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塔,PlanB,PlanB(B計劃)!”
馬諾車隊看到賽道上出現這種意外狀況,比賽工程師緊急下達了B計劃的指令。
正常情況下車隊制定戰術的時候,不會只制定那種“不成功便成仁”的單一戰術,往往還有一個失敗情況下的備用計劃。
馬諾車隊為了科斯塔起步超車,足足準備了三套不同的方案。
第一套便是跟馬格努森合作完成“雙鬼拍門”,逼迫陳向北剎車退讓搶奪頭車位置。
第二套便是搶奪失敗的情況下,為了防止自己撞車直接走緩沖區“切西瓜”,讓中國佬跟馬格努森兩個人去纏斗或者撞車。
第三套便是這種成功一半,科斯塔沒能超越陳向北,卻利用內線過彎優勢超越了馬格努森。
馬格努森身為這一屆雷諾歐洲杯的名人,可以說是各自車隊首要研究跟針對的對象,他的目標肯定是拿下首站正賽冠軍,不可能讓自己長時間屈居人后。
現在科斯塔要做的事情,便是全力提速咬住陳向北的尾流,盡可能的減少輪胎損耗。不要陷入跟馬格努森的纏斗之中,被中國小子給越甩越遠!
面對車隊的TR指令,科斯塔此刻還處于一種懵逼狀態之中,他完全沒有想到陳向北會有這種操作,利用變道挑釁的方式勾引馬格努森跟自己交換位置。
仿佛中國小子,提前得知了自己的想法跟車隊戰術。
難道說初級方程式里面,也存在著TR跟蹤嗎?
要知道方程式賽事里面,各支車隊的語音通話系統僅存在內部加密,面向FIA的共同頻道是完全開放的。也就意味著紅牛車隊能聽到奔馳車隊的語音,法拉利車隊能聽到索伯的隊內通話。
甚至于到了后面,還出現過同一陣營的大車隊,直接給小車隊的車手下達指令。
比如說18年奔馳車隊的領隊托托·沃爾夫,公開向媒體承認在摩納哥大獎賽時期,對印地力量的車手奧康下達了跨隊指令,直接要求他給后面的漢密爾頓讓出位置。
相反處于不同陣營的車隊,為了防止對手知道自己的戰術指令,往往會選擇用A計劃或者B計劃這樣的代號,來取代想要傳遞的指令內容。
亦或者對手喜歡“竊聽”的話,干脆在TR里面傳播假消息去忽悠,這也是圍場內著名的“電信詐騙”事件。
可問題是就算在公共大頻道內可以相互收聽,但為了防止語音通話出現串線,依舊還細分為十幾個小頻道,想要收聽到全部對話至少得安排十幾個人蹲守。
這種“竊聽”成本連F1車隊都無法維持,更別說初級方程式小車隊。
科斯塔想不明白,一個卡丁車履歷接近空白的中國新人,為什么會如此精明。不僅識破了自己的計劃跟意圖,還把馬格努森給擺了一道,簡直不合常理!
“科斯塔,areyouok(你還好嗎?)”
見到自家車手半天沒有回話,馬諾車隊工程師再度詢問了一句。
“我沒問題。”
科斯塔回過神來,朝著車隊答復了一句。
“執行PlanB!”
比賽工程師再次強調了一句,車隊方面也跟科斯塔產生了同樣的懷疑,認為是超夢車隊聽到了他們的隊內語音。
這次用代號表明計劃,沒有像之前那樣直接用語音說明戰術。
“COPY(收到)。”
科斯塔回應了一句,然后全油門加速咬住陳向北的尾流。
現在科斯塔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馬格努森會向自己發動進攻,那樣兩人纏斗就會跟陳向北的距離越拉越遠,直至讓中國小子最終獲利。
幸運的是,馬格努森仿佛突然冷靜了下來,僅是跟在車后吸著尾流,進入了保胎節奏之中。
“賽道上第一梯隊的車手,現在保持了一種和平的默契,中國車手北作為頭車在前面引領,科斯塔跟馬格努森緊隨其后省油保胎。”
“我們都知道雷諾是統規制式賽車,很多時候跑在最前面并不是什么優勢,反倒會成為一種劣勢。”
“不知道北的長距離穩定性如何,按照這個速度保持下去的話,同等情況下他的輪胎磨損會遠遠比后車嚴重!”
