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美軍前線的戰報后,杜魯門對朝鮮局勢非常樂觀。
與之前被追著打相比,現在都不能說不錯,那是好的不行。
就在杜魯門想著要不要加大力度,以使談判更加順利的時候,艾奇遜、馬歇爾、布萊德雷三個人來了。
“請坐。”杜魯門朝沙發示意了一下。
“朝鮮發回來的消息你們知道了嗎?”
聽到杜魯門的問話,馬歇爾立刻說道:“總統先生,我們就是為此來的。”
杜魯門靠在椅子上笑道:“哦?你們也覺得應該給予前線更大的支援?”
“不,恰恰相反。”馬歇爾嚴肅的搖了搖頭:“我認為應該立刻停止大規模地面攻勢。”
艾奇遜和布萊德雷在一旁也點了點頭。
杜魯門立刻坐直了身子:“為什么?”
他不明白,明明是取得了勝利,怎么還要停止攻勢。
布萊德雷沒有立刻解釋,而是先起身將帶來的一張地圖掛了起來。
“總統先生,這是朝鮮戰場目前的態勢。”
“在這半年的時間里,聯合國軍不斷發動攻勢,戰線也在向北移動,部隊占領了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
“這不是很好嗎?”杜魯門說道:“我并沒有打算占領整個北朝,但是如果能在戰場上持續給到中方壓力,中方就會自己坐回談判桌上。”
談判這種事,誰先服軟誰吃虧。
現在談判已經暫停,如果能將中方逼到談判桌上,對美軍而言會占據一些優勢。
聽到杜魯門的話后,布萊德雷一臉嚴肅道:“陣線北移的確很好,但是代價呢?”
“夏季攻勢,聯合國軍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戰果,這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幾乎都是在秋季攻勢中取得的。”
“而聯合國軍為此付出了三萬多人的傷亡,這還僅僅是秋季攻勢的傷亡數字,并沒有計算夏季攻勢的傷亡。”
“除此之外,美軍還消耗了大量的軍械和彈藥。”
聽完布萊德雷的報告,杜魯門冷汗都要下來了。
消耗的物資暫且忽略,但這個傷亡卻讓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
三萬多人換300平方公里,按照這個比例,就是把美國和南朝所有的青壯年都打光,恐怕也推進不到平壤。
杜魯門看向了艾爾遜。
艾爾遜點了點頭:“這三萬多人是實際傷亡,而且主要以美軍為主。”
“除此之外,前線消耗的軍用物資驚人,我們的戰略儲備正在被快速消耗。”
艾爾遜覺得范弗利特就是個敗家子。
在秋季攻勢中,整個朝鮮戰場,每天光155毫米和105毫米炮彈就要打出去超過十萬發。
這已經超出了美國兵工廠的產能。
當然,如果美國進入戰時狀態,將軍工產業拉滿,產能可以翻上好幾番。
可是美國現在很明顯不能進入戰時狀態。
搞清楚的杜魯門肯定道:“不能再這么打了,通知談判組,重啟談判!”
重啟談判這件事,讓美軍談判組多少有些尷尬。
畢竟上一次談判破裂,就是因為美軍肆無忌憚導致的。
當時美軍一副談不談無所謂的架勢,現在想要重新開始談判,多少需要丟點臉。
不過好在美軍對這個丟不丟臉一點都不在意。
雙方再次開始聯系接觸。
經過很長時間的扯皮,李奇微最終同意了中朝選擇的新談判地點——板門店。
10月底,就在談判小組在板門店又開始扯皮的時候,志愿軍已經在陣地上埋頭苦干了。
在志司的命令下,志愿軍全軍開始深入的研究坑道戰。
二總總隊部內,徐武報告道:“總隊長,美軍的攻擊強度已經大為減弱,雖然每天都有發動攻擊,但是已經沒什么影響了,各部正在加急深挖坑道。”
陳成興放下文件,說道:“之前咱們雖然也有在戰斗中使用坑道,但這次是大范圍、系統性的挖掘。”
“因此各部一定的端正態度,坑道雖然土,這里面也大有門道。”
想了想后,陳成興命令道:“這樣,將工兵分到各部,協助坑道的挖掘、定位、隱蔽。”
徐武點了點頭:“我馬上去安排。”
一旁的羅平問道:“工具的問題各部后勤打算怎么解決?我怎么沒有看到相關的申請報告?”
