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對于一場強核級別文明的全面戰爭來說,不要說一顆小行星,哪怕是一顆矮行星,其上面所蘊藏的物資儲量都算不得什么,完全不足以支撐。
但此刻關鍵問題在于,己方已經探明了藍圖克文明的物資儲備,探測到了那顆龐大的飛星。
經過己方嚴密計算,己方采取此刻進攻恒星且強行起航的方案之后,藍圖克文明的物資儲備并不足以支撐他們改變航向,展開追蹤,并進行與己方的戰爭的。
正因如此,己方所執行的方案才會獲得通過。
但……加上這顆小行星的話,藍圖克文明再省一點用,說不定就能支撐起一場與己方文明的戰爭了!
而,不要忘了,己方也并未完全完成物資儲備,己方也是強行起航的!
真與藍圖克文明發生戰爭的話,己方物資還能剩下多少?
說不定都不夠下一次減速了……
“不用太過擔心,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只是區區一支分艦隊而已,而這顆小行星的總質量達到了約6.5億億噸,就算是藍圖克文明的那顆飛星,巔峰時期的質量也僅有這顆小行星的十分之一不到。
這支分艦隊不可能完成推動這顆小行星,并持續為之加速,最終趕上主艦隊的任務的,不可能的……”
科學顧問的分析,讓紫月文明高層們心中漸漸安穩了一點。
對,藍圖克文明不可能做到的,這大概率只是他們的一次陰謀,嘗試借此事想要達成什么別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打包這顆小行星作為補給……
此刻,李青松的主艦隊已經大致完成了轉向,開始了再一次的加速。
因為距離過于遙遠的緣故,與分艦隊之間的超距通訊連接也已經斷開。
但李青松仍舊能通過望遠鏡大致察覺到那顆小行星上面的狀態。
他看到,在數億名智慧生命工程師,和元始AI的通力協作之下,一座座屬于小行星本土的工廠建造起來,一臺又一臺巨型發動機按照預定的位置,在小行星之上完成了安裝與固定。
沒錯,李青松并不是想要通過這次行動來達成什么別的目的。他的真正目的就是此刻能清晰看到的那樣,就是打包這顆小行星作為物資補充,沒有絲毫陰謀,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原本李青松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哪怕他身為“克隆天災”,擁有遠超普通文明的工程力量,也完成不了。
因為主艦隊一旦離開足夠長的距離,超距通訊斷開,李青松就根本無法將自己的力量延伸過去。
但此刻,智慧生命種族的存在,幫李青松解決了這個障礙。
完全無需李青松延伸任何工業力量,那些附庸種族的工程師便能自主執行任務。
原本就算調動一批智慧生命工程師過去也是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的。
這項工程太過龐大,得調過去多少工程師才夠用?
這也是普通文明無法執行這項任務的原因所在。
但這個障礙,在元始AI面前也被輕松解決。
元始AI可是融合了赤犬、神工兩大AI的存在!這次任務之中,主要執行任務的其實是它,而不是那些工程師。
那些工程師僅僅是起到配合元始AI,為其提供生命智能罷了。
當然,這同樣需要大量的智慧生命工程師參與。那么這便會引起第三個障礙。
對于普通文明來說,你調撥那么多工程師去執行這項任務,那么主艦隊的建設任務還要不要做了?
飛船還要不要維修養護了?戰爭一打起來,新飛船還造不造了?工廠還運行不運行了?
畢竟一個普通文明內部,合格的工程師數量總歸是有限的。
但這個障礙,對于李青松來說也完全不算什么。
我的主要工程力量來源于我自己的克隆體,那些智慧生命工程師僅僅只是輔助而已。
此刻將他們都派出去,對我主艦隊的工程力量幾乎造不成影響。
正是這種種因素結合,才讓李青松做到了這普通文明無法想象的事情。
于是一段時間后,在紫月文明高層們那有些驚駭的視線之中,那顆小行星,動了。
它尾部噴射出了明亮的火焰,如同一條條長龍般,在浩瀚太空之中肆意揮舞,就像是一顆靠近了恒星的彗星一樣。
但它此刻的速度可比彗星高出太多了。
在那眾多巨型推進器的推進下,它直接掙脫了恒星的引力,然后開始以固定的,1.1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循著紫月艦隊與李青艦隊離去的方向,展開了追蹤。
此刻的太空之中便呈現出了一抹奇景。
先是龐大的紫月文明主艦隊在前,身后,李青松的主艦隊緊追不舍。再其后,一顆龐大的小行星如同巨獸一般,同樣死死追著兩支艦隊不放。
時間悄然流逝著,數年時間已經過去。
這時候,李青松的艦隊的航速已經增加到了光速的85。
無法再增加了。再增加的話,脫離了適宜航速,不僅物資消耗量會大增,各種故障也會頻繁爆發。
反倒是那顆小行星,其速度還在增加著。
它是由水冰、巖石等物質構成的,不怕損壞。
預計在大約二十年后,它便能追上李青松的主艦隊,將自身蘊藏的補給送過去。
這一刻,紫月文明艦隊的航速也差不多是光速的85。
但,他們的推進仍未結束,仍舊在加速著,且又持續了半年多的時間,一直到航速增加到光速的90才停止加速。
此時此刻,李青松艦隊與紫月文明艦隊的距離在不斷擴大著。
每過去一秒鐘時間,雙方的距離便擴大1.5萬公里。一年時間,就會擴大4000多億公里!