賽道解說詹姆士看出了馬格努森跟科斯塔的意圖,既然沒辦法從一開始就超越陳向北,那就收斂起自己的驕傲跟狂妄,按照常規戰術打“持久戰”。
讓中國新人來當這個火車頭,想辦法消耗他的油量跟輪胎!
“奧德托領隊,馬格努森沒有進攻科斯塔,這對于我們而言不是一個好消息。”
澤野弘樹神情凝重起來。
他雖然做不到如同奧德托那樣了解歐洲新人車手,但陳向北看過的那份車手資料,澤野弘樹同樣看過。
凱文·馬格努森出身賽車世家,他的父親楊·馬格努森就是一名前F1車手,只不過沒有跑出來成績,后來還去參加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
這份家庭背景跟維斯塔潘很類似。
受到父親影響馬格努森兩歲接觸到卡丁車,這份孩童時期贏在起跑線上的優勢,讓他在低級別卡丁車賽事中砍瓜切菜,從而養成了激進跟莽撞的性格。
其實這也很正常,孩童沒有成年人的理智跟克制力,佼佼者往往都很容易年少輕狂。
塞納、舒馬赫、維斯塔潘等人歷史級天才,莫不如此!
按照馬格努森的性格,他被陳向北戲耍,還被科斯塔給“偷雞”,受這份氣能忍?
偏偏他現在忍下來了,那么難受的就是陳向北了。
“很正常,馬格努森沖動是一面,聽話是另一面,他面對強勢指令會選擇遵從。”
奧德托淡定的回了一句,相比較澤野弘樹從資料了解馬格努森。
他真正跟老馬格努森在圍場內接觸過,算是看著小馬格努森長大的那個人。
馬格努森只有沖動跟莽撞,沒有那股不管不顧的張狂!
他會在剎車區“畫龍”變線,用看似很強硬的姿態阻擋對手。
他也會輪對輪過彎,展現出自己不懼絲毫的態度。
他還成為F1歷史上第一個,因超級駕照分被扣光而停賽的車手,得到了“傳奇耐罰王”的稱號。
但是這里面很多操作,并不是馬格努森的本意,而是得到來自于車隊的指令,他僅做了些臟活累活罷了。
真正骨子里面的恃才傲物,應該像舒馬赫那樣。
奧德托不用猜都知道,馬格努森肯定是得到車隊指令,讓他跟在科斯塔后面吸尾流,等待著最佳進攻時機到來。
另外在圍場車隊很多工程師潛意識里面,他們不愿意讓中國車手撿便宜,寧可放棄纏斗暫時和平相處,先做到一致對外!
“北,全力PUSH,甩掉后面的科斯塔!”
奧德托見到賽道上面“開火車”的現狀,直接對陳向北下達車隊指令。
“領隊,才跑第二圈就PUSH,我擔心輪胎到后面撐不住。”
陳向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為了盡快提升胎溫以及抓地力,選擇了橡膠材質最軟的紅胎。
按照FIA制定的規則,方程式賽車的輪胎分為干胎跟雨胎兩大類,其中干胎又分為幾種不同配方的小類。
比賽中常用的有超軟的紅胎,偏中性的黃胎,以及最硬的白胎。
輪胎越軟升溫越快,抓地力越好,相對應的就是磨損速度同步大增。
正常情況下軟胎的性能峰值,只能維持在十圈以內,超過了抓地力就會呈現下降趨勢,磨損要再嚴重一點還會直接爆胎。
如果車手選擇如同排位賽那樣全力推進的話,軟胎的峰值壽命可能就只能跑兩三圈!
