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代的F1引擎詳細動力參數,都是屬于車隊跟引擎供應商的核心機密,外界只能通過FIA文檔泄露,以及測試速度預估個大概的范圍,等多年之后的車隊數據解密。
這個時代的2.4LV8引擎,由于沒渦輪增壓的存在,紙面性能相比較后世1.6LV6混動引擎上千匹馬力,確實顯得差距很大。
但這并不意味著就一定慢很多!
因為決定一輛賽車速度的因素,不僅僅只有引擎動力這一個選項,還得看車重的大小。
RA108全車大部分零件都是碳纖維材料定制,整體重量才600KG出頭。混動時代的地效車由于搭載電池、渦輪以及更多電子設備的緣故,最低重量達到了798KG。
足足兩百公斤的車重差距,換算下來的推重比完全可以抵消馬力上面的差距。
所以兩輛不同時代的賽車,速度上不會產生那種斷檔式的差距,圈速快慢更多看賽道類型跟路面環境。
當然,整體而言混動地效車速度,還是要快于這個時代的自吸空動車。
畢竟科技在發展,時代同樣在進步。
“明白,我會盡量保持零失誤。”
陳向北點了點頭,接過奧德托手中的數據板。
“不是盡量,要做到一定。”
奧德托強調了一句,說實話錢的因素倒是其次,主要還是零備件方面的問題。
本田集團的技術路線已經被奔馳給取代,曾經的大部分物料零件都隨著它退出被運送到了東京總部,布朗GP的研發基地已經不再生產。
賽車出現損壞,想要修復會很麻煩。
“嗯。”
陳向北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么。
前往維修站后面的車手休息室,這里面已經給陳向北備好了全新的頭盔跟賽車服。
F1賽車的速度跟危險程度,要遠遠高于雷諾或者F3賽車,對于頭盔的輕量化以及強度,還有賽車服的防火排濕性能,FIA都有著極為嚴格的標準。
比如說要扛住800℃的高溫至少12秒,車手在這個過程中的體感溫度?溫度不能高于40℃,基本上就能保證哪怕賽車撞擊出現“火海”級別的爆燃,十幾秒都足以讓車手從賽車座艙里面爬出來。
陳向北在布萊克利工廠的這段時間,布朗GP車隊已經根據他的身高體重,全面定制了賽車服跟頭盔,以及手套、賽車服等等裝備。
相比較以前穿的通用“大路貨”,先不說材質或者性能區別,至少體感方面出現了質的提升!
換好賽車服之后,陳向北坐在休息室里面,熟悉著方向盤上面的鍵位跟功能。
其實在布朗GP車隊訓練的這一個多月,陳向北就學習過F1方向盤相關知識。只是每支車隊的方向盤按鍵布局,會根據工程師排列以及車手習慣不同,做出一些細節的調整。
意味著陳向北只需要記住幾個鍵位的變化就行。
搞定完這一切,陳向北走出車手休息室返回P房,此刻RA108賽車輪胎跟油液已經完全預熱,就等著陳向北坐進去接入啟動電源。
“向北君,加泰賽道擁有著幾乎所有的彎道類型,以及崎嶇變化的賽道環境。”
“我唯一能告誡你的東西,只有快速彎道的G值能產生車手四倍體重的離心力,必須得時時刻刻握緊自己的方向盤。”
“加油吧,向北君!”
澤野弘樹說了這么一番話,作為一條教科書級別的測試賽道,已經不需要再強調需要注意什么地方。
車手需要在這里迎接一切挑戰!
甚至于不僅僅是車手,對于車組成員同樣如此。
全面的賽道就意味著沒有特定的調校方案,需要車隊工程師根據溫度跟環境的不同做出取舍。
到底是選擇高下壓力方案,尋求抓地力跟彎道快?
還是低下壓力方案,追求直道跟加速快?