除非紫月文明主動減速,否則,以現有的科技和航速,李青松永遠沒有可能追上。
但……
這對于李青松來說其實無所謂。
不就是5光速的航速差距?怕什么?
就算追100年時間,你們紫月艦隊也無非是將距離擴大到5光年而已,而5光年,對于我們這個階段的文明來說,很遙遠嗎?
反而因為這一次追擊距離較近,紫月文明艦隊的尾焰也更“新鮮”,甚至就連慣性航行,發動機沒有啟動推進的情況下,通過分析一些星際殘留分子也能確定你們的航向。
那么大一支艦隊,就算一萬艘飛船里只有一艘有極輕微的漏氣,這么多飛船加起來,泄露出來的氣體也完全可以被輕易檢測到了,更何況一支龐大艦隊之中的各種活動完全不止漏氣這么簡單。
可以說,這一次追擊,李青松完全不存在跟丟的可能性。
既然不會跟丟,那著急什么?慢慢追著就是了。
我就不信你們紫月艦隊能不停靠補給,我就不信你們在物資補給未全部完成的情況下,能再像是以往那樣,一次就航行個一千多光年!
而……只要你們一減速,區區幾光年的距離,我只需要幾年時間便能輕松跨越。
懷抱著這信念,李青松像是善于捕獵狡猾獵物的老練獵人一樣,極為耐心的跟在后面,不管拉出多遠的距離,都始終不緊不慢,不焦不躁的跟隨著。
在這過程之中,李青松也沒有忘記繼續發展科技。
當然,因為物資不足的緣故,一些耗資巨大的試驗是做不了了,那就只研究理論層面,做做數學推理與計算之類。
時間悄然流逝著,轉眼間便是數十年過去。
兩支艦隊在這一追一逃之間,已經航行出了幾十光年的距離。
大月號飛船,會議廳中,一眾紫月文明高層們俱都神色凝重。
“這個藍圖克文明,還真是,真是跟黏蟲一樣,粘上了就甩不開啊……”
紫月元首恨恨的想著。
黏蟲,是紫月文明母星上一種十分惡心的蟲子,具備很高的黏性,一旦接觸就會粘住。
原本以為藍圖克艦隊見追不到己方,堅持個十幾幾十年時間就會自己主動放棄。但沒想到他們竟然真的一直追了己方幾十年,且看樣子還會繼續再追下去。
不就是一些人類俘虜么!值得么!
你們這樣做,跟惡心的黏蟲有什么差別!
這一刻,紫月元首恨不得把始終跟隨在己方后方的那支艦隊一個個掐死。
但……
他最終還是將自己的情緒壓制了下去,略顯頹喪的道:“艦隊之中物資儲備已經消耗過半,必須提前計劃停靠恒星系進行補給的事情了。
藍圖克艦隊的事情怎么辦,大家都討論一下吧。”
會議廳之中沉默著,沒有一個人說話。
還能怎么辦?
己方一旦停靠星系進行補給,還未等己方完成,藍圖克艦隊就會到達星系,己方還是會被纏住,不得脫身。
趕往星空之門的時間本就緊張,再被纏住,恐怕又要錯過。
見無人出聲,紫月元首心中掙扎著,慢慢站了起來。
似乎……只有那一個辦法了。
“大家都沒有建議么?既然如此……執行斷后計劃吧。”
斷后計劃……
大祭司猛然抬起了頭:“這樣做會暴露我們的秘密!”