某種意義上這就是為什么,“保胎”在F1賽事里面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有些擅長的車手一套軟胎,能跑二三十圈保持速度,硬生生比對手少一次進站耗時,從而贏得“保胎大師”的稱號。
雷諾賽事總共二十圈,不進站換胎能堅持跑完就不錯了。
第二圈就選擇加速推進的話,此時賽車還處于重油狀態,對輪胎損耗程度要大于輕油推進。
就算能跑完全程沒有遭遇爆胎的最壞結果,十圈過后陳向北的輪胎性能也會大幅度衰減,很多彎道就無法再抓住地面,自然速度就慢了下來。
現在局勢還行,陳向北覺得沒必要這么激進。
“北,不甩掉科斯塔,他就會跟馬格努森保持和平狀態,尾流效應下你輪胎損耗依舊會大于對手。”
“你自己決定是讓他們撿便宜,還是讓他們進行內斗!”
奧德托給出了自己的理由,卻沒有強硬的用車隊指令給陳向北做決定。
只要陳向北提速甩掉科斯塔,那么后者吸不到尾流就變相成為了頭車。
那時候就看科斯塔是否還能做到“大公無私”,領跑在前面給馬格努森拉尾流,減少競爭敵手的輪胎跟油量損耗。
還是說選擇跟陳向北一樣,拼著輪胎大幅度磨損的風險,趁機加速把馬格努森甩掉!
奧德托的理念很簡單,什么都不做只有陳向北一人吃虧。
甩掉科斯塔不給對手吃尾流,哪怕陳向北吃的虧可能更大,但至少大家都得一起吃虧。
老子不好過,你們也別好過!
“明白。”
理解了奧德托的意圖,陳向北二話沒說就是一腳地板油下去提速。
換作上輩子的他,在保守思維的主導之下,幾乎不會去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現在可能是受到奧德托這老頭子的影響,突出一個就喜歡把事情給搞大!
面對陳向北第二圈就推進的操作,澤野弘樹跟水谷翔兩人對視了一眼,頗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理論上這樣搞是“大家一起死”,實際上陳向北輪胎損耗,以及爆胎風險依舊要大于對手,領隊奧德托好像就從來不考慮后果的……
“賽道局勢發生了變化,北在第二圈就選擇提速,試圖甩掉后面吃尾流的科斯塔。”
“這時候推進對于輪胎的損耗非常大,北目前保胎能力屬于未知,他有信心在輪胎嚴重磨損的情況下跑完全程嗎?”
“亦或者超夢車隊準備了一停戰術,還有進站換胎的打算?”
解說詹姆士都有些沒看懂陳向北的操作,他就算是想要甩掉后面的科斯塔,好歹等跑到十幾圈過后油量消耗的差不多了,車重對輪胎的損耗降低情況下再出手。
現在就進行提速,保胎水平不夠的話,十幾圈陳向北賽車能滑的在賽道上溜冰!
排名第二的科斯塔,面對與前車陡然拉開的差距,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按照以前的比賽經驗,類似開火車情況能跑十來圈,只有車手在追擊壓迫下出現失誤,后車才會選擇抽頭進攻,否則大家都以保胎為主。
“車隊,B計劃有變,我是選擇加速追擊,還是保持目前速度保胎?”
科斯塔用TR向車隊詢問了一句,整場比賽中國車手就沒按常理出牌過,之前準備的戰術完全計劃跟不上變化!
很快頭盔耳機里面就傳來了比賽工程師的回應。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13號車手北提速非常快,目前跟你拉開了1秒以上的車距,想要追擊的話必須全速PUSH。”
“科斯塔,你有信心甩掉馬格努森嗎?”