往往無法兩全其美,做錯選擇就會讓車手輸在起跑線上面。
陳向北比劃了個手勢,緊接著朝旁邊梁馳示意了下。
隨著后置啟動電機轉動,本田RA808E引擎“轟”的一聲被點燃,咆哮聲響徹整個P房。
賽事引擎哪怕僅在怠速,都有著接近萬轉的轉速。
作為藍星上最強大的賽車,真就驗證了那一句街頭名言,不要拿你的極速,來挑戰我的怠速!
同時這也是為什么,F1賽車在臨時停車的時候,經常能在轉播畫面里看到,技師們拿著巨大的鼓風機朝進氣口吹風。
就在于怠速夸張導致發動機溫度過高,原地停車的時候無法進行風冷散熱,只能依托鼓風機輔助。
聽到RA108賽車“野獸”般嘶吼,陳向北感覺全身血液同步被點燃,自己終于駕駛到了真正的F1賽車,并且很快就能感受到它帶來的性能沖擊!
“油液溫度正常。”
“循環潤滑正常。”
“傳感器數據測試通過。”
一項項指令在TR里面的傳播,陳向北能感受到車隊工程師語氣中的激動。
身為前超級亞久里車隊的成員,他們同樣渴望重返F1圍場,再度調校藍星上最頂級的賽車。
如今的陳向北,率領著他們達成了夢想!
“一切就緒,準備發車。”
當賽車自檢全部通過之后,奧德托朝陳向北下達了最終的發車指令。
“收到。”
陳向北回了一聲,然后左腳剎車,右腳油門,同時手上輕輕松開方向盤離合撥片。
車組成員都用著略顯緊張的心態,望著陳向北的操作步驟。
畢竟F1賽車單單一個起步難度,就可能是很多普通職業車手無法掌控的領域,對于油門、離合跟檔位的配合要求太高。
但凡出現差之毫厘的失誤,不是起步慢了就是燒胎打滑。
離合器撥片徹底松開輕點油門,哪怕陳向北動作十分保守,后輪依然出現了輕微打滑跡象。
一方面在于F1賽車推重比實在太夸張了。
另外一方面則在于P房地面是自流平,抓地力不如賽道的瀝青。
這種輕微的打滑無關緊要,相反奧德托看見之后還暗暗點了點頭。
因為這意味著陳向北注意到了地面材質區別,要是完全按照賽道起步的油門力度,那么就不會是輕微打滑那么簡單,這輛賽車都將直接失控甩尾。
細微之處見真章,別的先不說,中國小子至少頭腦很冷靜!
隨著RA108賽車駛上維修通道,陳向北這時候才一腳重油門踩下去,瞬間一股巨大的推背感襲來,直接死死把他給按在了座位上面。
僅僅過了一秒多鐘,方向盤自帶的液晶顯示屏,上面顯示的時速就已經破百,并且還在瘋狂的提速中。
這就是F1賽車極致推重比帶來的澎湃動力,壓根不需要什么過彎場景,起步直道就能硬生生的蹦飛對手,同時代的什么超跑在它面前都是弟弟。
哪怕后世上千匹的電機來戰,巨大車重差異影響之下,依舊是那么不堪一擊!
提速、升檔、再提升、再升檔……
陳向北已經把奧德托的囑咐給拋之腦后,思維已經完全被速度與激情給占據。
什么保守穩著點開,多巴胺的極速分泌之下,陳向北寧愿粉身碎骨,他都不愿意放慢速度。
兩輩子駕馭F1的夢想,終于在這一刻實現!