紫月元首低聲道:“再一次被藍圖克文明纏住,我們同樣有極大概率會暴露秘密。”
大祭司咬著牙,沉默著,腦海之中卻在急速思考。
片刻間,他也長長的嘆了口氣。
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
“我……贊同。”
“贊同。”
一眾文明高層俱都舉手表示同意。于是,短短一個月時間后,紫月文明主艦隊之中,那總數達到了約250萬艘的大大小小的有人戰艦,其中的200萬艘慢慢脫離。
與它們一同脫離的,還有與之配套的無人作戰力量、運輸船、物資船、后勤保障船等等,以及……足足400艘結合了作戰控制功能的大型綜合性居住飛船。
紫月文明主艦隊中,居住飛船的總數高達十幾萬艘。
區區400艘居住飛船而已,看似完全不算什么。
但看著那400艘居住飛船漸漸離開主艦隊,一眾文明高層俱都心痛到幾乎要滴血。
因為這400艘居住飛船之中所承載的那些人,每一個都是合格的戰士,或者戰地工程師、戰地科學顧問、軍官等。
這樣的高等級人才,整個文明數千億人口,也才僅有區區不到十億而已。
而現在,一下子就分出去了八億!
這八億名精銳,在此次任務之后還能回來多少?
會有多少葬身太空,再也無法回歸文明主艦隊?
遙望著這一支龐大的艦隊漸漸遠離,紫月元首的暗紅色手掌死死的握在了一起。
“藍圖克文明,你們等著,等這里的事情結束,我要讓你們文明所有人全都不得好死!”
發生在紫月艦隊之中的這些事很快便被李青松探查到了。
這一刻,便連李青松都吃了一驚。
“什么情況?!
200萬艘戰艦和與之配套的作戰力量!主動脫離主艦隊,然后減速,是,是想執行斷后任務,阻止我繼續追擊,為主艦隊的逃脫爭取時間么?
這種戰術倒是比較容易理解,只是,只是……
你們整個主艦隊的戰艦一共才250萬艘左右,現在一下子就拿出來200萬艘?
你們那么大的主艦隊,就只靠50萬艘戰艦保護?
而且,你們的物資也不寬裕了吧?將至少一半以上的物資分給這支斷后艦隊……你們也不怕途中餓死?
最最重要的是,距離太過遙遠,你們沒辦法采取遠程遙控模式操縱戰艦,那就只能將操縱戰艦的戰士也投入到斷后艦隊之中。
能執行斷后任務的都是精銳吧?
斷后任務這么危險的任務,派遣出如此之多的精銳,這些戰士本身……不會抗拒嗎?”
這一刻,就連李青松都忍不住有些敬佩這些紫月人了。
這種戰術,普通的文明根本執行不了。
一下子讓幾億名精銳前去執行如此危險的任務,就算文明內部能通過,那些執行任務的人自己能答應么?
一個不好,這甚至能引起波及整個文明的騷亂,導致文明撕裂!
但紫月文明就這樣將幾億名精銳派了出來——能最終派出來本身,就意味著那些戰士自身已經同意。
不同意、心存抗拒的話,他們根本就不會被派出來。原因很簡單,一旦心存抗拒,戰斗力必然低落,這種情況下,就算派出來又有什么意義?
這個紫月文明,內部整合度高到了什么地步啊……恐怕也就僅僅只次于我這種存在了吧?
看到有艦隊前來阻攔自己,執行“斷后”任務的這一刻,李青松真正凝重了起來。
這是一群視死如歸的戰士,這是一群從出發開始,便做好了無法再回歸文明,回歸主艦隊的準備的戰士,這是一群為了掩護主艦隊逃離,主動將自身置于險地的戰士。
這樣的戰士……能爆發出多么強大的戰斗力?
就算自己的科技比起之前已經進步許多,就算己方物資儲備比這支艦隊更多——因為他們還分了至少一半給主艦隊使用,而自己可以動用整支艦隊的所有物資,就算己方戰艦數量也比他們要多,李青松都不敢有絲毫大意。
恐怕一個不小心,自己就會被這支艦隊滅掉!
間隔十幾萬億公里距離,李青松便開始了準備工作。
一艘又一艘戰艦從空天母艦上脫離,打開了自身能量護罩以對抗高速航行下的星際粒子撞擊,一艘又一艘物資飛船被搬空,大量的燃料、戰備物資等加注到了戰艦之中,眾多工廠開始轟鳴,提前生產更多戰備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便連統一力場相關組件,雖未立刻開始鋪設,也完成了鋪設之前的所有準備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那支紫月艦隊終于接近到了距離己方僅有幾億公里的距離。
它們仍舊維持著相對于己方艦隊約一千多公里每秒的速度,在繼續執行減速動作的同時,無數門能量炮便已經開啟。
無窮無盡的能量炮彈丸在這一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超高速度。因為它們的出膛速度已經與戰艦本身的速度相疊加,此刻的速度便直接暴漲到了數千公里每秒,單單是自身動能,便足以將一座山峰撞穿!