馬諾車隊工程師沒有說追上陳向北,而是問能否甩掉馬格努森。
當陳向北一人跑遠之后,科斯塔目前最大的敵人,就是躲在后面安逸吸尾流的馬格努森。
如果科斯塔能順利甩掉對手,無非就是復現一遍陳向北的操作,說不定還能吃到前車尾流大賺特賺。
要是甩不掉馬格努森,那就相當于為對手做嫁衣。
要知道陳向北提速之前,可是有著在T1、T2彎獲得的接近1秒領先優勢,哪怕后面被對手吃尾流追上來一點,依舊還剩下0.5秒左右。
馬格努森目前跟科斯塔咬的非常緊,雙方車距可能就在0.2秒的樣子。
“我能甩掉馬格努森!”
沒有過多猶豫,科斯塔就給出了回答。
雖然他在歷史上最終沒能進入F1,但能拿到FE世界冠軍,依然證明了自己是萬中無一的頂級車手。
科斯塔自然擁有著一股身為車手的自信跟傲氣!
畢竟你連甩掉對手的信心都沒有,那還需要比賽干什么,開局就認輸不是更好?
“OK,甩掉馬格努森,追上中國車手吃尾流,這樣能彌補你輪胎的多余磨損。”
“收到!”
就如同奧德托預料的那樣,陳向北的動作引發了連鎖發應,科斯塔在沒有共同敵人的情況下,不愿意成為馬格努森的墊腳石。
只不過科斯塔沒有選擇立即加速,他深知馬格努森的實力,必須選擇一個最佳的彎角跟時機。
科斯塔選定的地方是銀石賽道的T9科普斯彎,也是21年維斯塔潘著名“51G”撞車的彎角。
當年維斯塔潘跟漢密爾頓兩人進行輪對輪的纏斗,在銀石賽道這個最高速度的彎角兩車發生碰撞,維斯塔潘的賽車被漢密爾頓給頂出賽道,以高達290公里/小時的速度,徑直“飛”向圍場邊緣的輪胎墻。
賽后數據顯示,當時維斯塔潘轉向輪胎墻的最大G力高達51,這是一個極其夸張的數字,已經超乎了人體過彎負荷極限的五六倍!
還好這僅是瞬時G力,再加上維斯塔潘的身體素質過硬,除了事故后很長一段時間視力模糊之外,就沒有什么其他嚴重損傷跟后遺癥。
科斯塔選在這里動手的原因,就在于T9號彎道存在一個盲區進入點,可以擁有提速的隱蔽性跟突然性,不給馬格努森任何的反應時間。
另外便是在T9彎道過后,會出現四個左右左右的高速連續彎,對賽車平衡性和車手操控性要求很高,還能擾亂賽車后方真空區的尾流。
沒有尾流的加持,那么后車就沒有任何速度優勢!
“WOW,看來北的提速帶來連鎖反應,科斯塔準備在T9彎道甩掉后面的馬格努森。”
“沒想到一場雷諾初級方程式賽車,第二圈頭排車手就進入了全面混戰的狀態,這就是車手北給歐洲賽事帶來的改變嗎?”
“不得不承認,我現在對這個中國新人有很大改觀,他展示了賽車運動的速度與激情!”
詹姆士這一刻放下了刻板印象跟心中偏見,表達了對陳向北的認可跟稱贊。
他解說過很多場初級方程式比賽,受限于賽車性能的緣故,除非賽道撞車事故能帶來些變化。大多數時候就是全場“開火車”,每個人都想著保胎撿便宜,沒有人愿意主動發起進攻。
并且車手水平越高的賽事,越是如此的保守沉悶!
這也就是為什么,后世諸如F3這樣的低級別方程式賽車,會采取倒序發車的原因。
只有通過賽制上面的改變,才能讓比賽更加精彩起來。
結果以往被歐洲視為“軟弱保守”的中國車手,卻如同鯰魚一般直接把水給攪渾了,從發車就開始進行戰術的精彩博弈,到現在更是全面混戰。
詹姆士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就是他近一年來看到過最精彩的低級別方程式賽事!
“拋開種族因素不談,車手北駕駛風格還真激進啊。”
“激進要是有用的話,井出有治就成為車王了,他這種推進就等著后半程爆胎吧!”
