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廖威和高偉林初步溝通后,便回燕京了。
他得給高偉林準備財務、資產和業務合同資料,經專業評估才能確定最終收購價。
陳延森給了他3的期權,每年解凍1,業績讓他滿意就接著干,不行就走人,勉強算個對賭協議。
廖威倒不慌,以前干不好,一是缺資金,二是缺訂單,說白了就是沒大佬撐腰。
如今傍上陳延森,既不缺錢,又不缺業務,要是還做不好,不用陳延森開口,他自己主動滾蛋!
陳延森的日子又回到看書、設計拼唄產品架構和面試的循環中。
上次王雪婷提到的熊力和張俊杰先后入職,隨后一口氣招了6個人事專員,協助他倆開展拼唄的招聘工作。
人事部框架搭建起來后,招聘進度明顯加快。
到十月下旬,拼唄科技的員工數量從14人增加到了70多人。
為降低試錯成本,這次陳延森的招人方向,主要以桃寶、亰東、1號店、易迅和蘇寧為主。
反正老馬說了,他喜歡向社會輸送優秀人才。
陳延森多挖幾個,想來對方不會介意。
來自亰東的熊力,專門挖老東家的人,畢竟亰東在電商大廠里,待遇處于中下水平,一挖一個準。
陳延森也是在見面后,才發現熊力居然是個長相俏麗的女生。
卻在入職亰東的四年時間里,坐上招聘主管的位置,能力可見一斑。
從蘇寧跳槽的張俊杰,只跟原部門的前端、后端開發人員說了句‘拼唄加班費按勞動法給’,就一下拉來20多個工程師。
這些人第一天入職培訓,其中有一項內容便是熟悉內推崗位及獎金規則:
招商崗位:內推成功,入職滿三個月,獎勵5000元;
設計崗位:獎勵5000元;
類目崗位:獎勵8000元;
產品崗位:獎勵10000元;
技術崗位:獎勵1000015000元不等;
幾個頭腦機靈的新員工,馬上掏出手機聯系老同事,借著閑聊功夫,暗暗向他們透露拼唄的福利待遇。
“對對,我剛入職,新公司待遇也就那樣,還老加班,累死了。我上周六加班一天,加班費才2200塊,真心少啊。”
“操!你說多少?你工資漲到4萬啦?”
“沒呢!周末加班費雙倍,我底薪才1萬5,不過這個月加上加班費,稅前估計有三萬。”
“你不要命啦?天天睡公司啊!”
“這公司是6小時工作制,超出6小時都算加班,工作日按1.5倍工資算。”
“呃對了,咱公司叫啥來著?”
就這樣,一個剛入職沒幾天的后端開發,硬是把以前的老同事都給挖了過來。
三個月后,光內推獎金就能拿到十幾萬。
廖威回燕京的第二天,周受志打來電話,說DST的大老板尤里想來橙子科技拜訪。
陳延森這才想起,自從上次拒絕周受志360億估值的報價,對方就沒再聯系過他。
原本以為周受志放棄了,沒想到竟把尤里請來了。
陳延森對尤里了解有限,只知道他是DST創始人,北冰國的超級富豪,上一世還是小米的重要投資人。
但對比橙子科技后,尤里和周受志顯然更看好橙子科技。
尤其是小米手機大量上市,用戶反饋不好,尤里權衡后,決定放棄投資小米,轉而關注橙子科技。
陳延森沒猶豫,爽快答應。
DST在供應鏈上的優勢讓他心動,雖說他也能讓左宏宇逐個去談合作,可就橙子科技當下的采購規模,根本拿不到最優惠的報價。
和周受志定好來訪日期后,他便把接待的事交給葉秋萍安排。
另一邊。
廖威一回燕京,就吩咐云速快遞的財務和數據部門整理資料。
兩天后,云速和森聯資本開始洽談。
僅用一天時間,雙方就把收購價格敲定在了2.6億。
實際上,云速的固定資產只剩100輛重型貨車、300輛中型貨車、17個集散點和9個片區中轉場,以及4300名員工。
高偉林親自去了趟燕京,完成了收購。
在投資圈,2.6億的收購案掀不起什么風浪。
在快遞行業,云速本就不起眼,被收購也沒人在意。
倒是云速旗下的員工,聽說新老板是橙子科技的陳延森后,頓時升起了期待。
畢竟無論是橙子科技還是橙子手機工廠,待遇都是出了名的好。
陳延森給廖威的首個任務是,想辦法把加盟商和快遞站轉為云速的自營產業。
說白了,云速所有的員工,不準簽第三方合同。
五險一金、每月20底薪的租房補貼、提成和獎金,統統都要安排上。
“老板,這么一來,每月人力成本起碼得翻一倍。”廖威在電話里,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短期內,我也沒指望云速能馬上盈利,你先把下面的人養活好再說,這些人風里來雨里去,你忍心看他們將來一把年紀,卻毫無生活保障?”
