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這20億名克隆體所進行的全部都是統一力場成套裝置的最終端生產任務,也即僅僅只進行零部件的生產、智能代碼的編寫、調試、終端器件的組裝等等工作。
在這之前很顯然還有大量的上游生產任務。而這些任務,李青松并沒有算在這20億名克隆體的生產任務之中,而是全部由其余克隆體執行。
這20億名克隆體,是實打實的,一點都不參與其余工作的,全部都投入到了統一力場成套裝置的生產之中。
就算是在火星級戰艦的研發與生產之中,李青松都沒有投入過如此之多的克隆體。
如此之龐大的生產能力,放在這一套裝置之上,卻僅能換來年產組件僅有1億件而已。
以最低要求10億件組件才能組成一套計算,就算投入了此刻可以動用的全部克隆體,李青松也需要足足十年的時間才能將其生產出來。
沒有辦法,統一力場成套裝置的組件實在太過精密,太過復雜,生產難度太高。而此刻李青松又實在沒辦法從其余領域再抽調克隆體過來。
這生產速度看似不快,但也就是李青松才能做到。換做其余文明,連初期的設計都完成不了,更不要說后續的生產。
便在這近乎全力以赴的生產之中,一臺臺各種模樣,或大或小的組件被生產了出來,然后儲存在了專門為它們建設的數艘空天母艦之中。
時間悄然流逝,十年時間轉眼度過,十億臺統一力場成套裝置終于被李青松積攢了出來。
這一刻,就算以李青松的心境,都有些激動到難以控制。
還有其余那么多生產任務要去執行,有那么多戰艦、飛船、工業設施、無人戰斗體系、超算基地等等東西需要我去造,但我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只能耐著心思,將幾乎所有工業產能全都放在這里,一件一件的生產,一點一點的積攢,足足攢了十年,終于攢夠了!
李青松小心翼翼的將這十億個組件全部取出來,布設在了太空之中,然后在對應的區域內放置了一些戰艦殘骸、淘汰戰艦之類。
生產完成了,下一步要做的當然就是試驗,調試,總要真正確定它是否能正常運轉才好。
當然,李青松不可能讓它們真正展開自毀式的進攻。
十年時間的全力以赴才生產出來,一次試驗就全部報銷掉,開玩笑也沒有這么開的。
這一次試驗,李青松僅僅只將它們的功率置于全功率的1而已。這樣一來,既能實驗設備的完整性和性能,又不至于造成設備全毀和幾十億名克隆體的死亡。
懷著有些期待,有些緊張的情緒,李青松下達了最終的命令。
這一刻,李青松的所有生產與科研任務全部暫停。他的所有意識全部轉移到了坐在控制基地之中的35億名克隆體身上。
因為是試驗的緣故,這些克隆體并未注射思維強化藥劑,也未因為短時間內的高強度計算而大腦崩潰,僅僅只是腦袋里疼了一下而已。
太空之中,那好不容易才攢出來的十億臺設備也未因為過載而燒毀。
但就算如此,試驗場地之中,李青松放置的那些淘汰戰艦,或者戰艦殘骸等,同樣在一瞬間之后迎來了猛烈的爆炸。
統一力場覆蓋之下,相當一部分物質被強行轉化為了能量,然后猛然爆發。
這一刻,試驗場地之中如同出現了一顆太陽。
密切關注著各方面的數據,最終分析完畢后,李青松終于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心中涌現出一股喜悅。
試驗結果,比李青松之前預計的最佳結果還要好。
依據此刻功率僅有1的數據推算,這第二代統一力場成套裝置如果全功率激發,其力場強度比起第一代能提升足足30!
其力場覆蓋率、覆蓋范圍、穿透力、轉化效率、穩定性等等各項指標俱都出現了大幅提升。
別看僅僅只有30的提升而已,看似不大,但放到戰場之中,面對對手的一些具備超強防護力的戰艦,卻有可能之前一點損傷都造成不了,現在卻能直接滅掉!
縱然提升如此巨大,但……還不夠!
李青松仍舊不滿足。
智械天災艦隊還沒有到來,我還有時間。
既然如此,那就繼續生產統一力場成套設備的組件!反正組件數量越多,威力越高,那就一直生產下去!
最好能攢它個100億件!
到時候同時爆發,這一套裝置的威力會提升到什么地步啊……
李青松對此十分期待。但他心中也清楚,這僅僅只是自己的一個幻想罷了。
自己不可能抽調出那么多克隆體,耗費那么多時間去專門生產力場組件的。
此刻已經滿足了十億件的最低要求,那接下來,自己最多只能再投入約2億名克隆體繼續進行相關生產了。
畢竟其余的生產任務還有那么多,都需要克隆體去執行啊。
李青松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工業產能,再度投入到了全力以赴的工業生產之中。
這一次生產,有人戰艦之中的火星、地球、金星、水星級戰艦,無人作戰體系之中的無人戰艦、星際地雷、太空堡壘、各式衛星等等,以及戰備物資之中的能量火炮、各種規格型號的彈丸、激光發射器器件、星際導彈等等,還有工業生產體系之中的眾多儲備工廠、儲備原料,等等等等,所有的類別一同推進。
這一次,是真真正正的雨露均沾,每一種類別的生產任務都不落下。
至于生產規模與時間,則是……無上限。
只要智械天災艦隊一天不來,李青松便會維持一天的生產。
各種各樣的戰艦、無人戰斗體系、物資、工廠等等等等,越多越好,最好能儲備它個千萬艘有人戰艦,幾十億艘無人戰艦才好!
時間便這樣悄然流逝著。
另一個星系之中,海默藍在專用通訊頻道之中,滿是莊重的向自己的盟友發送了一條信息。
“尊敬的赤犬閣下,在您的大力支持,在我方科研人員的全力以赴下,‘可變式能量護罩’已經研發成功,且通過了我方內部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