引擎上萬轉速帶來的轟鳴聲,此刻已經響徹天際,宛如噴氣式飛機呼嘯而過。
此刻不僅僅是超夢車隊成員通過賽道彎角鏡頭,關注著陳向北的一舉一動,就連邁凱輪跟雷諾這兩支“豪門”車隊工程師,都站在控制臺面前用著好奇心態圍觀。
陳向北的雷諾歐洲杯兩連冠,以及澳島格蘭披治F3冠軍,確實已經在低級別方程式跟亞洲地區掀起波瀾,卻對于F1豪門車隊的沖擊可以忽略不計。
每年F3分站級別冠軍數不勝數,如果沒有全年斷崖式的領先,他們就不會有太多的關注。
這次之所以會好奇圍觀,更多在于陳向北中國車手的身份。
要知道一級方程式誕生至今五十多年歷史,只有一個半華人車手駕駛過F1賽車。
一個就是目前正在雷諾試訓的董荷斌,另外半個則是馬來西亞車手熊龍。
因為他是當地華人跟英國人的混血,所以只能算半個。
陳向北甚至已經脫離了華人范疇,屬于徹徹底底中國籍車手。
這么一個開創歷史的新秀測試,很難不讓人好奇。
賽道上面的陳向北,自然不知道有這么多雙眼睛關注著自己,他依舊在瘋狂的提速!
相比較以前開過的方程式賽車,F1無縫隙序列式變速箱的換擋速度跟動力響應,簡直能用無比倫比四個字來形容,完全達到了類似于“電油門”的體驗。
它的換擋時間,只有驚人的0.02秒!
要知道后世民用車級別里面,換擋速度最快的CVT無級變速,實際上檔位切換都需要0.1秒,賽事級PDK變速箱最高能達到0.04秒。
無縫隙變速箱的換擋時間,足足比常規賽事級變速箱快了一倍!
這種極致的換擋速度,幾乎感受不到任何的動力中斷,就跟電機一樣線性。除非遇到連續的減檔情況,才能從發動機的呼嘯中略微聽到些許變化。
陳向北這時候在長直道地板油踩到底,檔位已經拉升到最高的七檔,車速直接突破了300km/h!
“向北君,他速度是不是有些快了。”
澤野弘樹見到傳感器上面的時速,嘴中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陳向北連暖胎圈都沒有跑,就按照接近于正賽的速度行駛,哪怕加泰賽道的里面溫度偏高,F1賽車空氣套件帶來的下壓力也非常驚人。
恐怕都不敢保證萬無一失。
“這小子,現在已經沒有保守的概念了!”
奧德托面無表情的吐槽了一句。
只能說自己種下的因,現在到了品嘗“果”的時候。
“北一個F3級別的新人,開這種速度你們沒人制止嗎?”
站在一旁的菲爾德不明白其中緣由,忍不住開口問了一句。
雖然陳向北的賽車測試是由超夢車隊的成員負責,但畢竟是打著布朗GP車隊的名義,并且這輛RA108賽車也是布朗GP車隊財產。
菲爾德身為留守的測試工程師,他認為自己有義務進行提醒,陳向北的速度太瘋狂了!
面對菲爾德詢問,在場超夢車隊眾人面面相覷,紛紛把目光放在了奧德托身上。
現在的陳向北,已經成為了奧德托期望的模樣,想要調頭回去恐怕有點難。
“菲爾德,注意用詞,北是F3冠軍級別的新人。”
雖然此刻奧德托心里面都有些沒底,但在外人面前他絕對不能“露怯”,哪怕裝裝樣子都得做到輸人不輸陣。
“有什么區別,他駕馭不住這種速度。”
“我相信他能掌控。”
奧德托毫不遲疑回了一句。
自己可以提醒陳向北,卻絕對不能質疑他的能力。
這就是車手跟領隊之間必須要有的信任!
聽著奧德托“斬釘截鐵”的回答,菲爾德本想要反駁,話到嘴邊卻硬生生咽了回去。
F1車隊有著森嚴的體系,領隊在賽事跟訓練進行中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別說自己一個“外人”,就算是車隊老板或者管理層,這種時間點都不能挑戰領隊的權威,哪怕賽后再把他給辭掉都行。
菲爾德再說下去,就屬于有些越界了。
只是他依舊有些不明白,到底是誰給奧德托的勇氣,讓他敢如此信任一名中國新人的能力?