朝鮮的冬天,10月份就來了,到了11月,地已經凍的梆硬。
之前如果已經挖了坑道,現在擴展還好說,可要是開新的坑道,卻是沒那么簡單。
“政委、總隊長,有句話不是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
“我到各部看過了,各支隊已經在自己開雜貨鋪、打鐵鋪了。”
“生火的木炭自己燒、土框自己編、草繩自己挫,手推車都割木頭造出來了。”
“至于鐵器,他們也搞了幾十個鐵匠爐,自制工具加起來得有幾萬把,各類工具可以說是一應俱全!”
美軍打的炮彈、扔的航彈,爆炸產生的碎片那都是上好的材料。
只需要將大塊的碎片進行鍛打、延展、切割,就是非常好用的家伙。
“至于爆破凍土層的炸藥,美國佬也給我們送來了不少,從啞火的炮彈和航彈中拆出的炸藥足夠各部使用。”
陳成興點了點頭:“好,告訴同志們,挽起袖子加油干,看看是美國佬的炮彈多,還是咱們的坑道深!”
這一整個冬天,志愿軍的陣地前面在‘砰砰砰’的響槍,后面的反斜面則是‘轟轟轟’的爆破。
而眼看著志愿軍陣地越來越深不可測,美軍心里有些發毛了。
美軍轟炸機不得不從對后勤路線的轟炸中抽出身來,開始對著志愿軍的坑道口狂轟爛炸。
看著接連有坑道口被炸塌,陳成興有些惱火。
“這是怎么搞的?!當年挖地道的經驗都留在晉西北?!”
坑道口被炸塌,完全就是因為位置暴露的太明顯,美軍圍著這一個地方炸,早晚會被炸塌。
幸好前沿陣地的幾個坑道都有好幾個出口,戰士們可以利用通道進行轉移,不然的話,坑道里的戰士都得被憋死。
徐武解釋道:“主要是太急了,戰士們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坑道的挖掘上,挖出的土堆在外面,這才被美軍飛機給偵查到了。”
“一定要做好隱蔽,加強防空。”陳成興命令道:
“挖出的土一律晚上轉運走,白天不管是誰,不允許在坑道口瞎轉悠。”
現在美軍飛機在明,志愿軍坑道在暗,必須要利用好這一優勢才行。
只要做好隱蔽,美軍飛機不可能下來挨片檢查樹葉子后面有沒有隱藏洞口。
“是!”.
