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娜扎2010年11月6日注冊的微博,那一天是她入職煥新公司的第二天。
煥新公司有規定,每個新入職員工都必須注冊一個微博,古麗娜扎最開始不理解這是在為什么。后來才知道,原來公司在新浪微博里有股份。
有了微博之后,古麗娜扎就會時不時在上面發一些自拍照。
最開始關注她的人只是一些在XJ的家人和朋友。
直到3月份,她開始在上面記錄她每次走過的地方,給她爸媽還有XJ的朋友們看看她在哪,在做什么。
結果沒有想到,如此一來,關注她的人每天都越來越多。
到了2011年6月15日這一天,赫然已經突破了10萬大關。
這在旅游類博主里,已經進了前50名。
“哇!!恭喜你,這太棒了,恭喜你!”她的室友用一種特別夸張的語調叫了起來,黝黑的臉上笑出了一口白生生的牙齒,而后直接跳到了她的床上,給了她一個擁抱。
古麗娜扎差點被壓死,一邊掙扎一邊笑道:“哈哈哈,謝謝,米歇爾。”
“要不要我去買點酒回來慶祝慶祝?”
“呃,太晚了,算了吧。”
“沒事,就在樓下,你等我。”
米歇爾雷厲風行的去了,古麗娜扎在手機相冊里找了一張用手指比心,背景是一片森林與湖泊的照片發到了微博上。
配文寫到:“100000個粉絲!謝謝大家!”
很快下面評論區就有人留言了,是她的一個老粉絲。
“恭喜恭喜。”
古麗娜扎回道:“謝謝。”
剛回復完這一條,其他粉絲的留言也出現了。
古麗娜扎挨個看著,看到有意思的或者是一些認識的粉絲就回復一下。
搬大磚的民工:“嗚嗚嗚,這里好美啊,為什么只有手,沒有臉?”
我是娜娜吖:“沒有化妝[熒光棒]。”
白色小夜燈:“女神這是哪?”
“溫哥華。”
少年伯爵:“有錢真好。”
“窮,只是工作[笑]。”
星空下的貓咪:“女神是做什么的。”
“秘密[笑]。”
吃瓜小能手:“恭喜突破10萬粉!”
“謝謝瓜瓜。”
不過,隨著留言的人數增多,古麗娜扎也不回復了,只是看。
她看到評論區這個時候圍繞著“星空下的貓咪”那一條微博討論了起來。
又在討論她究竟是干什么的。
也還是老一套。
要么說她什么千金大小姐,富二代,要么說她是什么二奶,小三,還有人說她只是在網上盜圖,發出來吸引眼球。
總之都不是啥好話。
類似的討論,這幾個月里時有發生。古麗娜扎最開始看到還會生氣,但現在她也已經想通了。氣什么氣,像米歇爾說的,不要在意別人的目光,做自己。
門鈴響了。
走過去打開門,黑皮膚室友一下子閃了進來。
古麗娜扎好奇道:“怎么了?”
“快關門。”
古麗娜扎把門關上,
米歇爾開始用黑人腔一邊笑一邊說道:“我感覺那個女人又去敲我們老板的門了。我看她從那邊過來。OMG,我現在覺得羅伯特·帕丁森實在是太可憐了,那個可憐的男人為她揍了導演,丟了工作,現在她卻還妄想勾引我們的boss,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軌,或者他那天一點都沒有說錯。”
米歇爾·威廉姆斯的話,要是放在一個月前,古麗娜扎肯定聽不懂,但是隨著這段時間的朝夕相處,米歇爾哪怕像個機關槍一樣砰砰砰,她也聽懂了個七七八八。
她大吃一驚,也用英語回道:“她又去了?那老板有開門嗎?”