陳延森質問道。
這句話是說廖威之前,從未給快遞員繳納五險一金。
“老板,行業里除了順豐、亰東和邦德,大家都這樣啊。”廖威辯解。
“都這樣就是對的嗎?”陳延森語氣一冷。
“老板,我錯了,給我一周時間,我把這事全辦妥。”廖威聽出陳延森不高興了,趕忙應下。
倒也不是陳延森想做善事,而是廖威這王八蛋,為了擺脫責任,把快遞員簽在另一個公司主體名下。
云速的快遞員,說白了全是外包!
一縷人道薪火都撈不著!
賺不到錢他可以忍,收不到人道薪火,他可忍不了。
掛斷電話,廖威讓市場部的人,逐個與下面的站點負責人溝通:要么退出云速,要么轉為自營,日后站點的房租、人員開支都由總部承擔。
與此同時。
燕郊一處云速快遞站點。
老板得知云速的變動后,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將站點賣給了總部。
說實話,這云速快遞點自從加盟后,他就沒少挨罵,老婆埋怨、父母數落、朋友嘲諷,都說他腦子糊涂,放著三通一達不選,偏挑個業務最差的快遞公司。
每天又得派件又得攬件,累得夠嗆,一個月也就掙六七千。
站點就兩個快遞員,再多他也養不起,為省錢,他自己也得出門派件。
如今新政策一出來,他想都沒想,就把這爛攤子丟給了云速總部。
“盛哥,那以后我跟小詹的工資,就由總部發了?”
站點里,一個三十來歲、穿著云速快遞工作服的男人好奇問道。
“沒錯!聽說新老板很有錢。等簽了合同,你和小詹基本工資漲到3000元,每月還有20月薪的租房補貼,算下來差不多3600元,派件、攬件提成跟以前一樣。”
王盛嘴里叼著一根煙,隨口解釋道。
他這個站長,底薪變為4500元,看似少了,卻讓他松了口氣。
按云速新政策,他一月仍能賺六七千,活兒還輕松些,壓力小了不少。
“這老板真不錯,一來就給咱漲了1200塊。”另一個叫小詹的快遞員笑著說。
“聽說還有高溫、寒冷補貼和績效獎金,具體情況過幾天才知道,工資漲了,但要求也變高了。”
王盛瞥了兩人一眼,吐出一口煙,語氣嚴肅道:“以后快遞必須送上門,要是被客戶投訴,輕則罰款,重則開除,你們倆悠著點。”
云速快遞以前什么德行,王盛心里太清楚了。
電話只打一次,打不通就扔小區門口或者公司前臺,丟件概不負責。
想送上門?想都別想!
“啊?還要送上門?我以前都扔門衛那。”年紀大些的快遞員一臉為難,覺得工資漲了,活也變多了。
王盛笑笑,沒吭聲。
另一頭。
廖威一邊著手整頓,一邊拿著森聯資本注入的5億資金,在華東市場大肆擴張。
租中轉倉、開快遞站點、加快招聘快遞員。
其實,招聘這塊他不用太操心。
天天、國峰和韻達的一些快遞員,聽說云速底薪3600元,還有五險一金、紅包補貼、沖單獎勵,立馬就跳槽過來了。
以前沒得選,現在有更好的選擇,自然跑得飛快。
一時間,三通一達的快遞員都在緩慢流失,辭職不干的人比比皆是。
陳延森知道后很無語,他給云速定的底薪不高,連加班費都沒有,沒想到竟有這么大吸引力。
他本以為,自己就夠黑心了!
可跟同行一襯托,倒成了白蓮花!
幾家快遞公司老總聽聞云速的變動后,心中不屑,暗罵陳延森剛賺點錢,就不知道該怎么花了。
快遞行業可不是靠砸錢就能做起來的!
但陳延森并不在意。
對他而言,快遞公司就是獲取人道薪火的快捷途徑,只要不虧損,他都能接受。
這就像亰東在圖書品類的經營策略,柳強東本就沒指望靠圖書盈利。
反正亰東還有3C數碼、大家電和家居百貨等核心品類。
但當當網這類以圖書為核心業務的網站就慘了,亰東這種不要利潤的打法,能直接把它們逼入絕境。
陳延森也是類似做法。
等拼唄上線,他還會把橙子科技的訂單交給云速,并向KA商戶推銷云速快遞服務,先把快遞起送價卷到3元以下再說。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