面對著這鋪天蓋地而來的能量炮彈丸洪流,李青松全力應對。
無數臺間諜衛星、戰艦雷達等通力協作,嚴密監控著每一顆試圖靠近己方的彈丸,然后,一顆又一顆的攔截彈激發,將那些能量炮彈丸尚在途中便即引爆。
所有飛船,無論民用船開始軍用船,同時將自身能量護罩功率提升到了常規狀態下的最高。
但就算如此,在這第一次交鋒之中仍舊有幾十萬臺大大小小的設施被毀。
李青松毫不示弱,立刻操縱己方戰艦也開始發起攻勢。
在高達85光速的航行狀態之下,在無窮無盡的高能星際輻射與塵埃粒子的撞擊之下,分屬于兩個文明的龐大艦隊,在這一刻展開了殊死搏斗。
戰斗剛一開始,李青松便發現,紫月艦隊一方似乎在有意將戰場擴大,降低戰艦密度。
“這是為了應對我的統一力場啊……”
李青松立刻明白了過來。
畢竟,統一力場的覆蓋范圍越小,平均殺傷力便越高。此刻紫月艦隊將戰場擴大,統一力場的殺傷力便會降低。
“無所謂。反正此刻我也不打算用。再說,戰艦密度降低,勢必對你們的攻勢造成影響,我樂見其成。”
李青松專心操縱著己方戰艦,圍繞著主艦隊布下了一層又一層的防線,竭盡全力的抵御著來自紫月戰艦的進攻。
沒錯,這一刻,李青松完全采取了守勢,看起來完全是一副被動挨打的樣子。
紫月艦隊大占上風,簡直可以算是在壓著打。
但李青松心中卻絲毫不著急。
此刻干嘛要攻出去?對方物資儲備不如己方充足,時間在自己這一方,著什么急?
只要自己能堅持下去,對方的物資儲備就會慢慢耗光,到時候才是自己反攻的時候。
此刻局面上看似在被壓著打,但李青松的各層防線卻像是最為堅韌的能量護罩一般,不管怎么打,都始終攻不破。
從李青松與紫月文明的整體戰爭形勢來看,李青松是進攻的一方,紫月文明是防守一方。
一個追,一個逃。
但此刻在這一次戰役之中,紫月文明卻是進攻的一方,李青松又成了防守的一方。
一方攻,一方守。
攻防之間的關系便依據局勢的發展靈活變化,既攻又守,同時也既守又攻。
時間便在這猛烈的戰斗之中慢慢流逝著,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戰艦殘骸、破損衛星、被撕裂的金屬裝甲等等物質從戰場之中拋灑出去。
而在這過程之中,85光速的航速也始終沒有變過。
于是在戰場背后,便漸漸形成了一條殘骸帶,蔓延了數萬億公里遠。
這條殘骸帶同樣維持著80光速以上的超高速度。
恐怕就算是巔峰電弱文明闖進這條殘骸帶中,也要落個飛船全毀,文明滅絕的下場。就算是初期的強核文明,也要損失慘重才能逃出去。
如果這些殘骸撞擊到了某顆恒星上,而在這顆恒星周圍又存在智慧文明的話,哪怕這個智慧文明已經發展到了電弱初期,也會被因撞擊而狂暴起來的恒星滅絕。
看著這條殘骸帶,李青松有時候甚至會想起一個問題。
“文明級別越高,戰斗力越強,對環境的影響力便越大。
單單是一條強核文明交戰造就的殘骸帶而已,便能對宇宙空間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甚至能導致初期強核,或者巔峰電弱文明滅亡。
那……赤星聯盟和空間級魔眼交戰,又會對宇宙空間產生多大的影響?
等滅掉紫月文明,結束了這件事之后,我還是遵從云羅文明的忠告,早點離開這一片星域才是。”
此刻,激烈的戰斗仍舊在持續著,那條殘骸帶的規模還在繼續擴大。
李青松漸漸察覺到,似乎是因為物資即將耗盡的緣故,紫月艦隊的攻勢一波猛似一波。
到了此刻,紫月艦隊似乎發起了總攻!
他們已經完全不再顧忌物資消耗,完全不再顧忌傷亡,他們調動了所有可用戰艦,對著李青松的防線,發起了一場真真正正的,要么勝,要么死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