“當然不可能,否則我也不會碰到她了。這個女人的胸部還沒有你大,屁股也沒有你翹,臉也沒有你好看,而且還有男朋友,老板怎么可能看得上她。”
古麗娜扎松了口氣,隨即不滿道:“但我胸沒有你大,屁股也不如你。”
米歇爾把塑料袋扔在床上,用雙手攏在胸口前提了提,可可愛愛的笑了起來,用中文道:“差不脫,差不脫。”
“哈哈哈,是差不多,差不多。”
這就是當前兩個女孩的相處模式,你教教我英語,我教教你中文。互相練習口語。
雖然米歇爾在中國住了兩年多,但是中文水平還不如古麗娜扎的英文。所以,她們兩個平時還是一般都用英語交流。算起來,娜扎倒是占了便宜。雖然小黑妹也從來不計較這些。
古麗娜扎在京城的時候,就注意到公司里的這位黑人化妝師了,只是一直沒有打過交道,直到前不久在戛納,兩個人才熟悉起來。
到了這會兒,跟著陳諾一起拍暮光,一個化妝師一個小助理就住在了一起。這些日子相處下來,愈發感情深厚起來。
此刻,兩個女孩各自開了罐啤酒,碰了碰杯,一邊喝一邊開始閑聊。
“你以后真就在BJ定居了?不回美國了?”
“當然。”米歇爾道,“我愛中國,我愛煥新,我愛chris和老板,我也愛我的工作。我回美國做什么?那里留給我的只有歧視和欺負!”
古麗娜扎咯咯笑了起來,“也不至于有那么差吧。”
米歇爾道:“要是你跟我一樣在貧民窟長大,你就不會這么說了。我準備這次回去京城就去買一套房子,這樣我在中國就有了自己的家。以后我就可以永遠留在那里。”
古麗娜扎想起了自己剛收到的提成,40萬呢,再攢一攢,湊個50,也夠在京城三環左右首付一套小戶型了。
于是笑道:“如果你買的地方不太貴的話,我可以跟你一起買在一個小區,我們可以當鄰居。”
“哈哈,肯定不貴,貴我也買不起。”米歇爾·威廉姆斯開心的笑道:“到時候還有趙。她說也要和我住在一個社區。我們三個可以在一起玩,趙是一個很好的人,你一定能跟她成為朋友。”
“趙?哪個趙?”
“趙,趙liying,你不認識?我們公司一個很棒的女演員,我和她一起工作過好幾個月,在她拍一個中國宮廷劇的時候。她非常非常可愛,我很喜歡她。”
聽米歇爾說起趙麗櫻一臉開心的樣子,古麗娜扎聽得心里酸溜溜的,強笑道:“我知道她,她現在可出名了,看得上我們住的房子嗎?”
“哈哈,她當然會的。而且,我有預感,娜扎,你以后也會做明星的,到時候如果你需要出席活動,我就幫你化妝。每次你只需要給我1000美元就可以。”
“1000美元!這么貴,那你不如殺了我!”
“什么,你到時候都是大明星了,每年賺好幾百萬,這點錢都不舍得?”
