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06章 造火箭并不難每家研究所挖一百個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發薪就能變強,我有十億員工!

  “媽咩,你要去非洲?”

  陸彩梅的大女兒在得知母親要去阿比西尼亞當食堂阿姨后,整個人瞬間愣住,滿是震驚。

  她心里很清楚,母親這輩子都沒離開過西粵,去過最遠的地方,不過是省城的那家電子廠。

  “你爸走得早,眼下你妹妹馬上要上高中,過兩年你又要高考,大學的學費、生活費哪樣不要錢?可今年電子廠效益又不好,實在沒辦法。”

  陸彩梅握著女兒的手,一臉無奈地說道。

  頓了頓,她又趕緊補充:“非洲是遠了點,但工資高嘛,每個月能拿1.2萬,還不用加班,一周能休兩天,一年發四次獎金,而且做滿三個月,公司還會報銷機票錢。”

  “媽咩,該不會要在蒲甘轉機吧?”

  女兒皺著眉頭,連忙追問道。

  這兩年東南亞的電詐雖不及日后猖獗,但隱約已有泛濫之勢,她擔心母親會被騙。

  “你放心!這是橙子建工的招聘,老板是陳延森,像他這樣的大老板,還能信不過嗎?”

  陸彩梅拍了拍女兒的手,笑著安慰道。

  要是換了其他公司,她肯定不敢貿然去應聘,可陳延森在東南地區,可是出了名的良心老板。

  村里就有個人在他的深藍科技當一線操作工,不僅每周上四休三,月薪還能拿到八九千呢。

  能主動給員工提升福利的老板,天生就讓人多了幾分信任感。

  女兒一聽是陳延森的公司,心里的石頭頓時落了地,不由地松了口氣。

  像她這個年紀的學生,幾乎人手一部青橙手機。

  平時查資料靠靈犀搜索,刷短視頻用斗音,身上穿的也是橙子制衣的純棉T恤。

  在他們眼里,陳延森是個值得信賴的人,更是不少人心中的崇拜對象。

  所以面對他旗下的公司,女兒自然就少了許多警惕和防備。

  加上近兩年,華國對外經濟合作規模的持續擴張,海外工程類項目的數量不斷增多,帶動了大量勞務人員外派,如今出國打工已不再是新鮮事。

  當然,相較于十幾億的總人口體量,每年五六十萬的出國務工人員,占比其實并不高,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下甚至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橙子建工之所以要從西粵招食堂阿姨,主要也是想為公司里的西粵職工,提供更合口的飯菜。

  然而,招聘工作的推進速度遠遠不及預期。

  畢竟大多數出國務工的人,首選目的地都是小日子、高麗、歐洲、澳洲或者北美,鮮少有人愿意去非洲。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戰爭、貧窮和疾病,幾乎是與非洲關聯最緊密的幾個詞。

  若不是為了給兩個女兒賺學費和生活費,陸彩梅八成也不會選這份工作。

  一個從沒離開過本省的女人,突然要讓她出國,任誰心里都會發怵。

  可現實的難題就擺在眼前:在國內,除了森聯資本旗下的工廠,就算去其他公司,哪怕一天工作20小時,也很難拿到一萬元的月薪。

  至于獎金,就更不用指望了。

  與此同時。

  一些打工人迫于生活壓力,在順利通過面試和體檢流程后,也陸續動身,朝著阿比西尼亞出發。

  森聯資本憑借與哈姆拉、奧莫羅族的良好合作關系,一方面全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則積極布局礦產、能源領域,從中賺取豐厚利潤。