“后半程爆胎也比死氣沉沉要強,這場比賽真是精彩。”
“科斯塔追上這個中國佬,讓他見識什么叫做真正的車手!”
賽道觀眾的討論,也逐漸出現了兩極分化趨向。
有一部分人認可了解說詹姆士的意見,陳向北確實讓這場賽事更加精彩。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沒把陳向北放在眼中,中國小子后半程會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代價!
就在詹姆士解說的同一時刻,科斯塔已經在彎道里面全油門推進,車速達到了雷諾賽車加速極限的250km/h。
可哪怕如此,科斯塔還是絕望的發現,自己利用賽道盲點的全油門提速,依舊沒有躲過馬格努森的眼睛。對方幾乎是同步加速,死死的咬住了自己的尾流,不給任何掙脫的機會。
直到這一刻,科斯塔終于明白馬格努森的“和平相處”,就是在為提速追擊做著準備,這才會反應如此迅速!
連突然“襲擊”都沒能甩掉馬格努森,T10到T14這幾個連續變道的S彎,單憑科斯塔的實力就更加無法做到了,兩輛賽車就這么一前一后的通過了組合彎。
“太好了,科斯塔被馬格努森給拖住,他們都追不上向北君了!”
見到這一幕的水谷翔,興奮的握緊拳頭慶賀了一句。
主要對手陷入了纏斗之中,吃不到尾流他們只會跟陳向北的距離越拉越遠,只要能確立足夠的領先優勢,哪怕到后面輪胎抓地力下降,第二梯隊也追不上來!
聽到水谷翔的話語,P房內其他車組成員也有些激動起來。
唯獨奧德托面無表情,既沒有出言附和,也沒有開口反對。
他把目光死死鎖定在轉播畫面的ART車隊維爾涅身上,這名車手在發車階段被甩在第二梯隊,沒有參與任何頭排賽車之間的競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圈速跟節奏。
并且奧德托還敏銳發現,維爾涅給自己隊友讓了一個位置,他從排名第四落到了第五,單圈速度卻在穩步提升。
從最初的第二梯隊,到現在趁著科斯塔跟馬格努森纏斗期間,已經追上了頭排這兩輛賽車,隊友還順利吃到了前車尾流!
最多再過一圈,賽道上的局勢就會變成陳向北在前面飛馳,后方形成四輛賽車“開火車”的景象。
奧德托很清楚,維爾涅這名車手屬于實力大于名氣的那種,他的穩重跑法跟風格注定不討喜,觀眾們會天然注意到那些激進跟出風頭的車手。
但往往這種長距離穩健型車手,會在正賽中悄無聲息的追上來,取得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
曾經的四冠王“教授”普羅斯特,就是屬于這種人。
奧德托不知道維爾涅的車隊策略,不過圍場內幾十年的經驗跟直覺告訴他,現在說出追不上陳向北這句話還為時尚早!
試圖甩掉馬格努森無果之后,科斯塔暫時“消停”了下來。
就剛才這么幾個彎道全速PUSH,極限剎車對輪胎的磨損就十分夸張。
要是再來一輪這樣的激烈駕駛,馬格努森沒有甩掉,說不定科斯塔自己就得先沖出賽道。
賽道上前排激烈纏斗進入了“休戰期”,陳向北通過后視鏡看了一眼跟科斯塔的車距,也進入了自己的保胎節奏。
他現在說實話并不擔心頭排車手會追上來,更擔心落在后面大部隊車手會出現什么騷操作,要是出現賽車事故引發安全車,那自己就真的虧大了。
可能是由于銀石賽道歐洲車手都太熟悉的緣故,也可能是因為賽道緩沖區足夠夸大,給賽車操作留出了足夠的余量跟“逃生”空間。
就這樣從第四圈一直來到了十七圈,除了幾輛賽車故障主動返回維修站退賽之外,居然沒有發生任何一起引發“旗幟”的事故,讓陳向北可謂是松了一口氣。
但跑到這個時候,陳向北隱約感覺到車身已經開始發飄,輪胎明顯出現了抓地力不足的跡象。
他作為頭車,從始至終就沒有吃過一下尾流,再加上第二圈重油全速PUSH,軟胎的磨損情況已經極其嚴重,可以說輪胎表面已經全是坑坑洼洼。
不過最壞的情況這時候發生了,第十八圈隱忍了一整場的馬格努森,終于收到了TR傳來的車隊指令。
“凱文,過掉前面的科斯塔,追上中國新人拿下這場首站的冠軍!”
