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伏家有后啊!“聽說大將軍楊義臣要過來?”
“真的假的?”
李府內的氏族之人,還有一些官吏,聽到消息,全都私下不斷議論。
正堂內。
跪坐著在正堂上的阿翁,看到李綱整天擺著一副臭臉,喝著酒都感覺變味,好在認識那么多年,阿翁也早早習慣李綱的為人。
“文紀,我說你就不能讓我好好喝頓酒?”
阿翁說到這里,放下酒杯,也認真起來。
“子厚是子厚,老嫂子是老嫂子!就算子厚出事,那也是子厚的命數,怪不得別人!我們伏家出現子厚,是我們伏家的驕傲,我有這小孫子,日后見到列祖列宗,也能說出來,就算子厚有個三長兩短”
阿翁說話間,原本硬氣的老臉,也不由得難受起來,但該說的該說要說。
“那也是給伏家長臉!”
阿翁說完這句,心里堵得慌。
說歸說,可是想起自己小孫子伏子厚,阿翁比誰都心疼。
那天殺的賊人!好好的,居然去攻打太原郡!
偏偏伏子厚還在晉陽東城!阿翁沒去過晉陽東城,可也聽別人說過,那晉陽東城,可根本守不住。
“你就嘴硬!你那小孫子,可比我李家這些后人,都要強得多,若不是碰到這件事,日后必成大器!”
李綱瞥了一眼伏老,開口說道。
本就難受的阿翁,聽到李老的話,這下無疑是心更堵,看著李綱,有時候真恨不得把草鞋呼到他臉上,有時候不說話真不會死。
阿翁嚴重懷疑,在昔日朝廷上,李綱的政敵,都是因為李綱這張嘴說出來的。
根本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家主!楊義臣將軍與楊郡丞已經來到門外!”
嘈雜熱鬧的正堂內,在眾多人影中,隨著一名李府家仆過來稟報。
阿翁聞言,連忙起身,拍拍屁股,見到李綱皺眉的表情。
“人家大將軍來了!我給人家挪個位!”
阿翁笑著說道。
“需要你挪?”
李綱板著臉,冷冷說道。
一旁李老夫人這時候也聽到阿翁的話,看著阿翁,直接讓阿翁坐下,不需要讓座,等會讓楊義臣老將軍坐她的位置便好,至于楊郡丞,可以與武陽郡丞楊善會,一起坐正堂兩側靠前的位置,讓李少植騰出位。
“這個位置,今天就是你的!”
李老夫人笑著看向阿翁。
就如同這場喜宴,是伏老一直堅持,甚至要吵起來也要辦一樣,今日這上方座位,也是李綱特地留給伏老的,李老夫人了解自己的丈夫李綱,別說郡丞來不能坐伏老的位置,就是其他郡守、通守過來,也要坐在下面。
丈夫李綱更是當著二郎、四郎、五郎的面說過,如果覺得委屈,那就別來,如果來到李府賀壽,就請尊重李府的人。
“我去迎接人!”
李綱看了伏老一眼,板著臉,起身朝著正堂外走去。
楊義臣是隋朝左光祿大夫,在右光祿大夫之上,地位與品級,更遠非一些將軍、郡守、郡丞能比,李綱自然要起身相迎。
“楊老將軍真的來了!”
“沒想到,今日連楊老將軍都過來”
能坐在正堂內的,都并非普通氏族,聽聞楊義臣到來,一個個神情也都緊張起來。
楊義臣為隋朝領兵征戰多年,為先皇賜姓,戰功赫赫,一直都統領北方的隋朝大軍,尋常時候想見一面,都沒那么容易,如今見到,對于不少人而言,可謂是一次機會。
不過也有人例外。
崔履行此刻跪坐在木桌后,便是眉頭緊鎖。楊義臣是隋朝老將,有他在河北領兵平亂,別說竇公難有機會成就大事,就是竇公性命,怕都會有危險。
必須要讓封氏、蕭氏、盧氏一并發力,從朝廷入手,找機會讓楊廣下令,召老將楊義臣返回洛陽,不再領兵。
“來了!!!”
思索間,不一會,崔履行便聽到驚呼聲,想了想,看著四周站起來的眾人,崔履行也在木桌后站起身。
不到幾息,崔履行便見到兩個身穿甲衣的人影,跟著年邁的李老來到正堂之內。
身為博陵崔氏的子弟,早些年,崔履行也曾遠遠見過楊義臣,故而眼下一眼便認出,在楊善會身旁的老將,便是楊義臣。
正堂上。
阿翁此刻也是坐立不安,看著正堂下方那些氏族之人的模樣,看著連那些官員,甚至是郡丞元寶藏,都起身相迎。
對于李綱身旁那老將,阿翁雖不認識,卻也能感覺到,對方的地位是何等尊貴。
自己這普通老頭,能坐在上面嗎?忐忑不安的阿翁也見到,正堂下方眾人之中,看著看下自己的次子伏瑞,還有在后方的伏志、劉老。
看著他們的眼神,阿翁心里也是苦笑,對著李綱就是埋怨。
李綱義氣是有,就是人情世故方面,實在有些令人堪憂,李綱的好心,作為一個普通人,在這樣的場合下,實在有些受不起啊!“拜見將軍!”
阿翁看著楊義臣與元寶藏客套一番后,隨著楊善會入座,朝著這里走來,于是抬手行禮。
人沒有底氣,就會顯得沒有精神,動作也會有些別扭,很容易被人看出來。
連其他人都看出阿翁的來歷很低,更別說識人無數的老將楊義臣。
“這是文紀多年摯友!他小孫兒如今在鷹揚府為校尉,名叫伏子厚!”
楊義臣雖說抬手還禮,但雙眼一閃而過的詫異,還是被李綱看到,于是李綱為楊義臣介紹道,說到最后,還看向楊義臣。
“正是如今被賊寇大軍包圍的晉陽東城的校尉!”
李綱說道。
若是對于輩分小的人,李綱會自稱老夫,但如今楊義臣不僅與李綱同輩,職務更在李綱之上,故而對楊義臣說話間,李綱都會稱自己的字。
而提及伏子厚,也是告訴楊義臣,昔日本該他負責抵御的人,換成自己好友的孫兒在抵御。
正常懂人情世故的人,都不難知道聽出這言外之意。
“這便是那少年校尉的長輩?”
楊義臣聽到伏子厚便想到什么,等隨后聽到李綱的解釋,老臉頓時忍不住笑起來,一臉激動的看向伏老。
這突如其來的轉變,別說正堂下方,元寶藏、崔氏崔睿、房氏、張氏、馮氏那些人,就是李綱都有些詫異的看著楊義臣。
“那伏子厚,卻是吾孫!”
阿翁即緊張,又難受的陪笑道。
緊張是因為楊義臣的地位尊貴,難受是想起小孫子伏子厚,如今還不知道伏子厚如何。
“伏家有后啊!”
楊義臣發自內心的恭賀道。
聽到楊義臣的話。
正堂內的眾人紛紛有些疑惑。
就連正帶著侍女、仆人,再次端來一壺壺茶水,分別放在賓客木桌的周氏、李瓊,也不由得拿著茶壺,好奇的看向楊義臣。
怎么感覺楊義臣的話,似乎是得到太原郡的消息!“老夫倒是忘了說!”
楊義臣看著伏老的模樣,這才想起,這李綱的好友,以及李綱,還有李府內的所有賓客,眼下尚不知道太原郡的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