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晉綏軍主動后撤,陳司今又知道上層的博弈。
所以他并沒有打算現在就搞死晉綏軍,于是便停止行動,開始整軍訓練。
而陳成興也帶著部隊,重新返回了太原,并做好北上綏遠參戰的準備。
不過現在果軍十二戰區,正被打的節節敗退。
陳成興估計,應該用不到獨二支隊出馬。
“老陳,倉庫里的這么多武器,你有什么打算?”
“要不要交到總后勤去?”羅平問道。
對于羅平的問題,在返程的路上,陳成興就有過考慮。
“再建一個加強補充團吧,下轄多個步兵營,方便主力的兵力補充。”
第一師的美制武器,都算得上是精品。
雖說沒有彈藥補給,陳成興還是決定將其劃到一起使用。
不過也正是因為美械武器的子彈和迫擊炮炮彈,跟獨二支隊補給不通用。
所以陳成興初步的打算,是搞一個新的單位。
等到以后常凱申送來的多了,再搞美械主力部隊。
聽到陳成興的想法,羅平有些猶豫。
“再建一個團?能行嗎?”
補充團是什么,羅平清楚的很,以后絕對會慢慢升到主力旅。
獨二支隊搞了三個分隊就不少了,現在干到四個是不是有點多了。
“把嗎字去了,肯定能行。”陳成興肯定道。
他已經聽陳司今說了,D縱要再干2個旅。
“不過,給上級發報的時候,話不能這么說。”陳成興決定主動搭個臺階。
“嗯就說這個補充團的任務,主要是擔任俘虜的思想教育,由支隊政治部主任兼任政委。”
他可沒有陳大司今那么高的威望,獨二支隊三個步兵分隊就已經不少了。
再搞一個分隊,怕是其他友軍會有意見。
“行吧,我想想怎么行文。”羅平點了點頭。
“不過這個團長,你想往上報誰?”羅平問道。
這畢竟是獨二支隊自建的部隊,指揮員的任命,獨二支隊還是有一定建議權的。
上級在考慮的時候,也會注重他們的建議。
“現在適合的,就兩個人,一個周衛國,一個楚云飛。”羅平說道。
“報老楚吧。”陳成興想了想后說道。
獨二支隊成立后,徐武任副參謀長,楚云飛卻是連個長字都沒撈到,現在位置有些尷尬。
而周衛國陳成興對他另有安排,只是現在還用不上。
讓他接任補充團的團長,有助于更好的融入部隊。
“行,那我就報楚云飛。”羅平點了點頭。
“兵力呢?幾個營?”
“五個步兵營,每營三個步兵連,重武器有什么用什么,缺失的暫且空置。”陳成興說道。
這次戰斗,果軍第1師、31師,還有晉綏軍的俘虜不少。
陳成興決定從這里面挑選精銳,充入獨二支隊主力部隊,主力部隊滿編后再補到補充營。
至于剩下那些不愿意要的俘虜,就交給野司政治部處理吧。
對于陳成興的好意,楚云飛很是感激。
如果這是在果軍部隊,像他這種半路出家的人,能混個邊邊角角的職務養老就不錯了。
誰承想,現在還能撈到個作戰團的團長干。
你別管這個補充團是不是只有兩千來人,但手里最起碼是有兵了。
而且還是美械部隊。
至于彈藥問題,以后再說。
過完年后,接連發動進攻,卻又被打的滿頭包的常凱申。
終于決定暫時停火,以獲得一段緩沖時間。
在美蘇的斡旋下,都需要時間發育的雙方,最終簽訂了停火協議。
1946年初的中國,呈現出了一片和平、民主的新氣象。
不過果G雙方,卻都明白,和平是短暫的。
獨二支隊例行會議上,陳成興看著眾人開口道:
“停火協議的事,你們都知道了,我希望大家不要放松。”
“戰火隨時都會重燃,部隊的訓練,必須要加緊。”
戰斗雖然停了,常凱申也根據協議開始縮編,但是整編師到底是什么,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
“現在部隊的口糧已經可以保障了,訓練強度要加大。”
“要著重訓練射擊、投彈、刺殺、爆破、土工作業和運動戰戰術。”
以前,哪怕是主力團,戰斗也是主要以游擊戰、伏擊戰為主。
以后戰爭局勢發生了變化,部隊要做出改變才行。
“行軍速度這一方面,必須要給我練到最快!”陳成興強調道。
打仗,速度是創造奇跡的關鍵。
在座的眾人,紛紛點頭收到。
他們的眼光可能沒那么強,但是他們卻知道,現在雙方其實都不服氣對方。
不管是兩個人之間的打仗,還是軍隊之間的沖突。
只要有一個不服的,戰斗就不會停止,更別說現在兩個都不服了。
而就在陳成興聽各旅長報告兵員補充時,周衛國走過來。
周衛國在陳成興耳邊小聲道:
“野司來人了,找您的,現在正在支隊部,還帶了兩個蘇俄人。”
“老毛子?他們來干什么?”陳成興有些疑惑。
自己跟蘇俄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啊。
“不知道,不過應該不是什么壞事。”周衛國說道。
“去看看。”
陳成興起身,對正在開會的眾人說道:
“接下來就讓政委主持,我有點事。”
也不待眾人回應,陳成興便離開了會議室。
野司派來領頭的人,是后勤部長張萬和。
“陳支隊長,這二位蘇俄的同志,謝爾蓋、伊萬,都是蘇軍兵工廠的工程師。”
“他們此次前來,是想要了解一下火箭筒的生產工藝。”張萬和說道。
蘇軍在東北見到火箭筒,并實驗過后,立刻就判斷出,這是他們急需的一款武器。
在德國,他們和米國已經開始了對峙。
反裝甲武器方面,米國有巴祖卡,蘇俄卻是缺少必備的單兵反坦克武器。
蘇俄雖然獲得了德國的鐵拳,但是生產上還是有些欠缺。
而且最關鍵的是,鐵拳的性能竟然比不上七一式火箭筒!