馬格努森回復的語氣中,有著一抹隱藏不住的行風,他終于可以亮出自己的獠牙。
“維爾涅,馬格努森要發動進攻了,利用尾流效應跟車超過科斯塔,他輪胎磨損掉速非常嚴重,擋不住你的!”
幾乎就是在同時,ART車隊向維爾涅傳達了車隊指令。
他們有一名車隊工程師,專門在公共頻道聆聽馬格努森的TR語音,就等著這名以激進著稱的丹麥車手發動攻勢。
現在終于等到了時機!
“亞倫,跟維爾涅交換位置。”
與此同時,又一道車隊指令傳達給了維爾涅的隊友。
他這場始終跑在前面拉尾流,就是起到一個“僚機”的作用,現在該到退場的時刻了。
很多有經驗的觀眾,預料賽事最后幾圈肯定會出現激烈的爭奪,只是這次攻勢要比以往更加突然跟猛烈!
幾乎是沒有任何預兆,馬格努森直接選擇在長直道動手。
很多人都知道方程式賽車的“尾流效應”,明白只要在前車的尾流的真空區域,就能速度更快以及更省油省輪胎。
不過大多數卻不清楚,“彈弓效應”到底是個什么玩意。
簡單來說,尾流區域里面的賽車,由于空氣流動有著速度差,會產生一股低壓吸力。
只要抓住這個時機變道,車速會有一個陡然的增加,仿佛用彈弓“彈射”出去一樣,這種現象就被稱之為“彈弓效應””。
其實不僅僅是賽道上面,高速上面如果遇到大貨車高速行駛,你想要超車的時候也會感受到一股吸力,同樣是由于空氣流動速度差帶來的低壓吸入。
馬格努森這次超車動作極其干凈利落,科斯塔連變道擋車都沒來得及,就看到一道車影從旁邊快速過去。
悲催的是,同樣的場景科斯塔還要經歷兩次。
直道入彎前維爾涅,同樣發動了自己的超車攻勢,這次科斯塔倒是有所準備打算擋車。
只可惜輪胎的磨損,讓他在彎道里面根本就抓不住地面,維爾涅吃了全程的隊友尾流保胎,他的胎損可以說是場上車手里面最低的。
利用抓地力的優勢走交叉線,輕松過掉了科斯塔。
“向北君,后車追上來了,準備防守!”
澤野弘樹看到后方兩輛賽車陡然提速,當即通過車隊語音提醒了陳向北。
“讓他們來吧。”
陳向北語氣平淡的回復一句,他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只是讓陳向北沒想到的是,他本以為自己要面對是馬格努森進攻,最終出現在后視鏡里面的頭車,卻是維爾涅的5號賽車!
什么情況?
陳向北滿心意外,之前TR語音告知過維爾涅排名第五,難道說他一圈超了三輛車,連馬格努森都擋不住嗎?
恰在這個時候,耳機里面傳來了奧德托的聲音。
“北,ART車隊的策略不止是保胎,他們還有極致的輕油。”
“維爾涅從發車開始,應該至少比常規少帶了百分之十的油量,現在依靠輪胎跟輕油優勢,單圈比你快了接近兩秒。”
“最后一圈半,想辦法擋住他!”
兩秒?
聽到這個數字,陳向北都罕見驚住了。
這個時間點能比自己快兩秒,輪胎磨損情況至少要好一倍以上,維爾涅到底是什么史詩級的“保胎大師”,還是說他就完全不考慮賽后抽查稱重,認為自己一定能躲過去嗎?