  與前三十年比起來,最近這段日子,應該是阿比西尼亞人最幸福的時光。

  奧莫羅與提雷格武裝陣線終于放下了槍,中樞司隨即調整方向,將工作重點放在了經濟建設上。

  三族之間的權利角逐漸漸從臺前轉向幕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明年的中樞司選舉上。

  萊格吉渴望當選負責人,以此為族人謀求更豐厚的經濟利益、更完善的教育資源和更有力的政治話語權。

  而貝漢努顯然不愿讓出當前的主導地位,大概率不會給萊格吉可乘之機。

  此外,達吉姆作為提雷格人的利益代言人,外加武裝成員出身,有腦子,但不多,私下里正在暗中謀劃,想找機會把貝漢努和萊格吉一并除掉。

  可他卻沒意識到:殺死一個族群的首領很簡單,但要征服一個族群,絕非易事。

  并且,用暗殺的方式對付別人,自己也很容易遭受同樣的報復。

  下午三點一刻,一架灣流G550緩緩降落在燕京國際機場。

  陳延森順著舷梯走下飛機,徑直上了一輛掛著豹子號車牌的黑色邁巴赫,隨后向著中樞司疾馳而去。

  不到半小時,車子穩穩停在了中樞司大門口。

  此時,商務協會的王光桐正帶著一名助理坐在一樓大廳的休息區,一接到門衛的通知,立刻起身向外走去。

  他剛走出大廳,恰好撞見陳延森抬腳下車。

  王光桐目光灼灼地注視著陳延森,算下來他前后只見過對方三四面,可每一次見面,陳延森的地位與在行業內的影響力都有明顯變化。

  這一次更厲害,直接拿到了全國第一張民營航天公司的營業執照。

  要知道,航天領域牽扯的層面極廣、利益鏈條也十分復雜,韓錦恒能頂住各方壓力、力排眾議把牌照發給陳延森,著實費了不少功夫。

  航天領域的利益蛋糕雖大,可分蛋糕的人也多。

  全國各地光研發實驗室和發射中心就有十幾家,憑什么要把一部分利潤分給森聯資本?

  更何況在國內學術界與科研圈,門戶之見向來根深蒂固,這也是曾吉文即便拿了諾貝爾化學獎,卻始終得不到院士頭銜的核心原因。

  說白了,連大佬的門生故舊都還在排隊等機會,哪輪得到一個外人來分一杯羹?

  “陳先生,好久不見!李先生出國前特意交代我,要把這件事辦好,幸不辱命,一切順利。”

  王光桐快走上前,握住陳延森的右手寒暄道。

  “王先生,辛苦了!”陳延森面帶微笑地回應道。

  “快里面請!朋友送了我一罐好茶,放了挺久一直沒舍得打開,今天陳先生來了,正好拿出來嘗嘗,也算它派上了用場。”

  王光桐熱情地招呼道,拉著陳延森往大樓里走。

  宋允澄和安保人員緊隨其后,全程默不作聲。

  沒一會兒,一行人就走進了一間裝修雅致的辦公室。

  單說室內布置的精細程度,絲毫不比孟遠志的辦公室遜色。

  別看王光桐總杵在李青松身后,跟個小助理似的,可他實際掌握的權利,半分都不弱。

  終究是大基金項目的最高負責人,放在燕京之外,尋常的封疆大吏見了他,也得敬讓三分,給足體面。

  在韓錦恒的口中,他可以是小王;但在下屬眼中,他卻是高高在上的王會長。

  因此,很多人看到他滿臉堆笑地領著一名年輕人進了自己的辦公室,都倍感意外。

  可當他們看清來人是陳延森后,立馬釋然了。

  辦公室里,氤氳的茶香漸漸彌漫開來。

  王光桐熟練地沖泡著茶葉,動作間透著幾分閑適,可眼神里的審視卻沒斷過。

  他將一盞溫熱的茶湯推到陳延森面前,慢悠悠開口說道:“陳先生,這航天牌照拿到手,接下來打算怎么走?圈內不少人都盯著呢。”

  陳延森端起茶杯,嘴角浮起一抹從容的笑意:“森聯資本做事向來有分寸!第一步,先把航天研發中心建起來,地址選在了滬城的科創園區,那邊產業鏈完善,人才儲備也足。初期主要聚焦小型商業衛星的研發與發射,先將技術打磨成熟,再逐步拓展業務邊界。”

  他明白,大概率是李青松想了解他的真實想法,于是便借著王光桐的嘴,把想問的話提了出來。

  “小型商業衛星?”

