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時間的逃亡,李青松心中早已厭倦。
之前辛苦謀劃,成功突破為強核文明,又攜帶飛星展開逃亡,在漫長的航行之中,一點一點的研究著強核級別的科技,終于將自己的科技水平與戰斗力提升到了相當的高度。
近些年來,在這天琴座G16星系之中,與哈維勒文明的一番大戰,又在正面戰場將蛻變為同等科技程度下最強的哈維勒文明擊敗,這已經真正證明了自己此刻的實力。
此刻還有一段時間可供自己繼續發展科技。來自哈維勒文明的眾多戰艦殘骸,也可以供自己展開逆向工程,一定程度上加速科技發展。
既然如此……那就在這天琴座G16星系之中,全力以赴,全力發展,然后與智械天災展開生死對決,要么你死,要么我死!
你們不來則罷,只要你們來了,最終能離開這個星系的,就只有一個!
李青松真真正正下定了決心。
此刻大戰已經平息,天琴座G16星系終于恢復了和平。李青松那高達35億的意識數全力以赴,操縱著時刻都保持在35億個的克隆體展開了科技研發工作。
推進器,雷達,超距通訊,量子數學,基礎物理,應用物理,化學工業、生物科技、材料科技、能量護罩科技、聚變科技……
等等等等,全工業體系,全科學體系,無論它是基礎層面的還是應用層面的,全部開始研究,一個不落!
同時,李青松也沒有忘記進行克隆體的大規模生產。
統一力場這種獨屬于自己的攻擊方式,是現階段自己最大的底牌,必須要竭盡所能的加強。
基于它獨特的,每一次進攻都會損耗大量克隆體的模式,自己必須要儲備足夠多的克隆體才是。
李青松的規劃是,將自己麾下的克隆體數量再度提升,提升到100億!
常用克隆體僅有50億,剩下的50億克隆體只能白白吃干飯,還需要其余克隆體去照顧,浪費資源?
沒關系,直接讓他們去冬眠即可,這樣一來,自己便只需要派遣少量——不超過1000萬名克隆體,便能完成照顧它們,生產礦產、能源、維護設備運行等所有與克隆體冬眠相關的工作。
并不是李青松不能儲備更多克隆體,而是那樣做沒有意義。
受限于35億的最大意識連接數,單次統一力場進攻,李青松最多只能出動35億名克隆體。
而用于進行統一力場進攻的相關設備的數量其實并不存在上限。
滿足了最低需求,也即約10億臺統一力場相關設備的要求后,在這個數字之上,相關設備數量越多,能釋放的能量便越大,探測精度便越高,預測準確率便越高,最終殺傷力便越大。
這種機制決定了無論李青松儲備多少臺統一力場相關設備,在真正發起進攻之時,都只會一次性全部用完。
原因很簡單,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與其令十萬艘戰艦受損,不如摧毀一萬艘。
李青松不可能將自己儲備的統一力場相關設備分成兩撥,分成兩次進攻。那樣的話,可能每一次進攻的威力都不足,最終什么戰果都收獲不到。
要么不發動,要發動就發動能力范圍內最強的進攻!這,才是統一力場的戰略意義所在。
再加上統一力場相關設備的復雜度與精度要求俱都極高,就算以李青松的工業實力,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大批量制造,種種因素集合,便最終造就了統一力場“一次戰爭只能使用一次”的局面。
既然只能使用一次,那么儲備太多克隆體就沒有了意義。
在常用克隆體之外,儲備35億名專門準備進行統一力場進攻的,再儲備15億用于補充常用克隆體的,加起來便是總計100億名。
此刻,李青松便一邊進行科技研發,一邊儲備克隆體,一邊儲備統一力場相關設備,在這三方面之外,還進行著另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
在之前與哈維勒文明的戰爭之中,悟空AI僅發揮出了常規水平的作用,表現雖然合格,但只是平平而已。
這是李青松不能接受的。
面對智械天災這樣的強大對手,無論哪一方面,自己都必須要提升到可能范圍內的極致,才能有獲勝的希望。
既然如此,那么這件耽誤了許久的事情該去做了。
展開實彈演習,訓練悟空AI!
于是,原本已經恢復和平的太空之中再度燃起了隆隆炮火,平均每天都會有上千艘無人戰艦被擊毀。
而除了無人戰艦之外,星際炮臺、地雷、導彈、炮彈、衛星、探測器等等等等無人作戰設施的消耗量更是攀升到了足以讓普通強核文明瞠目結舌的地步。
李青松肆無忌憚,毫無顧忌的發揮著自己龐大的工業制造能力,全力以赴供應著實彈演習的消耗,全力以赴的培育著悟空AI,讓它得以快速成長。
時間便在李青松的一片忙碌之中悄然流逝著,轉眼間便是十余年過去。
在這段時間之中,天琴座G16星的恒星活動一直維持著那種具有生物標志的模式。
但因為沒有給自己造成其余麻煩的緣故,李青松也沒有去理會它。
一直到今天,忽然有一道不知道來自哪里的高能激光束擊中了一艘李青松的戰艦。
這艘戰艦是駐扎在恒星周邊,用于防備電磁天災離開恒星,再給自己搗亂的。
這道激光束立刻引起了李青松的警覺。
因為縱覽自己此刻的所有作戰力量,沒有任何激光束發射向那個方向。
并且,這道激光束是來自恒星方向的。
李青松的第一反應,便是電磁天災生物們又不老實了。
但下一刻,李青松便意識到,這不是電磁天災生物們發射的。
通常情況下,激光束無法前進太遠,因為它們會伴隨著距離的擴大而迅速擴張,導致單位能量衰減。
而自己的探測設備沒有探查到任何天災生物靠近。同時,這道激光的類型,也與之前天災生物們發射的激光不同。
它的能量更高,殺傷力更強,輻射類型也更為雜亂。
不是自己發射的,不是天災生物們發射的,那……會是誰?
李青松心中瞬間凝重。