其實陳向北有些想錯了,相比較超夢這種兩名車手平等,還帶著人情味的車隊。
ART是真正的高度職業化,叢林法則優勝劣汰的車隊。
從始至終,ART資源只給了主力車手維爾涅一個,他的隊友連對手都算不上,純純提供服務的炮灰!
一直在前面破風領跑,才能做到讓維爾涅極致的輕油跟省胎。
馬格努森的隱忍,放在維爾涅面前都不值一提!
意識到原因所在,陳向北忍不住在心中吐槽了一句。
F1車隊的二號車手都沒那么等級森嚴,ART車隊真不把沒有競爭力的車手當人啊!
當然,現在不是吐槽這些的時候,維爾涅用著“光速”追趕到了陳向北的尾流區域。
賽道上局勢的陡然變化,讓解說詹姆士都忍不住發出驚嘆:“MYGOD,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誰能想到爭奪冠軍的兩位車手,會是中國新人北跟維爾涅!”
“極致的輕油跟保胎,就是維爾涅能追趕上來的關鍵,這一場比賽到底是戰術的勝利,還是個人能力的領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詹姆士有種熱血上涌的感覺,這種戰術跟車技的對抗,哪怕放在F1賽事里面都比較少見,沒想到能出現在雷諾歐洲杯首站。
不僅僅是詹姆士,賽道觀眾同樣被這一幕調動了自己情緒,各種歡呼聲如同雷鳴一般響起。
“維爾涅,干得漂亮,超過這個中國菜鳥!”
“車手北輪胎撐不住了,下一個彎道拿下他!”
“事實證明,銀石賽道永遠是歐洲車手的主場!”
“認輸吧中國菜鳥,單圈兩秒的差距,你是擋不住維爾涅的!”
觀眾席的各種咆哮,陳向北自然是聽不到,他耳朵里面只有車隊指令跟引擎的轟鳴。
“北,你前面就是T7伍菲德彎,維爾涅一定會選擇在這里動手。”
“選擇U型走線一定要守住彎道中心線,如果他利用輪胎抓地力優勢強超,要立馬走交叉線反超回來。”
“記住了,現在你才是無所顧忌的那個,要比他更加的強勢,速度比他更快,不能給對手任何強吃戰勝你的希望!”
沒有像之前那樣用“旁觀者”姿態觀看比賽,這一次奧德托主動下達了極其“激進”的車隊指令,隱約還蘊含著不要害怕跟對手撞車的意思。
雖然陳向北還處于領先位置,但事實上處境卻相當的弱勢,維爾涅才是那個掌控局勢的車手。
發車的時候,科斯塔可以無所顧忌的內側搶線,就賭陳向北穿鞋的怕光腳的。
現在陳向北成為了光腳的那個,就看維爾涅謀略了一整場,愿不愿意在這最后時候前功盡棄!
“明白。”
陳向北回了一句,臉上神情變得冷峻起來。
T7彎就是那個擁有著兩條不同走線的彎道,排位賽陳向北用V字走線強超了正在暖胎的馬格努森。
現在到了爭冠時刻,自然要用速度更快的U型走線。
可問題是在U型彎里面用U型走線,對于輪胎抓地力的要求非常高,必須全程走在賽道中間才能保持最快速度。
陳向北的輪胎,現在高速過彎就跟漂移似的,已經抓不住賽道的里面,想要全程防守住維爾涅的難度非常大。
但是他沒得選擇,想要拿冠軍就必須把對手給壓在車后!
“澤野前輩,數據顯示向北君輪胎抓地力已經下降百分之六十,恐怕走交叉線也無法反超對手,速度太快的話有極大失控風險。”
水谷翔是數據分析師,輪胎抓地力百分比,已經明明白白顯示在監控屏幕上面。
雖然銀石賽道緩沖區比較大,但真要沖出去誰也不敢保證百分之百的安全,奧德托的指令更像是一個激進風格的賭徒,用極少的贏面去讓車手逆風翻盤!
