潤。”
米拉波敏銳地聽到了“我們”這個詞,頓時滿懷期待地看向王太子。
約瑟夫故意讓他“煎熬”了幾秒,這才道:“如您所見,要大規模鋪開這種新技術,需要投入相當多的資金,以及大量精力。我一個人可搞不來。
“所以,我想邀請您,當然,還有您的朋友,大家一起投資,用最快的速度建起一大批造紙工坊,占領市場。而這種造紙技術,就當做我的股本。”
“這真是太好了!”米拉波眼中盡是欣喜的光,摩挲著手杖頭,斟酌道,“那么,您大概要占多少股份?”
“20吧。”造紙技術是用來拉攏分化顯貴會議的,所以約瑟夫不會要太多股份。
米拉波哪能不明白這是王太子在讓利,當即露出燦爛的笑容:“您真是太慷慨了!我認為,我們可以約個時間,還有迪科子爵、佩利耶子爵他們,大家一起商議一下投資造紙的事情。哦,還有稅務法案。”
約瑟夫微笑點頭:“我非常贊同您的提議。”
在敲定了見面的時間地點之后,米拉波便急不可待地返回巴黎,準備去見自己的幾名政治盟友。
上了馬車,他實在難忍好奇,轉頭問道:“殿下,您能告訴我,那些木頭是怎么煮成液體的嗎?”
“需要加一些藥劑。”約瑟夫微笑著幫他關上了車門。
他自然不會現在就告訴他,其實就是加入亞硫酸鹽而已。不過知識就是這樣,說出來可能很簡單,但若沒人指導,那就得半個世紀之后才會出現木頭造紙技術。
隔天。
米拉波帶著三名貴族來到了約瑟夫的造紙工坊——為了防止泄密,約瑟夫已經將這所小工坊買了下來。
“殿下,這位是迪科子爵。這位是……”
隨著米拉波的介紹,三人依次向約瑟夫行禮。
不多時,又有馬車到來。布里安大主教從車上走了下來。
就這樣,在一所破舊而簡陋的工坊里,王太子坐在晾紙架上,首席大臣和米拉波伯爵坐在運紙張的推車上,其他幾人背靠工棚站著,開始了一場關乎法蘭西未來的會談。
不過談判的過程非常順利。
布里安承諾,和王太子一起推動《公司法》、《專利法》等法案的實施。再降低部分印花稅的稅率。
約瑟夫重申將在兩個月內重啟英法貿易談判,并按照之前所說的關稅,重簽《伊甸條約》。
米拉波等人則保證,將說服顯貴會議中的自己人,支持稅務法案。由于高等法院背后的操控勢力就是顯貴會議的大貴族,這就等于他們在法院的代言人不會再阻礙稅務法案。
而大家耗時最久,興致最高的,卻是討論成立造紙公司的事情。
最終的商議結果是:由在場的除約瑟夫外的五個人,一共出資360萬里弗,在圣安托萬鎮、里昂和波爾多三地各建一座大型造紙工坊,半年內達到滿足全法紙張需求的產量。
而后,視情況追加投資,擴大產能開始出口,直到吃下全歐洲市場。
由約瑟夫提供技術,占20股份,其他人按投資額分剩下80。
不過,約瑟夫為了照顧法國數量眾多的造紙工坊,特別要求公司必須向其他工坊提供紙漿,讓他們進行下游加工,以維持生計。
待所有的事情談完,眾人皆大歡喜。
布里安先起身告辭。半小時后米拉波等人也跟著離去。
巴黎高等法院對面的街上,搭了個六七米見方的木制高臺。
木臺四周用深灰色的幔布圍著。足有二三百人擁擠在臺下,聚精會神地觀看臺上的表演。
當飾演奧斯曼法官的大反派因貪婪而誤食毒餅,哀嚎死去的時候,觀眾們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有人轉身指向遠處的高等法院大喊:
“看到了嗎?這就是無恥貪官的結局!”
“你們也該這樣!”
“你們這幫老鼠、蛆蟲,敢出來嗎?”
高等法院三樓的會議大廳里,幾名法官聽到戲劇的樂聲停止,都在心里舒了口氣,重新將注意力轉回到會議桌上。
韋濟尼埃帶著不屑的表情,將面前那摞文件向前一丟,冷哼道:“沒什么可審議的!不論布里安怎么改,這東西都不可能獲得注冊!”
他丟出去的,正是布里安今早剛提交上來的新版稅務法案。
迪波爾和身旁一名尖下巴,眼角隨時帶著驚訝表情的法官對視,將自己那份法案緩緩翻開,平靜道:“我認為,還是討論一下吧,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