事實上不僅僅是菲爾德,邁凱輪跟雷諾車隊P房工程師,看到陳向北一股“誰松油門誰孫子”的架勢,很多人臉上都浮現出一股異樣神情。
中國小子沒接觸過F1賽車能理解,該不會連了解都沒有吧?
這種速度哪是來測試,更像是來找死!
歷史上很多新秀車手在測試過程中,出現過駕駛F1賽車上頭的情況。
說通俗點就跟街頭飆車一樣,興奮過度情緒控制了大腦,就忽略的速度帶來的風險。
不過往往在出現苗頭的時候,車隊就會及時下達指令,通知車手減速行駛,保持在安全的范圍之內。
目前為止,還沒有聽到超夢或者說布朗GP車隊,發出來的任何TR指令。
他們到底是沒意識到,還說包括車組成員在內,全部都是一群菜鳥?
畢竟超級亞久里去年四月就退出了F1圍場,還能保留多少技術骨干存疑,萬一招募重組的策略組成員,都是來自于低級別方程式的“新人”,還真有可能沒意識到風險!
就在眾人疑惑重重的時候,陳向北在入彎前剎車減速,迅速降至3檔130km/h,用著非常絲滑的走線通過了一號彎。
并且在T2跟T3這幾個連續彎道,陳向北還展現出來了對賽道跟操控不可思議般的熟悉!
因為T3彎是一個超長的弧形彎,有經驗的車手在出了T2彎之后,只要能找到居中的那條走線,就能做到直接全油門加速過彎。
知道這種路線跟操作方式的車手不在少數,哪怕新秀也不例外。
畢竟這個時代的賽車模擬器非常成熟,再加上能得到F1賽車測試機會,車隊方面肯定會提供大量的數據支持,新秀車手能通過學習獲知。
但知道不意味著能做到,賽道狀況往往瞬息萬變,全油門過彎的風險很大。
歷年試訓的新秀車手里面,除非那種有過測試經驗,亦或者超級天才的級別。往往很少有人能做到,第一圈就找到居中的走線全油門過彎!
哪怕邁凱輪的測試車手,拿下過DTM世界冠軍的帕菲特都沒做到。
反而陳向北這個只跑過一場F3的中國新人,居然給做到了?
沒有人知道陳向北怎么做到的,他這個時候已經來到了加泰賽道大名鼎鼎的“奔馳彎”。
16年F1西班牙大獎賽,梅奔車隊的漢密爾頓跟羅斯伯格,兩人為了爭奪世界冠軍發生了激烈的內斗。
頭排發車過程中,羅斯伯格一號彎超越了隊友漢密爾頓,兩人跑到四號彎的時候,漢密爾頓嘗試抽頭反超,結果兩車相撞落了個雙雙退賽。
只能說想要成為世界冠軍,賽道上就只有對手沒有隊友!
這個彎道沒有太大的難度,無非就是發生過一場事故而聞名。
陳向北依舊很順利的過彎,他已經逐漸找到了駕駛F1賽車的感覺。
倒不是說陳向北天賦真的高到突破天際,而是這個時代的F1賽車,駕駛感覺真的跟上輩子F2賽車很像。
后世的F2賽車采用3.4LV8單渦輪引擎,由曾經的雷諾運動部門Mecachrome公司制造,最大馬力為620匹。
相比較后世F1賽車已經改成了地效車跟混動系統,F2依舊保持著純燃油性能,并且沒有電池跟動能回收系統,兩者駕駛感受可以說截然不同。
也就是說后世的F2賽車,操控體驗其實更貼近這個時代的F1賽車。
陳向北上輩子雖然倒在了F1的門檻前,但他為了跨越這最后一步做出過很多努力,其中就包括瘋狂的在模擬器上面練習加泰跟巴林賽道,期望能抓住那一次試車的機會。
只不過相比較這個時代的青訓體系不成熟,后世各支F1車隊選拔標準,更多是考慮自己旗下的青訓車手,很難再給外部車手名額跟機會。
可是努力沒有白費,記憶依然存在。
這就是為什么,陳向北能這么快適應F1賽車,并且在三號彎找到居中走線全油門過彎。
還是那句老話,陳向北并非純粹的新人。
并且這輩子更強的天賦,讓他上手F1賽車快的驚人!