隨著行動越來越規范,美軍飛機在二總陣地上找不到目標了。
很快,美軍在整個志愿軍的陣地上都找不到目標了。
高空中的美軍偵察機,看著渾然一體的山頭,根本就找不到志愿軍在哪。
而就在美軍對志愿軍的土坑道頭疼不已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更麻煩的還在后面。
4月份,志司首長因為身體原因,被中央緊急調回看病,四兵團司呤員兼志司副司呤接替代理指揮。
從四兵團趕到志司后,志司立刻召開了針對坑道工事的專題會議,各兵團、各軍參謀長全都參加了會議。
會后,志司正式發布了坑道戰術執行標準。
每個連的陣地最少要挖兩條坑道,每個坑道最少要有3個出口;但是坑道也不能太多,防止被敵人利用。
坑道頂部厚度要在15米以上,要確保能擋住重炮和航空炸彈的直接轟擊。
每個坑道都要滿足防空、防炮、防雨、防潮、防毒、防火、防洪的條件,這七條必須同時兼備,缺一不可。
而且坑道必須要與野戰工事相連,既要能防守,也要能進攻。
在志司的重點關注下,等到5月底,志愿軍陣地上已經構筑了近八千條坑道,總長度超過兩百公里。
而且坑道也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掩體,成為了集倉庫、指揮、醫療等各種功能為一體的前線指揮中心。
這下子,美軍徹底麻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大炮直接拉胯,炮彈不管怎么打,除了聽個響,基本沒有效果。
看著最新的戰報,代指揮笑道:“看來美軍沒別的本事了,完犢子了。”
“首長,根據統計,一月到五個月,美軍總共發動了一百五十多次攻擊,無一取得成功。”
“51年夏秋的時候,美軍40發炮彈就能殺傷我們一人,但是昨天在二總陣地上發生的戰斗,美軍發射了三萬多發炮彈,造成的殺傷還不到40人,800發才能造成一人傷亡。”
作戰參謀說道:“首長,我看咱們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還是有些不夠。”代指揮搖了搖頭:“不管怎么說,土木結構還是不夠持久。”
“下一步朝鮮不論是戰是和還是拖,都必須要構筑一些永久工事,不然經過幾次雨季和春季,工事便會坍塌。”
“你給工兵部隊傳令,讓他們與蘇俄顧問一起進行評估。”
“我的意見,第一線工事除了土木工程外,坑道以內要以鋼筋水泥進行加固,個別重要地方改成永久工事。”
“在第二線陣地,擇要地構筑鋼筋水泥堡壘,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必須要用工事卡死,防止美軍裝甲部隊展開。”
代指揮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土坑道還不夠,要搞出永久性的坑道來,并且要以永久性坑道為核心,直接造出一條永久防線,做好打到底的準備。
而經過工兵和蘇俄顧問的評估,代指揮的設想完全可行。
志司報告中央批準后,陣地工事開始由野戰構筑向永久構筑發展。
等到8月份,一條橫跨朝鮮半島250公里,防御縱深長達30公里的堅固防線出現了。
中朝聯軍用永久性坑道為骨干,支撐起了一個復雜完整的防御體系。
而隨著防線完成,雙方開始干瞪眼了。
在誰也奈何不了誰的時候,戰場反而安靜了下來。
當然,為了給談判造勢,雙方雖然沒有大規模戰斗的意思,但是小規模的戰斗一直沒停。
二總,陳成興召開了作戰會議,商討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現在敵我雙方已經打成了對峙狀態,大規模戰斗已經不太可能發生。”
“不過大規模戰斗不能進行,小規模的戰斗卻正是最佳時機。”
“志司剛剛下達命令,在與敵人的對峙過程中,要抓住一切時機給予美軍殺傷。”
聽到陳成興的話,李云龍得意道:“我C軍各師偵查連對美軍前沿陣地已經夜襲多次,戰果頗豐。”
一旁的孔捷撇了撇嘴:“老李,你也別得意,這些事誰沒干過?”
“就是。”丁偉點了點頭:“不過老陳你把我們都叫過來,總不至于是為了這么點事吧?”