因此他們想要空手套白狼,直接獲取火箭筒的生產工藝。
聽到張萬和的話,陳成興有些疑惑。
不管怎么說,這活也輪不到自己啊。
陳成興看了張萬和一眼,發現張萬和正在跟他使眼色。
這下陳成興反應過來了,合著是找自己來背鍋的。
看來上級是想開口卻沒法開。
陳成興眼珠一轉,說道:
“蘇俄與中國是兄弟,理應互相幫忙。”
“不過這件武器并不是我軍研發的,而是一個武器工程師自主研發的。”
“我軍之所以能生產,只是因為抗戰的原因,獲得了生產權而已。”
“因為專利權和協議的限制,請恕我無法幫忙。”
蘇俄當然可以不認專利直接生產,但是陳成興卻是可以拿來當借口。
別管好不好使,總歸是有個借口。
“哦?還有這事?”張萬和好像是第一次聽說。
“張部長,千真萬確,我軍新出現的幾種武器,均出自此人之手。”陳成興肯定道。
“天下竟有如此奇才!”張萬和感嘆道。
“此人原本是太原兵工廠的工程師,才華橫溢,且頗有家資。”
“不過為了研發各種武器,家財基本耗盡。”
“因為抗戰的原因,我們獲得了無償使用權。”陳成興解釋道。
張萬和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我們必須得尊重這個專.專.”
“專利權!就是不能隨意仿制別人的發明。”陳成興說道。
“對,專利權!”張萬和肯定道:“我們G黨,向來說話算話,坑人的事不能干!”
見張萬和跟陳成興一唱一和就要把這件事定死,謝爾蓋趕忙說道:
“我們同屬G國際,大家理應互相幫忙!”
“能幫肯定要幫,不過這畢竟不是G黨的東西啊,我們總不能巧取豪奪吧?”張萬和有些為難。
當然了,這個我們說的是你們。
一旁的陳成興沒有說話,只是翻了個白眼。
還國際呢,早就被你們的老大解散了。
而張萬和的話,讓謝爾蓋和伊萬不知道要怎么說了。
他們心里想的是直接拿走,但是這話卻不能直接說出來。
專利這個借口很是蹩腳,但卻也是一個借口。
現在就相當于一張紙,橫在了他們面前。
誰都知道這張紙一捅就破,可要是主動去捅,就得付出代價。
謝爾蓋和伊萬商量了一下后,謝爾蓋再次開口道:
“我們能不能去工廠看一下。”
“當然。”不用陳成興回答,張萬和直接應了下來。
這件事是沒法拒絕的。
“衛國,你去告訴聞主任,讓她準備一下,接待蘇俄友人。”陳成興朝周衛國示意道。
“不用這么麻煩。”謝爾蓋連忙說道,
“要的、要的,你們遠道而來,我們必須表示我們的待客之道。”
陳成興一邊說一邊示意周衛國趕緊去。
謝爾蓋和伊萬拗不過陳成興,只能是看著周衛國跑遠了。
幾人擠在一輛繳獲的威利斯吉普車上,來到了城北的兵工廠。
當然,這個擠只是張萬和被謝爾蓋和伊萬給夾在中間。
陳成興坐在副駕駛,表示一點都不擠。
“這位就是太原兵工廠技術科主任兼二分廠廠長的聞主任。”陳成興主動介紹道。
聽到陳成興的介紹,兩個蘇俄工程師眼珠子都瞪大了。
蘇俄不是沒有年輕的武器工程師,但是年輕的女性武器工程師卻是少之又少。
“聞主任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真是讓人贊嘆!”謝爾蓋夸道。
“聞主任的父親,以前就是太原兵工廠的廠長。”陳成興介紹道。
雖然陳成興是在照實介紹,但是在謝爾蓋和伊萬的耳中,卻是另一個意思。
兩人原本的熱情,立刻消退不少。
他們最看不起的,就是裙帶關系!
看著熱情突降的兩人,聞英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她也沒有深究,反正是陌生人。
“我帶你們轉一轉。”聞英直接在前面開始領路。
車間內,看著這些一戰時期的老式機床,和后來自產的一些機床,謝爾蓋眉頭緊皺。
就這樣的生產環境,能發明出單兵火箭筒?
從一個框里取出兩個零件對在一起,謝爾蓋只是隨手一摸。
都不需要用卡尺,就知道公差大的嚇人。
等到了組裝的地方,他們發現,組裝工人會時不時對零件進行再加工。
有的時候,還會用錘子硬砸。
這種情況下,即使想辦法獲得了一兩具火箭筒,蘇俄也不好生產。
而且獲取的越多,數據可能越亂。
太原兵工廠生產的這些零件,每個公差都大,結果竟然能神奇的組裝起來。
就在參觀途中,謝爾蓋突然停下了腳步。
“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