古麗娜扎雙腿盤在床上,喝了一口酒,“其實,我現在已經不想做明星了。”
“為什么?”米歇爾好奇道。
為什么……
古麗娜扎這個時候腦子里閃過了很多畫面。
半年以前,她還是一個無處可去的小可憐,
可誰曾想,
她現在不知不覺已經走遍了半個地球。
她東京吃過拉面,在新奧爾良烤過雞翅膀,她在戛納走過紅毯,也享受過洛杉磯的陽光,還與里約的基督像合影了。
如今,她每天在溫哥華的山和湖之間流連忘返。
古麗娜扎打了個酒嗝,說道:“因為世界這么大,我想多走走。”
陳諾在《暮光之城》的最后一場戲,在加拿大溫哥華Squamish這個外景地開始拍攝的。
在劇中,愛德華和貝拉在這里的夕陽、野花和雪山之間,與女兒蕾妮斯梅及其伴侶雅各布告別,并作為全劇的大結局。
這一天,陳諾和暮光之城的之間的故事,也將在這里寫下句號。
最后一幕戲,幾乎沒有任何動線,全程陳諾就是站著不動,然后朝克里斯汀的臉說一句臺詞。
臺詞很簡單,就是一句感慨和安慰。
但是陳諾需要表現出來的情感卻需要十分的濃烈,以便讓全系列的結局,有一個情感高潮的結尾。
在拍這個鏡頭之前,比爾·里德把陳諾叫到了一邊說了很久的戲。
最后開拍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場間的男子。
都知道這是最后一場了,隨后大家還要工作,但他卻要離開了。于是每個人的眼里都或多或少有些回憶和感觸。
包括今天特地來到現場的羅伯·弗瑞德曼。
猶太人哪怕對陳諾有一萬個意見,也不得不承認,沒有他的暮光,必然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他回頭四望,雖然這里看不到了。
但是,只要稍微往外面走一點——
就能看到警戒線外,那些手舉寫著‘愛德華’‘貝拉’的熒光牌的成群粉絲,還有十多二十家媒體的長槍短炮。
這不是今天的特例,這些天都一樣。
甚至像TMZ、E!News這種大的娛樂媒體,都有專門的記者跟組,每天都試圖捕捉男女主角的每一個出場瞬間,報道他們的片場互動和私下花絮。
也不僅僅是溫哥華,之前在里約拍戲的時候還更夸張。
熱情的巴西少女們幾乎都快讓戲拍不下去了。
他在加州接到過好幾次回報,說是那邊直接有人沖進了片場,打斷了拍攝。
而且無論男女主角走到哪出外景,都會迎來成百上千瘋狂粉絲的圍堵和拍照,整個拍攝工作幾乎陷入停滯。
最后還是他給增加了一倍的安保,才讓那邊的戲順利拍完。
如今,他們暮光的“Twihards”和哈利波特的Potterheads,以及星際迷航的Trekkies,并稱全球人數最多的三大狂熱粉絲群體。
她們瘋狂的追星,把暮光1拍攝地波特蘭奉為圣地,每次暮光之城開機,他們都會跟著劇組從一個地方跟到另外一個地方。
這種狂粉雖然給他們的拍攝帶來不少的困難,但是,也正是因為有這么多核心粉絲,對他的頂峰來說,雖然票房分賬被狠狠咬去一口,但在版權銷售以及周邊販賣,也足夠獲得讓人滿意的收益。
所以,該謝謝他還是該恨他?
哪怕心如鐵石的猶太老頭,也不禁有所迷惘了。
就在他復雜莫名的目光之中,陳諾的最后一次暮光拍攝開始了。
草地上,夕陽灑下金色余暉,野花隨風輕晃,遠處的雪山在薄霧中若隱若現。
站在草地上的男人,正如他第一次出現在電影中一樣,過了許多年,他依舊是那么年輕英俊,時間像是在他身上凝固了。
他身著一身深灰色毛衣,臉上沒有絲毫的血色,金色的瞳孔與陽光交相輝映,整個人仿佛界于真實和虛幻之間。
他目光柔和地看著面前的女人,隨后鏡頭推近。
在拍這一場戲之前,他聽著比爾里頓絮絮叨叨的講戲,心里并不是很認同。
比爾認為,當愛德華從貝拉的記憶畫面中,看到他們從《暮光1》的初遇,到《新月》的痛苦分離、到《蝕》的并肩作戰,再到《破曉》的婚禮與女兒出生,最后女兒長大,跟著別人的男人離開。
愛德華會感到對貝拉的愛,所以他會用一種炙熱的語調,說出那句話。
陳諾卻有不同的想法。
他在這時,決定聽從自己的想法去演,就當是送給自己的畢業禮物。
于是,在特寫鏡頭中,他的表情層次遞進。
先是閉眼,睫毛輕顫,繼而睜眼,瞳孔微縮,最后,他用一種面無表情的表情怔怔的看著克里斯汀。
沒有笑。
不像原版里的某方臉男,笑得像是花癡的弱智,試圖表現出愛情。
在這里,陳諾的臉上卻是有一種蒼涼的平靜。
回顧過去,而后發現時光又一次在他面前走了一大截,他的女兒長大成人,但他依舊青春永駐,他會有多少感觸?