  王光桐挑了挑眉,思索片刻后,不緊不慢地說道:“倒是一個穩妥的選擇!但航天領域不是光有技術就行,后續的發射場地、空域協調,每一步都得跟當地的中樞司打交道。

  韓先生雖然給了你牌照,但下面的人會不會給面子,還得看你自己的本事。”

  他的這番話看似提醒,實則是在探他的底氣。

  陳延森往后一靠,輕描淡寫地說:造火箭沒那么復雜,全國有十幾家研究所,每家挖一百個人,技術和人才儲備就足夠了。

  發射場地的問題也容易解決,前期先租用西北發射中心的場地,同時再籌建一座屬于自己的發射中心。”

  最后一點,關于空域管制,其他公司或許會為此頭疼,但森聯資本完全無需擔心。

  憑借深藍電池的合作基礎,陳延森與各大區的相關協會早就建立了不錯的交情,自然不用在意這方面的限制。

  王光桐端著茶杯的手猛地一頓,滾燙的茶湯濺在手指上,他卻渾然不覺。

  全國十幾家研究所,每家挖一百人?

  這可不是簡單的人才流動,而是要動航天科研體系的根基啊!

  他趕忙放下茶杯,耐心勸說道:“陳先生,這話可不能隨便說。那些研究所里的人,大多是編制崗,還有不少是涉密崗,哪能說挖就挖?而且這么做,很容易得罪航天系統的大佬,到時候別說項目推進,恐怕連之前的合作都會受影響。”

  陳延森輕輕一笑,慢條斯理地回答道:“我沒說要挖涉密崗位的人,也不會要求他們攜帶任何敏感資料加入。”

  言外之意,以中低層的研究人員為主,盡量避免在前期,與航天研究所產生正面沖突。

  他真正想找的,是那些在研究所待了五六年、手里握著兩三項實用專利卻沒機會轉化,每月拿著八九千月薪、要靠這點收入養老人養孩子的工程師。

  是每天對著舊圖紙反復修改參數,想嘗試用新型復合材料卻被斥為“不務正業”的研究員。

  是明明有能力解決火箭燃料加注效率問題,卻因為資歷不夠連項目組都進不去的技術骨干。

  “這事得慢慢來!航天領域跟普通商業領域不一樣,可別太激進。對了,上次說的給星源科技發放200億資金補貼,相關審批流程已經走完了,估計10月17日之前就能到賬。”

  王光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緩緩說道。

  “王先生,多謝。”

  陳延森以茶代酒,聊表謝意。

  星源科技成功研制出破曉A220和燭龍G1051后,除了能享受一系列豐厚的優惠政策,這200億也屬于專門發放的現金獎勵。

  在陳延森看來,這筆獎勵本就是自己應得的,自然不會推辭,大大方方地便接受了。

  “謝我做什么?上面成立大基金,目的就是推動半導體行業發展。

  現在有了星源科技,國產EUV光刻機才算有了曙光,要謝也該是我謝你才對。”

  王光桐看著他,意味深長地說道。

  畢竟星源科技不只是大基金最亮眼的宣傳海報,更是他個人履歷里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兩人相視一笑,又聊了近一個小時,從航天產業的政策紅利聊到半導體行業的未來趨勢,直到窗外的暮色昏沉,才結束談話。

  王光桐將陳延森送到車旁,還遞給他一份文件,里面裝著的正是全國第一張民營航天公司的合法牌照。

  陳延森剛上車,馬文騰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是去云酷酒吧,還是京兆尹?”

  小馬哥開門見山,直接讓陳延森選晚上碰面的地方。

  “京兆尹吧,順便把老張也叫上。”

  陳延森略一思索后說道。

  一期項目的資金缺口還有16億,他是一毛錢都不想掏,索性拉上小馬哥和張朝陽。

  另外,電信已經投入了20億。

  移動和聯通雖明確表示沒興趣,陳延森卻并不在意,反正只要有一家通訊公司愿意上車就夠了。

  “行,那待會見。”馬文騰爽快應道。

  陳延森嗯了一聲,掛斷了電話。

  “師父,孟云發信息說,央視1臺的《面對面》欄目組想邀請你錄制一期節目。”

  一旁的宋允澄捧著手機,輕聲說道。

  “理由呢?”陳延森放下手機,隨口問道。

  央視突然要采訪,絕不會無的放矢。

  “因為2014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發布了。”

  宋允澄立刻回答道。

  連續蟬聯兩屆世界首富,央視在知道陳延森來燕京后,當然不想錯過難得的采訪契機。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