“董,這名布朗GP車手北,真的是中國新人嗎?”
雷諾車隊的比賽工程師,望著賽道畫面跟傳感器各項數據,臉上神情寫滿不可置信。
他相信這個世界存在超級新人,比如基米·萊科寧那種。
卻不相信這個新秀,會來自于沒有方程式賽車的中國!
布朗GP車隊簽約陳向北當測試車手的消息,其實F1圍場各支車隊都有耳聞。
只不過他們集團都沒當回事。
原因很簡單,測試車手這玩意看著逼格很高,也有了F1車隊的名頭。
事實上跟正式車手有著天壤之別,并且還不限名額,一支車隊只要愿意簽約三四個都可以。
羅斯·布朗收購本田F1車隊,缺錢的消息同樣出了名,他們都認為這是中國車手北動用了“鈔能力”,剛好跟缺錢的羅斯·布朗一拍即合。
現在看來,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我確定,北就是純粹的新人。”
董荷斌雖然是海外華裔,但他早在幾年前就以中國車手的身份,參與了亞洲寶馬方程式,對于國內方程式運動發展一清二楚。
陳向北直至今年之前,都屬于悄無聲息的那種,絕對不可能有過什么職業經歷。
“這要是一名新人,天賦就有些恐怖了。”
說罷,雷諾比賽工程師指向電腦顯示屏,上面有著陳向北剛剛跑完的圈速。
1分27秒552。
加泰賽道這個時代的桿位紀錄,是由車王舒馬赫在04年創造的1分15秒022圈速。
看起來陳向北好像落后了十幾秒,差距非常夸張的樣子。
事實上加泰的賽道記錄,僅有1分17秒450,同樣由車王舒馬赫在04年創造。
這樣算下來,陳向北距離賽道記錄只有10秒。
要是再算上陳向北沒有足夠暖胎,以及是第一次新秀測試,還有賽車沒有經過反饋調校等等不利因素。
那么他的這個圈速,就用得上“恐怖”兩字了。
如果還無法理解的話,現場有兩位同樣第一次進行賽道測試的新秀。
邁凱輪車隊帕菲特,開著漢密爾頓同款冠軍車,昨天第一圈跑出來的測試圈速是1分27秒841,差不多比陳向北慢了0.3秒。
至于開著雷諾賽車的董荷斌就更夸張了,他第一圈速度為1分32秒388,足足慢了五秒出頭,屬于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車手。
別看帕菲特跟陳向北差距不大,事實上本田這輛RA108賽車,去年的積分排名在倒數第三,全年僅拿到14分。
而倒數第二的印度力量跟倒數第一的超級亞久里,這兩個難兄難弟全年零分!
雖然邁凱輪的銀箭賽車在08年算不上什么遙遙領先的“火星車”,但至少比本田這輛拖拉機不知道強到哪里去。
本田集團正是因為重金投入這么多年,卻跑出倒數第三的拉胯成績,才會道心破碎選擇退出F1賽事,這輛RA108稱得上“罪魁禍首”!
不僅僅是雷諾車隊P房,由于這屬于去年冬測的延續,測試數據全部公開共享,邁凱輪車組成員同樣能看到陳向北的圈速。
他們此刻都有些懷疑是不是測速出現了問題。
一名中國新秀開著本田拖拉機RA108,怎么做到事實上干掉了邁凱輪冠軍車銀箭?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