這些感觸里又有多少會是遠遠高于淺薄的愛情?
畢竟愛情啊,那只是青少年的一個玫瑰色的幻夢。會在無數的外力下破碎。
而永生,才是真正的千錘之鋼,承載著難以言喻的重量。
陳諾就在這沉重的心情之中,低聲開口了:
“貝拉,別為眼前所困,我們擁有永恒的時間。”
鏡頭定格在陳諾的臉上。
他的目光停在克里斯汀身上,沒有波瀾,卻仿佛承載了千年的重量。他的嘴角沒有上揚,臉上的蒼涼平靜如同一幅中世紀的古董油畫。
“卡!”
比爾·里頓說完,愣了10多秒鐘。
他知道,在開拍前他跟陳諾的交流都成了無用功。
陳諾為什么要這么演,專業愛情片導演的他,完全看不懂。
說好的愛情呢?
說好愛德華和貝拉之間的那種甜蜜呢?
比爾里頓很想再來一遍,但是這個時候,全場的所有人都在看他。
從演員到制片人,每個人都仿佛在等著他說出那個字。
比爾·里頓在心里暗自罵了一聲,看人下菜的導演露出了識時務的笑容,大聲道:“OK,過!”
一聲令下,所有人歡呼起來。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第一個上前給了陳諾一個擁抱,在他耳邊說道:“對不起。我其實,只是想跟你說句這個。”
陳諾拍了拍她的背,什么話都沒有說。
隨后,他反倒是看著走過來的羅伯·弗瑞德曼真心的笑了。
這個猶太胖子手里拿著一大捧的鮮花,笑容滿臉的朝他走了過來。顯然是去不知道哪里打聽到了中國拍電影的殺青規矩。
弗瑞德曼先把鮮花遞在了他手里,隨后兩個人用力的擁抱了一下。
“謝謝。”陳諾真心誠意的搶先開口道。
要是沒有這個胖子當初找上門來,他沒有拍暮光之城的機會,他的人生肯定會走上另外一個方向。
現在很大可能是在文藝片的世界里打轉,正如李邇所期望的那樣,而不是走上現在這個沒人走過,也沒人曾經期待他踏上的道路。
這句話說得是如此的真誠,讓弗瑞德曼也不禁動容了,他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陳諾,而后笑道:“這句話該我說才對,謝謝。”
該死的,這人又在打什么主意?怎么突然搞這一套。媽的,估計又有什么鬼主意。
別上當啊羅伯。
謝謝,不是謝謝你,是謝謝上帝,總算不用跟你打交道了。
快走吧你!
李嘉元也跟著自己的主管站在門口。
作為在NPR這個公共廣播電臺中的加拿大籍華裔實習生,他的心情跟那些粉絲幾乎沒有什么不同。
如果要問近兩年北美的華裔年輕人哪個明星最受關注?
答案不會有任何懸念。
尤其是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后,當看著那個和自己一模一樣的黃皮膚,站在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舞臺上侃侃而談……他們這些在美華人心里的感慨又能怎能用語言形容?