陳成興搖了搖頭:“自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將戰斗擴大到全軍。”
“我們完全可以將重機槍放到前沿,如果觀察手發現敵人的小群目標,指定值班的機槍便尋機射擊。”
“同時還可以讓各班排挑選特等射手,專門射殺單個的目標。”
幾人笑道:“明白了,打冷槍。”
陳成興說道:“你們別看這個冷槍,冷槍一次只能打一個人,但是參與的人多了,戰果同樣不可小覷。”
“這個不用你提醒。”李云龍擺了擺手:“當年打鬼子的時候,這可是咱們的拿手好戲。”
“不止冷槍,還可以打冷炮。”陳成興提醒道:“蘇制的76毫米加農炮可是好東西,指哪打哪,命中率頗高。”
“提前做好準備,打一炮就走,美軍奈何不了我們。”
陳成興的意思,是將加農炮當成狙擊槍來用,直接架到山頂跟美軍對狙。
三人連連點頭:“對對對,手里冷不丁的有了家伙,還真不適應。”
其實不只是李云龍他們幾人,就是各軍的戰士也都有些不習慣,他們還有呼叫炮兵支援的習慣。
現在陳成興這一提醒,李云龍他們才反應過來,他們和幾個月前已經大不相同了。
隨著一聲令下,四兵團的戰士們活躍了起來。
有了陳成興的加持,四兵團的神槍手那真不是一般的多。
朝鮮復雜的地形、山谷、密林、黑夜、風雪也都成為了戰士們作戰的助力。
美軍頓時倒了大霉。
一處山坡后,三個戰士披著白色斗篷趴在地上偷偷的觀察三百米外的美軍陣地。
其中一個舉著望遠鏡觀察美軍的具體動向,另外兩人則是全靠眼睛觀察。
觀察手可以用望遠鏡觀察細節,但射手只能依靠眼睛,因此要想成為一個神射手,首先就得眼神好使。
一個明顯有些年前的戰士將手中了半自動步槍往上拿了拿,扭頭小聲問道:“班長,陣地上有敵人活動,咱們不動手嗎?”
班長不緊不慢的縮回腦袋,隨口解釋道:“小張,雖說你來了9班后槍法進展神速,但是對時機的把握還有待提升啊。”
“我問你,假設你現在正在水源旁埋伏,看到有敵人過來打水,應該什么時候開槍?”
小張想也沒想就回答道:“當然是出現在射界的時候。”
“錯!你應該在敵人剛提起一桶水的時候。”
“敵人穿褲子的時候,你要在他剛套上一個褲腿的時候。”
“敵人拉屎的時候,你要等他脫下褲子拉到一半的時候。”
“敵人不上不下的時候,才是開槍的最好時機,就算是第一槍未中,也還有補槍的機會。”
正說著呢,一旁的觀察手小聲道:“有人出來了。”
班長瞬間停下話頭,舉起包著白布的半自動步槍直接扣動了扳機。
“砰!”
美軍士兵剛走出戰壕還沒幾米,就直接就躺在了地上。
小張懵了,問道:“班長,你不說說要趁敵人不上不下嗎?”
“那是你沒有把握一槍命中的時候。”拍了拍手上的半自動步槍,班長自信道:“我這個寶貝,350米內指哪打哪,自然不用等。”
小張撓了撓頭:“好吧,那我們現在要不要立刻轉移?”
“不急。”班長解釋道:“美國佬還沒死,看看有沒有人來救他。”
美軍倒地后,死活他看不清,但是有望遠鏡的觀察手卻是看的一清二楚。
既然觀察手沒有給出信號,那就是敵人還活著。
不過這次班長卻是有些失策,美軍士兵并沒有急著救援。
直到后方的迫擊炮陣地打了一串煙霧彈以后,醫療兵才出來把傷員拖了回去。
看著濃濃的煙霧,班長無奈的關上了步槍保險:“沒機會了,轉移!”
隨著冷槍冷炮運動從四兵團推廣到全軍,雙方犬牙交錯的陣地上開始不斷響起冷槍。
美軍士兵直接被打成了縮頭烏龜。
別說是像以前那樣曬太陽,現在就是不小心露個頭,都有可能遭到冷槍的偷襲。
而等到志愿軍炮兵也參加冷炮活動后,美軍的眼淚都要被干出來了。
幾個人在路上走的好好的,一發炮彈就飛過來了 美軍也有心進行反制,但是在單兵作戰方面,志愿軍的素質比美軍高出一大截。
美軍只能在部分零星的戰場上能獲得一些優勢,整體的陣線上,美軍被折磨的死去活來。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