“水谷,你沒當過車手,就無法理解一句話的含義。”
澤野弘樹這次沒有贊同水谷翔的意見,僅是面無表情的回了一句。
“什么話?”
“身為一名車手,寧愿粉身碎骨,也絕不愿放慢速度。”
“爭冠時刻都怕的話,向北君這輩子都觸摸不到F1的門檻!”
沒錯,這種對于冠軍的渴望,是賽車監控數據體驗不出來的,只有做過車手才能感同身受。
澤野弘樹相信,哪怕風險再大一百倍,陳向北也絕對會去拼這一把。
很多時候跟死神共舞,就是車手要做的事情,更何況這還遠遠沒到那個程度。
就如同奧德托預料的那樣,維爾涅吃準了陳向北輪胎無法在U型走線中抓住地面,直接在T7號彎發動了進攻。
陳向北入彎之后就感受到賽車的滑動,可是他沒有選擇重踩剎車大力減速,相反依舊保持著輕踩的姿態,用著超過80km/h的速度轉向。
雖然對于方程式賽車而言,這個速度并不能算多高,但是回頭彎本身過彎速度就不快,更何況陳向北輪胎都快要被磨平了。
哪怕他入彎角度跟剎車控制都極其完美,抓地力的物理極限規律依舊無法打破,原本行駛在道路中心的賽車,詭異的出現了“橫移”跡象。
見到前車這一幕,維爾涅嘴角流露出一抹笑容,看來中國小子輪胎已經完全抓不住地面了。
說時遲那時快,維爾涅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在U型彎的底點進行變道,直接提速從外側進行超車。
幾乎沒有任何的懸念,輕油的車重加上抓地力優勢,維爾涅就完成了對陳向北的反超。
詹姆士大聲呼喊了一句,然后才解說道:“中國車手北領先了整整一場,只不過在最后一圈,他沒能擋住來自于ART車隊維爾涅的進攻。”
“這一場比賽,讓我們看到了維爾涅恐怖的長距離,以及超乎年齡的沉穩,真是讓人感到有些震驚跟不可思議。”
“極致的車隊策略跟車手發揮,才能練造出這一場勝利!”
詹姆士只是對陳向北改觀,不意味著他會偏向于中國車手。
當看到歐洲天才完成反超,即將要奪得雷諾首站冠軍的時候,詹姆士還是沒忍住提前“開香檳”慶祝。
事實證明這一屆歐洲天才輩出,激進單圈有馬格努森跟科斯塔,長距離穩重有維爾涅。
中國車手北表現確實很不錯,只可惜他來到了真正天才的領域!
只是詹姆士的話音剛落下,銀石賽道上萬名觀眾還沒來得及進行歡呼。
T7號彎情況就出現了變化,陳向北在維爾涅出彎由外到內走線的時候,直接一腳油門下去,鏡頭中都出現了輪胎的空轉打滑。
卻硬生生完成了從內到外的切彎走線,在兩輛賽車出彎的那一剎那,完成了對維爾涅的交叉線反超,再度領跑在前面!
“干的漂亮!”
“北哥NB!”
“吆西!”
超夢車隊P房內直接沸騰了,各種不同語言的慶祝聲音響起。
T7號彎維爾涅超不過去,那其他彎道就更沒有希望!
比賽的走勢確實就如同超夢車隊預料的那樣,接下來的賽程里面,陳向北幾乎是把維爾涅的超車路線給封鎖死了,完全不給對方絲毫的機會。
直至比賽結束的黑白格旗出現在賽道上面,很多人依舊還是一副目瞪口呆的神情,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雷諾歐洲杯首站的桿位跟冠軍,居然會是一名中國車手?
陳向北此刻已經來到了頒獎區域,他離開座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賽道轉播的那臺攝像機,然后指著賽車服腰間的那面紅旗,示意來一個特寫。
沒錯,他就是要告訴全場觀眾,雷諾歐洲杯首站的桿位跟冠軍,就是一名中國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