一個月前,就知道他要來NPR參與《AllThingsConsidered》和《FreshAir》這兩檔王牌節目了。
但李嘉元卻沒有想到,他居然會被選為接待貴客的工作人員之一。
李嘉元回憶起之前得知他今天要陪同接待時,其他實習生們羨慕嫉妒的眼神,他真的想不到,華裔的身份居然有朝一日也能成為某種特別的通行證。
站在NPR總部入口,初夏的微風吹過,突然,前后兩輛黑色的林肯領航員SUV駛來停在了階梯下面,他耳邊頓時充滿了粉絲的尖叫。
四個牛高馬大穿著黑色西裝的保鏢先從后面的車上下來,快步上前,把前車半圍了起來。
之后有一個中國面孔保鏢從前車的副駕駛上下來,確認安全之后,拉開了后座車門。
見到這一幕,李嘉元不由得想起推特上某些言論,心里非常不以為然。
這有什么好黑的。好萊塢的大明星不都這樣?這點排場太正常不過了。真要以為好萊塢的億萬富翁們會跟普通人一樣上街喝咖啡,那只能說你還太天真。
這時,車門開后,一個穿著西裝的男人馬上下車了。
這人穿著一身定做的深灰色西裝,長短合體,勾勒出相對歐美白人更加修長瘦削的身形。
他臉上戴著一個墨鏡,只露出下半張臉。
粉絲們的尖叫聲瞬間又大了好幾個分貝,“陳諾!Nuo!看這里!”“CHEN!”“NUO!”“CHEN!”“愛德華,看我!”
與此同時,兩邊等候已久的記者也開始擠上前,攝影記者們舉起長槍短炮猛拍,文字記者們拿著留音筆開始提出各種問題。
“陳,明年的奧斯卡你會去主持嗎?”
“聽說你已經拒絕奧斯卡的邀請了,是真的?”
“暮光之城拍得怎么樣,能不能跟你的粉絲說兩句?”
“你會去奧普拉秀宣傳盜夢空間,這個消息是真的嗎?”
“Nuo,關于你的新片,有什么想跟你的粉絲們說的?”
這場面對李嘉元來說堪稱瘋狂,光是看著,他都覺得腦大如斗。
但來人顯然早已熟悉這樣的場面。
他們NPR的保安組成的人墻死死堵住了激動的人群,他向兩邊揮揮手,腳步一點都沒有停留,毫不遲疑的朝臺階上走來。
李嘉元看到他的上級的上級的上級,NPR新聞部高級制片人吉姆·卡特,臉上堆起了他從未見過的笑容,快步整理領帶,挺直腰板,走下了臺階,迎了過去。
“陳,歡迎來到NPR!我是吉姆·卡特,負責今天《AllThingsConsidered》和《FreshAir》的錄制協調。”
“你好吉姆。”陳諾摘下了墨鏡,跟面前白胖子握了握手。
之后,他又跟幾個NPR的管理人員見了面,認識了一下。
作為北美最大的非營利公共廣播電臺,他們的核心聽眾是高學歷、高收入、2554歲的文化愛好者,對電影來說,這些聽眾正是藝術片和燒腦大片的核心票房群體。
因而,NPR其實是很多電影宣傳的首選平臺。
之前黑暗騎士剛開始宣傳的時候,他還沒資格來,還是諾蘭和克里斯蒂安貝爾代表劇組過來的。
所以,陳諾覺得這次來了,多認識幾個里面的內部人士,說不準以后什么時候就用得上。尤其是煥新公司準備涉及全球發行的時候。
耐著性子跟這些鬼佬寒暄了幾句,陳諾突然看到后排有一個亞裔面孔的帥氣小伙子看著自己。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人看上去有點眼熟。
吉姆·卡特注意到他的目光,笑道:“這是wu,是我們的實習生,和你一樣,來自中國。”
李嘉元結結巴巴的用有點怪腔怪調的中文說道:“你,你好,陳,很高興認識你。”
陳諾說了句你好,認真的多看李嘉恒幾眼,卻始終想不起這個眼熟的感覺是從何而來。最后他也只能放棄,跟著吉姆·卡特一起走進了NPR的大樓。
作為《盜夢空間》宣傳的第一站,他還是要集中注意力,別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